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风疹团的病因是什么

幼儿风疹团的病因是什么

风疹的发生基本都是由于传染所导致的,它的传染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的免疫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传染的几率就会比较大,风疹的患者在患病后,患者的呼吸道,咽喉部位这些部分的分泌物都是会有病毒分离出来的,所以传染性是很强的。

风疹可以通过间接性的因素来进行传染,由于病毒是可以通过呼吸道来进行传播的,如果是健康的孩子和患者有亲密的接触后就会有很大的可能会被传染上的,还会通过一些日常的用品比如奶瓶,母乳的奶头,尿布等,这些物品的接触是很容易会是健康的孩子间接被传染的。

当孩子出现风疹后,一定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也比较重要,一定要注意对症处理,才会有更好的作用,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科医院就诊比较好一些,平时也需要多给孩子喝点白开水,孩子在吃奶期间,妈妈也需要忌口,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东西都不可以吃,尽量也不要吃辛辣的东西,保持饮食清淡一些对孩子的病情恢复也会有一些好处。

小儿痒疹与成人痒疹

儿童身上的病症与成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尽管在皮肤病上。今天我们就痒疹问题比较一下儿童与成人的区别。

1、小儿痒疹又称Hebra痒疹,常发生在丘疹性荨麻疹或荨麻疹后,初为风团样丘疹,逐渐增多及波及全身,风团消退后可遗留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褐红坚硬小结节,即痒性小结节,瘙痒剧烈,可出现苔藓样变,湿疹样变或化脓性感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即痒性横痃,不痛,不红,不化脓,本病多发生在3岁以前的儿童,一般一周岁左右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下肢更多见,病程呈慢性经过患病幼儿多伴有营养不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情绪急躁,至青年本病常可自行缓解。

2、成人痒疹又称寻常型痒疹或单纯性痒疹,原发疹较小较多,如帽针头大小至扁豆大小风团样斑块及丘疱疹,继以坚实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结痂,瘙痒剧烈,多见于中青年,好发于躯干及四肢伸侧,有时可累及头皮,面部,因反复发疹及搔抓,呈现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病程慢性。

你了解了吗?根据不同的症状,治疗方法也会不同哦。

幼儿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幼儿风疹的症状有哪些

幼儿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病,以5岁以内幼儿多见。该病多在冬春季发病,易在托儿所及幼儿园中流行。6个月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所以发病者少。

症状表现:

1.起病时有轻微发热,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

2.皮疹最先见于面部,在此后的2~3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和足趾大都无疹。

3.皮疹较细小和稀疏,分布均匀,呈浅红色斑丘疹状。

4.出疹期间体温不再上升,疹退后色素斑痕和脱屑均不明显。

幼儿风疹症状

风疹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出疹前1-2日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有低中度发热,伴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和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

发热第l-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 ,疹间皮肤正常。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

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同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耳后、枕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脾脏轻度肿大。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而脾脏及浅表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

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无皮疹性风疹指部分风疹病人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淋巴结肿大而无皮疹。感染风疹病毒后亦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阳性,即所谓隐性染病或亚临床型病人。

急性荨麻疹是什么

急性荨麻疹是常见病,因风团随起随退伴有瘙痒,特别令孩子和家长烦恼,尤其难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诱发因素避开,因此常常发生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多由于进食了不当的食物或药物、感染或过敏引起。急性荨麻疹发病时患儿全身瘙痒难受,容易把皮肤抓破,导致病情恶化。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以急性发作为特征。病发时患儿全身瘙痒并起风团。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急性病人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疱、大疱,称大疱性荨麻疹。

严重全身性风团病人还可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极少数还可发生休克反应。应及时给予治疗。大多数病人仅有风团瘙痒症状,而无其他症状。病程一般在1~2周内自然痊愈。

幼儿风疹的症状

风疹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出疹前1-2日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有低中度发热,伴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和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

发热第l-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为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 ,疹间皮肤正常。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同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耳后、枕后和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脾脏轻度肿大。疹退时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而脾脏及浅表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无皮疹性风疹指部分风疹病人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淋巴结肿大而无皮疹。感染风疹病毒后亦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阳性,即所谓隐性染病或亚临床型病人。

幼儿风疹团食谱推荐

1、鲜香菜30克,水煎去渣取汁;粳米3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香菜汁,拌匀再煮至烂熟,分2~3次服食,连服两天。

2、胡萝卜60克、荸荠60克。切薄片,炒熟,加调味品分次服食,连服3天。

3、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水和豆一起食用,每天一次,连服3天。

4、鲫鱼250克、豆腐250克,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烂成羹,加调味品分2~3次服食,每天一剂,可连服3天。

5、荸荠250克加水煎汤,并加入白糖适量,频频饮服,每天一剂,连服3天。

风疹有哪些原因

概述

风疹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直径约60~70nm,呈粗糙球状,由一单股RNA基因组及脂质外壳组成,内含一个电子稠密核心,复盖两层疏松外衣。病毒不耐热,在37℃和室温中很快灭活,-20℃可短期保存,-60℃可相对稳定几个月,出疹前7天及疹退后7、8天,鼻咽部分泌物中可发现病毒,亚临床型患者亦具传染性。

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通过飞沫传播,在出疹前、中、后数天内传染性最强,除鼻咽分泌物外,血、粪、尿中亦有病毒存在。多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1~5岁儿童,男女发病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其发生率和致畸率与感染时胎龄密切相关,以孕早期为最高。先天性风疹患儿在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故具有传染病。

辨异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

风疹与风疹团(风疹块)一字之差,曾发生因有风疹团病史误认为是风疹而考虑终止妊娠的病例。事实上,风疹团是荨麻疹的别名,与本病无关。

​幼儿风疹团的病因是什么

幼儿风疹团的3大成因:

1、肺燥:幼儿进食过量煎炸及热气的食物就会引致,并会出现扁桃腺发炎等燥热微状。

2、大肠热:肉类积聚体内排毒不清,出现便秘而加重肠道符合。

3、寒滞:幼儿肚子胀胀的,体内湿重及风重导致排毒不畅顺。

幼儿风疹团食谱推荐

1、鲜香菜30克,水煎去渣取汁;粳米3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香菜汁,拌匀再煮至烂熟,分2~3次服食,连服两天。

2、胡萝卜60克、荸荠60克。切薄片,炒熟,加调味品分次服食,连服3天。

3、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水和豆一起食用,每天一次,连服3天。

4、鲫鱼250克、豆腐250克,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烂成羹,加调味品分2~3次服食,每天一剂,可连服3天。

5、荸荠250克加水煎汤,并加入白糖适量,频频饮服,每天一剂,连服3天

幼儿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幼儿风疹怎么防治

宝宝风疹期间的护理很重要,一个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更快的恢复健康。

1.防止皮肤的感染

家长要在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皮肤,避免引发皮肤的感染。

2.注意隔离

在宝宝生病的期间,最好少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如商场、公园、幼儿园等等。

3.注意室内的卫生

平时房间做注意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勤晒被子,宝宝衣服等。

4.保证营养的供给

多注意补充维生素,菠菜、苹果、梨、柚子、金桔、芹菜等,平时注意水分的摄入。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见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好发于2 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常见于6 ~ 12 个月的健康婴儿。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 型引起的,属呼吸道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通常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而传播,密切接触会传播此病,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8 ~ 15 天,发病之前孩子没有明显的异样表现。由于人体对此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免疫力,所以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因此病毒的传播原不仅是已患病的宝宝,更为常见的是父母及家人中的健康带病毒者。

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 41℃,并持续3 ~ 5天。此间服用退热剂后体温可短暂降至正常,然后又会回升。高热持续3 ~ 5 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 ~ 5m m,用手按压,皮疹会褪色,撒手后颜色又恢复到玫瑰红色。皮疹主要散在于颈项、躯干,偶见出现于面部和四肢,很少出现融合。发疹后24 小时内皮疹出齐,经3 天左右自然隐退,其后皮肤不留任何痕迹。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酷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诊断的“马后炮”+病情的“虚张声势”=家长的心急如焚

幼儿急疹在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而一旦孩子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时,只要是稍有经验的家长都可诊断,因此,大家认为幼儿急疹的诊断属于“马后炮”。由于孩子先期出现高热而且持续不降,加之又不能及早诊断为幼儿急疹,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持续的高热,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 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 90%;而细菌引起的

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

相关推荐

什么病毒性荨麻疹

病毒性荨麻疹荨麻疹的一种,主要因为使用“发物”如海鲜、韭菜等食物,还有受到冷风的影响发作,造成患者全身或局部出现红疙瘩,消退后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心情,如果胡乱用药可能会造成肿胀的发生。下面为大家介绍病毒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朋友判断病情! 病毒性荨麻疹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春夏秋好发,反复成批出现绿豆大小淡红色纺缍形风样丘疹、顶端有小疱,退后留有色素斑,多见于躯干四肢,自觉瘙痒等容易诊断。 病毒性荨麻疹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小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

麻疹和水痘的区别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为主有症状,以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典型斑丘疹为体征,可引起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全身性、分批出现皮疹为特点,以斑丘疹--疱疹--脓疱--结痂为演变过程,水痘病愈后,病毒继续潜伏在脊神经后根和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一旦病毒被激活,即可引起带状疱疹。两者都有免疫力,近年来,得国这两种传染病的,也有复发的实例。 在儿科门诊,经常能看到带有水疱的出疹性疾病,最多见的有水痘、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疮等。后

哪些原因导致孩子出疹子

1.受冷、受风的刺激或春暖接触花粉,如给孩子洗完澡,没及时给孩子披好衣服受冷风的刺激而引起,这常见的原因。 2.食物因素:如吃了鱼、蟹、虾、牛奶、鸡蛋等。 3.有家族因素:亲属中有荨麻疹病史。 4.感染因素:每逢感冒、发热、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5.接触宠物,如狗、猫、鸟的皮毛及分泌物等。 6.药物因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退热药、注射疫苗等,有的孩子做青霉素皮试呈阴性,但注射过程起皮疹、风疹,这都常见的病例;或第1~2天治疗未见皮疹,到第3天起皮疹、风,也应考虑药物引起的,应

荨麻疹的症状及治疗 荨麻疹的常见症状

荨麻疹的俗称风疹风疹块,皮损克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表现为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风疹块,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肠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前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红晕。 有时,风疹块呈环形,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风疹块往往在1~2小时或几小时内,最多1~2天内自然消失,不留任何痕迹,但别处常有新损害陆续出现,风疹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 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有时有暂时的色素斑,风疹快的大小及数目不

丘疹性荨麻疹水泡的临床表现

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有的皮疹为较硬的栗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显著,并有大疱,常有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常复发,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现今几乎都认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

疥疮的疾病诊断

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经过慢性,始自幼童时期,秋冬加重,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脓疱疮: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 丘疹样荨麻疹:为多数散在性小丘疹、丘疱疹或坚硬小疱,搔抓后形成小风,风消退后仍为小丘疹。患儿多为过敏性体质,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及扁桃体肿大,昆虫刺咬后易于发生。 皮肤瘙痒症:发无定处,指缝少见。患者主要为皮肤瘙痒,皮损多为继发抓伤。发病常与情绪波动、内脏疾病或更年期有关。 虱病:皮损主要为继发性抓伤,以腋窝两胁、腰

丘疹性荨麻疹有哪些表现

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夏秋多见。有时一家数个儿童同时发病。 2.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小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风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3.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常分批出现,散在发生或少数簇集,常伴有胃肠障碍,少数患者有时亦有呈现水疱者。 4.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存在,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 5.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

幼儿急疹的病因

目前认为,HHV-6该病的主要病因,但并不惟一的病原,HI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HHV-6还可引起婴儿发生无皮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1.HHV-6 美国Salahuddin等于1986年从6例各种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其后的研究证明其基因构型与人类疱疹病毒特别与CMV有66%同源性,属于β-疱疹病毒科,于1987年定名为HHV-6。 1988年从ES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分离出HHV-6,此后又从ES患者CD4+,CD8+,CD3+,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

幼儿寻麻疹的表现

本病典型症状为红斑与风。典型病例在接触过敏原后,先出现红斑,然后出现风。风可出现于红斑中心,并向周围扩散。临床上有时仅有红斑而无风(多见于婴幼儿),有时仅见风而无红斑(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 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抓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风疹块;皮肤划痕症阳性(用针头在患儿正常皮肤上划痕可出现与划痕一致的红色疙瘩);皮疹数量一般较多,有的为环状,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

丘疹性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绿豆或稍大淡红色性质坚硬丘疹、剧烈瘙痒、搔破后结痂呈现风 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有的皮疹为较硬的栗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显著,并有大疱,常有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常复发,一般无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