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牙病的特效治疗方法
六种牙病的特效治疗方法
1.牙龈疼痛
牙龈炎不可轻视,会导致心脏病危险增加7倍,胰腺癌增加63%。
护牙方法:用薄荷茶漱口,有助于缓解牙龈疼痛。另外,还应该早晚刷牙和经常使用牙线洁齿,尽量少吃糖。
2.牙齿过敏
多为牙龈萎缩所致。日常生活中,漂白剂、除垢剂及某些牙膏含有研磨剂和磷酸盐,都会导致牙过敏。
护牙方法:刷牙不要过于用力。如果牙齿久痛不去,应看牙医。
3.口腔溃疡
常吃辛辣食品、缺乏维生素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口腔溃疡。
护牙方法:用棉球蘸植物油,然后压住溃疡面,每天3-4次,可有效缓解。
4.下巴疼痛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会导致耳朵至下巴疼痛。夜间睡眠磨牙也会导致下巴疼痛。
护牙方法:一要经常活动下巴。二要侧卧或仰卧,枕头高度及硬度合适,尽量避免俯卧。
5.口腔上颚烫伤
对于饭菜温度太高导致的口腔上颚烫伤。
护牙方法:用温盐水(1杯温水加一茶匙食盐搅匀)漱口,可缓解。这是因为食盐能中和口腔酸性缓解,防止细菌感染。
6.掉牙
外伤导致牙齿脱落。
护牙方法:用牛奶把牙齿冲洗干净,然后立即放回牙槽原位,垫上软布或湿茶叶袋再轻轻咬合。如果掉牙回位及时,有时候可以重新与牙龈复合。一两个月之后,牙齿会逐渐好转。
特效治疗白发
二、白发的治疗:
1、简述:老年人头发变白是一种生理现象,毛球中黑素细胞活性丧失,而使毛干中色素消失而致,无需治疗,治疗也治不好!试问那位再高明的医生,能把人的生理该变了,那他应该获得“联合国诺贝尔医学奖”了!那人就有可能得到“长生不老”的秘诀了!未到老年的早期白发常有家族
史,表现为显性遗传。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等,易发生灰发。严重的情绪影响可使头发迅速灰白。长期患结核、恶性肿瘤、胃肠病、糖尿病也可使白发提前出现。营养不调,蛋白质缺乏可使毛发色素减退,变为褐色或灰色,缺少必需的脂肪酸,也可使发色变淡。缺铜和维生素b、叶酸、对安息香酸等,可使发变灰白。食糖过多,可使毛发枯黄。性腺功能减退可引起早白发。
2、中医中药治疗:
1)、中药内服:头发过早变白(少白头)西医治疗该病没有明显效果。杨志义大夫采用滋阴凉血、养血乌发、补肾安神的中药如熟首乌、生熟地黄、山芋肉、西洋参、天子片、藏红花、枸杞子、菟丝子、山药、丹皮、泽泻、黑芝麻、女贞子、旱莲草、川羌、桂圆肉、大枣、炒枣仁等名贵中药内服为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通过近五年 526例白发患者,服用1--3个月不等,有个别患者服用了6个多月方才治愈,使治愈率达到了65.89%最佳效果,这是西医无法与之相比的!西医虽提出该病缺少这、那等多种维生素,但不少患者,服用很多西医医生提供的维生素,却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而终止了服维生素的治疗!如白发患者能配合中药外用、食膳疗法、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可提高疗效。还有不少聪明的患者说,你写的这些药我大部分都用过,甚至用的时间还很长,疗效并不怎么样!你的医术也就这吧!并没有特别的药方!不可一试,试也白花药费!!我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厨师分别有特级、特一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别,还有不知名的许多厨子,作饭的!每个厨师用的蔬菜、海鲜、肉类、调料、火候都一样!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在药品间的配伍与药量!这就是医术!该病的治疗我们比其他医生技高就这一筹!!
2)、中药外用:用中药当归、干松、石膏、滑石、酸石榴皮、母丁香、白檀香、没石子、白及等药,研末,用米醋调成膏状,涂于头发上,用荷叶包紧,次日早晨洗去黑色。用此方可以染发。
3)、食膳疗法:桂圆肉、莲子、大枣等,放入粳米中,煮成粥。每日2次,连服15~30日。可以滋补气血,使头发变黑。
六种蛀牙的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
若齿龈红肿热痛或有寒热,口有秽臭,或齿孔出脓,苔黄腻,脉弦数者,为风热实火,治以清泄阳明实热。方用:生石膏30克、竹叶6克、生山栀9克、银花16克、连翘15克、赤芍10克、胡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
2.及时补牙
蛀牙可通过及时补牙来控制感染和杜绝再感染,补牙前一般要对牙齿的腐蚀组织进行杀菌处理,再然再进行填充,让其回复正常的功能和状态。补牙不仅能防止牙齿被细菌感染,也能避免牙齿进一步腐坏。
3.拔牙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重度蛀牙,这往往是由于患者对蛀牙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蛀牙就会从蛀牙发展到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最终牙冠全部被龋蚀只剩下残根。这时不仅需要拔牙,还要进行镶牙才能恢复一颗完整的牙齿。
4.根管治疗
就是先将蛀牙顶端钻孔,然后通过医用的根管将蛀坏的死牙髓抽出,再用根管进行消毒、杀菌,最后再用根管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使蛀牙恢复正常的形态与基本的功能。而且也避免了外界细菌的进一步侵蚀。
5.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氟化钠等。
6.牙冠治疗
这也是应用于治疗成人蛀牙的一种方法之一。因为,通过根管治疗后,很多时候,牙齿因为经过一番折腾,所以变得比较脆弱。因此,专家往往会建议用牙冠戴上,这样不仅是使真牙处于一种固定状态,并且,也使得牙齿外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
牙病治疗有哪些
国人目前的牙病主要分为4类:
第一类是蛀牙(也就是龋齿),患病率为50%,平均每个成年人嘴里都有2.5只蛀牙;
第二类是牙周炎,患病率为80%;
第三类是畸形牙,患病率为50%,此种牙多为内进外出;
第四类是缺牙,内地65岁以上人士多数都缺牙,平均每人嘴里的牙齿保有量仅为8颗。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衍生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叫——“老掉牙”,实际上,掉牙是由细菌引起的,与年龄无关。这句古话本身就在说明国人对牙病认识的一大误区。食物残渣在口腔中,3~6小时内就会变成细菌并开始侵蚀牙齿,天长日久,牙齿就会松动脱落。人们往往认为,每天按时刷牙就可以保持牙齿健康,其实这是错误的。传统的牙齿清洁方法,如刷牙、牙线、牙签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不能清洁口腔的隐蔽部位,如龌沟、牙龈、牙缝深处。而且洁牙方法或用品使用不当,还容易对牙齿造成损伤。
不彻底不科学的牙齿清洁方式,必然会导致各种牙病,甚至掉牙。因此,如何正确地清洁牙齿,是13亿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牙病治疗手段,根据牙病的不同程度,包括:矫正、修补牙、镶牙、拔牙等。
哪些牙病会引起牙痛
1、龋齿: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4、牙外伤: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这四种牙病会导致牙痛,牙齿痛起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所以想要不牙痛,就要保持口腔的干净来预防牙病的发生。
拔牙 注意选择时期
由于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差别,女性在治疗牙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月经期不能拔牙。月经期的血液凝固性降低,拔牙后可能发生大出血。月经期身体抵抗力较低,拔牙后容易发生伤口感染。
2。服用避孕药期间不能拔阻生牙。避孕药使口腔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阻生牙又比较难拔。如果服用避孕药后拔阻生牙,50%以上的人会发生伤口感染。
3。怀孕后头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不能拔牙。怀孕初期拔牙易诱发流产;怀孕晚期拔牙易发生早产。
4。怀孕前应治疗牙病。据估计,80%的孕妇有牙疼、牙龈出血等牙科并发症。如果怀孕之前治疗牙病,怀孕期间就不会遭受牙病之苦了。
5。青春期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有一种牙周病称“青春期牙周炎”,主要发生于口腔卫生不良或有妇科病的女性。疾病发展迅速,容易引起牙齿松动,牙齿之间出现缝隙,影响美观。
女性几个特殊时期应谨慎看牙病
孕期治牙应慎重 怀孕头3个月复杂的治疗或拔牙易引起流产,怀孕后3个月拔牙易诱发早产,一般在4~6个月时治疗各种牙病较安全。
月经期应避免治疗 月经期女性的血液凝固性降低,痛觉神经比较敏感,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治牙病最好在月经后的8-14天进行为好。
服用避孕药期间不能拔阻生牙 避孕药使口腔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阻生牙多数拔除比较困难,容易发生伤口感染等。
更年期妇女更需要重视牙病 更年期妇女牙槽骨变得疏松萎缩,轻者牙龈松动,重者牙齿脱落。因此,更年期妇女更应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经常叩齿和按摩牙龈。
牙病的危害
不少人认为牙疼不是病,自己牙疼时首先想到的是吃抗生素,实在疼痛难忍时才会去医院就诊。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牙病与全身多种疾病息息相关,靠吃抗生素缓解牙齿疼痛的办法不靠谱,牙齿出现问题后越早治疗越好。
口腔疾病与全身多种疾病相关
1. 口腔病灶威胁着全身健康口腔病灶指龋齿、牙周炎、根尖炎、颌骨骨髓炎、牙残根残冠及根尖囊肿等,病灶内的细菌与病毒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到达全身器官和组织,可引起许多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肾炎、慢性胃炎、风湿热、关节炎、慢性咽炎、偏头痛、皮肤病、不明原因的低烧等。一旦去除口腔局部疾病或病灶,上述相应的全身疾病也随之消退。
2.牙病可危及心脏健康牙周炎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口腔病灶中的细菌和毒素通过血液转移至心脏易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牙周炎的菌血症,易诱发心肌梗塞和冠心病。
国内外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50岁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无牙者其冠心病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严重者致死性冠心痛和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倍和3倍。
3.牙病可诱发肺部感染研究表明,老年性肺炎与各种牙痛关系密切,因为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因此,搞好口腔清洁对老人预防肺炎有重要意义。
4.牙病可诱发糖尿病研究证明,牙周炎和糖尿病有双向关系,即牙周炎如不治疗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反过来可并发牙周炎。
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感染得以有效治疗,患者肌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就能恢复正常。
5.牙病易引发早产研究证明,有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率是正常人的7.5倍。因此,妇女在怀孕前应重视口腔疾病的诊治。
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六种牙病
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会有很多疾病的出现,在口腔科方面,老年人容易出现下列六种牙病。
龋齿
也就是我们常称的“蛀牙”,它是一种牙体组织逐渐毁坏、崩解的疾病。中老年人群中,由于生理性的口腔黏膜萎缩,牙龈萎缩,齿缝增大,不注重口腔健康导致食物滞留,细菌易于繁殖,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也会使其龋齿发病率明显增高。
牙周炎
指的是病变已深层牙周组织,牙龈可以呈现深红色、肿胀、易出血,牙周脓肿,严重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槽骨破坏吸收等。严重的牙周炎所造成的牙齿缺失会给中老年患者造成极大的生活不便,有的患者甚至在中年时期便全口义齿修复。
牙齿缺失
研究表明,中老年的牙齿缺失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加重。而且有数据显示,龋病和牙周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牙齿缺失后给咀嚼食物带来不便,引起消化不良,言语不清。同时由于缺牙而导致的交流不便也不少见。
口腔黏膜白斑
这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黏膜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白斑有癌变的风险。
老年人口臭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口臭是一种病态,会危害口腔健康,属于挥发性硫化物的气体会对牙周细胞形成毒性。
不良义齿造成的损伤
有些人在牙齿缺失后,选择街头牙医,由于其在技术和材料上存在很多不良设计,可能形成无法清洁的区域导致食物残渣堆积而造成龋齿,或者损伤齿龈造成溃疡等黏膜疾病。
男人得这种牙病会阳痿
1、勃起功能障碍
印度一项涉及70名男子的新研究发现,男性牙齿越不健康,勃起功能障碍(ED)就越严重。他们认为,牙病会导致血液中传输氧气必需的一氧化氮减少,因而造成阴茎供血不足,导致ED。
2、老年痴呆症
牙病会增加老年痴呆症危险。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对60岁以上老人调查发现,有牙病或掉牙的参试者更容易出现记忆问题。
3、怀孕困难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导致牙病的细菌也会引发子宫壁炎症,导致怀孕至少晚两个月。牙病还与早产和流产关系密切。
4、心脏病
牙病会使冠心病危险加倍。苏格兰一项涉及1100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刷牙少于两次也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5、关节炎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类风湿关节患者出现牙病的几率是健康者的8倍。
6、支气管炎
一项新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与牙病存在关联。有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史的人,牙病问题更严重。
7、糖尿病
牙病会加重2型糖尿病病情。爱丁堡研究人员对7项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治疗牙病,减少牙龈炎,有助于降低眼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
女性经期是否能拔牙
月经期间,女性的血液凝固性降低,如果在月经期拔牙或做其他各种手术,
都可能发生大出血。因此,月经期间不要拔牙。另外,月经期间妇女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月经期治牙病常感到疼痛,而且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女性最好在月经期不要治疗牙病。
怀孕期间的前后三个月,女性最好也不要拔牙。怀孕初期拔牙易引起流产,怀孕后期拔牙易诱发早产。孕妇可在怀孕的4至6个月时治疗各种牙病。另外,孕期由于激素作用,原有的牙龈感染容易加重,发生妊娠期牙龈炎。
同时,女性孕期要千万注意刷牙和漱口,以防各类口腔疾病趁虚而入。
拔牙的适应症
① 各种牙病不能治愈保存者。
② 各种错位牙、阻生牙和埋伏牙出现症状者。
③ 引起其他疾病的病原牙或病灶牙。
④ 最后一颗没有对牙合牙的错位牙。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
1.强壮心脏法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荣穴,在手掌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即手心)。其方法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2.健脾.和胃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全身强壮要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和胃之效,补养气血之功。
3.促进睡眠法 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位于足掌前 1/3与后2/3交界处出现凹陷处(即足心)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4.牙齿保健法 每天早晚各叩36次,可治疗各种牙病,保护牙齿,使其坚固,不易脱落。
5.预防感冒法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把住呼吸道这个口,病毒就会避而远之。每天轻轻地嗅杯中酒味,可保持鼻嗅的灵敏。长期坚持对预防感冒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