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滞腹痛按摩法
什么是气滞腹痛按摩法
气滞腹痛按摩法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捏拿腰 肌抑肝法,按压腧穴止痛法,配用掌揉 脐周消食法。功效:疏肝理气。若是小儿气滞腹痛,治疗应以疏 肝理气为主。可摩腹1分钟.分腹阴阳 1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天枢1分钟, 推四横纹2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什么食物治疗腹泻
金橘:具有理气、解郁、化痰、除胀、醒酒之功效。不论是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都适宜使用金橘煎汤喝或泡茶饮。《本草纲目》称它“下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金橘醒脾;辟秽,化痰,消食。”而在民间,人们还习惯把金橘做成金橘饼,腹胀时嚼食2枚,效果甚好。槟榔:具有下气除胀、消食解酒之功效。气滞或食滞腹胀的患者都适宜食用。但是,槟榔毕竟是破气耗气之物,只适宜身体壮实的腹胀患者暂时食用。
白豆盖:属于一种芳香健胃调味品,具有行气、暖胃、消食、宽中、除胀之功效。患有气滞腹胀或食滞腹胀的病人都适宜用白豆蔑3到5克,煎水服用,以代茶饮。橘饼泡水,橘饼也可以治疗拉肚子的情况,很多地方都有橘饼卖。把橘饼放入杯子中,用开水冲泡一会后可当茶饮,能够很有效的治疗因为食用过多出现消化不良的拉肚子情况。
食物治疗腹泻仅仅针对轻微腹泻有作用,如果是严重的腹泻则首先不应当考虑食物疗法,而是应该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找出导致腹泻的病菌,或者通过检查发现导致腹泻的其他原因,找准原因之后才能够更有效的治疗。如果是急性腹泻,更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采取治疗措施。
按摩穴位可改善孕期不适
1、作用:缓解孕吐
穴名:内关穴
穴位: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条横纹中央直上2寸,即桡侧屈腕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按摩法:准爸爸以大拇指指腹轻轻帮孕妇按揉手腕内侧,约横纹上方2寸(约三只手指宽)的中心点。
2、作用缓解头痛、改善失眠
穴名:攒竹穴按摩术
穴位:位于眉毛内侧的开端,即眉头和眼眶的交接处。
按摩法:孕妇以食指指腹轻轻按揉5分钟。
3、缓解小腿抽筋按摩术
穴名:太冲穴
穴位:位于第一趾与第二趾的趾缝上2寸处。
按摩法:孕妇坐在沙发或椅子上,腿部伸直,将脚跟放在准爸爸大腿上,准爸爸以大拇指轻轻按压此穴。
4、缓解腰酸背痛按摩术
穴名:肾俞穴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1.5寸处,即从肚脐向后对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
按摩法:脊椎两侧有多处穴位,准爸爸可沿脊椎两侧由上而下,轻轻扣击孕妇背部。
缓解女性腰部酸痛的按摩方法
腰痛按摩法:揉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腰痛按摩法: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腰痛按摩法: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腰痛按摩法: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每天肚子疼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腹痛原因多为饮食不当引起的,而有的则是与各种疾病的病发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未生子的女性朋友的腹痛怎多见于经期引起的校服胀痛症状。
因此,腹痛的原因很多,部位上有少腹、小腹、大腹之别。痛在脐上,病多属脾;痛在脐两侧及少腹,病多在肝;痛在脐下,病多属肾;胀痛多气滞,刺痛多血瘀,冷痛为寒,灼痛多热,隐痛多虚等。临证用药多有不同,当细辨析。
香附、川楝子止腹痛,以肝气郁滞腹痛为用,多用于少腹胀痛。然香附性微温以寒证为宜,兼入血分;川楝子苦寒以热证为宜,只走气分。
木香以脾胃气滞腹痛为宜,多用于大腹胀痛,其有健脾之功,也用于食滞腹痛。
乌药善治下腹部胀痛,其上入于肺,中走脾,下通肾及膀胱,疝气腹痛常用。木香、乌药、香附均止腹痛,然木香辛温香燥力强;乌药较木香平和,香附更平和。三药比较,木香侧重于大腹,乌药侧重于小腹,香附侧重于少腹。
枳实、莱菔子消气、消积用于脘腹胀满。
然枳实以破气为功,善治积滞痞满腹痛。莱菔子以下气为功,专主下降,以消食积腹痛为多。
正常腹痛的治疗方法,文中已经提及了,平时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尤其现在是夏天,更是不要乱吃太多食物,这样很容易让自己肚子疼得。
中医治痛经按摩太冲调气滞
中医认为,经痛跟女性月经来潮时发生经血滞碍、气血失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时患者常出现胞脉阻滞、经血流行不顺畅,进而产生“不通则痛”的现象。
临床上女性患者比较会出现气滞、血瘀、寒凝等证,当然也有因为血热壅阻而引起症状的患者,这些都属于实证的范围。另外,也有经血量过多、经后疼痛的患者,常见阴虚、气血虚,这些则属于不荣则痛的虚证。
中医辨证常依照证型而有不同的治法,比如寒凝血瘀者适合使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等中药方予以温经活血;气滞血瘀者适合使用膈下逐瘀汤、乌药顺气散等中药方予以理气止痛;气虚血瘀者适合使用桃红四物加黄耆、党参以便补气活血;瘀热壅阻者适合使用血府逐瘀汤以便清热活血;阴虚夹瘀者适合使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来治疗,如此可望滋补肝肾。
除了服用中药方之外,还可以配合针灸、熏脐等疗法来疏经通络、温经止痛,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经前进行穴位按摩,按压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可以疏经缓痛,其中,三阴交穴为妇科要穴,同时也是改善经痛的第一大穴,平时多按摩有助于疏通骨盆腔气机,这个穴位属脾经,位在脚踝内侧向上三寸处,靠近胫骨内侧后缘的地方。中医所说的气机是指气的运动。
按摩太冲穴具有调理气滞的作用,经前常乳胀、头痛的女性平常可按压这个穴位,太冲穴属肝经,位在脚背第一、第二趾缝上,大约1.5寸凹陷处。
红枣玫瑰饮适合肝郁气滞者,这类女性平常压力太大,常有经前头痛、乳胀明显等症状,饮用后对改善症状有益处,可准备干燥玫瑰花5朵、山楂2钱、红枣3枚,然后先把山楂、红枣放入锅子里,再倒入1000毫升的清水,接着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熬煮约10分钟熄火,加入玫瑰花闷5分钟即可,等温热后饮用。体质偏寒、容易泄泻的人不宜使用玫瑰花,但可以把玫瑰花5朵改成益母草3钱。
喝茶饮也有助改善,红枣桂圆饮适合气血虚弱、寒凝血瘀的女性,可以在经前、经行当作日常茶饮,对缓解经痛有帮助,可准备10颗桂圆、五颗红枣,然后放到锅子里,再倒入500毫升的清水,接着用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熬煮15分钟熄火,等温热后即可饮用。
便秘按摩肚子图解法 气滞型便秘按摩方法
症状: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频,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饮食减少,舌苔薄腻。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按摩者坐其侧,将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患者左小腹部近髋骨内缘归来,气冲穴处,用指端长按1-3分钟,注意长按时应依照先轻,后重,再轻的三个步骤进行,使患者局部有压迫和较大的温热感,并向同侧下肢放射。
2.患者仰卧,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将两手拇指掌侧分置于患者脐上两侧滑肉门穴处,其余四指分置于腹部两侧,自上向下,同时自外向内将腹部肌肉推挤2-5分钟,注意推挤时两侧用力应对称,两手四指仅起稳定拇指作用,用力大小以皮肤微红为度,使局部有挤压及微胀感。
按摩方法缓解女人腰痛
1.腰痛按摩法:揉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腰痛按摩法: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腰痛按摩法: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腰痛按摩法: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腰痛按摩法:拿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腰痛按摩法:捶腰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7.腰痛按摩法:旋转腰臀。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然后,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住两侧肾俞穴,先顺时针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旋转9次,连续36次。每天活动腰臀部,可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强健腰肌。
8.腰痛按摩法:捶腰骶。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尾骶部,左右各叩击36次,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作用。
9.腰痛按摩法:擦腰。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续擦100遍。具有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