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发病率上升原因是什么
小儿脑瘫发病率上升原因是什么
1.早产儿:如今,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孩子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了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
2.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目前仍然是脑瘫的第2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很容易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脑性瘫痪症状。
3.黄疸: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都可能经历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黄疸都致病。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黄疸诊断为病理性后,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可很快恢复正常。
小儿脑瘫的病因了解后,大家就要做到及时的为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比较显著的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于胎儿脑瘫几率
由于小儿脑瘫不是一过性的,而是永久性的,而且重残儿大都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对患儿、家庭、社会的危害是重大的。小儿脑瘫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大约平均为新生儿的千分之二,在我国目前尚无全面确切统计,据有关方面粗略统计,发病率为千分之一点五到千分之五。
脑瘫的病因在妊娠期多为放射、感染、化学药物的侵害以及遗传因素,难产、窒息缺氧、早产、新生儿重度黄疸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此外,婴幼儿脑炎、脑膜炎、高烧抽风、低血糖也是常见病因。
所谓的小儿脑瘫是指受胎到新生儿或者是婴儿期发病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所导致的综合症。主要的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癫痫和视觉、听觉、语言、行为、情感、心理等障碍现象的出现。
虽然我国的脑瘫人数是比较多。但是相对于我国那么庞大的人口来说,这个概率就是非常低的,可是即便是低,每年出现脑瘫的人数也是非常惊人,所以在怀孕的期间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生活习惯是能够预防小孩子出现脑瘫的问题。
婴儿脑瘫的比例是多少
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婴儿在出生前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损伤,引起以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有的伴有语言障碍、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有一半患儿智力低下。
据资料显示,19971998年对江苏等七省调查,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千分之一点九二。10多后的今天,新生儿医疗救治水平大大提高,而小儿脑瘫发病率约也提高到了千分之一点八~千分之四。
专家表示因为救治水平的提高,原来可能被“自然淘汰”的异常新生儿,现在经积极救治都存活了下来,而这些异常新生儿脑瘫发病概率很高。
为了降低脑瘫患儿的比例,我们要多了解一些脑瘫的病因,导致脑瘫的原因较多,如怀孕期间,父母、尤其是母亲吸烟、酗酒,长时间受到放射线的辐照、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受到病毒感染等;分娩时难产,致新生儿窒息,大脑缺氧,或早产,大脑发育不好;出生后婴幼儿出现长时间黄疸,严重感染等。这些都可能损伤大脑,导致脑瘫。
难产会导致小儿脑瘫吗
难产是造成小儿脑瘫疾病发生一个大因素,若是究其根本,难产导致小儿脑瘫疾病发生最大的原因是孕妈妈的身上,同时,还有更多的诱导因素都是间接导致小儿脑瘫病发生的因素。所以在小儿脑瘫疾病上要非常重视才行,毕竟小儿脑瘫疾病是目前儿科疾病中发病最好的一种疾病了。
难产泛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某些情况,如婴儿本身的问题,或母亲骨盆腔狭窄、子宫或阴道结构异常、子宫收缩无力或异常等。临床上的表现是分娩过程缓慢,甚至停止。胎儿经阴道顺利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大因素。如果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出现异常,即可导致难产。
一、妊娠期因素:
在妊娠过程中,如何导致胎儿缺血、缺氧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大脑受损,如:宫内感染;孕妇患严重的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吸烟和用药不当等;孕妇与胎儿Rh血型不相容;遗传因素,如:母亲智能低下、近亲史等均为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
二、分娩期因素:
1、新生儿窒息是脑瘫发病原因。如出生时无呼吸,滥用激素催产等均可是婴儿缺氧而致脑损伤。
2、早产是最主要的脑瘫发病原因:早产儿体重小、发育不完善,较易发生缺氧和颅内损伤。
3、难产也是脑瘫发病原因:可致婴儿头部受伤、颅内血肿等。
三、出生后因素:
1、头部外伤或颅脑内出血是脑瘫发病原因。
2、婴儿核黄疸也是脑瘫发病原因。可致脑损伤,系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3、感染引起的高烧或严重腹泻引起重度脱水也是脑瘫发病原因。
4、脑部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都是脑瘫发病原因。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
多年来一直认为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早产、产伤、围生期窒息及核黄疸等,但近20年来产科和新生儿医疗保健虽有极大进展,而脑瘫的发病率却无明显改变。
近年国内、外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围生协作项目曾对45000名小儿自其母妊娠期直至生后7岁进行r前瞻性的系统随访,表明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率为4‰活婴:同时发现出生窒息并非脑瘫的常见病因,多数高危妊娠所娩出的小儿神经系统均正常。其他国家对痉挛性脑瘫进行的病因分析也表明:仅有不到 10%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在分娩过程中曾发生窒息。同时也有较多研究证实,近半数脑瘫发生在存活的高危早产儿中。因此近年认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的领域。重视对受孕前后与孕妇相关的环境、遗传因素与疾病(例如孕妇糖尿病等);妊娠早期绒毛膜、羊膜及胎盘炎症;双胎等多种因素的探讨。对于这些因素所致前胚胎发育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脑室周围白质营养不良等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认为这些胚胎早期发育中的异常很可能是造成早产、围生期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而且是高危新生儿存活者以后发生小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基础。这些研究为脑瘫发病原因及今后早期干预提供了一定途径。
早产是不是会引发小儿脑瘫呢
早产是有可能导致脑瘫的,早产只能说是引发脑瘫原因之一。一般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达1/3以上。有时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种因素。
遗传
小儿脑瘫在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0.15%~0.25%,是导致儿童时期重度躯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最近瑞典的一项对小儿脑瘫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现,遗传因素可占到小儿脑瘫病因的40%。相关研究也表明,生过小儿脑瘫患者的妇女,随后所生的子女小儿脑瘫再发风险增加,提示有与之相联系的遗传学基础,但这也不能排除家庭环境因素或其他生物因素的作用。
单卵双生子小儿脑瘫高于双卵双生子的现象也提示小儿脑瘫有遗传学基础,不过单卵双生子一个胎盘本身预示脑损伤可能性增加。
早产
早产儿体重极低,脑组织发育不成熟,易受到各种因素导致脑进一步损伤。同时,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如宫内感染、妊娠后期的外伤等,也是导致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小儿脑瘫发生率随孕周降低而上升,出生体重愈低发生率愈高,早产儿(孕周在37周以内)占全部活产儿6.56%,却占全部小儿脑瘫病例的35.0%;其中妊娠23~27周约占早产儿小儿脑瘫的34.0%,27~29周约占37.0%,29~31周占26.0%,31~36周约占3.9%。
宫内感染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除围生期缺氧缺血外,孕母围生期宫内感染也是导致小儿脑瘫的重要因素。包括孕期宫内感染,如羊膜腔感染、胎盘炎症和绒毛膜羊膜炎等。
胎盘功能不足
胎盘在妊娠期间维持胎盘与胎儿之间的血氧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出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胎盘损伤的严重程度和胎儿大脑的损伤程度以及宫内生长限制成正相关。
新生儿脑瘫是怎么造成的
1、新生儿脑瘫是怎么造成的呢
产前因素包括父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响,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综合症以及过多服用避孕药等都是产前脑瘫的发病原因。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脑瘫发生的第二大原因,尤其重度窒息将会对患者大脑造成很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发生脑水肿或者颅内脑出血的情况。
脑组织的损伤就很容易发生脑瘫,从而导致孩子发生各种脑瘫症状。
脑损伤会导致窒息出现,反之窒息会加重患者产生脑损伤。所以对于出现脑损伤或者脑窒息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干预。不仅仅是包括及时诊断,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时治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达到对脑瘫疾病的及时预防工作。
在产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导致小儿脑瘫发病,比如小儿黄疸病等都会造成脑瘫发病。
2、什么是新生儿脑瘫
新生儿脑瘫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特别说明一点,小儿脑瘫对患儿的主要影响是运动障碍,有的患儿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低下,但与人类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畸变所造成的‘痴呆’根本不同。
小儿脑瘫的病因由什么构成
1、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这是小儿脑瘫发生的原因中重要的一点。
2、孕妇的原因:包括孕妇腹部外伤,孕妇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还有孕妇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吸毒,药物过量等)
3、缺氧窒息: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都可能是导致小儿脑瘫发生的原因。
4、脑部受伤:如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也属于小儿脑瘫发生的原因。
如何预防小儿脑瘫大家要多关注
首先要避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早产儿身体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出生后极易出现新生儿窒息、感染、脑出血等并发症,小儿脑瘫发病率极高。低体重儿常会出现神经发育缺陷和智力低下,导致小儿脑瘫。
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可因胎儿宫内窘迫、臀围产、产钳助产、难产、过期妊娠、脐带绕颈等原因而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损害脑组织导致小儿脑瘫。
最后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是小儿脑瘫的病因之一,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可以损害脑组织,影响小儿神经系统功能,引发小儿脑瘫。
宝宝6个月前最容易发现脑瘫
脑性瘫痪的症状在婴儿期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虽然患儿的脑损害或者脑发育异常是非进展性的,随着脑损伤的修复和发育过程,其临床表现常有改变。
专家指出,八成脑瘫孩子被延误治疗,6个月内是发现脑瘫的关键月龄。日前获悉,小儿脑瘫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令人遗憾的是,80%患儿早期未发现,错过治疗最佳时期。在医院接诊的神经系统小病人中,有1/5至1/4为脑瘫儿,能在早期发现并就诊的只有1/5。
小儿脑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母亲妊娠期间受外伤或患重症感染、妊娠毒血症、糖尿病以及放射性照射皆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母亲妊娠期各种异常情况可能是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如胎儿脑畸形和多胎妊娠等。双胎比单胎脑瘫发生率高6倍多。
2、母体在怀孕期间受到一定辐射的侵害,或者服用具有副作用致小儿大脑发育异常的药物都是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
3、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小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或无大脑等先天性畸形。
4、遗传基因缺陷,家属或直系家属中有先天性遗传疾病。
5、胎儿脑缺氧,分娩时间长以及产前使用麻醉剂、镇静剂皆可抑制胎儿呼吸,造成气体交换障碍、胎盘早剥、脐带绕颈、前置胎盘,都会导致胎儿脑缺氧。
6、新生儿严重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也可是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其他如新生儿感染损伤脑组织所致脑瘫。
家长要如何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呢
小儿脑瘫这种疾病,现在发病率已经非常的高了,必须要引起准爸爸妈妈们的重视了,准父母们要做好对脑瘫疾病的预防,尽量避免自己的小宝宝患上小儿脑瘫。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小儿脑瘫发生。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因此,这些都是会一定程度上引起小儿脑瘫的发生。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这也是在小儿脑瘫的预防中需注意的一点。
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提高小儿脑瘫的发病率。
当胎儿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小儿脑瘫的预防应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
1.发烧病儿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2.怀孕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提前选择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重点保护未成熟儿与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鼓励母乳喂养,为婴儿进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4.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应注意脑部病变。
5.夫妻双方在健康状况不好时不要怀孕。怀孕前对妇女进行风疹免疫。
6.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如果腹泻持续2天不止,要去医院。
婴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一是产前原因,二是产时原因,最后就是产后原因。
产前因素包括父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响,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综合症以及过多服用避孕药等都是产前脑瘫的发病原因。
而在生产时也有很大可能造成婴儿脑瘫发病,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如果大脑受到创伤,或者在分娩的时候大脑缺氧,或者生产时女性在高孕次或者有过死胎史,流产史以及宫内感染的情况,都是造成脑瘫发病的原因。在产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导致小儿脑瘫发病,比如小儿黄疸病等都会造成脑瘫发病。
所以预防脑瘫夫妻要注意婚检,排出不良因素的潜在危害,在孕前也要进行相关的检查,排除可能造成脑瘫的疾病,保证安全的孕育。
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 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 就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