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加辅食注意什么
宝宝刚加辅食注意什么
家有小宝宝的粑粑麻麻都知道,宝贝吃了母乳半年之后,营养就不够了,需要再额外添加辅食,保障宝贝健康成长。可是,宝贝毕竟还小,稚嫩的消化系统,对于一些食物是消化不了的,有好多食物,现在还不能出现在他们的辅食里。
下面给大家一些有用的参考,快来看看你家宝宝的辅食中枪了吗?
宝宝满一周岁前,所有食物都不应该添加任何形式的调味品。
盐:宝宝对盐具有高度敏感性,过早添加盐,会增加宝宝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宝宝的饮食习惯,对宝宝还未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
酱油:有的妈妈说市面上有儿童专用的“儿童酱油”,这不就是专门为孩子定制的酱油吗?其实这只是一种噱头,儿童酱油也含有盐分,摄入过多酱油与过多盐分同理,使用时还是要谨慎,能不用则尽量不用。
糖:早期加糖会增加宝宝龋齿风险,宝妈可以试着学会利用天然蔬菜水果中的自然甜味香味,让宝宝爱上辅食。
味精: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锌的利用。
蜂蜜: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小宝宝肠胃功能较弱,肝脏解毒能力差,安全起见,不建议给1周岁内的宝宝食用蜂蜜及蜂蜜水。
有的妈妈喜欢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干果做成辅食喂给宝宝,殊不知这些水果容易引起宝宝过敏,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窒息风险。
坚果
坚果类:坚果一直被认为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之一。在英国,这类食物被要求5岁以后才能给儿童吃。除了致敏这一点,还因为坚果容易在进食过程中造成窒息。不过在宝宝一周岁后,可以尝试把磨碎的坚果加在粥、饼或是小点心里,增加香味。
芒果: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菠萝:菠萝含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有些人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状。
猕猴桃:猕猴桃等带毛的水果,容易引起过敏。在给宝宝尝试这种辅食时,需要谨慎。
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食用这种鱼会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要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汞含量特别高的鱼类,如剑鱼、罗非鱼、鲶鱼、吞拿鱼等。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千万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功能饮料:大都富含电解质,会导致婴儿的肝、肾还有心脏承受不了,加大儿童患高血压、心律不齐的几率,或者是肝、肾功能受到损害。
刺激性的饮料 可乐、咖啡、浓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没有营养,容易引起蛀牙并且影响宝宝的味觉,使人兴奋,会让小儿不安,甚至影响宝宝的生物钟。
果汁:果汁过甜,经常喝果汁的宝宝一般很难再接受喝没有任何味道的白开水,更加容易导致龋齿;水果跟果汁不同,当水果榨成汁后,会损坏原有的纤维,而这些纤维是有助消化的,一旦被损坏,糖分也就反客为主了。
牛奶:宝宝要母乳或用配方奶到一岁以后再增加牛奶,因为牛奶中缺少重要的铁和维生素C。添加辅食后的前六个月,宝宝还要饮用500毫升到800毫升的母乳和配方奶,但这时的牛奶已经可以用来煮一些菜吃。
一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建议不要直接给宝宝喂稀饭,妈妈可以先喂米粉、米糊,等宝宝肠胃适应之后再慢慢过渡到稀饭、软面条、米饭。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精制大米、谷物、面粉其实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这是因为精加工的粮食不仅会丧失大量营养物质,而且含纤维素较少,经常食用容易引起便秘。
另外,高纤维食品对成人很健康,但会影响宝宝对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两岁前不要给宝宝食用。
一岁不能吃什么 荤食类
误区:新爸妈只知道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蛋白质,肉食类富含胆固醇,认为非常有营养。但是蛋清容易引起宝宝过敏,高胆固醇应以引起肥胖。
WH提示:在为宝宝加辅食的初阶段,最好不要它们出现。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宝宝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海鱼中的甲基汞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最好等宝宝大些以后再食用。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1:加辅食早些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
家里老人催着给5个月大的宝宝加辅食,说这样能培养吃饭习惯,又主张可以先做鸡蛋羹,有营养又不会噎着宝宝。这种说法正确吗?
事实上,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而且,半岁前最好不要加蛋清,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认为营养更丰富
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微信里看了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敏反应,那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鸡蛋,要和其他食物分开。辅食种类最好是一样一样加,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
四个月的宝宝怎么喂辅食
四个月的宝宝怎么喂辅食呢?宝宝是会乖乖的让你喂食吗?怎么做才能让宝宝顺利的享受辅食的美味呢。其实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大部分儿科专家都认为,在宝宝4—6个月时,开始为他添加辅食最理想。因为从4个月开始,宝宝已经进入学习咀嚼及味觉发育的敏感期,对食物表现出兴趣。此时添加辅食.宝宝会很乐意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咀嚼吞咽。特别是四个月大的宝宝体内的消化酶已经增多,可以开始尝试更多的东西,只是一开始最好是和牛奶或者一起喂食,这样才不会很快因为改变食物而“吓到”宝宝。试着以牛奶为主食,熬煮一些糊之类的辅食。
一般从4个月开始,要逐渐给宝宝加一些除了母乳之外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的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半固体食物,煮的很烂的米饭、面条、切成很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个时候可以让四个月大的宝宝的食物更加丰富化,但是要注意将食物煮得更烂一些,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基本上没什么咀嚼力。
给宝宝加辅食量少花样多
1.宝宝胃容量小。1岁前宝宝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大,而母乳或配方奶粉营养丰富,易消化,这一阶段仍应以奶类喂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但宝宝胃容量小,如添加辅食太多,摄入奶量相应会减少,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影响生长发育。
2.宝宝胃肠道功能较弱,如果进食太多,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的吸收。宝宝辅食的添加应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由少至多,逐渐增加辅食量和次数。一般说来,6个月宝宝宜每天吃1次辅食,每次1-2勺,每勺约10毫升;7-8个月宝宝每天吃2次辅食,每次约100毫升。9-12个月宝宝每天吃3次,每次约150毫升。
3.添加品种宜多样。开始添加辅食时一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隔几天之后再添加另一种,这样有利于识别过敏食物。而6个月左右是宝宝的味觉敏感期,及时添加品种多样的食物有利于让宝宝尝试和接受新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以后偏食、挑食。
另外,加辅食时,对一些易导致宝宝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如牛奶、鱼、虾、鸡蛋等应注意观察,一旦喂养后宝宝有不适,应暂停。一般来说,随年龄增大,宝宝对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情况会逐渐改善。
六个月宝宝不吃辅食 六个月宝宝添加辅食原则
六个月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给宝宝加辅食是有一定难度的,每个宝宝的性格,脾气,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一耐心。在宝宝已经习惯了之前的饮食习惯后,让他接受新的食物是不容易的。添加辅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宝宝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成人强,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就会影响以后的再次接触。
所以添加辅食,好在宝宝心情愉悦时,可以是和成人同桌吃饭的时候,宝宝如果不配合,不要强制他,训斥他,要多鼓励他,给他讲道理,不管他是否能听懂,每天定时,只添加一种食物,养成习惯,让他渐渐意识到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直到他接受了一种食物后,再准备第二种,这样会简单很多。
当父母的就需要多费心了,对于宝宝不爱吃,就需要家长把食物多变变花样,不要老给宝宝吃同一样的食物,要经常换换口味,这样说不定宝宝的胃口就打开了。
妈妈们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根据辅食添加的时间,量,婴儿对辅食的喜欢程度,母乳的多寡,婴儿的睡眠类型等情况灵活掌握。
如果已经习惯了辅食,那就按习惯做下去,只要宝宝发育正常,就不需调整什么。如果宝宝吃辅食很慢,喂一次辅食就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那就不要增加辅食次数,并尽快提高辅食喂养技巧,一保证亲子活动时间。
如果一天吃两次辅食,吃奶就减至三次或三次以下,那就要减一次辅食,增加奶的摄入量。如果半夜哭着要吃奶,就给宝宝吃奶,妈妈不要怕养成宝宝坏毛病而任宝宝哭下去,那会使宝宝成为夜哭郎。
如果家长们发现宝宝的吞咽能力很好,就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面包或者饼干例如磨牙棒。可以让婴儿自己拿着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宝宝吃饭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给婴儿添加新食物,一次只给一种,至少过一个星期之后再添新的。每次1/4匙,一天1次~2次,每次略微增加份量。大一些的宝宝没有小宝宝那么容易过敏,但这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某种食物引起过敏反应——皮疹、流鼻涕、屁股痛等现象,停吃这种食物一星期。如此尝试2次~3次,如果还是过敏,则须停吃6个月以上。
六个月宝宝添加辅食原则
给六个月宝宝添加辅食要谨慎一点,其实在宝宝一岁之前吃啥都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因为此时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比较脆弱,不恰当的喂养可能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下面来了解六个月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
1、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当宝宝愿意吃,并且可以正常消化时,妈妈可以适当多喂一些。
2、从添加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粉开始。妈妈可以先选择纯口味或单一口味的米粉,因为大米蛋白较少引起宝宝过敏,还可以减少宝宝因食物引起过敏的可能性。然后逐渐从一种到多种,从单一到复杂地顺利过渡,之后再给宝宝吃加奶加钙、果蔬、鱼肉和五谷口味的米粉,这样宝宝营养更均衡。
3、要根据季节和宝宝身体状态来添加辅食,并从单一辅食逐渐到多种辅食。但如果宝宝大便不正常,要暂停添加,否则宝宝肠胃会负担不了。
4、辅食宜在宝宝吃奶前饥饿的时候添加。辅食逐渐增多时,可以由每天半顿奶慢慢过渡到代替一顿奶。
5、喂辅食时,妈妈可锻炼宝宝逐步适应使用餐具。六个月宝宝其实会自觉将勺子往嘴里放,所以此时妈妈可以不亲自动手喂宝宝了,但要在一旁给予帮助。
宝宝加辅食吃什么好呢
一、辅食定义:
1为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所添加的食物叫做辅助食品,简称辅食。辅食的添加为宝宝完全断离母乳作准备,使宝宝有一食物转换的适应期或过渡期。
二、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
1由一种到多种: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能一次性添加多个品种的辅食,应先给宝宝试喂一种新食物,观察他食后反应,如果一周内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或者消化不良,说明宝宝已适应,可以考虑再试喂另一种新辅食,就这样一种一种地添加。
2由少量到适量:
给宝宝添加新食物应从少量开始,再逐渐增量,使宝宝有个适应过程。如,蛋黄的添加,首次添加1/4,2-3天后增加至1/2,再过1周后增加至1个。
3由稀到稠:
同样一种食物,先从稀薄的形式喂起,逐渐变稠,使宝宝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大米先用米汤,然后稀粥、稠粥到软饭。
4由细到粗:
宝宝的辅食从细软的流食或半流食开始,随着宝宝乳牙的萌出,咀嚼、吞咽、消化等能力地增强,辅食也随之增粗。如,蔬菜、水果可由菜汤、果汁到菜泥、果泥,然后碎菜、碎果。
5由清淡到多味:
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开始尽可能不放盐、不放糖、不加调味品,因为宝宝的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健全,过早地添加盐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还有,宝宝的味觉也处于发育的过程中,过早加调味品容易使宝宝今后形成挑食、偏食的恶习。所以,1周岁内的宝宝还是坚持清淡为主。
三、三个月宝宝可以添加的辅食:
可以添加的辅食有:维生素AD制剂、菜汤、水果汁、蔬菜汁、米汤、苹果泥、香蕉泥、菜泥等辅食。
2温馨提醒:三个月的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适合添加其他辅食。
上文中就大家提出的疑问给解释的很清楚了,同样也是在辅食方面应该是补充什么样的都做好了规划,不明白的家长就可以好好地看下。只有家长做好了认识和细心孩子才会被照顾的好好地,身体才能健健康康的成长不出现问题。
第一次喂辅食蛋黄泥的添加要领
蛋黄泥添加的要领
第一顿辅食最好选择蛋黄泥
不管宝宝第一次、第二次对蛋黄泥是多么的拒绝,妈妈们都要坚持给宝宝继续加蛋黄泥。而且对于准备加辅食的妈妈,我建议:4个月的宝宝添加第一顿辅食最好是选择蛋黄泥!
蛋黄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宝宝在辅食添加初阶段不接受蛋黄的话,将有不少营养没有办法补充,这对于宝宝来讲是很大的损失。但是很多妈妈可能就像前面提问的妈妈一样,一旦觉得宝宝不接受蛋黄泥,就改用口感好的蛋羹或者其他的辅食了。这样的做法是存在一些误区的。
辅食的添加顺序
如果在加蛋黄泥之前,妈妈就给宝宝加口感好的、味道甜、香味重的食物,宝宝将不会再吃蛋黄这样无味的食物。这位读者宝宝第一顿辅食可能不是用蛋黄泥,而是选择了其他甜味的辅食。想想我们大人如果早早尝过甜头,谁还会想吃苦味或者无味的食物呢?
初次辅食添加的意义
第一次给宝宝加蛋黄泥,不要求宝宝能吃多少,主要的意义是让宝宝尝试一下蛋黄的味道。所以,妈妈在第一次调试蛋黄泥时应尽量调稀。蛋黄粒太粗当然让宝宝难以下咽了。
初次辅食添加的原则
虽然,我也不主张蛋黄泥太粗,但是蛋黄调得再稀口感也都不是太好的。所以,初次辅食添加阶段的原则是让宝宝尝试各种口感的食物,不要过分的注重好口感的食物。这个阶段的宝宝加辅食不是光给宝宝好的口感,而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尝试各种食物的口感、粗细、味道,只要食物是安全的、健康的。
初次辅食的好选择
蛋黄的营养价值高。蛋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还含有大量的胆碱、卵磷脂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例如钾、钠、镁、磷、铁),特别是蛋黄中的铁质达7 毫克/100克。 宝宝食用蛋黄,可以补充奶类中铁的匮乏。对于只吃奶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必需的。蛋黄中的营养成分容易被吸收。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蛋黄中,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蛋黄对于宝宝的营养如此重要,但是往往在宝宝4个月以后加蛋黄,因为味道不太好,有的宝宝不太容易接受,导致妈妈们坚持不下去而放弃继续添加蛋黄。或者是因为辅食顺序添加不当,先添加了口感好、味道甜、味道重的食物后,导致宝宝接受其他辅食而不愿吃蛋黄泥。那么,妈妈们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妈妈们在给宝宝添加第一顿辅食时,一定要坚持加蛋黄。
宝宝多大可以吃芒果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一样一样的来,水果建议先从果汁加起,慢慢过渡到果泥。4个月后可给宝宝加果汁,满6个月可添加混合果汁。
但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易致过敏的果酸,会引起过敏,因此并不建议一周岁的宝宝在辅食菜单中添加芒果,最好选择先添加苹果、香蕉等不易引起过敏的水果。
怎么预防宝宝秋季腹泻 逐步添加辅食
定时定量,按时逐步添加辅食。
喂养宝宝时要做到定时定量,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和脂肪类食物,不宜过早、过多地添加果汁,特别是高果糖和高山梨醇的果汁如梨,否则可产生高渗性腹泻,也不宜突然改变辅食种类,应适量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4个月的宝宝加辅食技巧
1、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能一样一样地加,宝宝习惯一样加一样。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品种。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时添加蛋黄,要等宝宝适应米糊后才能开始添加蛋黄,等宝宝适应了米糊和鸡蛋黄后,再添加胡萝卜泥。
2、添加的量——由少到多:每添加一种新的食品,必须先从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一些。例如:添加蛋黄,先从1/4蛋黄加起,如果宝宝能够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为整个蛋黄。
3、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添加初期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较多的流质、汤类,然后从半流质慢慢过渡到各种泥状食品,最后添加柔软的固体食品。
4、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添加固体食品时,大人可先将食物捣烂,做成稀泥状;待宝宝长大一些,习惯一些,可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再做成块状的食物。
现五个半月大吃母乳,近半个月都四到五天一
宝宝可能是没吃饱,一般宝宝越大,需要的营养越多,宝宝四个月时家长就得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家长可以先给宝宝加点蛋黄或者是米粉,先少加点,和的稀一点,宝宝没有不良反应再给宝宝多加点。
别把牛奶和米粉拌一起喂宝宝吃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开水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要弄清楚应该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给孩子添加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的目的在于逐渐让宝宝适应新的食品,而这种适应过程的一个重点就是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最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咀嚼能力比较差,所以要从咀嚼米粉开始,但是如果你将米粉和牛奶添加在一起,就无法锻炼孩子的拒绝能力了,而且也不会对孩子的吞咽能力产生锻炼作用,如果一直这样做,那么必然会对孩子日后的进食产生阻碍,辅食的添加也就宣告失败了。
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易变胖
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快快长大,宝宝出生的时候就只有靠母乳补充营养,等到了一定的时间,爸爸妈妈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给宝宝添加辅食以助宝宝成长,其实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并不好,不仅影响孩子健康,还容易让宝宝长胖。
大多数健康专家认为,应该从宝宝6个月大开始适当添加固体食物。但是,美国疾控中心对1334名新妈妈的最新调查发现,93%的新妈妈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大大提前。其中,40%的新妈妈在宝宝还不到4个月的时候就给其喂食固体食物;9%的新妈妈甚至给未满月的宝宝喂食固体食物。研究还发现,经济差、受教育少、处于更年期、不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更可能过早给宝宝喂食固体食物。此外,婴儿奶粉昂贵以及“喂固体食物后宝宝睡得更香”等误传,也促使新妈妈更早给宝宝加辅食。
美国育儿专家警告说,宝宝6个月大之前喂食固体食物会增加其日后罹患糖尿病、腹部疾病及肥胖症危险。营养专家则担心,固体食物添加过早,意味着婴儿喝奶(包括母乳和配方奶粉)更少,进而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