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的治疗

(1)抗酸药:可用氢氧化铝-镁乳合剂,每次15~30ml,3次/d,餐后1~2h服用。抗酸药能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轻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缓解疼痛。

(2)抗分泌药:可根据病人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可用奥美拉唑20mg,1~2次/d,雷贝拉唑10~20mg,1~2次/d等;H2-受体拮抗药可用法莫替丁20mg,2次/d或雷尼替丁150mg,2次/d。抗分泌药能抑制胃细胞分泌胃酸,减轻胃酸对已有炎症的黏膜刺激,可有效改善症状,但不能逆转病理学异常。

(3)M受体拮抗药:可选用派吡氮平50mg,2次/d或山莨菪碱(654-2)片5mg,3次/d,口服,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另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4)黏膜保护剂:胶体铋剂在酸性环境下,能与溃疡和炎症组织的糖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的攻击,并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可用胶体铋,50mg,4次/d。前列腺素能减少胃酸的分泌,加强黏膜抗损伤能力,并有维持黏膜血流、促进黏液分泌等作用。可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200μg,4次/d,或恩前列素70μg,2次/d。

(5)胃肠动力药:可予多潘立酮10~20mg,3次/d,或莫沙必利(mosapride)5~10mg,3次/d,饭前15~30min口服,可调整胃窦和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运动,减少胆汁反流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造成的胃酸分泌。

(6)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常用的抗Hp药物有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及铋剂等。单药疗法根除率不足20%,故通常2种以上抗生素与抗分泌药(PPI或H2RA)合用,形成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疗程一般为1~2周。含PPI的三联疗法是近年来研究得最多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7)中医认为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早期多为实证,其病在脾胃。分型如下:

①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②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③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⑤瘀血阻络证: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9g、五灵脂9g、丹参10g、檀香10g、砂仁6g)。

⑥脾胃虚寒证: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15g、桂枝10g、芍药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饴糖30g、大枣5枚)。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治则为养阴益胃。方选养胃汤(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生扁豆15g、桑叶10g、甘草5g)。

(8)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而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作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或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现较少采用。

2.继发性十二指肠炎的治疗

(1)病因和主要疾病,治疗潜在和(或)原发性疾病。

(2)对症治疗,可选用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的药物。

十二指肠炎的病因

1、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酒、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本病亦可伴发十二指肠其他疾病或肝胆胰等周围器官疾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等合并存在,故认为可能与其病因相同。有人认为十二肠炎可演变为十二指肠溃疡,其依据为:

(1)炎症开始时酸度正常,以后由于炎症进展干扰了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抑制过程,导致高酸产生而形成溃疡。

(2)十二指肠炎时表皮细胞因炎症破坏而丧失,但腺管部细胞增殖可以予以补偿。当腺管细胞因衰竭而不能补偿丧失时,可产生糜烂,继之形成溃疡。

2、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多由克罗恩病、肠结核、寄生虫(如钩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等)及真菌、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等累及十二指肠而引起特异性炎症。

十二指肠球炎有什么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并可无症状及体征;十二指肠炎和很多病的症状相似,为此需要区分好,例如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症,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等。

2、上腹痛,类似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疼痛,如果是因为十二指肠炎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及时加以治疗的话,很容易恶化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或者浅表性胃炎等。

3、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

4、常见的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十二指肠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病发时一般伴有慢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等疾病。

十二指肠炎会传染吗

十二指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这种胃病不管是致病因素还是身体症状,都与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类似。不少患者会担心十二指肠炎会传染,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胃病来说,一般是不会造成传染的,但有种情况就比较特殊了,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胃病就会出现传染,因为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像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十二指肠炎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也就是说,十二指肠炎患者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出现感染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提醒患者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具体来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饮食上药物保证清洁卫生。幽门螺杆菌会通过食物和水进行传播,患者一定要在饮食上把好关,保证饮食的清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其次,少于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接触。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幽门螺杆菌传染最常见的途径,素以患者一定要少于携带者有亲密接触,如果家庭成员有人携带幽门螺杆菌,私人用品要分开摆放,并实行分餐制。

最后,全面彻底治愈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炎患者的粘膜组织通常会出现糜烂和溃疡,这种情况极易滋生幽门螺杆菌,防止十二指肠炎感染的最佳途径就是治愈疾病。小编推荐患者到大庆微创医院采用“中西医免疫平衡疗法”进行治疗,这种疗法能彻底治愈十二指肠炎,并消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炎症怎么治疗

十二指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十二指肠炎是反映局限于十二指肠黏膜层的炎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又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它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肠胃疾病患者建议服用舒消茶,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胃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胃粘膜的进一步损伤,并有促进粘膜修复的作用。网上可搜索到。十二指肠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十二指肠是关系着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部位,如果其发生了炎症,那么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不适的症状,同时也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也会带来许多的不便。

首要改善肠胃病饮食保健 胃酸过多与过少,症状类似。胃酸过多或过酸症指的是胃液分泌过多,胃液中的胃酸浓度偏高的状况,可能因情绪、神经紧张引起,或患有消化性的溃疡、胆囊炎的疾病。

相反地,胃液中胃酸浓度低,即为胃酸过少,可能是恶性贫血、热带性脂肪下痢、慢性胃炎引起。当有这两种情况时都要接受胃液检查。胃酸过多和过少的症状类似,主要的症状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若是胃酸过多,打嗝时也会出现酸的胃液;若是低酸症,因胃酸不足,会产生消化不良及下痢。

十二指肠炎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及体征。

2.上腹痛:类似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

3.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

4.常见的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十二指肠球炎严重吗

十二指肠球炎,提到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不解,如今,有很多人都患有十二指肠球炎这种疾病,很多人不明白它是一种什么疾病,然而换上了给自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十二指肠球炎严重吗?

十二指肠球炎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炎症反应,为非特异性感染。它是十二指肠炎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十二指肠球炎严重吗

十二脂肠炎为非特异性感染,多发生在球部。病理可分为表浅型、间质型及萎缩型。与胃炎相似,以表浅型居多,炎症限于粘膜层。主要症状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还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部分患者还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症状。

医生指出,不要小看十二指肠球炎,虽然它症状轻,但危害很大,产生的后果会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极易伴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浅表或萎缩性胃炎等。而胃溃疡发展到后极有可能进展成胃癌。做法就是:一旦有症状出现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十二指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人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他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大一样。

十二指肠炎是怎么回事

1.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酒、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本病亦可伴发十二指肠其他疾病或肝胆胰等周围器官疾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等合并存在,故认为可能与其病因相同。有人认为十二肠炎可演变为十二指肠溃疡,其依据为:

(1)炎症开始时酸度正常,以后由于炎症进展干扰了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抑制过程,导致高酸产生而形成溃疡。

(2)十二指肠炎时表皮细胞因炎症破坏而丧失,但腺管部细胞增殖可以予以补偿。当腺管细胞因衰竭而不能补偿丧失时,可产生糜烂,继之形成溃疡。

2.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多由克罗恩病、肠结核、寄生虫(如钩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等)及真菌、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等累及十二指肠而引起特异性炎症。

十二指肠炎病因

胃酸因素(25%):

炎症开始时酸度正常,以后由于炎症进展干扰了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抑制过程,导致高酸产生而形成溃疡。

炎症因素(23%):

十二指肠炎时表皮细胞因炎症破坏而丧失,但腺管部细胞增殖可以予以补偿,当腺管细胞因衰竭而不能补偿丧失时,可产生糜烂,继之形成溃疡。

其他疾病因素(30%):

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多由克罗恩病,肠结核,寄生虫(如钩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等)及真菌,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等累及十二指肠而引起特异性炎症。

相关推荐

十二指肠发炎的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十二指肠炎的患者大多数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反酸烧心或者打饱嗝等等。这一类的患者应该检查一下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采用四联根治方案,就是使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一种铋剂,另外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两周。 其

十二指肠炎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二)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粘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三)胃液分析及血胃泌素测定:正常或较高,部分患者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相似,但无诊断价值。 1.X线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有激惹痉挛,运动增快,皱襞增粗及紊乱等表现,但不能据此而确立诊断。 2.内镜检查可分4型 (1)浅表型:黏膜充血水肿,反光增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2)出血糜烂型:黏膜发红,可见点状,

胃炎十二指肠炎症状有哪些

一、胃炎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胃炎的症状有哪些?不同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 1、上腹痛: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

十二指肠炎的饮食

总体原则是柔软易消化饮食,饮食要规律,一日三餐要保证,别饱一顿饥一顿,不饮酒,不喝茶,咖啡,不饮牛奶,不吸烟,不食刺激的东西,如辣椒,蒜等,不吃过酸,过咸的食物。 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海鲜,烟酒),不要吃过凉和过硬(尽量少吃大米和油炸食品)的食物,可以吃容易消化的面食,多吃蔬菜水果(用开水煮一下再吃),多喝水,多运动。尽量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

得了十二指肠炎能治好吗

1、西药--杀菌消炎。由于十二指肠炎的肠粘膜偶尔候会受到胃酸以及胆汁的侵蚀,滋生细菌,杀菌消炎可以起到缓解炎症的作用。专家提醒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的时候要注意剂量,过量会让患者的病情造成依赖,从而造成各种副作用。还有,还可以服用限制胃酸的药物,缓解胃酸过多对肠粘膜的侵蚀作用。 2、中药--调养保健。中药向来都是胃肠疾病患者调养的好办法,中药温和不刺激,关于十二指肠炎患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治疗办法。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认识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进行治疗。通常状况下,患者可以服用清热燥湿,健脾养胃的中

十二指肠炎好治吗

十二指肠溃疡不好治疗,因为溃疡是属于胃病范畴,一般的药物很难根治,而且容易反复的发作,如果不能合理的,正确的治疗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所以是一定要正确的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可以采用胃康灵治疗,对于一些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肠胃疾病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主要还是要长期坚持。

十二指肠球炎是严重的疾病吗

十二指肠炎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1.病因病理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

十二指肠炎的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可发生反复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患者体检可发现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病因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饮酒、阿司匹林等,以及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

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的病因

十二脂肠炎为非特异性感染,多发生在球部(十二指肠球炎)。病理可分为表浅型。间质型及萎缩型。与胃炎相似,以表浅型居多,炎症限于粘膜层。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服用刺激性食物、酒精,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有关,过去有人认识胃酸过多是十二指肠炎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十二指溃疡的前期病

怎样远离十二指肠炎

1.预防十二指肠炎要注意精神的调养。日常中精神、心情的好坏也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和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进餐应该规律起来,切不可暴饮暴食,少食用生冷、干硬、粗糙、过分油腻以及高脂肪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农茶等。 2.预防十二指肠炎我们要注意细菌的感染。很多的疾病都是有感染来进行传播的,细菌会扰乱人体正常的身体环境使得胃粘膜易受消化液的消化形成溃疡。 3.预防十二指肠炎要注意生活饮食的卫生,防止疾病的入侵。不洁的饮食很容易使得人体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