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容易感冒鼻塞喝五种汤通鼻驱寒
冬季容易感冒鼻塞喝五种汤通鼻驱寒
冬季为什么容易感冒
首先,因为冬天天气冷,风也大,人们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身体受寒以后,抵抗力减弱,病毒乘机大肆活动。
其次,感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染的。患病的人咳嗽或说话时,都有唾沫的小颗粒从口中喷到空气中来,这些唾液的小颗粒就含有无数的病毒,别人呼吸时,如果将这些病毒吸进去了,就会引起感冒;也可能这些病毒暂时先躲在人们的鼻子或喉咙里,只等到人们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就大肆猖撅起来。冬天室外太冷,人们总喜欢在室内生活,还要把门窗关紧,以保持室内的温暖,由于人们集中在室内,通气又不好,这就为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要预防感冒,首先要把身体戮炼好,尤其要增强身体对寒冷的抵抗力,经常洗冷水脸和冷水浴是锻炼身体不怕冷的好办法。
冷水脸可以天天洗,也容易坚持,冷水浴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可以从每年夏天开始,时间可以从5分钟延长至1刻钟,洗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
冬季感冒鼻塞喝五种汤通鼻散寒
1、大蒜葱姜汤
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大蒜,拍扁,去皮,切碎,葱白洗干净,切碎,生姜切成片或丝,材料放到砂锅里,加水煎煮,取汁液,趁热饮。
作用:可以疏风散寒,治疗着凉后感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有低热等等症状。
2、大蒜红糖汤
取大蒜、生姜各15克,大蒜去皮,切片,生姜洗干净,切成片,材料入砂锅,加500毫升水,煎煮至水成一半,加入红糖饮用。
作用:可以改善风寒者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等症状。
3、橘皮姜丝汤
橘皮、姜丝各适量。新鲜皮洗净,用刀刮去内层白膜,切成细丝,生姜洗干净,同样切成丝,入砂锅,加水大火煮沸,继续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取汁加白糖。
作用:不仅有利于散风驱寒,还有疏肝、解郁、止痛的功效。
4、生姜芥菜汤
鲜芥菜500克,生姜10克。芥菜洗干净,切断,生姜切片,材料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放少量食盐,分几次服用。
作用:宣肺理气,祛痰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改善见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5、香菜萝卜豆豉汤
香菜15克,淡豆豉10克,白萝卜1个,洋葱30克,生姜3片,大葱一根,芥末少许。先将白萝卜切块煮熟后,再将余料放入,煮几分钟后食用。
作用: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可用于治疗咽喉炎、声音嘶哑、失音。
教你9招预防冬季感冒
1、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滋生感冒病毒。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4、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5、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厨具常消毒:厨房里的海绵和抹布里藏有大量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们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7、服用维C和维E:适量口服维生素C,能减轻感冒症状。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广泛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
8、睡眠充足:美国研究者曾进行过一项试验,让志愿者只睡后半夜,第二天,他们的免疫力下降了30%。接着,又让他们睡足8小时,结果发现,他们的免疫力完全恢复了。
9、鼻部保健: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
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
治疗宝宝鼻塞流鼻涕的偏方
1、治疗宝宝鼻塞流鼻涕的偏方
1.1、感冒鼻塞的偏方
对策: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1.2、急性鼻窦炎鼻塞的偏方
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1.3、日常护理偏方
除了要采用小孩感冒流鼻涕食疗方法之外,还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在睡觉之前,可以用四十五度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泡脚,让宝宝微微发汗后赶紧上床休息。
2、宝宝感冒流鼻涕汤疗偏方
2.1、红糖姜汤
做法:生姜10克切片加水煮沸,加红糖15克趁热服。
功效:。红糖是一种滋补作用很强的食品,保健效果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特别适合温补,而生姜驱寒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孩子在冬天不慎患上感冒,喝上一碗热热的红糖姜糖水,的确有驱寒的功效,但是这个方法仅适合较轻的风寒感冒。
2.2、白萝卜汤
做法:白萝卜250克切片,加水煎后趁热温服。
功效:白萝卜对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白萝卜汤对感冒没有直接治疗作用,但能减轻感冒带来的鼻塞、咳嗽等种种不适。
2.3、葱白煮水。
除了要适当喝多点白开水补充水分外,爸妈可以试试葱白煮水。将带须的小葱葱白洗干净,切段,放在小锅里煮,一天喝300毫升,专治不发烧的初期伤风感冒。如果宝宝不喝,可以加点红糖,红糖能调味,而且也有驱寒的效果,可谓一箭双雕哦。
3、快速解决宝宝鼻塞的方法
左侧耳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儿,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人多喝水好吗 感冒的人
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像轻微感冒这类疾病,可以通过多喝水缓解。专家介绍,如果感冒时怕冷,体温又不是很高,头痛、鼻塞、流清涕,几乎没有出汗,一般是风寒感冒,可以喝些热水、热汤或热粥,让身体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如果体温比较高,容易出汗,咽喉红肿疼痛,有浓痰、鼻塞、流黄涕、口渴,一般是风寒感冒,可以喝些薄荷茶,有助缓解症状。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患病季节
中医认为人体与天地四时相应,因此疾病都是根据四季来发生的。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夏两季,春天多风、气候变暖万物复苏,因此春天复苏之际容易感风热。夏天室内外温差大,体表温度调节不当,容易患病。风寒感冒秋冬季节发生较多。秋冬寒冷干燥,小孩老人抵抗力比较差,温度变换一时难以适应,容易感染病菌。
感冒症状
风寒感冒,通常是因为舟车劳顿没休息好,有加上吹风受凉。
1、 后脑非常痛,脖子运动不灵活。
2、 怕风怕冷,一般需要多穿衣物多盖被子才暖和舒服。
3、 打喷嚏、流鼻涕(有时白色或带黄色)、鼻塞声重。
4、 没有舌苔或者有薄薄的一层白苔。
5、 脉相浮紧,易察觉到。
风热感冒,通常是因为春夏温暖之季节,感受风热引起的。
1、 在感冒之前就有喉咙痛的现象,痰一般为黄色或带黑色。
2、 鼻涕浓稠
3、 舌体很红,舌苔带黄色,也可能是带白色的。
4、 口干身热心烦
5、 便秘
6、 脉相较快
疗效方法
风寒感冒治疗关键点:出汗,即中医称辛温解表。如果感冒不适很严重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排汗速度。可以热水泡脚、汗蒸,多穿衣物盖被子发汗,喝姜糖水、姜糖粥等等,都有利于发汗驱寒。但是驱寒发汗后要做好收汗工作,使身体清爽干净。严重时,请及时就医。风热感冒大多数来说治疗关键是通便。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解决便秘问题。一般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硫磺解毒片和板蓝根等。也可以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金银花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药品。服用量谨遵医生的嘱咐。
喝姜汤自治感冒
中医学根据病人感受的病邪性质不同,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多发于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主要表现为怕冷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口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症状;风热感冒则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等症状。
中医对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来治疗,服药的同时喝些热汤或热粥,使身体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扶正祛邪。生姜是一种日常调料,又可以入药。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如果在冬天受了风寒,喝一碗热姜汤,或配红糖熬成姜糖水,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治疗感冒之疗效。但是,如果得的是风热感冒,就不可用姜汤来治疗。这是由于风热感冒的患者,人体本来已经感受了热邪,如果这个时候再服用生姜类的温药,那就如同火上浇油,必然会适得其反。中医对风热感冒主要采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来治疗,可用薄荷茶等辛凉饮料辅助治疗。
同样的道理,用姜汤治疗咳嗽也要辨证论治,如果是咳嗽初期,表现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的风寒咳嗽,可用姜汤来辅助治疗。如果是咳痰色黄或者发粘的风热咳嗽以及久病的内伤咳嗽,都不适合用姜汤来治疗。
所以,治感冒必须要对照各自的症状,仔细区分不同类型,辨证论治,切不可一概采取“姜汤捂汗”的办法。如果自己一时无法确定,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鼻子一个通气一个堵塞是什么症状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出现鼻子不通气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既容易着凉感冒导致鼻塞,冷空气吸入鼻腔后也会刺激鼻粘膜,本身有慢性鼻炎的人也就更容易犯鼻炎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夏季鼻塞症状较轻,一到冬季就天天鼻子不通气的原因。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流黄涕为火,流清涕为寒,有曰:寒极生火,贵公子,有可能为风寒感冒,并发病菌侵入呼吸道.请速去就医.
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鼻涕,痰多且浠.威泠.风热感冒表现为口干喉澡.鼻塞.心闷.这是中医对感冒的认识,风寒感冒主张用祛寒解表之类的药物,风热感冒,主张用清凉解表退热之类的药物.而西医认为,以查清感冒的病原物是病毒还是病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区别它们的性质.视其是否用抗菌素或抗干扰等.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秋季感冒可以喝姜汤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多发于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主要表现为怕冷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口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症状。
风热感冒则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等症状。
姜汤治感冒是经过民间常年实践验证的有效治感冒的方子,不过这个感冒并不包含所有感冒而已。姜汤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主要有生姜配合其他材料做成汤饮用。感冒初期服用红糖姜汤,有很好的发汗解表效果。
生姜是一种日常调料,又可以入药。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如果在冬天感受了风寒,喝一碗热姜汤,或配红糖熬成姜糖水,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祛寒邪之疗效。中医认为,辛温之物有发散的特性,当外来的邪气还在肌表,辛散发汗,则表邪容易随汗而出,病也就会随之而解。
作为性温之物的生姜,一方面有祛寒抗邪的功效,一方面还可以用来温煦机体,患风寒感冒初期,喝热姜水确有好处,同样道理,吃麻辣火锅也可起到类似的出汗排毒的作用。
而对于风热感冒,人体本来已经感受了热邪,如果这个时候再服用生姜类的温药,那就如同火上浇油,适得其反。中医对风热感冒主要采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来治疗,可用薄荷茶等辛凉饮料辅助治疗。
同样的道理,用姜汤治疗咳嗽也要辨证论治,如果是咳嗽初期,表现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的风寒咳嗽,可用姜汤来辅助治疗。如果是咳痰色黄或者发粘的风热咳嗽以及久病的内伤咳嗽,都不适合用姜汤来治疗。
秋季的感冒常见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冷感冒,气温突然降低,身体受寒,出现怕冷、四肢发凉、流清鼻涕、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应以驱寒为主,饮食上增加如葱、姜、蒜、红糖、羊肉等驱寒食物。
第二种类型则是因气候突变身体不适,免疫力降低,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此类型感冒多以先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如鼻塞、咳嗽、咽喉瘙痒等。
所以治疗感冒,必须要辨证论治,切不可一概采取“姜汤捂汗”的办法。
不论是哪种感冒,在预防上近期需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以免着凉受风,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在饮食上可搭配牛奶、香蕉、桂圆、莲子等安神食物,可促进睡眠,也可增加苹果、猕猴桃、葡萄等维生素c含量较充分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风寒感冒概述
风寒感冒(anemofrigidcold)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中医教你如何辨别小儿感冒类型
感冒临床表现多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冬季多见风夹寒,春季多见风夹热,夏季多风夹湿,秋季多兼燥邪。
风寒感冒
其起因通常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一般起病较急。多表现为怕冷怕风,甚至寒战(需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厚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头痛,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周身酸痛明显,发热轻,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得了风寒感冒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水、热粥、生姜汤后盖厚被。平时手足偏凉,性格内向的阳虚体质人,感染风邪后易夹寒而形成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热重,轻微怕冷,鼻子堵塞、流脓鼻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黏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也可能得上风热感冒,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因为有暖气,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相应降低,这时候气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所以在此条件下,感受风寒后很快就会在体内转化为热。得了风热感冒后,应多喝水,少说话,保持大便通畅,可喝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类药物以缓解症状。平时体格偏瘦,脾气急躁,阳气偏亢或者阴血亏虚的人,患感冒时易夹热出现。
风湿感冒
主要表现有身热重、轻微怕风,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头昏重、胀痛明显,咳嗽,痰黄黏稠,鼻涕黄黏,心烦,口中黏腻无味、口渴但饮水不多,时犯恶心、胸闷,尿黄量少,舌苔薄黄腻。平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体内痰湿偏重的人若感染风邪,易转化成风湿而出现感冒症状。反过来,感染湿邪后也易犯脾胃,所以感冒后一定注意饮食清淡,大便通畅,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品要少吃,会加重症状,如有必要,可吃些山楂丸助消化。
风燥犯肺
主要表现为干咳且呛咳,咽喉干痒疼痛,口舌、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容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初起还伴有鼻塞,头痛、微寒、微热、舌苔薄白、质红、干而少津等。老人久病津液受损、长期饮水较少,导致津液不足或者平素阳气偏亢的人,感受风邪后均容易引起风燥伤肺。肺燥后要多喝白开水,可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可润肺止咳,还能抗衰老。此外,要注意戒烟酒、辛辣食品,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风寒感冒晚上可以喝姜汤吗 风寒感冒什么时候喝姜汤最好
风寒感冒适合在早上喝姜汤,早上属于人阳气上升的时间,喝姜汤能促进这种上升,对体内的寒气有驱散排出作用,能促进感冒的治疗,尤其是在秋冬之际,早上喝姜汤也是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风寒感冒患者还适合在晚上睡前喝姜汤,风寒感冒的人身体偏寒,往往睡觉时候手脚冰凉,很难入睡,而在睡前喝一碗姜汤,能起到驱寒暖身的作用,可加快入睡,同时对风寒感冒引起的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预防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发生与外界天气条件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强弱有关。秋冬季节是风寒感冒的高发季节,对风寒感冒"以预防为主"尤为重要。
1.自我防护:一般病多从口入,而感冒多是病从鼻入。因此,要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添衣御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口稠密的地方,经常洗手。当身体稍感不适,轻度口干,鼻塞时就立即吃药,多喝水,注意保暖和休息,使病情及时好转。
2.家庭预防:要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早晨开窗换气不少于十五分钟;家中如发现流感患者应及时熏醋进行空气消毒,另外在健康人鼻孔涂抹大蒜液或口服几瓣大蒜也可减少传染。
3.合理饮食:大蒜、大葱、姜、食醋等,都是预防感冒的常用食品。如周身酸痛、咳嗽,可服调和营卫之方(梨、枣、姜、冰糖共煮水冲鸡蛋),早、晚各一次,服后休息。或服葱白、姜汤以发汗驱散风寒,一般表症即可解除。如症状较重,要早用药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