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风湿的中成药

治疗风湿的中成药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草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妇科用药一定注意用对疗程

临床上,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用得很多。不少女性出现下腹痛、白带增多、同房出血或瘙痒等身体不适时,就会想到是“妇科炎症犯了”,于是自行买中成药吃。殊不知,很多妇科疾病的症状类似。“就拿腹痛、分泌物异常来说,有的人是子宫肌瘤,有的是子宫内膜异位,有的是卵巢肿物。此时若用治疗炎症的中成药,就不管用。

使用中成药本身也讲究辨证论治,不对证难以见效,因此,一定要看清药物的“功能主治”。目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鸡胶囊等,多是针对湿热下注证型,以清热解毒、通络、除湿中药为主要成分。若脾虚白带增多,用了这类中成药,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治疗妇科炎症,在选对药的基础上,还需用够疗程,否则病情容易反复。妇科千金片、花红片等一个疗程通常为7—12天。“但要注意,久用清热除湿类药物损伤正气,如果用药一周,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要果断停药,及时就诊。”

温馨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出现妇科炎症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好及时治疗,用对药用对疗程,好及时根治妇科病。

治疗风湿的中药

治疗风湿的中药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张某,女,16 岁,学生,已四肢关节肿痛四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2个月。四年前因感冒发热后觉双膝关节疼痛,后渐及双踝、髋、肩、肘、腕等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在当地治疗,血沉75毫米/1小时,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1:160),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强的松、炎痛喜康等。病情时轻时重,两月前突然加重而来诊,中医辨为痹症而收住人院。证见四肢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局部皮色不变,触之灼热,肌肉萎缩,面色帝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搏结于关节,致使气血不通,郁而化热,久而不愈,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候。用本方治疗半年,复查血沉6毫米/1小时,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肿消痛减,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出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缓解(关节肿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血沉,粘蛋白恢复正常)11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远期疗效(2年后)随访21例,其中缓解10例,显效9例,无效2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7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症状缓解,关节肿大消失,血沉恢复正常)45例;好转(关节活动自如,肿大未消退,血沉基本恢复正常)19例;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3例。治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67例,结果:治愈24例,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

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治疗1~3个月后,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风湿吃什么补品

很多患有风湿病的患者,长期被风湿这种病所困扰,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究竟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对风湿病患者疾病的康复有帮助呢?以下就是有关介绍。

风湿病患者需要补充一些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还需要补充一些热量比较高,但是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有鸡蛋、肉类,还有豆浆、牛奶等,风湿病患者还可以吃一些补血补气的食物,像红枣粥等。

由于寒气侵袭,造成的风湿,患者可以晚上泡脚,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风湿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像红薯、玉米等的粗粮,还可以吃一些豆类的食物,像豆浆等,但是需要注意这些也要根据个人体质使用,不能食用的过多。

风湿病患者饮食要合理,要注意风湿病患者吃饭要按时,饮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吃饭不能吃的太快,也不能吃一些过于硬的,难以消化的食物,像辣椒、芥末、生姜等,风湿病患者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打太极拳,需要注意风湿病患者还要在天气变化的时候,预防感冒等疾病。

风湿病患者可以吃像苹果、栗子等水果,还可以适当的使用蜂蜜,建议不要多吃西瓜、甘蔗等含有糖分比较多的水果,风湿病患者还需要远离烟酒的刺激,保持好的心情。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包括许多种类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它们的共性是起效比较慢,有一定蓄积作用,故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慢,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它们并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和减轻系统性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沉。如使用时间较长,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标,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类的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

1、若感冒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又不发烧,每天大量喝温开水,几天即好。

2、若感冒症状稍重,但不发烧,可用生姜、大葱煮水喝,连喝两三天即好。

3、若感冒症状稍重,又发烧,需要先退烧,可以用扑热息痛等。药店卖的感冒很多。

4、若感冒症状很重,感冒持续5天以上还不好,可能需要输液治疗,找大夫即可。

5、中医治疗风寒感冒方剂最常用的是麻黄汤。

6、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荆防冲剂、感冒软胶囊。

感冒须对症用药

夏季感冒民间俗称“热伤风”,中医认为此病是因人体虚弱,外界的风热、风寒、风湿之邪侵入人体所致。它们均由风邪引起,治疗均以祛风为主,但因相伴的热、寒、湿不同,其病也相应分为风热型、风寒型和风湿型三种,临床表现不同,施药治疗亦应有所区别。

风湿型:是风邪与湿邪合而侵犯人体。临床以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等为主要表现。风邪挟湿,易侵及人体经络、关节和肌肉,使气血瘀阻,经气郁闭,腹胀腹泻。治宜祛风利湿、温经活络。以防风汤和三痹汤为主方。中成药有四正丸,此药除能祛暑散寒、健胃和中、治疗风寒暑湿外,比六合定中丸增强了利湿消肿的功能。

风热型:是风邪与热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风热首先犯肺,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出现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症候。治宜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也可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

风寒型:是风邪与寒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骨关节疼痛为特征。风寒也是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因而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喉痒,有时还兼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稀质薄、无汗等症。治宜辛温解表。代表方剂有荆防败毒饮、葱豉汤。若风寒侵入肌肤经络,气血不和,经气不利,致使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困难等。治宜搜风逐寒,以小活络丹为主方,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或六合定中丸。

川贝枇杷膏备孕能吃吗

能吃。

川贝枇杷膏是一种中成药,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等症。备孕期间有上述不适症状的话,也是可以适量吃川贝枇杷膏的,并不会对怀孕造成什么影响。

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治疗小儿风湿热呢?中医治疗风湿热效果好,没有副作用,减少宝宝痛苦。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咨询医师遵医嘱用药。

一、中成药

1.湿热痹冲剂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通络功效,适用于湿热阻络之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袋,6~9岁每服1/2袋,9岁以上每服1袋,每日2~3次。

2.新癀片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清热消炎,活血化瘀功效,治疗风湿热之热盛者。用法用量:3~6岁每服1片,6~9岁每服1/2-1片,9岁以上每服2片,每日3次。

3.四妙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通筋利痹之功,治疗风湿热属热盛者。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4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3次。

4.当归拈痛丸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经久不愈,耗伤气血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3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2次。

二、专方验方

1.独活二秦汤

方剂:独活12g,秦艽10g,秦皮10g,xi莶草10g,青风藤10g,石楠藤10g,鸡血藤12g,忍冬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湿热关节肿痛者。

2.熏洗方

(1)方剂:宣木瓜10g,秦艽、防风、防己、伸筋草、白芷各6g

功能主治:适于湿热痹痛;

制法:水煎后乘热熏洗四肢关节,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2)方剂:南红花10g,羌活15g,透骨草15g,防风15g,桑枝15g,木瓜20g

功能主治:适于关节肿胀疼痛者;

制法:水煎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治疗时要针对患者具体的情况正确用药,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活动期多以邪实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炽热、不能屈伸、痛不可触、身体发热、口渴、汗出、体倦乏力、咽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妙消痹颗粒、四妙丸、二妙丸、湿热痹颗粒等。注意:此时一定不能服用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中成药,如追风透骨丸、疏风定痛丸、风湿骨痛胶囊、小活络丹、风寒湿痹冲剂、风湿液等,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缓解期多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表现为关节肿痛变形、活动时痛、痛处固守、朋.肉松弛甚至萎缩、皮肤失去弹性、肌肤紫黯、或有皮下结节、腰膝酸软无力。治宜温肝肾、补气血,可选用独活 寄生合剂、健 步壮骨丸、益肾蠲痹丸治疗。关节红肿者,应忌用 疏风定痛丸、寒湿痹冲剂、祛风止痛片等温热之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多含有制附子、乌头、马钱子等温经通阳之品,也常配伍地龙、全蝎、蜈蚣、穿山甲、白花蛇、蜂房等通络止痛的虫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多辛温燥烈,作用较猛,也有一定的毒性,孕妇应慎用或忌用,并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使用期间定期复查血象和肝肾功能。

相关推荐

盘点孕妇忌服的十大类中药

1、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片子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 2、祛风湿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3、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

川贝枇杷膏伤胃吗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川贝枇杷膏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等症。因其药性甘凉,所以它对于肠胃也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但是一般来说,正常服用川贝枇杷膏是不会伤胃的。

风湿和老寒腿的区别是什么

风湿和老寒腿应该还是有区别。老寒腿一般由风湿继发形成,但风湿不一定会继发出现老寒腿,此类疾病可能会出现,因为外界环境潮湿寒冷时诱发膝关节疼痛,可以选择传统中药技术保健治疗。 建议,如果存在此类疾病,可以根据我描述的情况就诊,一般到当地中医医院内科就诊,药物治疗可以选择中成药或者汤剂,保健治疗可以选择针灸,火罐,刮痧。

孕妇不能使用的十种中药

1.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子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祛风湿除痹症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3.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

中药煎服:风湿中药黄酒送服

这些中成药不能用白开水服 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病、脑卒中(中风)四肢活动不便的疾病,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华佗再造丸等可以用黄酒送服。黄酒的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对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有消肿、止痛作用。 生姜汤送服治疗脾胃虚寒、呃逆等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可以用姜汤送服,姜具有散寒、温胃作用,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对风寒引起的感冒,采用姜汤更好。 淡盐水送服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等,可用淡盐水送服。中医认为食盐也是一味中药,其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因其味咸,可引药入肾,

治疗失眠中成药

1.同仁人参归脾丸,脾虚会使得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影响到心血,导致心神不宁,这就是脾虚引起的失眠,若是这种情况就要服用该中成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失眠,还有对记忆力下降、有气无力、营养不良者起到治疗作用。 2.朱砂安神丸: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3.同仁柏子养心丸,失眠患者若体虚明显,健忘且有气虚的症状,一运动就会

治类风湿病什么中成药

1、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有很多措施的,您也可以从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出发。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开始 100-2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后改为50-100mg,每日一次,维持治疗。硫唑嘌呤(afathiprine),剂量与环磷酰胺同、副作用较轻,50mg,每天1次即可见效。应注意观察白细胞变化,以防白细胞减少,副作用还有毛发脱落、卵巢功能障碍及出血性膀胱炎。 2、只要发生了疾病,很多的患者就会使用万能的手术治疗方法,这样的方法的确很好。手术治疗,急性关节炎严重

鼻塞流鼻涕吃什么药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

​盘点孕妇不宜服用的十大类中药

1、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2、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3、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4、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行车散等因为内含麝香,

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 1、七叶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治失眠。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2、活力苏口服液 失眠的同时并伴腰酸腿软、耳鸣,要有明显的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