中老年人体检该注意哪些事项
中老年人体检该注意哪些事项
根据体检人的性别,年龄,身体情况(近期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等)选择适合的项目。
女性在45岁之后常常面临的就是妇科问题 乳腺问题,这两大方面出现问题是女性健康最大的困扰。所以建议45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尤其侧重妇科乳腺。可以检查的项目:妇科常规 TCT 女性激素 盆腔彩超 乳腺彩超 肿瘤标志物等等。如果曾经检查出妇科或乳腺有过斑块,肌瘤这些问题,那最好可以做到半年复查一次,实时监测情况,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治疗或调理。
男性通常会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所以肝肾功能方面是重中之重,然而常年的吸烟喝酒影响的不仅仅是肝肾方面,还会涉及到心脑血管和肿瘤方面。所以像经颅多普勒,心肌酶,甲胎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检测,肺功能等等,这些项目也是要侧重的。
中老年人还有一大疾病隐患就是--肥胖。随着年龄的增长,现代饮食的不均衡,运动量过少等,身材发福,体型偏胖是当代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很多慢病的形成也与肥胖有直接的关系,肥胖的危害就不一一列举了,主要说一下需要检查的项目:体脂肪率 血糖 血脂 载脂蛋白 血流变 糖类抗原 动脉硬化 骨质情况等等
高血压也是中老年常见的情况。高血压的特点是长期性和顽固性,按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是非常非常重要滴。高血压的可怕性在于它的并发症,并发症主要表现在涉及到 心脏 肝脏 肾脏 眼底 脑血管等等,所以这些是体检的重中之重。
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力会逐年下降。所以中老年体检中免疫力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检查出免疫力偏低,也可以马上进行调理和恢复,通过饮食摄入所需营养元素,通过运动增强体质。那么免疫力检查可以参考这些项目: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贫血,甲状腺,风湿因子,抗链-o,肿瘤标志物,常见传染病等等。
最后说一个最令人心惊和不愿面对的慢病检查“肿瘤君”。中老年人的各种因素,衰老,免疫力下降,饮食不善,长期压力劳累,不良生活习惯等等众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中老年人受到”肿瘤君“的胁迫。于是了解这些检查项目很有必要: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50)(CA19-9)(CA24-2)(72-4)】,NSE,细胞角蛋白。
中老年人体检必做项目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老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老年人体检的意义有哪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休性改变,而许多疾病的危害性及其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民众体检中心专家提醒,老年人应该定期做健康体检,可以早发现病魔隐患,及早治疗。
老年人体检的意义有哪些?健康体检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从而获取健康信息,作出健康状态的评价。它是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重要形式,是综合了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保健和调理,获得健康和长寿。
健康体检意义大,健康似空气,它无色无味,当您拥有它时,可能并不觉得它的存在,一旦缺少或失去它时,你才会感到它的珍贵。
专家可以针对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感恩健康体检套餐,由专家针对您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提供准确的健康体检评估报告,提供最权威的健康评估预测和健康养生指导方案。
中老年人体检必做项目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老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老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老年人体检前不宜
老年人体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体检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最好在体检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此外,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体检前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老年人体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
老年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体检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老年人体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老年人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尿素氮和血肌酐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两项检查同样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中老年人体检的6个防癌体检项目
1、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在一些沿海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由于乳腺癌的疗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而且受X线照射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筛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定期做此项检查。
2、宫颈癌筛查
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宫颈癌尤其需要引起女性的重视。建议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最好能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是筛查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操作简单、无痛,只需要用一个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还推荐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如盆腔B超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几乎所有妇科肿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筛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饮食,洁身自好。出现月经不正常、绝经后出血等异常信号都要警惕。
3、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4、结直肠癌筛查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现在,显微结直肠镜检查非常方便,可以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早期息肉样病变,就要及时地在镜下切除,防止癌变。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发生跟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5、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老年人体检容易犯三大误区
误区一:各科室挨个挂号查一遍
王大妈告诉记者,她打算找一家医院挨个科室做检查,“各个科室做一遍不就等于一次全面体检吗?”
这种体检方法并不科学。去医院各个科室做检查,虽然检查内容和体检中心可能并无区别,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综合分析。因为体检机构在各项检查结束后,还会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而综合分析的结果才是一份体检报告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医院门诊里并未提供综合分析检查结果的服务。另外,如果在医院门诊科室做检查,除了需要不停地去各个科室挂号排队检查外,而且还可能因为与病人共用一套医疗资源,产生交叉感。
而且,健康体检和疾病检查是两回事,医院门诊检查往往是以疾病诊断为出发点,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医生一般不会对病人提出干预建议。而健康体检是在身体健康时主动到体检中心对整个身体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问题就要马上复查确诊。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理论上应该是身体没什么明显异常的人。
误区二:只做价格便宜的项目
很多老人认为自己平时身体没病没痛,体检时只要做最基本的常规项目就可以。但专家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在体检时建议增加以下项目。
心脑血管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到了59岁左右,心脏血液输出量与20岁相比,约减少20%-30%,存在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肿瘤筛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肿瘤是老年人中的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致死的前两位原因。
骨密度检查。
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40岁以上的体检者,如果出现腰部、骨盆、背部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口腔检查。
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就没问题。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牙齿存在问题。
误区三:体检前一天擅自停药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往往为了在体检中能检查出真实的身体情况,在体检当天甚至前一天就擅自停药。其实日常有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的,体检当天也不要停药,只要在体检时告诉医生,正在吃什么药,医生会对结果进行考评。
为了让体检结果能真实反映身体情况,体检前两天应禁酒精类饮品,体检前一天不要参加聚会应酬,保持清淡饮食,前一个晚上8点后禁止再进食和剧烈运动。体检当天应禁食早餐,在抽血和肝胆B超项目完毕后才可进食早餐。
老人体检需要注意哪些
1.听力检查:在过了60岁以后,大概有3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缺失,如果发现的早,及时治疗,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老年人体检一定要做听力检查。
2.接种疫苗:65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做肺炎疫苗接种,还要每隔十年打一次破伤风疫苗,增强抵抗力。
3.此外,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血糖变化。一般体检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但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的老年人,体检尤应注意餐后血糖。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也要警惕。
4.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查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简单而准确的检测骨密度、钙质流失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动向。
老年人体检需要注意什么变化,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都知道老人常见的疾病情况就是骨质疏松,听力下降,眼睛也出现了模糊,因此老年人在体检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关注,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三高问题也困扰了老人们的健康,因此血管、心脏、肝功能检查也是非常的必要哦。
中老年人体检需注意什么
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餐后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
建议: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做好预防措施。
妇科内诊
妇科内诊加宫颈刮片,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双附件触诊等。对早期宫颈癌的发现很有帮助。
建议:原则上已婚女性至少每两年检查一次。
心脏检查
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现在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所以心脏的负担比较大,体检中往往会发现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是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死等早期心血管病很难发现,必须再借助其他的检查。
建议: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症状的人,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