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烧有什么危害 低烧有哪些症状

低烧有什么危害 低烧有哪些症状

健康的人,头脑非常清醒,就算非常疲倦的时候,只要强打起精神的时候,脑袋立刻就会很清醒。但人一旦发现头晕发胀,浑浑噩噩的时候,八成就是发烧的迹象之一。

人在低烧的情况下,是有些畏光的,不喜欢在阳光的照射下,并且会感到很难受。

在发低烧的时候,实际上体内白细胞已经开始反击,所以人体内部的温度较高,一旦外界有降温的环境,则体内热量便会从体内传导出来,所以人就会感到冷意。这个方法特别在夏天的时候,最好鉴别了,如果凉风一吹,人哆嗦的话,估计就是在发低烧。

发低烧的时候,耐热度会提高,如喝的水温度较平时高,洗澡水的温度较高,且一旦洗完后,会有种从骨子里往外的冷意,好像有东西把热量从体内带走一样。

用体温计量体温,在38℃以下,但又高于37℃的患者,多为低烧。一旦不舒服,第一时间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根据自己的感受以适当的频率检测体温,一般而言早中晚各一次比较正常。

发低烧应该怎么退烧

低烧是日常生湖中的常见情形,由于影响低烧的因素很多,所以低烧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季节性因素引起的低烧,那么在生理结束,环境改变,季节变化后,其低烧的情形会自行消失。如果是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低烧,要排除是否有引发低烧的疾病存在,除积极治疗引起低烧的疾病外,还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等方面帮助降温,进而避免发生造成的影响。

成年人腋窝温度37.6度时代表是低烧,不需要服用任何退烧药物,短暂的发烧有助于体质的增强,一般通过抵抗力就可以使体温等情况逐渐恢复正常,不过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多喝白开水,可以洗热水澡,一定要避免身体受凉受寒。如果体温一直没有回转的迹象,可以采用热敷和酒精等帮助降温,在感觉到有头疼无力等严重症状时,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治疗。

老年人低烧有哪些危害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体温升高,可老人由于身体退化,机体反应迟钝,有时有了炎症体温也变化不大。老年人用感冒药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低烧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率降低,体内产热也就减少,所以老年人的正常体温就比年轻时低,加上老人周围血液循环较差,往往低热了也没什么感觉。

老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为36.7摄氏度,发热一般指口腔温度持续为37.2摄氏度。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摄氏度,即表明发热了。

老人感染后出现炎症,通常发热反应较慢,而且热度低,退热也慢。当老人热度高时,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出现低热,常常会被忽略,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低烧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有些低烧不必担心

低烧是身体对抗病毒、细菌入侵的一种反应,是机体在抵御疾病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低烧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对于病人出现低烧后但是精神状态仍然较好的可以不必过于担心。

宝宝低烧有哪些危害

在儿科门诊,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宝宝发烧了。不管是最简单的感冒,还是其他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发热都是宝宝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

宝宝一旦发热,很多爸妈就会焦虑慌乱不堪,不看到宝宝温度降下来就寝食难安。其实,发热是宝宝生病后的机体表现之一,虽然大家要重视,但不能仅关注于发热本身,也不要过度焦虑,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发热的温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病情的程度,但要注意,这并不是绝对的。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爸妈,别光根据温度高低来判断病情,因为在宝宝身上,这未必靠得住。

小宝宝会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感冒发烧。但发热本身作为一个症状,其背后的因素是很多的,不同的疾病导致的发热,预后程度肯定不一样。有时候宝宝热度比较高,但疾病本身预后良好,那么注意好发热的处理,问题不会太大;有时候宝宝温度并不高,但背后的疾病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那么仅从体温来判断很容易耽误事情。

比起高烧,其实有时候医生对于那些“烧不出来”的宝宝更担心,因为发热本身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所以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小宝宝由于自身特点,有时候很容易高烧,但精神状态却很好,能吃能睡,这种高热并不见得就很可怕。 但有些体弱多病的小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太孱弱,即便被病原体入侵,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这种宝宝可能已经出现严重感染,体温却并不高,甚至完全“烧不起来”。但这种“烧不起来”的情况,其实却更加危险,也更严重。

虽然医生和媒体都宣传过多次,许多爸妈仍然担心发热会伤到宝宝的脑子,甚至有人言之凿凿,“我同事/邻居/亲戚家的孩子就是发热,结果后来开始出现癫痫,可不是伤了脑子吗?”

但是医生解释说,这首先还是得看发热的原因,比如有些宝宝的发热并不是普通感冒引起,而是病毒性脑炎这一类疾病导致,像脑炎这样的疾病本身就容易带来神经系统的损伤,如果要说“伤脑”那就是疾病本身的伤害,和发热倒不是直接相关。

当然,更多的宝宝其实只是普通感冒发热,这种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宝宝的脑子带来严重损伤,除非是宝宝温度太高,又没有及时得到降温处理,结果引起热性惊厥,也就是“抽筋”了。在发生惊厥时,宝宝可能会面临大脑缺氧的威胁,短暂“抽筋”或许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持续、长时间“抽筋”,就有可能给大脑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即便是同样的温度,有的宝宝会发生惊厥,有的宝宝却不会。而父母只要根据自家宝宝的特点,及时处理,避免宝宝发生热性惊厥,那么宝宝也不会因为发热而伤到脑子。

女人低烧怎么回事 功能性低烧

功能性低烧多见于18-25岁的女青年,低烧有其规律性,夏季较高,同时伴有食欲减退、头晕乏力等症状,而冬季低烧略减,其他症状也相对减轻。

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女性青春期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失调,导致人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也发生功能性障碍,产热和散热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功能性低烧。

一般而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C和B1,加强体育锻炼,症状会有所改善。

低烧怎么退烧 退烧贴降温法

退烧贴中含有一些天然的药物如薄荷、冰片等有一定的清凉降温作用,且使用方便简单,一般药店都可以买的到,按照说明使用即可,在此就不再赘述。但是体型大家,一般普通感冒低烧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只要温度不高于38.5度,一把低烧不建议使用退烧贴。

老年人低烧有哪些危害

下面就说说低烧会引起的风险,希望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低烧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体温升高,可老人由于身体退化,机体反应迟钝,有时有了炎症体温也变化不大。老年人用感冒药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低烧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率降低,体内产热也就减少,所以老年人的正常体温就比年轻时低,加上老人周围血液循环较差,往往低热了也没什么感觉。

老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为36.7摄氏度,发热一般指口腔温度持续为37.2摄氏度。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摄氏度,即表明发热了。

老人感染后出现炎症,通常发热反应较慢,而且热度低,退热也慢。当老人热度高时,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出现低热,常常会被忽略,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

另外,当老人患心内膜炎、肺炎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

因此,当老人有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剧变化时,必须尽快到医院治疗。因为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感染疾病时,发热并不明显或不发热,容易造成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增高。

相关推荐

低烧对人体的危害 低烧可引起全身不适

患者在低烧的同时身体可能还会伴随出现全身乏力、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

出牙发烧和感冒发烧什么不同

1、出牙发烧和感冒发烧什么不同 其实出牙期间宝宝抵抗力降低是容易生病的,肠道功能减弱也容易拉肚子,所以都是发烧。但出牙发烧一般都是低烧的,而感冒发烧则多为烧的很高的,而且而过是低烧也不用处理,家里温度好就少穿点衣服。 孩子出牙发烧并不是乳牙萌出造成的。造成发烧的真正原因在于出牙期宝宝牙龈痒,一旦孩子免疫力差,又喜欢啃咬东西、磨咬牙龈(出牙期牙龈会红肿、易破损),就会遭受口腔细菌侵袭,引发口腔黏膜感染、发炎,最终发烧的可能。通常情况下,这种感染影响不会很大,因此常见为低热。 2、宝宝长牙期需补充蛋白质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到37度,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波动。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哪些呢? 低烧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般不会超过

低烧症状什么

1.生理性低烧 长期低烧可能是生理性的,即并非病的表现。这种低烧多为37。2~37。5℃(腋下体温),孩子精神食欲好,无病症表现,通过各方面的检查也没发现不正常。所以家长要注意是不是慢性肝炎。 2.神经功能症状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于神经功能低,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3.器质性低烧一些人是器质性低烧,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

宝宝发烧的症状

1、过热 脸色潮红、易发脾气、没胃口、头发湿、长痱子。宝宝可能是坐在太阳下、关着门的车里、温暖的房间或穿得太厚了。 2、流感 感冒症状严重、流鼻涕、咳嗽、腹泻、呕吐、胃口不好、易发脾气,突然发烧,一般在38.3℃以上。常见于冬春季节。 3、耳部感染 烦躁、哭闹、拽耳朵,发烧,体温超过37.8℃,可能会呕吐、拉肚子、胃口不好。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耳朵里会流出黄水或白水。感冒后最常见。 4、手足口病 长小水泡,比如嘴里、手心或脚掌(也可能在屁股上)。低烧、嗓子疼、没胃口。在四五岁的小朋友中最常见,但任何年

女性发低烧的原因

因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基础体温本就要略高于男性,特别是在月经来潮前、妊娠期、贫血时,体温都可以出现相对增高,出现暂时性的低热现象。这种低烧一般处于37.2-37.4度之间。 怎么办:这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的。 还一种低烧,常常心动过速、头晕、失眠、全身乏力感等症状。多数出现在心理精神紧张后,又无其他病因,此为功能性低烧,一般女性多于男性。这是由非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低热,也叫功能性低烧。用手扪患者的皮肤,仅轻微发热的感觉(体温升高常在38℃以下),中医学称之为“微热”,其特点为早晨及午前的体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0到37度,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 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波动。 苹果分期 很多人认为低烧是体内温度低于正常体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而长期低烧是指发烧在两周以上且中间没间断过。造成低烧的原因哪些呢? 低烧季节性低烧、生理性低烧、环境性低烧、器质性低烧且一

低烧什么危害 给人体带来耗损

虽然低烧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但任何一种持续的低烧。如果长期低热将会给身体带来耗损,出现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因此,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

低烧症状哪些

1、生理性低烧 长期低烧可能是生理性的,即并非病的表现。这种低烧多为37。2~37。5℃(腋下体温),孩子精神食欲好,无病症表现,通过各方面的检查也没发现不正常。所以家长要注意是不是慢性肝炎。 2、神经功能症状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于神经功能低,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3、器质性低烧一些人是器质性低烧,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

低烧要吃退烧药吗 低烧对身体哪些危害

1、在低烧的同时身体可能还会伴随出现全身乏力、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 2、虽然低烧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但任何一种持续的低烧,如果长期低热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耗损,出现抵抗力降低、身体消瘦等情况。 3、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低烧很多情况下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虽然低烧本身给身体带来的危害限,但是如果因此而忽视了身体潜藏的某些疾病,可能会延误治疗,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结核、慢性炎症、风湿、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低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