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饲养方法
羊的饲养方法
羊的饲养方法
羊的饲养分为放牧饲养、舍饲饲养和半放牧半舍饲饲养。羊是草食家畜,小尾寒羊的饲养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不管哪种饲养方式都应以青绿饲料饲喂为主。规模养羊选择什么饲养方式,要根据当地草场资源、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的数量、羊舍面积以及不同生产方向的绵羊、山羊品种类型来确定。要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进行放牧和利用秸秆等粗饲料补饲,保证羊群正常生长发育和充分发挥生产性能潜力的前提下,尽量做到降低饲养本钱,提高经济效益。
确定每天放牧时间的长短和在羊舍饲喂的次数和数量。夏秋季节各种牧草灌木生长茂盛, 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 这是一种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根据不同季节牧草生产的数量和品质、羊群自身的生理状况。通过放牧可以充分吃饱,满足营养需要,可以不补饲或少补饲。冬春牧草枯萎,量少质差,单纯放牧不能获得足够营养,必需在羊舍进行较多的补饲。肉用山羊和奶山羊为了加速肥育,提高产奶量,放牧的基础上还需进行补饲。这种饲养方式结合了放牧与舍饲的优点,适合于饲养各种生产方向和品种类型的绵山羊。
一年四季羊群都在草场上放牧。国北方牧区、青藏高原牧区、云贵高原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放牧饲养方式 除暴风雪和高降雨天气外。拥有面积广大的天然草原、林间和林下草地、灌丛草地,均可用于放牧绵羊、山羊。细毛羊、半细毛羊、毛皮用羊、肉用绵羊应选择地势较平坦,以禾本科为主的低矮型草场进行放牧。毛用和绒用山羊应选灌丛较少、地势高燥、坡度不大的草山草坡放牧。肉用山羊被毛短,行动敏捷,喜食细嫩枝叶,适宜于山地灌丛草场放牧。放牧饲养投资小,饲养利息低。若能有计划地利用草场组织好放牧管理,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率。如果草场面积小,质量差,单纯依靠放牧羊群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便应进行补饲,否则就会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降低生产性能。
一年四季羊群都在草场上放牧。国北方牧区、青藏高原牧区、云贵高原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放牧饲养方式 除暴风雪和高降雨天气外。拥有面积广大的天然草原、林间和林下草地、灌丛草地,均可用于放牧绵羊、山羊。细毛羊、半细毛羊、毛皮用羊、肉用绵羊应选择地势较平坦,以禾本科为主的低矮型草场进行放牧。毛用和绒用山羊应选灌丛较少、地势高燥、坡度不大的草山草坡放牧。肉用山羊被毛短,行动敏捷,喜食细嫩枝叶,适宜于山地灌丛草场放牧。放牧饲养投资小,饲养利息低。若能有计划地利用草场组织好放牧管理,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率。如果草场面积小,质量差,单纯依靠放牧羊群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便应进行补饲,否则就会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小尾寒羊价格,降低生产性能。
羊的营养成分
羊是人们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饲养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羊全身是宝,其毛皮可制成多种毛织品和皮革制品。在医疗保健方面,羊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羊肉
羊肉营养丰富,历来被用做壮阳的佳品。它富含优质蛋白质12.3%,脂肪28.8%,为猪肉的一半。另外含矿物质磷、铁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A等营养素。《本草纲目》载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金人李果说:羊肉有型之物。 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益阳生则阴长也。”隋朝名医巢元方诊治麻大总管只病曰“风入腠理,病有胸臆,须羊肉蒸熟掺药之则愈。”祖国医学认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肾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病症的治疗,有三高症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
羊血
羊血含蛋白质16.4%,主要为血红蛋白,其次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纤维蛋白。性味咸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于吐血、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出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故《随息居饮食谱》中有‘生饮止诸血,解诸素。熟食但止血,患肠风痔血者宜之“的记载。临床上若遇外伤上出血,取羊血炭十分,混匀敷于患部,再用纱布加压包扎,血即可止。
羊肝
羊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等成分。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每克肝含维生素A为29900国际单位。羊肝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凡血虚羸瘦、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症、白内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剂。羊肝若于菟丝子、车前子、枸杞子、决明子等19味中药配合,即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
羊睾丸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羊睾丸(羊蛋)具有补肾壮阳、滋阴益精、抗疲劳等功效,可以提高动物的性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强壮身体的作用。
现代生物化工中,羊睾丸是重要的生化原料。羊睾丸以及其间质细胞是重要的生物化工提取原料。采用基因表达法可以提取一系列重要的生化中间体,如:提供细胞营养的肌氨肽苷溶液;作为重要细胞转移的羊睾丸转移因子,以及可以提高人体微循环,确保人体二次细胞器官发育的羊睾肽等。
生蚝的饲养方法
生蚝的饲养方法
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m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cm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cm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cm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m。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2、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kg以上。
滩涂播养
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3、播苗方法: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蛎、虾混养
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m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50cm,中后期控制在50~60cm。
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2cm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生蚝的饲养管理
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养。
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 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生蚝的药理作用
1、生吃牡蛎是很多国家的传统,据说可以提高男性功能。其实,牡蛎中的活性肽对人体有多种功能,生吃只是获取了很少一部分营养保健功能,大部分由于人体胃酸的破坏作用,而没有被人体吸收利用。
为了获得牡蛎的有效营养素,用新鲜的牡蛎肉,在常温下进行酶解,筛分获得多种牡蛎多肽的混合物。此混合物通过特殊的生物转化技术,形成大小均等的小分子肽,同时获得在胃酸环境下不易被破坏的能力,使之能在活性状态下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修复及营养细胞的保健功效。
2、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牡蛎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动物实验证明:牡蛎制剂白牡片能治疗豚鼠实验性溃疡和防止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抑制大鼠游离酸和总酸的分泌。
3、其他作用:牡蛎可能有调节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生用镇静、软坚、解热的效力良好;煅用则涩而带燥,收敛固涩之力较强。具有壮阳作用!
娃娃鱼正确的饲养方法
1. 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2.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氯气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3.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4. 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5.娃娃鱼很害怕阳光,而且它们讨厌有人干扰它们的生活,所以饲养娃娃鱼的地方要安静和阴凉,避免阳光直射。
鸭嘴鱼的饲养方法
1:鸭嘴鱼的适温范围广。既不怕低温,也能忍耐高温。在冬季,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仍有充足的溶解氧,就能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在夏天,池塘表层水温往往会超过35°C,它仍然可以正常的生长!
2:生长快。鸭嘴鱼是淡水鱼类中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每尾(专养)可达到1.5市斤。套养可达2斤以上!
3:饲料省。它主要是吃浮游动物的,套养中不用单独投喂饲料。专养的话饲料比也不会超过1.3:1.
4:易捕捞。它的习性与花鲢相似,不善跳跃。第一网的起捕率在90%以上!
5:病情少。主要是寄生虫类。现今还没什么病情出现!
鸽子的饲养方法
鸽子的主食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例如平时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训练时改为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鸽子的辅食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卷心菜、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矿物饲料的配比是:黄泥、黄沙各3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合搓成圆球晒干,喂时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
喂食时间
每天喂料两次,上午7点左右一次,下午4点30分左右1次,上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1/3,下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2/3,每天每只成年鸽的饲料量为50克左右,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点。饲料应在鸽子回到鸽舍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
鸽子训练竞翔期间,应多喂玉米、豌豆,且要先喂水,后喂饲料。可先喂葡萄糖水,再喂淡盐水。夏季和孵幼鸽期间,可在其饮水中加适量食盐。
鸽舍的要求
鸽舍应该建立在具备 向阳,干燥 通风的 地方,鸽舍建设有很多种样式,最主要是看你准备养的鸽子的数量,以及要建造鸽舍的场地大小。现在市场也有很多鸽舍购买的,如果不是专业大型养殖,直接购买会比较合适一点
鸽子的洗澡
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必须十分注意鸽子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天水浴一次即可。
鸽子洗澡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一个鸽子想洗澡,就会去洗澡;尽管如此,有些鸽子却怕水。有些只在水中呆一会儿,只是把它们的脚和翅膀打湿而已;其他的则是使自己充分的浸湿,直入皮肤。如果确定所有的鸽子都喜欢洗澡,则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和地点,当然是在近棚处设置一个洗澡用的浅盆,但首先要注意在前一次使用过后,浅盆有没有彻底的清理过。如果注意到有同样的一只鸽子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洗澡,那么就得个别地强制这些特殊的鸽子洗澡。强迫洗澡就是说用手一次一只,将鸽子浸入洗澡盆里,轻柔地用别一只手先后拉开左右翅膀,让水更多的浸入鸽的皮肤,原则上,不喜欢洗澡的鸽子是没有足够的活力,这种情况下,强迫洗澡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小鸭子饲养注意事项
正确的饲养方法能够使小鸭子的寿命长点。那么,小鸭子饲养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可以从温度、湿度、饲养密度、清洁等问题进行说明。
一、温度
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二、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三、饲养密度
鸭子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鸭子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一般控制在:
第一周20-25只/平方米;第二周10—15只/平方米;第三周8—10只/平方米,以后按6—8只/平方米饲养。
四、清洁
要搞好鸭舍及活动场的卫生,舍内勤换垫草,对鸭舍、活动场及周边定期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消毒,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鸭舍空气清新。每天供给鸭子全价的鸭饲料和青饲料及充足的饮水。
黑龙鱼的饲养方法
银龙鱼的饲养简单,pH6.5~7.5、温度22°C~28°C都是适宜环境,甚至高温至31°C也可以正常生长。需要注意的是,银龙鱼的身份虽然也归属“活化石”,但它并没有其他古代鱼类呼吸空气的本领,也不耐受污浊的环境。鱼缸中务必提供清澈、流速快、容氧量高的水体。银龙鱼属于水面上层鱼类,饲养不当会有“掉眼”的问题。流传最广的预防方法是在水里搁乒乓球,但笔者的经验是这个方法未必管用。因为乒乓球就算新奇,也只有那么一阵子,两天过后当我们的银龙鱼知道那东西不能吃的时候,就会对它失去兴趣,不再关注,当然也就没用了。所以关键还是饲养手法。银龙鱼属于“视觉系”的猎手,靠眼睛来搜寻猎物。只要投喂的食物在水面上层,它们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向上,自然不会“掉眼”了。
虾的饲养方法
虾的饲养方法
选种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雌雄比为1:1的100对虾作为亲虾,选后的亲虾饲养在覆盖有玻璃钢瓦和供热加温系统的6×8×l米的水泥池中,每天按在池虾体重的10%投喂新鲜剪碎的“龙虾”头。红螯螯虾前部外侧呈红色,颜色鲜艳,螯长度超过体长;雌虾的螯基本都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成熟的雄虾生殖突位于第五步足基部呈明显的棒状;雌虾的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的基部。在饲养亲虾池中放入一些洗净消毒的网片作亲虾的隐蔽物,每天吸污换水,保持光照12I:12D(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产卵
4月下旬亲虾开始交配产卵。红螯螯虾的交配是软壳交配,交配前雌虾要进行生殖蜕壳,在雄虾产出精子的12小时内雌虾开始产卵。雌虾产出的卵受精后为深黄色,粘附在腹足以及尾扇向内卷曲形成的空腹内。一只重为48克的抱卵虾怀卵量为326粒,怀卵量高的-虾抱卵达441粒,低的只有27粒。
胚胎发育
红螯螯虾的受精卵为深黄色,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转变为黄橙色、红橙色、浅灰色。将抱卵虾分为4个组作胚胎发育对比试验发现:在19℃条件下红螯螯虾虾卵的胚胎发育极其缓慢;在21~23℃时,孵化出膜时间为41天,80天有幼虾脱离母体;26℃时受精卵30天孵化出膜,52天幼虾脱离母体;29~30℃时,25天孵化出膜,40天脱离母体。
幼体培育
红螯螯虾幼体孵化收集后放入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水体中有机碎屑、单胞藻类是否丰富对提高红螯螯虾幼体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饵料数量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通过对幼虾解剖发现,幼虾肠胃中基本没有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残骸,这主要是幼虾活动能力差对浮游动物不易获得的原因。经7个星期饲养,幼体平均规格可达7.6厘米。5.最新科学养殖增加虾营养价值和产量的方法虾养殖如果加强其体内astaxanthin中文名叫虾青素也叫超级维生素E(见参考资料虾的超级抗氧化活性及其应用)的含量,即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的astaxanthin含量,即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2.0%的astaxanthin藻粉,会有以下经过验证的效果(详情见扩展阅读):
幼虾:每吨饲料添加0.4~0.8公斤(存活率提高50%) 使用时间:整个养殖期。
成虾:每吨饲料添加0.24公斤(存活率增45%,虾病显著减少)使用时间:捕捞前2个月。
产虾:每吨饲料添加0.75~1.5(产卵增40%) 使用时间:产卵前2个月。
虾的食疗价值
淡水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虾可以与燕麦、韭菜花、白菜(做熟的)、葱、香菜、豆苗、枸杞子、豆腐同食,不可以与西瓜、猪肉、南瓜、西红柿、猕猴桃、百合、菜花、浓茶共食以免引起身体不适或中毒
虾肉主治小儿赤白游肿,将虾捣碎后敷贴于患部。作汤可治疗包块,托痘疮,下乳汁。煮成汁,治风痰。捣成膏,敷虫疽有效。生于水田及沟渠的虾有毒,制成腌品更有害。和热饭盛于密器中腌制来吃,能将人毒死。没有须或腹下通黑的,煮后变为白色的,都不能吃。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常吃鲜虾(炒、烧、炖皆可),温酒送服,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如果妇女产后乳汁少或无乳汁,鲜虾肉500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可起催乳作用。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海虾是可以为大脑提供营养的美味食品。海虾中含有三种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虾、小龙虾、对虾,含大量的维生素B12。同时富含锌、碘和硒,热量和脂肪较低。注意:胆固醇含量较高,胆固醇偏高者不可过量食用。
虾的营养分析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不管何种虾,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而且无腥味和骨刺,同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海虾还富含碘质,对人类的健康极有裨益。根据科学的分析,虾可食部分蛋白质占16~20%左右。虾籽非常好
虾的禁忌
虾和南瓜:同食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黑豆、甘草解毒。
虾和果汁:同食会腹泻。
虾皮和黄豆:同食会消化不良。
虾皮和红枣:同食会中毒。
鸭子的饲养方法
鸭子的饲养方法
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养殖。
放养时间
根据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场地选择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棚舍建造
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鸭子的放养方法
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食物很广,大型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的养殖技巧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周龄以上,20℃左右。
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
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属羊的人命不好的历史来源
传说在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是艰难的,为了生活或者是提高生活水平,人们尽最大可能挖掘自然资源,相对于其它动物来讲,羊更加具备了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保证。首先从羊的身体来讲,羊身上都是宝,羊皮是人们保暖的重要的东西,羊肉是人们餐桌上的必需品,就是羊粪也不是无用 的东西,还是人们种田的好肥料。其次,羊的脾气比较温顺,对人构不成危害;老虎浑身是宝,但是人们要获取老虎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性命)的。再次,饲养羊的成本比较低,羊吃的是草,给人类提供的是鲜美的羊肉。可见,羊适合人类的饲养,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饲养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宰杀处理有用的羊只,老羊取皮为冬天的保暖而被杀,小羊因肉嫩为美而被杀,这样使羊难于享受“四世同堂”天伦之乐,这就是“十羊九不全”的来源。
据历史学家考证,十羊九不全是为了诅咒慈溪太后,清朝咸丰年间之前,并未出现过“十羊九不全”之说。相反,历史上认为属羊的命好,是安定富裕美好的象征。“十羊九不全”是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因为慈禧太后(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生)属羊,为了推翻她,于是民间开始宣称属羊的命不好,从而在精神上对她造成打击。况且曾国藩、李鸿章都属羊,再加上清朝末年吏治的腐败,使百姓对属相的几个王侯将相,心生厌恶。导致了此传说。“十羊九不全”说法,是近现代出于政治的需要,民间流传下来的。
海鱼的饲养方法
海鱼的饲养方法
1、海水鱼需要很完善的过滤系统(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新缸的物理过滤需要吸氨石,各种瓷环等滤材;生物过滤需要硝化细菌和海藻;生物滤床建立的时间需要2-3个月,如果添加大量的硝化细菌,时间会缩短。在两种过滤没有建立之前,放进任何生物都不会存活太久的时间。
2、如果你喜欢珊瑚造景缸,千万不能买蝶鱼,狗头,鹦哥之类的品种,会吃光你的珊瑚的;小型鱼不能和大型食肉鱼在一起养殖。如狮子鱼和很多隆头鱼;总之,要避免种类之间的冲突。
3、定期换水,建议每2个月更换20%的海水;并定期添加微量元素;在养鱼后的2个月开始使用蛋白分离器;海水是硬水,定期检测亚硝酸盐的浓度和PH的稳定。
养海鱼的海水特性
海水是与淡水完全不同的两种水质,它不但表现在水的化学特性不同,还表现在动与静的差别。海水潮起潮落,永无休止。海水观赏鱼很难在淡水中生活,淡水观赏鱼也很难在海水中生活,因此海水观赏鱼饲养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海水的特性。
(1)水温:海水观赏鱼对水温的要求较淡水热带鱼要高,它们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所能适应的温度变化范围很窄。天然海水的水温多在25—28℃,水温日温差的变化很小。水族箱中的海水水温应控制在 27—28℃,水温日温差应控制在1℃左右。在海水观赏鱼水族箱中,同时饲养有活体珊瑚,海葵等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生长水温为26—30℃,如果水温高于30℃,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受到影响,如果水温低于25℃时,无脊椎动物的活力减弱,也会影响到海水鱼的健康,因此海水水温的稳定,是饲养好海水观赏鱼的前提。
(2)盐度和比重:盐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盐分的数量,不同地域的海水,不同水温的海水,盐度是不同的。比重是指海水的密度除以蒸馏水的密度。由于蒸馏水的密度等于1,所以海水的比重永远大于1。海水的盐度和比重,在不同的水温中,数值是变化的。如在珊瑚礁海域,在水温25℃时,测得天然海水的比重介于1.022—1.023间,天然海水的盐度介于3.3—3.5%间。所以水族箱中饲养海水观赏鱼时,海水的比重应控制在1.022—1.023,海水的盐度应控制在3.3—3.5%间。实际上,海水的盐度是很难测定的,它是通过液体比重计和导电度计的数值推算出来的。导电度法是使用电导仪测定海水中的带电离子的数量,以此来推断海水的盐度,但在实际饲养中应用较少。比重法是依据海水的密度与纯水的比值来推算海水的盐度,它在海水观赏鱼的饲养中应用较普遍。测试时要注意当时的水温,只有在同一水温测得的数值才可以比较,这样控制了海水比重的稳定,也就是控制了海水盐度的变化。
(3)酸碱度(PH):海水的碱性较强,天然海水的PH值经常稳定在 7.9—8.4之间。海水观赏鱼对水质 PH要求较高,因此水族箱中的海水 PH应维持在8.0—8.5之间。水族箱中饲养海水鱼后,海水的P H是经常变化的。当海水的PH降至8.0时,表示海水的缓冲能力正在下降,它会直接影响到海水鱼的正常活动,应及时在水中补充C02。补充C02的方法,可采用专用的C02反应生成器。
(4)硬度:海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所含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多少来决定的。天然海水的硬度多维持在 7—9dH。在水族箱中,海水的硬度应控制在7‘—9‘dH。海水的硬度是经常变化的,当水族箱中的海水硬度下降到5‘—6‘dH时,表示海水中CO2的数量正在减少,海水中的钙离子数量正在减少。海水的硬度可采用专用的药水测得。在水族箱中,海水的P H值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水硬度的稳定,也就是说水族箱中的海水,PH值和硬度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缓冲平衡系统。
C02溶解于水中,它是以H离子和 Hco3形式存在的。海水中无脊椎动物珊瑚等身上共生的单细胞虫黄藻,在生长时需要大量的C02,当水中 C02不足时,水中的Ca离子和Hco3就会结合形成白色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C02气体,这样海水中的H离子数量不断增加,表现为海水中的PH值不断下降。海水中的钙离子数量不断减少,表现为海水的硬度正在下降。当往海水中补充C02时,C02可将白色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溶解,并不断地溶解于水中,这样海水中的Ca离子和 H离子数量不断增多,表现为海水的硬度和PH值回升,这就是水族箱中的海水的缓冲系统。只要海水的硬度稳定在7’—9‘dH,海水的PH值也会相应地稳定在8.0—8.5之间。
(5)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海水中的一种有害化学物质,它是由残饵、鱼体的排泄物的腐败引起的。海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3毫克/升以下。如果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0.5毫克/升时,水族箱中的海水鱼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海水中的亚硝酸盐是通过生物过滤系统来有效去除的。海水中的脱氨菌和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水族箱中的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5毫克/升以下。
(6)铁:海水中铁的含量应维持在0.01—0.1毫克/升。铁质不仅是珊瑚中共生的单细胞虫黄藻的营养盐,同时也是海水鱼、无脊椎动物体色鲜艳的营养物质。当水中铁的含量过低时,水族箱中的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的体色就会变淡。一般来说,当铁的含量低于0.01毫克/升时,应及时补充液态铁,保持海水水质的稳定和无脊椎动物的正常生长。
(7)硅酸盐:海水中硅的含量应低于5毫克/升。硅的含量越高,海水中的褐藻生长就越旺盛。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因此水族箱中的底砂应尽量不选用含硅丰富的石英砂。为了控制褐藻的生长,就必须控制硅酸盐的含量。海水中硅酸盐、铁、亚硝酸盐等的含量,都可通过专业的化学药水来测得。
养海鱼的常识
海水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因此,我们要饲养它,必须要有相关的设备,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摸拟大洋中的生活环境。
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盐度1·020%~1·023%之间,并需摆上海里的动植物。如珊瑚、海葵、海蟹、海草等。只有这样,海水鱼才肯高高兴兴地在这里安居乐业,继续生活下去。
养海水鱼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掌握要领,它比金鱼、热带鱼还好养,且一年须换一次水,每次只须换1/3就行了。关键是在于水质和盐度的控制。否则,鱼儿少到三五天,多则两个星期就会撒手而去。当然养得好的,可以三年五载的长期生存下去。
海水鱼主要以珊瑚、海葵、海草等为伍,所以在鱼缸中摆入珊瑚、海葵、海草之类的东西,不仅可以与海水鱼相交辉映,点缀其生活环境,而且还是海水鱼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呢!当然,在人工饲养时,要按时加些营养液,用来调剂。
常见观赏螺的饲养之苹果螺
很多螺因外貌奇特而被当做观赏螺来饲养,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常见观赏螺的饲养方法。
常见观赏螺的饲养之苹果螺
环境与适应:在沼泽、沟渠、池塘、湖泊和河流中,都可见到苹果螺的生态系统。
大部分的品种偏好止水胜过流水,只有少数品种能适应有强烈水流的河流。
常见观赏螺的饲养之斑马螺
属汽水域螺。壳上黄黑相间着长条形纹路,很漂亮。斑马螺身上的纹路很丰富,有锯齿状的条纹也有成斑点状的,等等。
生存环境:虽然是汽水域螺,但是在淡水里也一样能很好生存。
斑马螺在淡水适应性很强,属于生命力较强的螺,较差的水质环境中也能生存。
斑马螺适合PH7.1-7.4的硬水,软水中容易溶壳,壳外美丽的条纹被溶蚀,降低了观赏价值。
适宜生活在20-26℃的水温里。22-24℃最适宜斑马螺生长,也最活跃。
常见观赏螺的饲养之角螺
也叫水雷螺。这种螺的壳体类似海洋里的螺,客体有枝状突起,非常像一颗水雷在水中,体色也非常多样化。
1、生存环境:角螺属汽水域螺。
和斑马螺的环境要求一样也是比较皮实的螺,要想保持角螺的角长而美丽,一定要保持好缸里水体的硬度和充足的钙质。否则很容易被溶短,特别是新长出的角,而失去角螺的特色。
2、食物:同斑马螺。
常见观赏螺的饲养之鲍鱼螺
顾名思义,因体形像鲍鱼而得名。壳上的纹路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是网格状纹路。
在网上也有人称它为篱螺或笠螺。
现在市面上还有一种叫军帽螺的。除了壳体是乌色,尾部比较突起外,其他形态都和鲍鱼螺一样。所以归在一起讲述。
生存环境:同斑马螺。
对水质要求略高于斑马螺。
鲍鱼螺在捕抓时要注意它的腹部的吸附力很强,吸得很紧,不要强行剥离,这样鲍鱼螺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导致死亡。
蛤蜊的饲养方法
蛤蜊的饲养方法
当幼苗生长到商品规格种苗时(指白苗、中苗、大苗),就可移殖养成或出售,洗苗时间还要结合气候、潮水而定。农历初一、十五的十二时(半夜十二点及中午十二点)是大潮。而每天满潮时差大概是50分钟左右。一般在天气凉爽,非下雨天和非小潮水期间进行,这样洗的苗种健壮,运输成活率和养成成活率高。产苗区与养成区经常不在同一地区,因此移苗就需要一段运输过程。由于杂色蛤适应环境能力强,能经受数小时甚至几天不于涸、不致死。体腔内部含存一定量海水,捕捞后能起调节作用,这对贮存与发运带来一定好处,但对贝类的分选时间、包装、运输等因素仍会直接影响它们的质量。在运苗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短途运输:一般用车运,亦可用船运。运输历时24h以内,无需采取降温措施。
2)长途运输:运输历时24h以上,需用冷藏车。苗种与冰袋交错排开,并用竹片分层相隔,控制温度3℃左右,运输80h~100h,成活率95%以上。
3)一般用网袋装苗,每袋30kg左右,网目大小以不漏苗为准。
4)蛤苗应是当日采取的,且苗体应洗干净,不含泥沙等杂物。
5)运输时间最好在北风天,温度比较低,成活率高。南风天气易死亡,最好是当天洗苗,当天运输,当天播苗,从起苗到播苗最迟不超过3个潮水为限,以利提高播苗成活率。
6)在洗苗和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把蛤苗碰伤击破贝壳,引起死亡,互相感染,影响运输成活率。
7)不论车、船运输都得加蓬,避免日晒、雨淋造成死亡,但是不得密盖,以防闷死。
8)运输前必须准确计算放养场的潮水,以确定启运时间,如果放养在低潮区,应在大潮期间运苗,否则苗运到,埕地不干露,无法播种。
潮间带养殖花蛤
(一)养殖场的选择条件
成蛤的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砂多泥少(含砂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海水比重为1.010~l.025,最为理想的比重为1.012~1.020;流速为40~100厘米/秒。
(二)整埕播苗
1.播苗季节:播苗季节,依苗种的个体规格大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白苗,一般在4~5月播苗;中苗大多在12月播苗,有的地方因天气寒冷等原因,推迟到翌年春天播苗;大苗一般在产卵之前播苗。
2.整埕:整埕工作,主要是先在埕地靠近港道处和潮下带的边缘,用芒草筑堤,以防蛤苗流失。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大片的滩涂也要用芒草围堤,隔成数块,便于管理。而后捡去埕面上的石块、杂物,用砂填好洼地,整平埕面。若埕地较软,则须开挖排水沟,以防埕面积水。最后,在播苗之前一星期,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茶籽饼(8千克/亩)泼洒埕地,杀除敌害生物。
3.播苗方法:播苗方法有干播和湿播两种。
(1)干播:退潮后埕地干露时,从停泊在埕地上的运苗船中卸下蛤苗。播苗时,要求播撒均匀,防止成堆集结。若潮水已上涨无法继续播苗或播苗未完成时,则应将蛤苗卸下,浸没于水中,待下一潮水再播。
白苗因个小体轻,易被潮水带走而流失,故多选用此法播苗。
(2)湿播:湿播是在潮水未退出埕面时,用船把蛤苗运至插好标志的埕地上,在标志范围内按量播撒均匀。播苗,应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蛤苗流失。
用湿播方法,增加了播苗时间,提高了工效和蛤苗的成活率,但播撒较不均匀。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苗和大苗播撒。
4.播苗密度:播苗密度,直接影响到蛤仔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如播苗密度太大,蛤仔生长较慢;如播苗密度太疏,不能充分利用养成面积,单产较低。因此,要掌握适宜的播苗密度。其播苗量,要根据蛤苗个体的大小、潮区的高低和底质条件等因素来决定(表19-6):蛤苗个体大的,成活率高,可少播;潮区低的,蛤苗摄食时间长,生长快,同时敌害也较多,蛤苗受害率高,应适当多播;底质较硬的埕地,稳定性好,亦可多播。
此外,还要根据海区饵料生物的多寡及流速的大小而酌情增减。
表19-6蛤苗播苗密度与苗种规格、场地条件的关系。
三)养成管理
俗话说“三分苗,七分管”。做好养成期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1.移殖:移殖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养殖潮区,疏散养殖密度,促进生长。
(1)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小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7个月的养殖后,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同时,蛤仔的体质逐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应移到较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加速蛤仔的生长。
(2)随着不同季节移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层保温性好,冬天不易冻死蛤苗和砂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不易晒死蛤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不同,可移植到不同的场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用边收获、边移植的方法进行。
(3)加快产后亲蛤恢复体质,移植促进生长:亲贝在产卵排精后,因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易造成死亡。所以,应在繁殖季节之前,把亲贝移植到潮区低、饵料丰富、风平浪静的场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2.防止灾、敌害:严重威胁蛤仔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和台风。在易受台风袭击的埕地,应争取在台风季节来临之前,收获或移植到安全地带;受洪水威胁的埕地,也应采取类似的措施;对未来得及收成和移殖而受害者,必须及时抢救,清除覆盖埕面的泥砂,集拢散失的蛤仔,以减少损失。
蛤仔的敌害生物及其防治措施如前所述。在养成期间应经常下埕除害,减少损失。
3.加强日常管理:蛤苗播放后,要经常到埕间巡管,检查蛤苗有否流失、蛤仔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敌害的危害情况等,以便及时补苗或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疏通水沟、填补埕面、修补堤坝等。特别是刚繁殖后的亲蛤,体质虚弱,多数上浮在埕地表面,若被人为踩踏,死亡率更大。所以,在繁殖季节之后,更应加强管理或进行移殖。
鸽子的饲养方法
鸽子的饲养方法
鸽子的主食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例如平时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训练时改为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鸽子的辅食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卷心菜、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矿物饲料的配比是:黄泥、黄沙各3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合搓成圆球晒干,喂时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
喂食时间
每天喂料两次,上午7点左右一次,下午4点30分左右1次,上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1/3,下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2/3,每天每只成年鸽的饲料量为50克左右,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点。饲料应在鸽子回到鸽舍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
鸽子训练竞翔期间,应多喂玉米、豌豆,且要先喂水,后喂饲料。可先喂葡萄糖水,再喂淡盐水。夏季和孵幼鸽期间,可在其饮水中加适量食盐。
鸽舍的要求
鸽舍应该建立在具备 向阳,干燥 通风的 地方,鸽舍建设有很多种样式,最主要是看你准备养的鸽子的数量,以及要建造鸽舍的场地大小。现在市场也有很多鸽舍购买的,如果不是专业大型养殖,直接购买会比较合适一点
鸽子的洗澡
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必须十分注意鸽子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天水浴一次即可。
鸽子洗澡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一个鸽子想洗澡,就会去洗澡;尽管如此,有些鸽子却怕水。有些只在水中呆一会儿,只是把它们的脚和翅膀打湿而已;其他的则是使自己充分的浸湿,直入皮肤。如果确定所有的鸽子都喜欢洗澡,则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和地点,当然是在近棚处设置一个洗澡用的浅盆,但首先要注意在前一次使用过后,浅盆有没有彻底的清理过。如果注意到有同样的一只鸽子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洗澡,那么就得个别地强制这些特殊的鸽子洗澡。强迫洗澡就是说用手一次一只,将鸽子浸入洗澡盆里,轻柔地用别一只手先后拉开左右翅膀,让水更多的浸入鸽的皮肤,原则上,不喜欢洗澡的鸽子是没有足够的活力,这种情况下,强迫洗澡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鸽子的生理特性
它们翅长,飞行肌肉强大,故飞行迅速而有力。鸽类雌雄终生配对,若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很久以后才接受新的配偶。鸽栖息在高大建筑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数十只结群活动,飞行速度较快,飞行高度较低。在地上或树上觅食种子和果实。在山崖岩缝中用干草和小枝条筑巢。巢平盘状,中央稍凹,一般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家鸽就是由原鸽驯化的。它的同类野鸽,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中亚地区,中国见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西部和中部。体长295~360毫米,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属绿和紫色闪光,背的其余部分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横斑,尾羽石板灰色,其末端为宽的黑色横斑,雌雄相似。鸽类均体形丰满、喙小、性温顺。行走的姿态似高视阔步,并带有特征性的点头动作。
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和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鸽子的归巢能力指,一幼小的鸽子在一个地方长大后,把鸽子带到很远的地方,它仍然能找回它原来的老巢。人类养鸽已有5000多年历史,形成不少性状各异的品种。对于鸽子究竟依靠什么方法识别归巢方向,还没有一个定论。磁场说、太阳说、气味说等都各自有其根据。也许鸽子是在综合利用这些本领。
鸽子的生活习性
雌雄鸽共同筑巢、孵卵和育雏。鸽子交配后,就会出去寻找筑巢材料,构筑巢窝。生产性能好的公鸽还具有“逐妻”行为,若雌鸽离巢时,雄鸽会追逐母鸽归巢产蛋。雌鸽产下蛋后,雌雄鸽轮流孵蛋,公鸽每天上午9时入巢孵化,换母鸽出巢觅食、活动。下午5时母鸽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9时。就这样公母交替,日复一日,直到孵出雏鸽为止。幼鸽孵出后,公、母鸽共同分泌鸽乳,哺育幼鸽。鸽卵孵化期一般为17天左右,超出这个时间,幼鸽尚未孵出,公母鸽就会放弃旧巢,另寻新巢产蛋再孵。因此,生产中,若发现超过孵化期还未出雏,应及时取出未孵出的蛋,以便让鸽及时产蛋。鸽是晚成鸟,与其他鸟类不同,幼鸽刚出壳时,眼睛不能睁开,体表羽毛,稀少,不能行走采食,需经亲鸽喂养;;4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
鸽子反应机敏,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鸽群周围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夜间要注意防止鼠、蛇、猫、狗等侵扰,以免引起鸽群混乱,影响鸽群正常生活。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鸽子记忆力很强,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均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对经常照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若平时粗暴地对待它们,往往会不利于饲养管理。鸽子还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要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需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调适。在鸽子的饲养管理中,应固定日常饲养管理程序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能。鸽子具有强烈的归巢性。无论家鸽或野鸽均具有强烈的归巢性。一般来说,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时刻都想返回自己的“故乡”,尤其是遇到危险和恐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都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
同其他家禽或鸟类相比,鸽子具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首先,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鸽子性成熟后,对配偶具有选择性,一旦配对就感情专一,形影不离。不像其他家禽那样滥交滥配。在同一鸽群中,若雌雄鸽数量不相等,还可能出现二公或二母的同性配偶。鸽子配对后,公母鸽都参加营巢、孵化和哺育幼鸽活动。鸽子在丧偶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重新配对。在生产中为了培育优良品种,提高鸽子的品种质量,避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可有计划地人工选配。若雌雄鸽自由配对后,也可重新拆开再配,但非常费时费力。因此,在育种时,要掌握鸽子的这一特性,尽早制定人工选配计划,以防自由配对。另外,成年鸽失去配偶后,在发情季节,因性欲强烈,也可能出现乱交乱配现象,这就可能会扰乱鸽群,为了保持鸽群的安静,可以将发情鸽及时配对,或者暂时将其隔离。
野生的鸽子在条件时宜的情况下,每年最多可以进行8次繁殖,每次都会有两个小生命诞生。鸽子繁殖的频率,取决于食物的充足程度。小鸽子大约需要18~19天才能孵化破壳,父母会用一种特殊的鸽子奶喂养小家伙。刚破壳而出的小鸽子一天之内体重就会增加一倍,不过四天之后才能睁开眼睛。大约两个月之后,小鸽子们就可以离巢了。
鸽食物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均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要有玉米、麦子、豆类、谷物等,一般不吃虫子等肉食。鸽习惯吃生料,人工喂养也可适应熟食。在人工饲养场也可用颗粒混合饲料喂养。
鸽子的活动特点是白天活动,晚间归巢栖息。鸽子在白天活动十分活跃,频繁采食饮水。晚上则在棚巢内安静休息。但是经过训练的信鸽若在傍晚前未赶回栖息地,可在夜色中飞翔,甚至可在夜间飞。
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对经常照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若平时粗暴地对待它们,往往会不利于饲养管理。鸽子还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要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需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调适。因此,在鸽子的饲养管理中,应固定日常饲养管理程序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能。
鸭的饲养方法
鸭的饲养方法
养鸭的特点:一是气候适宜。秋后10天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养到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公斤,而且仔鸭较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秋季雏鸭可以在一季稻田、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湖滩、塘池、沟渠等处放牧,让雏鸭觅食天然动植物饲料,不仅有利于稻田的除虫、耘苗和通风,而且鸭群长得特别快,缩短了饲养周期。当然饲养秋鸭有其特定的条件。前期鸭子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以防暑降温、促进食欲为主,后期因气温逐渐下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一、加强通风。保证鸭舍的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果夜间闷热,鸭子呜叫,可将鸭子赶人池水中,有条件的农户,可以使用电风扇通风。
二、增设遮阳棚。初秋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尽量将鸭子早放晚归,中午炎热时赶到遮阳棚里或大树边休息纳凉,减少热辐射。干热的中午可向棚内、鸭体喷洒凉水降温,以防中暑。
三、注意饲料的配制和饲喂。雏鸭养至7日龄后即可转入正常饲养。饲料的配合比例是(%):玉米38、次面粉20、糠麸10、豆饼25、鱼粉3、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以及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出壳后第1周的24小时内不断水、料,让其自由采食;l周后每3小时喂料1次;20日龄后每天喂料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牧,减少用料量。
四、加强保温。10月底起就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把鸭舍周围通风的地方,堵得严严实实,防止贼风侵袭。放牧时将鸭赶到比较暖和的河滩、塘池、水渠避风处,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
五、加强防疫。要经常检查舍内温度,观察雏鸭的饮食、排便、活动情况。经常洗刷饮水器,保证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勤换垫草或改用沙土,既渗透性好,又防止寄生虫、细菌的滋生。此外,应注意防止天气突变而引起的感冒,平时可在饲料中加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钙盐、复合维生素等药物,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鸭子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
鸭的饲养方式
1.放牧饲养 育成鸭的放牧饲养是我国传统的饲养方式。大规模生产时采用放牧饲养的方式已越来越少。
2.全舍饲饲养
育成鸭的整个饲养过程始终在鸭舍内进行称为全舍饲圈养或关养。鸭舍内采用厚垫草(料)饲养,或是网状地面饲养,或是栅条地面饲养。由于吃料、饮水、运动和休息全在鸭舍内进行,因此,饲养管理较放牧饲养方式严格。舍内必须设置饮水和排水系统。采用垫料饲养的,垫料要厚,要经常翻松,必要时要翻晒,以保持垫料干燥。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采用厚垫料饲料,可选用网状地面或栅条地面饲养,这两种地面要比鸭舍地面高60厘米以上,鸭舍地面用水泥铺成,并有一定的坡度(每米落差6~10厘米),便于清除鸭粪。网状地面最好用涂塑铁丝网,网眼为24毫米×12毫米,栅条地面可用宽20~25毫米,厚5~8毫米的木板条或25毫米宽的竹片,或者是用竹子制成相距15毫米空隙的栅状地面,这些结构都要制成组装式,以便拆、卸冲洗和消毒。 全舍饲饲养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饲养环境,有利于科学养鸭,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由于集中饲养,便于向集约化生产过渡。同时可以增加饲养量,提高劳动效率。此法饲养成本较高。
3.半舍饲饲养 鸭群饲养在鸭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不外出放牧。吃食、饮水可设在舍内,也可设在舍外,一般不设饮水系统,饲养管理不如全圈养那样严格。其优点与全舍饲一样,便于科学饲养。这种饲养方式一般与鱼塘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它是当前我国养鸭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