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外感发烧

采用清肺经,揉太阳,清天河水,推脊等方法,借以疏通经络,清热解表,达到退烧目的。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推时采用清法,即由手指末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连续200-300次。

太阳穴位于眉梢后凹陷处,推拿时采用揉法,即以双手中指端按揉此穴,连续30-50次。

天河水位于上肢前臂正中,推拿时用食指和中指,由腕部直推向肘,连续100-200次。

推脊是指用食指和中指在脊柱自上而下做直推,连续100-200次。

长期低烧

宝宝长期低烧,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治疗可采用揉内劳工,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手法,借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虚热得以清退。

内劳宫位于手掌心,推拿时采用揉法,连续100-200次。

清天河水方法同外感发烧疗法相同。

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胫骨前嵴稍外处,推拿时用拇指端在该穴按揉,连续50-100次。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正中,推拿时用拇指向足趾方向直推,连续50-100次。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退烧快。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退烧 按压大椎

按压大椎穴主治头痛,咳嗽,气喘,呕吐,发烧和感冒等症状。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向下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宝宝发烧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快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6、推坎宫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线。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小孩发热按哪个穴位退烧

1、小孩发烧按摩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小孩发烧按摩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小孩发烧按摩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4、小孩发烧按摩太阳穴

按揉迎香穴可散风清热,宣通鼻窍。按揉太阳穴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双侧太阳穴60~100次。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按揉太阳穴可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5、小孩发烧按摩合谷穴

掐压按揉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两手交替进行。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按揉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清肺经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到指尖的一条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面着力,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自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功效:清肺经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治疗效果明显。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按摩对发烧有效果吗 发烧反射区按摩退烧

用扣指法推压鼻子48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推压头部,支气管和肺各72次;用单食指刮压法刮压胸部淋巴36次;用扣指法刺激气管,咽喉和扁桃体各72次;用双拇指捏指法按揉上下身淋巴各48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推压甲状腺36次;用单食指扣拳法按揉脾脏36次。

经期发烧怎么快速退烧 经期穴位按摩退烧

女性在月经期间,除了物理方法降温,还可以采取穴位按摩的方法予以退烧。具体有以下穴位:

1、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头的外端,肘关节挠侧的凹陷处。

主治:热病、头痛、高血压、手臂肿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2、大椎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热病、一切头痛、咳嗽、癫痫、脑炎、头闷、出虚汗等。

3、风池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处。

主治:感冒发烧、头痛、目赤痛、近视、鼻塞、高血压、视力模糊。

4、孔最

位置: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再向尺泽方向走一横指。

主治:热病、咽喉肿痛、咳嗽、咳血、肘臂疼痛、气喘、不能屈伸。

相关推荐

按哪个部位退烧 攒竹

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吸热生气。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可帮助缓解发烧时的症状,有助于退烧。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能退烧

亲测有效,你可以试试!! 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推50-1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推拿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水底捞月推拿法

操作方法:宝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捏住患儿四指,将掌面向上,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着力,紧贴宝宝掌心并作旋推法,边推边用口对其掌心吹凉气,反复操作3~5分钟。 功效: 清心、退热、泻火,本法大凉,用于调理一切高热神昏、热入营血,烦躁不安,便秘等实热病症。

发烧按摩什么穴位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

按哪个部位退烧 三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寒证、虚证用之,能培补元气,发汗行气。治发热恶寒无汗,四肢冷弱,赤白痢下,因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症,可用于外感风寒导致的发烧。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

宝宝如何退烧才靠谱

1.身体散热退烧 宝宝发烧,身体的温度会随之上升,因此,我们可从身体散热方面入手帮助宝宝退烧。首先,家长要先将宝宝身上的衣物解开以免闷到宝宝。其次,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些温水,并将毛巾入水拧干为宝宝进行全身的擦拭揉搓。这样的办法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血管扩张,以此起到退烧的作用。 2.冷敷散热 除了身体散热的办法外,冷敷额头也可帮助宝宝起到退烧的作用。一方面,家长可用冷毛巾敷住宝宝的额头,让其热量充分地被毛巾吸收。在此过程中,家长注意要勤换毛巾以免热量聚集额头无法被吸收消散。另一方面,家长可以直接用冰块裹住毛巾以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按摩五穴位有效退烧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

小孩发烧5步按摩退烧图 小孩发烧辩证按摩

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治法:开天门(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 加减:若兼咳嗽,痰鸣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隆,运内八卦;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门,分腹阴阳,推天柱骨;兼烦躁不安,睡卧不宁,警惕不安者加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治则:滋阴清热。 治法:补脾经,补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推涌泉,按揉足三里,运内劳宫。 加减:烦躁补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治则:清

按哪个部位退烧 大椎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 大椎穴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可用于帮助退烧。 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