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结核性淋巴结发炎怎么治疗

结核性淋巴结发炎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痨治疗。常选用链霉素、对氨柳酸、异烟肼及利福平等。

2、对于局限、可移动的淋巴结或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均应及早手术摘除(手术风险大)。

3、化脓的淋巴结或浅在的冷脓肿,可穿刺抽脓后注入抗结核药物。但应注意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4、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但是西医疗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推荐使用乌金.膏。

中医外治

中医疗法可选用外敷。由金银花、地丁、川楝子、玄胡、夏枯草、丹参、乳香、没药、浙贝母、白芥子、天花粉、甘草、白头翁、生姜、老蒜、等十余味中药材组成。

民间疗法

鲜菊花叶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换。

藤黄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盖紧,摇荡之,用棉球蘸液涂患处3~4次.用于未化脓时。

仙人掌一片,肉厚汁多为好,去刺去皮,捣烂,敷于淋巴结,每天3到4次。

针灸疗法

针刺

【取穴】颈痈肩井风池委中臀痈膈俞委中大肠俞。

【方法】进针得气后用强刺激。留针30~45分钟,每日1次。l0~20次为1疗程。

隔物灸

【取穴】痈肿局部。

【方法】取陈艾绒用手指捏成底径0.6~O.8cm,高l~1.2cm的圆锥形艾柱,另用鲜生姜切成如硬币厚的薄片。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患处四周,然后将姜片放置于患处正中,上置艾柱灸之,每次灸3~7壮。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常提示淋巴结周围的组织器官出现了病变。因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通常提示腹股沟周围的生殖系统、腹腔各器官病变,也包括全身性疾病。

病症

正常人体浅层的淋巴结只有米粒大小,质软,光滑可移动,无压痛,一般不易触及。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变软,触及波动感,甚至破溃等,都是淋巴结病变所发出的“警报”。

鉴别诊断

正常人体浅层的淋巴结只有米粒大小,质软,光滑可移动,无压痛,一般不易触及。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变软,触及波动感,甚至破溃等,都是淋巴结病变所发出的“警报”。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

2、结核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除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还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3、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

此外,恶性淋巴瘤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

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正常人体浅层的淋巴结只有米粒大小,质软,光滑可移动,无压痛,一般不易触及。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变软,触及波动感,甚至破溃等,都是淋巴结病变所发出的“警报”。

淋巴结炎怎么办?

一、急性淋巴结炎治疗方法

中成药可用夏枯草膏、连翘败毒丸。汤药则应视病情进展程度及病人的临床表现来选择用药。

1、热邪郁滞。多为急性淋巴结炎的初起阶段,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有轻度全身不适症状,或发热头痛,口干便秘,舌红.可选用经验方:金银花 10g、公英10g、地丁10g、野菊花10g、白芷10g、丹参10g、赤芍10g、生甘草10g,发于头颈部及上肢者加升麻9g,发于下肢者加龙胆草、牛膝各10g。水煎服,日2次。

2、毒热壅盛。为淋巴结炎急性期表现,患处疼痛,淋巴结粘连成块,患处中心皮肤有时发红、水肿,伴有高热、寒战、舌红苔黄。可用:金银花 10g、连翘15g、陈皮10g、白芷10g、贝母10g、乳香J0g、没药10g、天花粉10g,发热重者加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 6g,便秘者加大黄8g。水煎服,每日2次。

外治法可选用金黄散或黄连膏外敷,饮食疗法可取夏枯草30g,绿豆30g,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每日剂,日2次。或用鲜蒲公英50g,鲜夏枯草50g,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剂,日2次。

二、慢性淋巴结炎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1、急性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2、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异烟肼lOO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3、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2)局部治疗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敷贴,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用链霉素敷贴。

3、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青霉素、普鲁卡因溶液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手术治疗

1、化脓性淋巴结已伴有口底间隙脓肿或蜂窝织炎时,应作切开引流术,以排除脓液及坏死组织。

2、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单个或活动增殖性淋巴结结核,可采用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温馨提示:患者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淋巴结疼痛是怎么回事炎症是关键

一、病因

1、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2、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2种情况下颈部淋巴肿大有什么区别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霍奇金病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 占60%~80%),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如果淋巴结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仅有深部而无前浅表淋巴结肿大,非霍奇金淋巴瘤 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大多也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见表现,但较HD为少.

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灶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不超过 2 - 3 厘米抗炎治疗后可缩小.巨大淋巴结增生:为一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膈最为多见,也可侵犯肺门与肺内. 结核性淋巴结炎:有时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比较典型的患者常有肺结核.

两者的伴随症状区别很大.

脖子两侧淋巴结肿怎么治疗

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

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恶性淋巴瘤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

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已经非常的清楚了呢,其实的话还是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的,但是最好的话,大家还是要及时的预防比较好,平常的时候也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饮食习惯。

淋巴节发炎怎么办

西医治疗

一、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一些针对性药物,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

二、急性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三、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必须敷贴中药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

中医治疗

对于淋巴炎症的治疗,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中医名方治疗此症,外治敷贴可拔毒、活血、散瘀、舒经活络并清热利湿、消肿排脓的同时,由于传统:,具有载药量大、效专力宏等特点,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经皮肤吸收而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目的。

当淋巴结发炎的时候,表现出来很多的症状,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发病情况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都是采用中医和西医相互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食疗的方法,见效会更加的迅速,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排毒的药物,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瘤如何鉴别诊断

1、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明显的感染灶,常为局灶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和触痛,急性发作时有红、肿、热、痛,经抗炎治疗可明显好转。

2、结核性淋巴结炎:常合并肺结核,OT试验阳性,局部病变有时可呈限局波动感或破溃,抗结核治疗有效。

3、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常较硬,多个淋巴结转移时其质地软硬不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全身淋巴结肿大。

怎么治疗淋巴结发炎

人体淋巴结约有600~700个,临床上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种表浅的淋巴结。健康人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不易触及,无压痛与毗邻组织粘连。

西医治疗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由于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建议外贴进行对症治疗。

一、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异烟肼100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二、急性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三、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普鲁卡因溶液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必须敷贴中药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

中医治疗

对于淋巴炎症的治疗,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相关推荐

淋巴结炎的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急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2.结核淋巴结炎,可选用异烟肼LOO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3.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二、局部治疗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结核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用链霉素敷贴。 3.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青霉素、普鲁卡因溶液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淋巴发炎传染吗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淋巴组织增生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 恶淋巴瘤

浅表淋巴结肿大该如何治疗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结核淋巴结炎除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还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恶淋巴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进行肿大,可从黄豆大到

淋巴炎传染吗

结核淋巴结炎不会传染给别人的.因为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淋巴结结核的致病菌在人体内无法排出,即失去了传染源的意义,所以这种病不会传染给病人.结核淋巴结炎如果不积极治疗,病原菌在体内继续生长繁殖,可造成肺结核,骨结核以及其他脏器的结核病。

颈淋巴结核中医怎么治

1、颈淋巴结核中医称为“瘰疬”,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一般的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 结核杆苗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颈单侧或双侧可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初期,肿大淋巴结硬,无痛,可推动。病变发展,因淋巴结周围炎,使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晚期,淋巴结发生乾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脓肿。破溃后可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之窦道或慢溃疡。.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2、一般位于单侧或

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颌下淋巴结在发生炎症时,因细菌及其毒素刺激而肿大而可以用手触明显触及,常伴有疼痛的症状。其发病原因较多,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 治疗方法有: 一、全身治疗 1、急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2、结核淋巴结炎,可选用异烟肼lOO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3、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炎症,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淋巴结炎可分为急和慢淋巴结炎。 一、急淋巴结炎治疗方法 中成药可用夏枯草膏、连翘败毒丸。汤药则应视病情进展程度及病人的临床表现来选择用药。 1、热邪郁滞。多为急淋巴结炎的初起阶段,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有轻度全身不适症状,或

下颚淋巴结的常见疾病

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淋巴组织增生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

颈部淋巴结节什么情况

一般来讲,淋巴结轻度肿大,单个或散在的几个,质软,无压痛,无粘连,无伴有其他症状,可暂时不必治疗,但必须密切观察其变化.如不增大或逐渐缩小,则可继续观察;如果增大或增多,必须找医生诊治. 如果肿大的淋巴结较大,较多,尤其是成串,逐渐增大或迅速增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其他部位(如腋下)也有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贫血,消瘦等其他症状者,都应该立即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淋巴结活检),以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另外关于一些结核淋巴结节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 2.全身抗结核杆菌治疗。 3.局部结

结核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炎症,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 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淋巴结炎可分为急和慢淋巴结炎。 一、急淋巴结炎治疗方法 中成药可用夏枯草膏、连翘败毒丸。汤药则应视病情进展程度及病人的临床表现来选择用药。 1、热邪郁滞。多为急淋巴结炎的初起阶段,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有轻度全身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