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药吃了还会痛咋办 按揉合谷穴
急性肠胃炎药吃了还会痛咋办 按揉合谷穴
按揉合谷穴能祛风解表,通络镇痛,对牙痛、咽痛、头痛、腹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另外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各50次(以右手拇指第一横纹放于左手虎口正中,拇指尖所达是穴)。男子左手臂按摩完毕,再做右手臂。女子反之。
晕车按摩哪里
第一步 掐揉内关穴
(1)内关穴取法:腕横纹后二寸,手臂正中间,两筋之间凹陷处简便取法:患者三指横放于手掌根部,边缘是穴。
(2)操作方法:四指在下,大拇指指甲部位掐在内关穴上,向两侧推、掐、揉,顷刻手掌和手臂迅速发麻。
第二步掐揉合谷穴
(1)合谷穴取法:第二掌骨的中点,靠近拇指的侧缘。
(2)操作方法:拇指掐住合谷穴深至骨骼,其余四指握住小指侧缘,拇指向掌骨方向用力点、掐、揉合谷穴。到手心出汗为度。
注意:拇指要用力掐入穴内,其余手指辅助用力。用指甲与肉结合的部位,尽量避免指甲损伤皮肤,此时头晕恶心症状解除。有人会出现全身出汗或困倦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靠在座位上稍微休息即可缓解。
晕车大体分为实证和虚证,肠胃或寒或热或空无食物,先有腑气不畅,加之车厢来回晃动,气机失调,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上逆,故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内关心胸胃”,内关穴有改善腹部以上症状的作用;合谷穴是大肠经原穴,有调整大肠气血以及减缓头面部症状的作用,两穴相配,可令脏腑之气畅通无阻,顷刻之间,阴阳平衡,不适解除。
此按摩手法,刺激强烈,适合应急之用。强刺激可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性,减缓肠胃蠕动频率,调节脏腑功能,所以可以快速消除症状。
高血压按摩降压方法 按揉合谷理气降压
用右手拇指点按左手合谷穴,其余手指自然放在合谷相对的大鱼际处,拖住左手手掌,以大拇指运动为主,按揉合谷穴。每侧合谷穴按揉30次,时间约为30秒,然后以同样方式按揉对侧合谷穴30次。
按揉合谷可调理卫气,降压,止汗,存阳通脉,止痛。
位置:第2掌骨中点桡侧。
小儿食欲不振如何推拿
伤胃型食欲不振
常见症状:孩子情绪低落,有明显的饥饿感,但觉得食之乏味,很容易产生饱腹感,讨厌油腻的食物,皮肤通常干燥而缺乏光泽 ,且大便干燥,排泄不畅。
推拿方法:
主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有平和胃气,促进肠胃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推四横纹穴,揉合谷穴也有平和胃气之功,可缓解孩子恶心不思饮食的症状。
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揉小天心穴3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可行气通滞,帮助排泄,通利大便;揉小天心穴,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伤脾型食欲不振
常见症状:孩子面色不好,往往没有饥饿感,故不思饮食;饮食后会有恶心感,偶尔会有呕吐的 症状,难以消化,还会有腹胀的症状,体型瘦弱,通常排泄正常。
推拿方法:
主穴:推补脾经7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土,增强其运化功能,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平和胃气,促进肠胃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揉合谷穴也有平和胃气之功,可缓解孩子恶心不思饮食的症状,并增加食量。
配穴:推补肾经5分钟,揉外劳宫穴4分钟,二人上马穴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推补肾经,揉外劳宫和二人上马穴可温补肾气,促进消化;推清天河水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脾胃失调型食欲不振
常见症状:伤胃型食欲不振和伤脾型食欲不振的症状都兼有之,并不易辨别,最好请教医生帮助检查辨别,以便于对症按摩。
推拿方法:
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揉一窝蜂穴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揉一窝蜂可化解体内湿浊之气,温养补脾;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配穴:揉外劳宫穴4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穴,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温补肾气,帮助消化;推清天河水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阴黄推拿配穴
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出汗太多按什么穴位 合谷穴
“合谷”之意取之于它的位置,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两座大山之间形成的山谷位置。现代医学已经有足够的研究数据表明,经常按揉合谷穴能够起到收缩汗腺的作用。按揉合谷穴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只需用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揉另一只手的合谷穴即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按揉时需要用力,能够使合谷穴产生酸胀感。
什么穴位能治疗头部出汗
复熘穴。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宜用大拇指腹轻轻揉按,以略有酸胀感为宜。“复熘”一词中,“复”是反复,“熘”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熘穴的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谢正常。合谷和复熘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档”。合谷穴要重点揉,复熘穴要轻揉。出汗过多时,可先按揉合谷2分钟,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再轻揉复熘2分钟。
合谷穴能治疗头部出汗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按摩合谷有什么好处
缓解疼痛:身体的疼痛大多是由于经络的不通畅引起的,按摩合谷穴可以治疗多个部位的疼痛,包括牙龈痛,头痛,以及咽喉炎,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在红糖,还因为手阳明大肠经经过肩臂部,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还可以治疗手腕,上臂及肩背痛,另外女性痛经也可以通过按揉合谷穴治疗。
缓解腹泻: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原穴,大肠经与胃经相互连接,对合谷穴进行按揉,可以有效调和肠胃,用右手的拇指摁住左手的虎口位置,并握紧右手,靠住左手手掌,这个部位即为合谷穴,可以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
降逆止呕:呕吐的多因肠胃道疾病所致,如过量饮酒,食用了酸腐变质的食物,受凉等。合谷穴属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按摩该穴位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
改善面部气色: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有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效。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问题和疾病,刺激合谷穴都有疗效,按摩合谷穴还可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拥有健康气色。
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用食指,拇指挟住按揉合谷穴,按揉时缓缓呼气,每只手的合谷穴按揉2到3分钟,左右手交换按揉4到5次,这样可以使兴奋的神经得到抑制,坚持长期按摩,可以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补充肠道气血:大肠经气血汇聚于合谷穴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按摩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保持畅通。
增强免疫力:合谷穴还有宣通气血,扶正祛邪之功效,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按摩刺激合谷穴对血细胞有双向调整作用,并可增强正常人白细胞吞噬能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