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如何急救
刎颈如何急救
刎颈可能会造成颈部动静脉或气管、食管断裂,致脑部无血供及过多失血而休克死亡。其中血管断裂更为致命。急救方法①最重要的是止血,无论动脉还是静脉破裂,均应迅速用无菌棉垫或消毒纱布压迫止血。②气管、食管破裂而出血不多应及时擦尽血污或食物残渣等,以防止异物吸入气道或造成窒息。③立即送医院救治。
震后自救误区早知道
自救时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时如果被困无法逃脱,大家都知道通过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于惊慌,在被困时声嘶力竭地哭泣,拼尽全身力气呼喊自己的亲人,要注意这样盲目的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导致肌体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边的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如玻璃、镜子等),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如有收音机可开大音响等多种呼救方式,从而达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地震中被长时间掩埋的伤员获救时,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后仰一下头、深呼一口气,好像这样才能把胸中的废气排除干净,但往往此时意外就发生了。由于地震坍塌、高处坠落等因素,颈椎最易受到损伤,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突然后仰过深(这种后仰动作在急救医学上称为“鼻颌位”),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致命性二次损伤。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急救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急救
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发生的过早搏动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其特点是阵发性的突发性又突然停止发作,心律在160~220次/分。
一、主因
1.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发作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烟洒、浓茶、咖啡过量有关。多见青壮年,或因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低血钾引起。
2.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洋地黄中毒、肾上腺素过量,或因严重缺钾、心脏插管时刺激心脏等。
二、判断
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有情绪不安,心悸,心前区、头颈发胀。心律在200次/分以上时出现血压下降、呕吐、恶心、无力、头晕、昏厥、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者,常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引起死亡。
三、急救
1.令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2.压迫颈动脉窦,同时注射阿托品或肾上腺素急救药。患者仰卧位,头偏一侧,先在甲状腺软骨上缘摸到颈搏动处,急救者用食、中两指向颈椎方向压迫颈动脉窦,先压右侧1030秒钟,如无产再试压左侧。如心运过速缓解,指压也应停止,以防心脏停搏。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窦,以免引起脑缺血,对脑血管病变者和老人忌用此法。
3.用手指或压舌板、棉棒刺激咽部,引起呕吐反射。
4.压迫眼球:病者平卧、闭眼向下看,急救者用拇指在眶下缘压迫眼球上方,先压右侧,无效再压左侧,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过重,否则会引起视网膜剥离和其他眼球损伤。老年人、青光眼、高度近视者忌用。
5.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心得安口服,10~20mg/次,3次/日。
四、预防
1.避免诱因。
2.地高辛0.25mg,口服每日1次;奎尼丁0.2g,口服每6~8小时1次;心得10mg,口服每日3次;异搏定40~80mg,口服3次/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
1、车祸现场要做好组织工作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车祸现场要根据伤者病情分类抢救
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车祸现场要正确搬运病人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 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4、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
首先清晃病人,同时呼叫其姓名或者高声呼唤,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即可判断为意识丧失;然后马上一手指触摸其颈动脉,若意识丧失同时伴有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脏骤停,应该立即开始现场复苏抢救,并紧急呼救以取得他人协作。
如何急救危重病人
第一类有人呼吸心跳停止时
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就是两条急救措施:口对口吹气和胸外按压。首先证实心跳是否真的停止。拍打病人的肩膀,大声呼叫,证实意识是否丧失。迅速观察瞳孔、面色、呼吸、动脉搏动情况。然后将病人平放置于地面或木板上,头向后仰,进行口对口呼吸。具体做法是用拇指及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子,术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紧包住病人的嘴,深而快地向病人吹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的正中线上,用一手掌心放置按压部位,两手重叠在一起,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连线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重量和肩膀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cm~5cm。按压要平稳有规律性,不能中断,向下与放松的时间应相当,按压到最低处应有明显的停顿,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按压点(按压30次,吹气两口,频率100次/分)。当然,进行以上急救的同时,其他人应拨打急救站或医院的电话。》》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第二类脊柱受伤的人
从医学上分析,脊柱受到外伤后临床上一般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骨折后碎片直接损伤脊髓,导致伤员发生截瘫;二是骨折没有损伤脊髓,但伤员可出现暂时性截瘫;三是骨折后没有马上损伤脊髓,但由于不适当的搬运,从而引起脊髓发生损伤,而导致截瘫。正确的搬运方法是:
1、整体翻转:应当把伤员作为一个“整体”翻转至仰卧位。即一定要遵循“滚动”的原则,将伤员同向同时翻动,切忌“扭麻花”。如怀疑颈椎有损伤,一定要保护颈部,严禁头部前倾后仰,左右旋转。可用颈托固定颈部,一时无颈托,可用沙袋置于颈部两侧制动。
2、平稳托运:现场至少有四人同时托起病人。方法是:一人扶住病人的头,一人托起胸背部,一人托起其腰、臀部,最后一人抱住其两下肢。其中一人喊口令,以使步调一致地把病人平托至平板上。再用几条绷带或布条将病人绑扎在平板上,最后,由3~4 人步调稳健地将病人托至担架上。救护车运送病人时,车速宜慢,避免颠簸。到达医院后,应将病人受伤情况,出现的症状,以及现场急救的经过向接诊医生交代清楚,以利明确诊断和急救的连续。
车祸导致颅骨骨折应该如何急救
一、脑震荡
1、症状:
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一过性功能障碍。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有其他障碍。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有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处理:
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胸部创伤
1、症状:
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2、急救措施:
立即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三、颅骨骨折
1、症状和体征:
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易发现。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如晨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并且伴有神经定位症状,此为凶兆,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2、急救处理:
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有创口或脑级强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四、腹部脏器损伤
1、症状:
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压痛明显,甚至休克。要考虑有空腔脏器(如胃、肠)破裂。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2、急救措施:
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在车祸现场的急救方法与步骤
1、现场组织: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
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①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②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③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窒息急救方法 穿刺急救
病人如果呼吸突然停止,应该用环甲膜穿刺建立人工气道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通气措施,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转移遇难伤员先固定脖子
生活中意外伤害很常见,最主要的是车祸。这些伤害往往会导致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以及肢体骨折、胸骨骨折、骨盆骨折等。其中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很容易损伤神经,严重时可造成截瘫甚至“植物人”。遇到这种情形,在急救车赶到之前,大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罗怡。
罗怡主任说,意外伤害,如车祸,最容易导致人的颈部以及脊椎受伤。车祸发生前,由于人体跟随车一起高速运动,但车停止时,人的下半身已经停止运动,但头和颈部仍然在高速运行,非常容易发生“鞭梢式”损伤。轻则人会觉得自己闪了一下,脖子有点不舒服;严重时,颈部会发生骨折。
很多人的颈部受伤、腰椎受伤,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罗怡主任告诉记者,创伤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对伤者的病情发展,预后恢复都很重要。在抢救伤员时,不能不顾后果,盲目行动;措施不当,不但不能减轻伤者的痛苦,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在救护时有3点最基本要求:一是不要让伤者再次受伤;二是尽量保持伤者病情稳定;三是要维持伤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搬运颈部受伤者时,可用棉布包张报纸。
意外发生后,应该把伤者搬离受伤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运、拖曳伤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伤者的颈部、胸和腰。最好是两个人一起抬,不要让伤者左右运动,上下起伏,身体旋转,尽可能地让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拽伤者的肩膀,很容易导致受伤。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棉布包张报纸,围绕伤者的脖子绕一圈,搬运时托住颈部、腰部,让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改变伤者的状态。
围绕伤者的脖子系好,起到固定作用。徐默画
对于脑外伤,罗怡主任认为,由于只能看出其表面状况,具体的病情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其脉搏、血压等数据来判断,因此最重要的是马上叫急救车。如果有出血症状,可以针对情况进行止血。如果伤者发生昏迷,要将头偏向一侧,有条件的也可以侧身,同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这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当发现病人意识丧失,首先用手轻推病人肩部,如无反应,立即使病人仰卧,急救者将耳或面颊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并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确认心跳骤停马上抢救。
2、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衣领与腰带,急救者位于病人左侧,左手插入病人颈后,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颈项过伸。用纱布去除病人口、鼻腔中异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急救者右手捏住病人鼻孔,左手托下颌,并将病人口唇张开,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病人胸廓升起为有效;放松捏住鼻孔的右手,病人胸廓复原,并感到病人口鼻有气呼出为有效。(每分钟均匀重复吹气16次)如无效
4、胸外按压为现场急救最实用有效的抢救方法:病人仰卧地上或背部垫一块木版。急救者用一手的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压在该手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略作停顿后在原位放松,手掌根部不要抬起。按压次数每分钟60~80次:单人急救(按压15次,吹气2次),两人抢救(按压4~5次,吹气1次)。
5、病人要注意保暖与空气流通,等候120急救或送入医院抢救。
窒息急救措施 颈部受扼窒息急救
应立即松解或剪开颈部的扼制物或绳索。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病人有微弱呼吸可给予高浓度吸氧。
人工呼吸一分钟多少次 开放气道的常用方法
人工呼吸中,开发气道是必要的一个环节,急救的患者可以通过下面四种方法来开放气道:
急救者一手压住患者的前额,另一只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置在病人的颈部,向上抬起,并使头部充分后仰,即可开放气道。
注意:对于有颈椎受伤的患者不能采取此方法开放气道。颈椎手上的患者可以参考第四种起到开放法。
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手掌放在前额,并向下压,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出,并且向上推,使患者头部充分后仰。
施救者用一只手压住前额,再将另一只手的中指、食指并齐,放置于患者的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施救者跪着病人的头顶端,将双手的食指、中指并拢,分别固定在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此方法适用于颈椎受伤的患者。
心脏骤停的缓解方法
心脏骤停为急性症状,无有有效缓解方法,必须紧急救治!
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胸外按压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头敷冰袋降温。
(5)急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