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
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
1、遗传:30%遗尿儿童的父亲和20%遗尿儿童的母亲,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父母有遗尿史,他们的儿子有40%会遗尿,女儿有25%会遗尿。
2、膀胱容量较小:一般来说,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儿童小。膀胱内还没容多少尿,它就收缩排尿了。
3、睡眠过深:孩子睡得很熟,很难唤醒,以致遗尿。这是较常见的现象。
4、精神紧张:这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多为继发性遗尿,发生于2至4岁儿童,常是间歇性的或暂时性的。这类精神因素有: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庭气氛紧张、遭受虐待等等。
5、泌尿系统畸形、感染,或患多尿(如、尿崩症、肾小管病)有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均可引起小儿遗尿。
白果能治小孩尿床吗
遗尿俗称“尿床”,主要是由于体质虚弱,肾和膀胱虚寒,不能制约小便所致。白果具有补肾、健脾、益肺的功效,对小儿遗尿的治疗效果较好。
临床上,一般将三岁以上幼儿不自主地在熟睡时尿床,成为“遗尿”症。而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不健全,自觉排尿的习惯尚未养成,或学龄儿童贪玩、多饮等原因引起的尿床,均不认为是病态。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尿床,是不是属于小儿遗尿症,关键就在于没有掌握遗尿的年龄,到底是三、四岁,还是五、六岁?男孩女孩都一样吗?
可以确切的说,小儿遗尿是以小儿已达到膀胱应能控制排尿的年龄,入睡后仍有不随意排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男孩的发病率比女孩子稍高。关于致病因素,遗传和疾病的影响暂且不说,当然是要趁早治疗;周围环境的影响涉及到很多方面,气候、多饮、精神紧张等等。关键是父母要早点关注孩子的夜尿问题,不要长期给孩子使用尿布,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排尿训练,让孩子自觉地发生生理反应,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白果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的很详细:“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白果具有收缩膀胱括约肌的作用,在抑菌、杀菌的同时,还能益肺补肾,对于小儿遗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方法很简单,将白果蒸熟、炒熟或煨熟,去壳即可,以壳白色、种仁充实、饱满、色黄、里面色白者为佳。3-5岁幼童每次吃2粒,5岁以上儿童每次吃4-6粒,均日服2次,需咬碎嚼烂,连服7天。注意不要多服,以免引起腹泻。
小儿遗尿病理病因
从发病原因上来看,小儿遗尿分有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原发性遗尿,在遗尿小儿中占大多数,一般无器质性疾病,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 发育不良所致,多有较明显的家族倾向,约3/4的遗尿男孩及1/2的遗尿女孩有双亲之一的遗尿史,多见于第一胎及早产的小儿。除夜间尿床外,部分患儿可伴 有白天尿频、尿急、甚至遗尿,情绪波动或环境变化时症状往往暂时加重,少数患儿可愈后复发。继发性遗尿多由于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这种情况常为间歇性或一 过性遗尿;还有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如泌尿道感染、糖尿病、尿崩症、镰状细胞贫血等,另外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球疾病及大脑发育不全也常伴有遗尿症。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为胎禀不足,肾气亏虚,也有因脾肺气虚、肝经郁热所致者。从表现证候来看,最常见的是肾气不足证,多由先天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胞胎、低体重儿等,脏腑及脊骨发育不全,都能影响肾气固摄,致膀胱失约而成遗尿。脾肺气虚证多为后天营养不良引起,中气下陷,致膀胱失 约,小便自遗。肝经郁热证的病机多为湿热下注于膀胱所致,相当于西医的遗尿症合并泌尿系感染。
儿童遗尿症有哪些饮食宜忌
饮食宜进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5.食疗法。
(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季食用。
(2)鸡肠1副,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1/5-1/7副,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饮食禁忌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平时的生活中,为了保护好孩子的身体健康,远离儿童遗尿症的困扰,各位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做好饮食护理。当然,专家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了儿童遗尿症的病情,应该尽早的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绝招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一: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二: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三: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四: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五:白果(去壳及芯)10克,腐皮50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一条缝隙,勿盖紧),毒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六: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七:车前草15克,猪膀胱1个。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八:珍珠草15克,鸡肠1——2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九:乌龟肉250克,黑豆100克,猪尿泡1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腰疼者。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十:金樱子10克,红枣、荔枝克15克,仙茅10克,猪尿泡1个。将各味均收入猪尿泡中蒸熟吃。
本方适用于体质虚弱所致的小儿遗尿者。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十一:鸡腰一具(炙令黄),黄芪18克,桑螵蛸1.2克(炒),牡蛎18克,炙甘草0.5克。药为散末,每服4克,水煎服。
本方出自《普济方》,适用于小儿遗尿。
广告 中医治小儿遗尿方十二:黄芪9克,桂枝、白芍各6克,杜仲9克,明党参12克,益智仁5克,补骨脂6克,白果9克,桑螵蛸10克,海螵蛸、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各9克,五味子3克,决明子、枸杞子、炙草各6克,大枣3枚,饴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黑胡椒可有效治疗小儿遗尿
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黑胡椒可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
治疗小儿遗尿偏方
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如下为大家介绍一款黑胡椒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的民间小偏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材料:黑胡椒适量。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睡前将药放在肚脐眼中,以添满肚眼为准,用伤湿止疼膏贴盖。次晚揭去更换,7天为一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非器质性的遗尿症,一般1-3疗程可愈。
小儿遗尿推拿手法 小儿遗尿主要症状
通常孩子在睡梦中无知觉的排泄小便,遗尿频繁的孩子,通常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喜热恶寒,往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排便清稀。
经常起夜的饮食禁忌
1、牛奶、巧克力、柑、橘
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
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
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
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小儿遗尿症的饮食妙方
1.肾气不足宜食温补固涩食物,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肝胆火旺者宜食清补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水分摄入。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饮食禁忌:
1.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的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就会消失。主要原因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也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及时醒来,导致遗尿。
2.六辣、刺激性食物。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易,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家长在膳食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孩子食用六辣。刺激性的食物。
3.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饭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4.玉米。玉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食用可加重遗尿现象,应忌食。
5.薏仁、薏仁甘淡,利尿作用较强,多食可以加重遗尿症患儿的病情,应忌食。
6.赤小豆。赤小豆,通过水道,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应忌食。
7.鲤鱼。鲤鱼,通利小便,阳虚遗尿患儿食用会加重病情,应忌食。
8.西瓜。西瓜味甘,利尿,食后可加重遗尿患儿的病情,应少食忌食。
食疗法
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食用。
2.鸡肠1付,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下1/5-1/7付,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小儿遗尿的饮食调养
一、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三、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也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遗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四、白天限制饮水。3岁小儿膀胱充盈时,常能利用膀胱括约肌、肛提肌和耻骨肌在短时间内制止尿的排出,这一控制作用在白天逐渐有效。4岁小儿当膀胱接近充盈时,常能使膈肌和腹肌收缩,从而使膀胱内压力增加而引起排尿。此时也能在膀胱充盈时,通过大脑皮质的控制,暂时延迟排尿,夜间的排尿也逐渐形成。 6~7岁时,小儿在膀胱处于不同程度充盈时都能自主排尿。根据这一生理功能,对于小儿遗尿者白昼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 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五、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食用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六、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小儿遗尿是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 ~ 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每周两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小儿|遗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原发性遗尿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遗尿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小儿遗尿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介绍小儿遗尿的诊断检查
小儿遗尿的诊断检查概述。小儿遗尿症俗称尿床,。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遗尿症的后遗症会伴随患儿一生,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之前需要经过科学的诊断检查,今天就请专家来为大家简单讲讲,小儿遗尿的诊断检查。
小儿遗尿诊断: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
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
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
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
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
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小儿遗尿检查:
对每位患儿应作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和糖尿病等,并作泌尿系统B超,脊柱的X射线片,了解有无各种畸形。进一步可相应的检查血的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了解有无分泌不足;通过尿流动力检查可了解膀胱的功能问题。部分患儿还需进行脑电图检查。
儿童尿床的饮食宜忌
遗尿症的小儿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
以下这些建议供您参考:
1、肾气不足宜食温补固涩食物,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肝胆火旺者宜食清补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水分摄入。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儿童尿床饮食宜忌
饮食宜进: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5、食疗法。(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季食用。(2)鸡肠1副,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1/5-1/7副,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饮食忌讳: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