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蛋白质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补充蛋白质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1)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 补充钙质。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
(3) 注意烹调方法。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再则谷类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盐释放出游离钙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环境下活性最高,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将大米加适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4)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
(5)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建议每日250克牛奶,即补充约250毫克的钙。但最近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过多地饮用牛奶,能促进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中5%是乳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半乳糖,过多的半乳糖能沉积在眼睛的晶状体中,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促进老年白内障的发生。所以补钙不能仅从牛奶中摄取,还应从其他含钙丰富的食品补充,如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虾皮等。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是合成骨有机质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的蛋白质可以加快小肠对钙的吸收速度。蛋白质的缺乏会影响骨基质与钙盐结合的质量;而蛋白质摄取过多,又会增加尿钙的排出。一般来说,蛋白质与钙的摄取量呈正比例关系较为合适。氨基酸中的赖氨酸、精氨酸可促进钙盐的吸收,有利于骨的正常代谢。
骨质疏松的危害与防治
一、骨质疏松症流行及危害
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生活条件改善、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现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的总和。在我国,情况也不乐观。按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390万人存在低骨量(男10043万,女11347万)。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可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医学界已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死”、“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放在同样重要位置。
二、骨质疏松的防治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各种合并症,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常重要。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防治,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药物干预、运动康复治疗及定期监测等。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环节。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骨质疏松有了深入全面了解,加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才能更好的坚持骨质疏松的治疗,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2. 生活方式干预
(1)进食含钙、维生素D丰富、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
(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4)采取防治跌倒的各种措施。
3.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mg(元素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
(2)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维生素D缺乏比较常见,推荐剂量为400-800IU/d。
4. 药物干预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分为抗骨吸收类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类药物。抗骨吸收类药物有:双磷酸盐、性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促进骨形成类药物有甲状旁腺激素、氟制剂等。
5. 运动康复治疗
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运动对骨骼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适量的负重运动不仅能够增加骨量,减少骨量丢失,而且还可以调节神经、肌肉功能,预防跌倒,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6. 定期监测
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骨密度、肝肾功能、血钙磷、尿钙磷、碱性磷酸酶、骨代谢标志物,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骨质疏松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重视防治工作,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老人吃什么对身体好 老年人吃六种食物对身体好
木耳:木耳中的高铁有助于补充血红蛋白,弥补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高钙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
草莓:草莓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E量高,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
冬笋:冬笋所含的铬可活化细胞、通便;所含的硒可防衰老、保护人体免疫功能。
板栗:板栗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
花椰菜:花椰菜维生素K、钙和维生素B2含量高,可延缓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注意力等的减退。
核桃: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较强抗氧化性,可延缓细胞老化,特别适合老年体虚便秘者。
生黑豆泡醋的做法 功效
生黑豆泡醋可以滋补肾脏、活血利尿、消水肿、补充钙质、防治骨质疏松症。要注意的是容易腹胀的人不可吃太多生黑豆泡醋。
中医介绍骨质疏松的有效预防措施
专家介绍,2000多年前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就说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这里提到的“骨痿”、“骨枯”、“骨痹”与现代医学的腰背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中医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虚精血不足则髓之生化乏源,不能滋养骨骼,骨之失养会导致骨骼脆弱无力。其次,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的重要病机,脾虚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气滞血瘀则是其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一旦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
中医防治骨质疏松有哪些原则?有3条基本原则:补肾为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并由此衍生出4种辨证治疗方法。当患者证型为肾阳虚衰时,用温补肾阳之法,以右归饮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肝肾阴虚时,用滋补肝肾之法,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气滞血瘀时,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以身痛逐瘀汤为主化裁;当患者证型为气血亏虚时,用健脾益气养血之法,以归脾丸为主方治之。
那么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有什么用药规律?近年来临床报道的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较好疗效的方剂有26首,将方中中药按功效分类进行单味中药用药次数统计,结果发现补虚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的验方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补阳药以补肾阳药为主,补血药以补血养脾为主,补气药以健脾益气为主。由此推出目前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一是以补肾健脾益气方药为基本药物组成。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当归、黄芪、枸杞子、淫羊藿、鹿角胶、龟板、党参、白芍、菟丝子、山药、杜仲、女贞子等。二是以活血祛瘀药为主配伍药物。活血祛瘀药是除补虚药以外用的最多的一类中药。常用的药物有牛膝、丹参、川芎、延胡索、桃仁、穿山甲、鸡血藤、自然铜等。总而言之,补肾、健脾、活血是中医药防治该病的主要大法。
专家强调,骨质疏松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骨代谢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技术以及循证医学在这一领域的运用,其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仍需深入研究。由于该病起病缓慢,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因而特别要注意调理,要重视预防工作,最好从青年时期就开始预防。
我国绝大多数人食谱中钙含量较低,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比国际推荐量少了600~800毫克,而钙摄入不足乃是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因,因此补钙是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牛奶及豆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建议每天最好饮用500毫升以上的鲜牛奶。补钙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最好多晒太阳,多做适量运动。还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骨质基质的形成。《黄帝内经·素问》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灵枢》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根据临床防治状况,患者也可以选用适当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补肾壮骨药服用一段时期,以避免骨质疏松继续发展。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
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
一些中老年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骨质疏松的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好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防患于未然。这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之一。
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只需补钙也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效果反而更好。
维生素C的作用与功效 防治骨质疏松
维生素C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骨骼并不是单靠钙质就可以形成的,胶原蛋白质可以制造网目状组织,让钙质密实,而胶原的形成离不开维生素C。
糖尿病喝牛奶好吗 糖尿病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高血糖尿量增加,高渗尿液会带走钙、磷等矿物质,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钙、磷等微量营养素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缺钙不仅容易骨质疏松,还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而牛奶是高蛋白、高钙食物,糖尿病患者每天适当饮用牛奶,有利于控制血糖稳定、防治骨质疏松。
乌鸡和普通鸡的区别 营养价值的区别
乌鸡:乌鸡被称为“黑了心的宝贝”,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乌鸡主补阴虚。
普通鸡:普通鸡是我们平常食用的鸡肉,其营养价值包括补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也是滋补的良品。普通鸡主补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