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减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甲减要怎么治疗
妊娠期甲减治疗方法:
胎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主要依赖母体充足的T4水平,而不是T3水平。左甲状腺素(L-T4)是妊娠妇女或准备妊娠的妇女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首选的制剂,左甲状腺素对妊娠和哺乳均安全,无致畸或大量进入乳汁的证据。
1. 妊娠期甲减甲状腺激素治疗目标
一旦确诊,应及时、足量补充外源性左甲状腺素,保证妊娠早期母体对胎儿的甲状腺激素的供应,满足胎儿第一个脑快速发育期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根据现有的资料,妊娠早期的TSH 2.5 mlU/L可以作为补充左甲状腺素纠正甲减的目标值,但由于hCG的影响,妊娠早期TSH受抑制处于偏低水平,左甲状腺素剂量的调整需根据FT4和TSH确定。血清FT4保持在非妊娠成人正常范围的上限;血清TT4维持在非妊娠成人正常值的1.5倍水平。
2.妊娠期甲减治疗时机
启动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妊娠开始即达到血清TSH<2.5 mlU/L的标准。
3. 妊娠期甲减L-T4治疗剂量
通常左甲状腺素剂量较非妊娠需要量增加30%~50%。剂量增加的平均时间是妊娠8周。增加多少取决于TSH增高的程度和母体甲减的原因,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平均增加量多,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平均增加量较少。原因是妊娠状态下对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增加和TSH控制上限目标值减低。左甲状腺素应当避免与铁补充剂、含铁离子多种维生素、钙剂和黄豆食品等同时摄入,间隔应该在4 小时以上。
妊娠前确诊甲减妇女,如果在左甲状腺素治疗中,孕前应当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使TSH控制在2.5 mlU/L以下。伴T1DM、其他自身免疫病或者有AITD家族史者都是亚甲减和甲减的易发个体,应当在孕前查TSH,TSH低于2.5mlU/L后,再考虑怀孕。TSH在2.5~5.0mlU/L的妇女,未见报道对她们的甲状腺功能进行评估。
在对妊娠期甲减治疗方法了解后,改善这样疾病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这类疾病,也需要女性在饮食上注意,要多吃蔬菜、水果,这样对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很好帮助,对疾病治疗有很大帮助。
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甲硫氧嘧啶(MTU),甲巯咪唑(tapazole也称mathimazole,MMI)和卡比马唑(carbimazole) 等。它们都能通过胎盘,都可以影响胎儿,但它们通过胎盘的量多少有别。丙硫氧嘧啶(PTU)与甲硫氧嘧啶(MTU)相比丙硫氧嘧啶(PTU)通过胎盘比甲硫氧嘧啶(MTU)量少。孕妇应用甲巯咪唑(MMI)治疗,曾有致胎儿畸形的报道,主要畸形是头皮缺损,虽然偶见,但应用甲巯咪唑(MMI)有顾虑。各种药物相比较,在我国丙硫氧嘧啶(PTU)为首选,在美国近年有报道认为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各具优点,根据医生使用经验应用。在欧洲国家常用卡比马唑,它经体内代谢成甲巯咪唑(MMI)而发生作用。以上ATD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在甲状腺内抑制甲状腺激素的有机化和在甲状腺中单碘甲腺原胺酸的偶合,继之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丙硫氧嘧啶(PTU)在周围组织中阻断T4向T3的转化,因为T3的生物效应比T4强数倍,所以丙硫氧嘧啶(PTU)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孕妇甲亢的首选药物。
2β肾上腺素阻滞剂
此药用于控制代谢亢进症状,如对心悸很有效,一般与ATD一起应用,应用数天即可,最多应用数周直到症状消失停药,不需长期给药。常用普萘洛尔(propranolol),通常剂量20~40mg,每6~8小时1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atenalol)25~50mg,2次/d。治疗数天后,症状改善,调整剂量,以心率在70~90次/min为满意。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剂只作为基础治疗或者甲状腺手术前与碘剂合用,为手术准备,术后防止甲状腺危象发生。长期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剂,孕妇容易发生流产,据1991年Sherif报道33例甲亢孕妇合并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卡比马唑(carbimazole),为期6~12周,平均每天91mg,分3次服,自然流产率是24.4%,而对照组77例只服ATD,流产率是5.5%。β肾上腺素阻滞剂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胎儿生长不利。β受体阻滞剂治疗甲亢患者心动过速,但是普萘洛尔通过胎盘,也通过乳汁,长期应用有可能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及心动过缓,对新生儿也有不良作用。有人报道普萘洛尔增加子宫敏感性,降低血糖,有可能使孕妇发生早产、FGR,因此孕妇和哺乳妇女尽量避免应用。
妊娠合并肝炎要怎么办
妊娠合并肝炎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危害较大。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的最常见原因,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和输血传播型肝炎7个类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以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不能通过胎盘传播,孕期不用人工流产或引产,但是妊娠晚期患病,在分娩过程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忽视乙肝病毒,导致随着病毒的增加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化为乙肝;长期过度劳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乙肝病毒。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可宫内传播,产时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感染。
亚临床甲减能够怀孕吗
一般来说,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的人是不容易怀孕的,除非是病情较轻或是经过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了控制,才能怀孕。
怀孕后,为了胎儿在宫内发育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怀孕期间当然要特别保重身体,避免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怀孕期间不能随便使用各种药物。但是如果有病,还是需要治疗的。有的人在怀孕期间患病,因害怕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患了病也硬顶着。其实,这样常是疾病本身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并非药物的作用。有材料报道,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未经治疗者,引起流产、死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发生率较正常妊娠者要高。但如有严格的监控、合理的治疗,预后就好得多了。
近来还有文献报道,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的改变,使得一些虽未经治疗的甲减孕妇在妊娠后期症状可以缓解,但其所生的子女日后可能发生智力发育低下或体格发育迟缓。而经过系统治疗的孕妇的后代发育正常。因此认为凡妊娠期有甲减症状或T3、T4、TBG低下者,应给于适量的甲状腺药物治疗。具体情况,还是请内科医生斟酌情况,决定用药的时间及剂量。
建议女性朋友为了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在备孕前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做相关的检查,在确保自己身体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再来接受备孕的过程,这既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新生命降临的尊重。
二胎备孕要做好哪些准备 治疗身体疾病
二胎备孕要提前治疗好一切可能影响妊娠的疾病因素。智齿疼痛的要拔掉,可能影响怀孕的子宫肌瘤要做手术,乳腺纤维瘤在孕期可能恶变,有必要怀孕前就做手术切掉,假如有甲亢或者甲减,要治好了再怀孕。
妊娠合并甲亢饮食
甲状腺疾病食谱概述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是人类正常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甲状腺细胞合成并分泌一组甲状腺激素,即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激素,对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维生素等各种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细胞生命的活动至关重要。甲状腺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使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分泌过多,从而引起机体各种代谢障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激素增多或因甲状腺素在血液循环中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病。
营养原则
1、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甲亢病人每日热量的供应要比正常人增加50%~70%,建议每日宜给3000~3500kcal。根据饮食习惯,除保证每日三餐外应增加2~3次的点心。生理剂量甲状腺素刺激蛋白质合成,而过多甲状腺素能加速蛋白质分解,引起负氮平衡。故应增加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公斤体重 1.5g。应注意维生素供给,宜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应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
2、适当补充钙、磷、钾为防止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特别对症状长期不能控制或老年病人,应适量增加钙和磷的补给。在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时要选用富含钾的食物。
3、忌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可诱发甲亢,在治疗阶段或甲亢治疗疗程结束阶段都应忌碘。
4、补充锌和镁甲亢时,血钡、镁、锰、锌、锑等微量元素明显降低。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时,镁减少显著,这是持续低钾的原因。甲亢时由于肠蠕动增加,锌吸收减少,汗液中锌丢失而引起低锌,低锌与甲亢脱发有关,并可引起月经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低锰可致卵巢功能紊乱,性欲减退及糖耐量异常。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粳米、小麦、芡实、燕麦、荞麦、高粱、豆类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牛肉、鹅肉、兔肉、野兔肉、鸭肉、鳝鱼、鲤鱼、鲫鱼、青鱼、鲍鱼、泥鳅、武昌鱼、鲈鱼、甲鱼、田螺、牛奶、淡菜、鸡蛋等。
3、蔬菜的选择萝卜、蕃茄、芹菜、白菜、圆白菜、油菜、茄子、苦瓜、洋葱、荠菜、南瓜、西瓜、冬瓜、黄瓜、丝瓜、山药、藕、芥菜、芦笋、竹笋、黄花菜、黑木耳、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橄榄、桑葚、石榴、沙棘、番木瓜、山楂、苹果、大枣、乌梅等。
5、其他花生、百合、枸杞子等;
饮食禁忌
1、慎用含碘过高食物甲亢并非因缺碘而致,使用碘治疗应遵照医师指导准确使用碘的剂量。否则饮食中大量摄碘,如海带、海藻、昆布等,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与分析,将干扰临床治疗。
2、甲亢患者多属阴虚阳亢证型,应禁忌以下食物忌辛辣食物,如辣椒、韭菜、生葱、生姜、生蒜等,以及热性和有壮阳升火作用之食物,如:桂皮、生姜、羊肉、狗肉、鹿肉、麻雀、海虾、海马、海参等。避免煎、炸、烧、烤食物,以免助热升阳,化燥耗阴。忌过食油腻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化热。
3、禁烟戒酒烟酒均为辛燥火烈之物,久之伤阴,化燥,生热。往往使病情加重,干扰治疗。
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
正常妊娠由于母体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故使妊娠合并甲亢诊断有一定困难。在产前检查时发现有甲亢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进一步做甲状腺的功能测定以明确诊断。妊娠期甲亢的诊断标准为:有高代谢症群,血清总甲状腺素(TT4)≥180.6nmol/L(14μg/d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3.54nmol/L(230ng/dl),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12.8。甲亢的病情以TT4最高水平<1.4倍正常值上限者为轻度甲亢;>1.4倍正常值上限为中度甲亢;有危象、甲亢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肌病等为重度甲亢。
1、妊娠期甲状腺激素结核球蛋白增高,引起血清TT4和TT3增高,所以妊娠期甲亢的诊断应依赖血清FT4、FT3和TSH;
2、一过性妊娠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在妊娠三个月达到高峰,它与TSH有相同的α亚单位、相似的β亚单位和受体亚单位,过量的HCG或变异HCG能够刺激TSH受体产生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包括一过性妊娠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怎么治疗妊娠合并甲肝
怎么治疗妊娠合并甲肝呢?妊娠合并甲肝的治疗措施是什么呢?妊娠合并甲肝是一种很无奈的事情,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容易导致胎儿患有甲肝,严重者会危及到胎儿的生命,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甲肝,那么,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甲肝呢?
(1)休息、保肝支持疗法。常用茵陈冲剂、垂盆草冲剂以及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等。
(2)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传给胎儿,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母体代谢、产生缺氧等,以致较易发生早产,所以在孕晚期必须加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监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并行无激惹试验(NST)及B超等生物物理指标监护,临产过程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3)关于哺乳。分娩后甲肝已痊愈者可以哺乳,如在急性期则应禁止哺乳,不仅可防止母婴垂直传播,而且有利于母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甲肝?可以让孕妇更好的治疗甲肝,而且孕妇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妊娠合并甲亢的护理
1早发现,早诊断妊娠期机体生理改变与甲亢表现有相似之处。如心悸,多汗,怕热,食量增加,易疲乏。轻度甲亢所致体重下降可被妊娠体重增加所掩盖,给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造成困难。如发现孕妇体重变化与妊娠月数不相符或不升反降。休息时心率100次/分以上。甲肿,眼征,血管杂音,应怀疑甲亢。及时检查血 FT3,FT4,TSH,如果病人FT3。FT4上升,高灵敏度TSU降低,可确立诊断。妊娠前已患甲亢者,提前告知病人宜在药物维持量期怀孕为好。
2基础护理甲亢孕妇怕热、多汗、心悸、失眠,宜安置于凉爽环境。治疗护理应相对集中,避免不良刺激,帮助孕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对于失眠者遵医嘱予镇静剂。
3心理护理甲亢孕妇易情绪激动,烦躁易怒,加上对自身及胎儿安危担心,对分娩的恐惧,往往紧张多虑。因此,我们要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树立分娩信心同时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参加胎教活动,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情。护理人员及与病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告诉病人在怀孕期间,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 ATD。即可有效控制甲亢,又不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加强产前检查,妊娠早中期每月可复诊一次,妊娠晚期每周复诊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有效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教育家属理解关心患者,多参加胎教活动,使其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态,树立分娩信心。
4用药护理妊娠甲亢首选丙基硫氧嘧啶(PIU)。可抑制外周组织中5-脱碘酶活性,使T4向T3转化减少,且该药透过胎盘较慢而量又少,一般认为 PTU<20mg/d很少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用药期间,嘱病人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漏服;讲明药物代谢规律,取得病人积极配合。5-7天复查白细胞总数十分类一次。白细胞底者用利白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休息时脉率、脉压差、多动表现、震颤、食欲及精神上的改变等。
妊娠合并甲亢
Graves病的发病确切机制不详。妊娠呕吐暂时性甲亢时由于妊娠早期,胎盘分泌大量的HCG,HCG和TSH都属于糖蛋白,因此HCG和TSH有部分交叉,当HCG极度升高时,即出现类TSH作用,甚至表现甲亢。妊娠期甲状腺还有如下改变:妊娠期母体血容量的增加可造成甲状腺激素容池扩大和血清碘的稀释,同时由于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碘增加使血清中无机碘浓度下降,即所谓“碘饥饿”状态,同时孕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刺激肝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的糖基化增强,血TBG升高,对碘的需求增多,以上这些因素使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增大。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受胎盘及下丘脑-垂体一些激素的影响,最早和明显的改变是血清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的升高,继之出现TT3、TT4升高;血清游离T3、T4早期可略增高,妊娠末期稍下降;当胎盘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高时,TSH受抑制而下降达较低水平,少数妊娠女性的TSH可在正常值以下水平。另外约20%的孕妇可检测出抗甲状腺自身抗体。
妊娠合并甲亢需要治疗吗
(1)孕前:因甲亢对胎儿有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确诊甲亢,应待病情稳定1~3年后怀孕为妥,用药(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期间,不应怀孕,应采取避孕措施。
(2)孕期处理
1)甲亢孕妇应在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妊高征。
2)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故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抗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但病情重者,仍应继续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在妊娠中、后期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以维持母血TT4水平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4倍为度,也即可有轻度甲亢。>1.4倍正常上限时才用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中,丙基硫氧嘧啶不但可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且阻断T4在周围组织中转化成发挥效能的T3,使血清T3水平迅速下降。常用剂量丙基硫氧嘧啶150~300mg/d,或他巴唑15~30mg/d,甲亢控制后可逐渐减量。
在预产期前2~3周不用药,或使用控制甲亢的最小有效量。丙基硫氧嘧啶用量每天保持在200mg以下,他巴唑在20mg以下,胎儿发生甲状腺肿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是否加用甲状腺激素的问题有争论,因甲状腺激素不易通过胎盘,使用后反而加大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但联合应用能消除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预防胎儿由于抗甲状腺药物的影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肿大。
3)由于抗甲状腺药物能迅速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有人主张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一般意见认为妊娠期应避免甲状腺切除术,因妊娠期甲亢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母体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并且手术易引起流产和早产。
4)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的应用,剂量10~20mg,每日3次。普萘洛尔对甲亢孕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能缓解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症状。普萘洛尔作用较快,效果较好,适用于甲亢危象和施行紧急甲状腺手术的快速准备。但β受体阻滞剂在早期心力衰竭或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中会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在全身麻醉下会引起严重低血压,长期应用普萘洛尔可使子宫肌肉张力增高,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5)产科处理:妊娠合并甲亢,治疗得当,妊娠能达足月,经阴道分娩和得到活婴。甲亢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妊娠合并重度甲亢,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较高,并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能,故孕期要加强对甲亢的观察和控制,定期随访胎儿胎盘功能和防止早产。
6)产褥期处理:产后甲亢有复发倾向,产后宜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关于产后哺乳问题,虽抗甲状腺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但我们认为应结合产妇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来考虑是否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