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电图T波改变就是心肌缺血吗

心电图T波改变就是心肌缺血吗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与心肌的电活动紧密相连的,因此,可以通过心电图机器把它描记出来。正常的心电图有固定的波形,代表心肌细胞的不同工作状态,如T波在正常情况下(除avR导联外)一般多呈 “直立”波形。医生根据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可以间接地了解心脏的病理情况。如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或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中的T 波常显示为“低平”或“倒置”形状。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出现T波倒置或低平,就一定是心肌缺血或冠心病。因为心肌的电生理过程很容易受到物理、代谢、神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T波变化。如喝冰水可立即导致T波倒置,中年女性因焦虑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也可使T波发生变化;一些心率较快的病人服用钾盐或盐酸普奈洛尔,原先倒置的T波会很快恢复直立。另外,中老年人群中常可见到一些非特异性T波改变,而一些非缺血性疾病也可导致T波变化。

由此可见, 导致心电图上T波改变的原因,既可以是病理性变化,也可以是生理性变异,既可以是缺血性因素,也可以是非缺血性改变。所以,心电图上的T波改变只能作为医生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参考,并不是绝对的标准。

普通心电图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心电图ST—T段改变包括T波改变和ST段改变。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仅仅是单纯的T波改变而没有其他心电图的异常,有无症状,并且以往没有“心脏病”史和别的健康问题,不必太紧张。当然,慎重起见,去检查一下电解质(验血)、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经常有病人自诉胸闷、心慌,而给予心电图检查,常发现“ST—T”改变,,当医生密切给合临床进行评价时,ST—T改变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于是,心电图ST—T改变和冠心病密切相连在一起,但是,心电图ST—T改变并不等于是患上了冠心病。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影响ST—T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还应注意的是,健康人中也可出现ST—T改变,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尤其绝经期前)更为多见。因此,评价ST—T改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排除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心肌劳损的jj

“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的指标的异常,主要指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 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心肌劳损恢复怎么做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

心肌劳损就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

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左偏和右偏都可以见于正常人,是心脏转位的结果;右偏多见于心脏呈横位的人,如体型较矮、或稍胖一点。老年人因为肺功能差,往往有右心大,也会出现心电轴右偏;

正常心电轴在0℃~~+90℃之间.

心电轴显著右偏+120℃~~+180℃及重度右偏+180℃~~+270℃ 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大多为肺部的慢性病变导致的右室心肌肥厚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电轴重度右偏:正常的平均电轴为0---+90度,超出0度水平线以上到-90度间为电轴左偏.超出+90度或者在+90度----+180度,-90----180度范围之内者,叫电轴右偏。超过+110度时有时见于右心室肥厚或左束支后半支阻滞所引起。根据临床经验,这种简单的划分,有时尚能符合事实。

目前以心电图T波低平、浅倒置作为诊断心肌缺血依据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病人和家属,一听说心电图检查发现T波改变就感到紧张。事实上心电图T波改变受很多因素影响,仅以它来诊断冠心病,往往造成误诊。如用12导联做的心电图,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导致这种原发性T波普遍改变的原因是女性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也可能与一些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遇到心电图上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尤其是无症状女性患者,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要特别慎重。

电轴右偏是心电轴在90-110°,属“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心电轴右偏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 垂位心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没有病理意义。

如右偏大于+110°则可见于右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很少见,右室肥大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还有其他的表现,诊断上应该明确提出来。

看了上述对于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的跳动,而心电轴偏右是心电轴转位的结果。我们要明确了解和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适合跑步吗 窦性心律t波异常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T波异常一般是指心电图上的一个表现。窦性心律的心电图,首先要符合下面两个条件:第一,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二,P-R间期在0.12~0.20秒。另外合并有T波异常变化,常见的有T波低平、T波倒置及T波高尖。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

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倒置,双向及T波高尖,临床常称T波改变或者T波异常。因此符合窦性心律且伴有T波低平、倒置、双向及T波高尖称窦性心律T波异常。T波主要是代表快速的心室复极电位,轻微增高无意义,T波显著的增高,可见于心肌梗塞早期、高钾血症;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劳损、心肌缺血、低钾血症,还有T波倒置明显可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以前没得过心脏病史T波改变也是正常的,它可能跟精神压力过大、紧张等有关。心电图只是一个提示,不能诊断一个疾病,要结合临床来诊断。

冠心病心肌缺血症状

关于心肌缺血:“心肌缺血”通常是心电图报告中,对心脏有ST-T改变的一个诊断术语,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如为青年人,以心肌炎、心肌病等较为多见,而中老年人则以冠心病多见。另外,中医的诊断与西医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诊断心肌缺血还应以心电图(动态或静息)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诊断为准。

你近段时间感到胸闷,心慌,时有头晕,以前无此症状,仍应进一步做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B超等;另外贫血、甲亢等也常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如果经检查仍无明显异常发现,则说明你的主观症状多是功能性的。可不必太担心,这种症状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患者以女性较多,心电图检查可有ST-T改变,酷似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患者在服用心得安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心电图检查做心得安试验后,低平、倒置的T波及S-T段的偏移,可恢复正常,称心得安试验阳性。借此可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相区别。

如果为中老年人,心电图有ST-T动态变化,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有心肌缺血表现,或有较典型的冠心病心肌心肌缺血的症状(如典型的心绞痛等),则可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更当注意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见于静息时、在增加心脏负荷时、或仅在24小时的动态观察中间断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

患者多属中年以上无心肌缺血的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电图(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静息或负荷试验)示心肌缺血表现。

此类患者与其它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之不同在于并无临床症状,但已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即心电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示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可以认为是早期的冠心病(但不一定是早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逐渐演变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亦可能猝死。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发现患者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而无其他原因,又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此病有肾上腺素能β-受体兴奋性增高的类型,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等改变,患者多表现为精神紧张和心率增快。服普萘洛尔10-20mg后2小时,心率减慢后再作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有助于鉴别。

二、其他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其他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和药物作用等情况都可引起st段和t波改变,诊断时要注意排除但根据其各自的临床表现不难作出鉴别。

治疗

采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以防止粥样斑块病变加重及不稳定加重争取粥样斑块消退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静息时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示已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宜适当减轻工作,或选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等治疗

心肌劳损的易发群体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心肌劳损的易发群体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相关推荐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可有血脂升高 典型有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2.部分病人可有血糖增高。 心肌缺血发生后,心肌细胞会出现一系列代谢与功能的变化,采用多种无创及有创方法可以发现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缺血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诊断SMI的依据是: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伴或不伴T波倒置,但无症状。持续性ST-T波异常者多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其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它是目前研究日常生活中无痛性缺血的最好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

压力大休息少白领易患心肌劳损

心肌劳损是种什么病 专家指出,“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指标的异常,主要指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 在做心电图时,正常情况下,ST—T段是条水平线;倘若出现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或倒置这些改变,心电图室的医生就会告知检查者属于“心肌劳损”。 但心肌劳损不是心脏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标准,仅是心脏各种指标的其中一项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对临床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心肌缺血要警惕 一般情况下,心肌劳累和心肌缺血都可以引起心电图检查时的ST-T段异常改变。 如果是心肌劳累,

心电图t波改变有哪些性状

⑴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耸而对称 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 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冠心病患者可超过0.5m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 ⑵ 心外膜缺血 T波倒置 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

心肌劳损的易发群体

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年轻人,工作不需要过度精神紧张,血脂水平正常的人群,出现T波改变可以与以往心电图对比,如无明显改变并无太大意义。 症状 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 预防和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改变

胆心综合征的治疗

病例选择标准:排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均有胆石症病史、症状及体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或心前区不适、胸闷等,经B超检查已确定结石的大小、部位,心电图检查表现:窦性心动过速或T波异常,部分导联心肌缺血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治疗方法:感染严重时用氧氟沙星100ml静滴,2次/日,疼痛消失3天后停药。舒胆通口服40mg/次,日3次,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15天为1个疗程,结束后做心电图复查。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指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有效指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显示无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1.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诊断SMI的依据是: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伴或不伴T波倒置,但无症状。持续性ST-T波异常者多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 2.动态心电图 监测 其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它是目前研究日常生活中无痛性缺血的最好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能准确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在动态心电图中,约30%的心肌缺血发作是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约68%~84%的缺血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 暂时性心肌缺血的标准是:在j点后80ms,S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首选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最典型的两个症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时的心电图常有进行性的改变。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定位、定范围、估计病情演变和预后都有帮助。 1、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 3、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可增加心脏负荷以激发心肌缺

心肌梗塞做心电图能否查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做心电图会有有下述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1)缺血型T波改变:正常T波前肢长,后肢短,顶部圆钝,基底较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缺血型T波高耸,双肢对称,波形变窄.在V1~V6导联,高耸的T波可高于QRS波.超急性期呈高尖T波或原为倒置的T波突然变为直立(伪改善).(2)损伤型ST段移位:正常ST段位于基线水平.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移位通常表现为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有时亦表现为严重的ST段压低,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T段升高01~1mV不等,同时伴有对侧面ST段下降.损伤型S

局限性心肌劳损——冠心病的先兆

“心肌劳损”一词,来源于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或倒置(这些都会在心电图诊断书上有所描述)。 有些心电图室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会告知病人属于“心肌劳损”。 如果心电图报告出现了st-t改变,应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等,综合分析后再下判断。心电图报告显示有明显的st-t改变,病人就应马上到心内科或急诊科治疗。因为在临床上,不少st-t的改变心肌缺血有关。 如果病人平时心电图检查没有st-t改变,但这次(胸部)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心电图报告“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

心肌劳损症状起因

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也可能供血正常。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专家指出,“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指标的异常,在做心电图时,正常情况下,ST—T段是条水平线;倘若出现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或倒置这些改变,心电图室的医生就会告知检查者属于“心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