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菌痢缠身怎么办

宝宝菌痢缠身怎么办

1、急性菌痢的治疗

(1)磺胺类药:磺胺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有严重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如疗效差或无效时,即应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疗程5~7天;诺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同上;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每日皆为600mg,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3)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4)中药:黄连素0.3~0.4g,每日4次;一见喜4g,每日4次。疗程均为7天。

2、慢性菌痢的治疗

慢性菌痢需长期、系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抗生素的应用: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致病菌不敏感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疗:应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噬菌体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为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霉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普鲁卡因、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乳酶生或小剂量异丙嗪、复方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限制乳类和豆制品。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者可给乳糖和Vitc,肠球菌减少者可给叶酸。可服乳酶生(含厌氧乳杆菌)4~6g,或枯草杆菌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厌氧菌生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培菲康和丽珠肠乐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粒/次,后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宝宝痢疾怎么办

小儿菌痢除了部分是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外,多数属于大肠杆菌所致的小儿腹泻。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表现为发热、便次增多等症状,每日大便至少在3次以上,稀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粪便培养可见致病菌。治疗首选: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少

针对小儿感染性腹泻,传统用药为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对小儿负面影响较大,一般不主张用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禁用为宜。近年来,临床应用阿莫西林控制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很少在小儿身上发生不良反应,被医学专家推荐为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抗生素之一。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效果,口服吸收好,用法简便,儿童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分3~4次口服。其不良反应很少,除了个别过敏患儿禁用外,几乎无其他显著的不良反应。

蒙脱石减轻黏膜损伤

为了减轻腹泻,改善病情及缩短病程,医学专家主张将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口服后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黏膜损伤。用法为,1岁以下者每日1袋,1~2岁者每日1~2袋,2岁以上者每日2~3袋,分3次服用。首次服用剂量加倍,效果更好一些。其不良反应少,偶见便秘、大便干结等副作用。

临床资料表明,阿莫西林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总有效率可达95%以上,给药后3~4天可使多数患儿体温下降、大便形状和次数恢复正常,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疗法。

让宝宝远离细菌性痢疾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

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对于不典型病儿、无症状带菌者(在儿童期少见)及慢性痢疾是重要的传染源,要早发现隔离治疗,必须注意使急性痢疾转为慢性的诱因,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其他合并症应及时处理。

宝宝脐带绕颈该怎么办

怀孕的准妈妈们事情还真是不少,要胎教,要注意营养,要锻炼,就盼着宝宝健健康康的成才,可是有的妈妈很郁闷,宝宝的健康是没问题,可是却出现了宝宝脐带绕颈的事件……….

B超单上的“V”与“W”

还有半个月就到预产期的莎丽这两天感觉肚子里的宝宝特别爱动,去医院做检查时,看到B超报告单上有个“V”型标志,她就觉得纳闷,这代表了什么呢,以前可都没有的啊?问了医生后她才知道,原来这代表宝宝脐带绕颈一圈。医生还说,如果是“W”的标志,则表明脐带绕颈二圈。

医生对脐带绕颈好像并没怎么在意,只叫莎丽每天注意胎动。莎丽却很紧张,因为她曾听说胎儿绕颈是会有生命危险的。回到家后,格外小心翼翼的她有时候感到宝宝连续地动几下,有时候感到宝宝好长一段时间不动了,这会不会是缺氧呢?脐带绕颈到底要不要紧?自己还能自然分娩吗?

五个宝宝,就有一个脐带缠绕

胎宝宝在母体内并不老实,它在空间并不很大的子宫内翻滚打转,经常活动。每个宝宝的特点不同,有的宝宝动作比较轻柔,有的宝宝动作幅度较大,特别喜爱运动。他在妈妈的子宫内活动、游戏,动动胳膊,伸伸腿,又会转个圈,这时就有可能发生脐带缠绕。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最多见,其次还可以缠绕胎儿躯干和肢体。

脐带绕颈的发生非常多见,据资料统计: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为20%-25%,也就是说。每4-5个胎儿中就有个生下来发现是脐带绕颈的。其中,绕颈一圈的宝宝占总生产数的20%-30%;缠绕两圈的占2.5%-5%;缠绕3圈的仅占0.2%-0.5%;缠绕4圈以上的比例则微乎其微。

因为脐带绕颈常发生在胎儿活动之际,因此根本无法预防。怀孕时羊水量较多或胎儿活动频繁,及前一次生产曾有脐带绕颈的情形的孕妈妈,发生脐带绕颈的几率会比较高一些,因此在产前检查时需特别注意这一问题。

B超检查诊断绕颈

通过B超检查可清楚地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情况。用一般2D超声检查,其诊断率约为33.3%,如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诊断率约为78.9%,而3D和4D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接近100%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B超检查没有看到脐带绕颈,并不能保证将来不会有绕颈的情形,也许不久后宝宝的一个翻身,脐带就缠住了脖子;相对的,这一次发现了脐带绕颈,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宝宝也可能挣开了缠绕。

绕住了,危险吗?

脐带内有维持胎儿生命的脐带血管,脐带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被脐带缠绕一周或脐带搭颈的胎儿,因脐带缠绕及压迫程度较轻,是不会发生临床症状的,这种缠绕对妈妈和宝宝的危险都不大,妈妈仍可经阴道将其顺利分娩。即使是脐带绕颈,由于胎头的活动性较小,只要脐带没有被勒紧,通常就不会危害胎儿健康。

然而,脐带缠绕松紧与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缠绕得紧,就会影响脐带血流通过,造成胎儿缺氧,甚至死亡。临产时,当胎头下降时脐带受压或脐带相对过短,出现胎心减慢,胎头下降受阻,这时就要根据产程进展的情况及胎儿缺氧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剖宫产或阴道助产。

能够“自行脱困”的聪明宝宝

胎宝宝也是有智商的,聪明的他(她)当有不适感时会主动运动摆脱窘境。有时你在腹部轻轻拍打胎宝宝,胎宝宝会主动向另一侧运动,离开拍打部位。在B超下经常可以看到,当B超探头稍用力压准妈妈腹部时,胎宝宝感到压力就会向旁边躲避,有的胎宝宝更有意思,会伸出小脚丫向受压位置踢一踢。

当脐带缠绕胎宝宝,而且缠绕较紧,胎宝宝感到不适时,他会向周围运动,寻找舒适的位置,左动动,右动动,当胎宝宝转回来时,脐带缠绕自然就解除了,胎宝宝就会舒服地休息一会儿。当然。如果脐带绕颈圈数较多,胎宝宝自己运动出来的机会相对就要少一些了。

绕住了,这样办

多数妈妈都对脐带缠绕有恐惧感,她们担心宝宝有危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准妈妈遭遇脐带绕颈时,不必太紧张,医生一般会给出以下建议:

1、勤数胎动:准妈妈要学会数胎动,当发现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减少震动:如果是孕晚期的准妈妈,发现脐带绕颈,同时伴有胎位不正、胎头没有入盆时,就不能通过矫正体位去纠正胎位,防止脐带在胎儿过分运动中绕得更紧。要尽量减少震动,避免在颠簸的道路上坐车。

3、多取左侧卧位:睡觉时多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可在大腿下垫两个枕头,这样更舒服些。

4、考虑剖宫产:如果临分娩时,脐带绕颈的宝宝出现心跳异常,有宫内缺氧时,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而缠绕周数多时可选择择期剖宫产。

TIP:胎动多少属于正常

胎动是反映胎儿宫内安危的最敏感指标。正常胎动计数标准为:每12小时大于10次。一般要求孕妇每日数胎动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正常胎动至少每小时达到3次或以上,每动一次计数一下,有时会有一连串的胎动,那么就算作一次。隔开5-6分钟再动算另一次。

秋季要警惕婴儿腹泻高发

秋季腹泻的症状

高发季节:秋冬季。

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刚开始的症状和感冒有些相似,流鼻涕、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开始腹泻,平均一天拉五六次,多的达到数十次,大便稀薄,表现为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化验大便时有少量白细胞。

治疗办法:用消炎药治疗无效。

普通腹泻症状

高发季节:季节性不明显。

病程:一般持续3-5天。

症状表现:大便混有奶瓣或是大便有黏液,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有酸臭味。

治疗办法:用消炎药治疗有效。

菌痢症状

高发季节:发病高峰期在8月。

病程: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程10-14天。

症状表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重的甚至失禁,已发生休克。

治疗方法:急性菌痢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慢性菌痢切忌滥用抗菌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

受冷引起的腹泻

特征: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儿排出几次后可自愈,也有长达十来次的。

父母护理注意事项:着凉也是引起宝宝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肚子着凉和吃凉的食物引起的不适。因此父母要注意宝宝肚子的保暖,避免宝宝吃凉的食物、饮料。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特征:患儿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

父母护理注意事项:一般发生这种腹泻有两种原因,而且都是出于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希望宝宝能快速健康地成长,“多吃”以及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便成了妈妈选择的一条捷径,但吃得多不等于宝宝都能消化掉,宝宝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善,需要慢慢适应各种食物,如果他们吃多了或者吃了不能消化的食物,腹泻当然在所难免。

宝宝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不小心患上秋季腹泻,难免对身体有影响,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宝宝,在轮状病毒肆虐的季节不中招。

脐带绕颈两周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脐带绕颈两周怎么办呢?这时更需要勤听胎心,注意胎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发现脐带绕颈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产,只有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胎儿窘迫)时,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随时可引起胎宝宝宫内窘迫。孕末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胎宝宝死亡。

小宝宝非常的淘气会出现脐带绕颈的情况,但是小宝宝也是非常的聪明的,他也可能自己绕出来,不过出现脐带绕颈的时候,准妈妈还是小心为妙。

宝宝细菌性痢疾怎么回事

传播途径(25%):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人群易感性(25%):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传染源(25%):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宝宝发烧的症状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6、呼吸时伴有杂音。

7、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8、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9、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0、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1、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以上均是宝宝发烧的一些症状,或许还会有其他特别症状。但需要提醒的是,各位父母一旦发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后,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

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一种防御表现,如果宝宝发烧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症状,那就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可能是流感、感冒、耳部感染、幼儿急疹、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而引起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怎么办呢?相信许多父母面对宝宝发烧都会很忧心,加上初为父母,面对宝宝发烧真是束手无策。别担心,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应对宝宝发烧。快来看看吧!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相关推荐

如何通过宝宝大便来辨别痢疾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们在护理时经常可以通过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宝宝是否生病。特别是痢疾,完全可以通过大便来辨别是否患上痢疾。一年四季宝宝都有可能出现痢疾这种肠道疾病,因为该病一般是由于吃了污染过的食品造成的。今天要为爸爸妈妈们介绍的是如何通过大便来辨别痢疾。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之后的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 比如粘液便。婴幼儿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

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 宝宝饮食需谨慎

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 对于每一位爸爸妈妈来说,当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时候,爸爸妈妈们都是非常的担心又着急,不知道应该怎么。那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的方法吧。 1、调整宝宝饮食 当宝宝因消化不良拉肚子时,要暂停鱼虾等食物,多给宝宝喝些煮烂的小米粥、或菜粥,以利于宝宝消化吸收。 2、给宝宝补充适量的有益菌 比如妈咪爱等,含有枯草杆菌等有益菌,能有效的缓解宝宝消化不良、胀肚子等症状。 3、不要给宝宝吃凉东西、喝凉水 当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时候,要给宝宝吃热乎乎的食物,喝水也要喝热水

宝宝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细菌感染比病毒感染严重,妈妈需要特别小心,分清楚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且量少、脓血便等表现,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家庭护理: 1、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 2、对于高热、腹痛、失水的,给予退热、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500ml,食用盐1.75g)或口

三种难带的宝宝类型

难带的宝宝通常什么都要多,尤其是拥抱和吃奶,只有睡觉不是。对别的孩子起作用的安抚方法,对他完全不起作用。吃奶和睡觉毫无规律,需要父母整天抱着,只喜欢黏着父母。这类宝宝会让父母觉得照顾他很疲惫,其实只要找到方法,难缠的宝宝一样可以照顾得很好。 有育儿专家总结,关于难带的宝宝,一般分成这三类:难缠宝宝、高需求宝宝和肠痉挛宝宝。这三种宝宝特征很相似,需要的安抚技巧也相似,但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难缠宝宝是一个统称,指那些老是哭着闹着要大人抱,但只要抱起来就很容易满足的宝宝。这些宝宝在头几周会因为各种原因哭闹

宝宝总用绳子缠自己怎么

父母要特别注意一旦勒住孩子手脚自己又无法解脱,就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如果将绳子套在脖子上,则更容易发生意外窒息事件。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家里所有的绳子都收起来,就算是窗帘上的绳子,也要缠起至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或干脆取消,不给孩子玩绳子提供可能。并且还要在生活中教育宝宝,用线、绳子只能捆绑一些物品,而不能缠自己,如果宝宝活动必须要绳子,可用胶布代替绳子。

何种原因导致腹泻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孩子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是饮用了被污染过的饮品等导致的腹泻。宝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肠道内有有脓血与粪便一起排出;肛门坠胀、有便便想拉又拉不出。 2、不干净的食物 夏季食物易发生质变,当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会引起变质,人体在摄入这些食物之后就会引起发病。宝宝的粪便会呈稀软水样,排出量大,每日会拉几次到十几次不等,易使宝宝拉脱水;还常伴有恶心、呕吐、下腹痛等症状。 3、受冷引起腹泻 夏季贪凉,宝宝在食入过多的冷饮冷食之后,在室内穿着露脐装或在运动出汗之

宝宝咳嗽带来的影响

1. 宝宝咳嗽影响之宝宝睡眠。我们知道孩子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宝宝白天的精神状况。若是睡眠不足的宝宝,在白天的时候,特别不好带,会一直缠着妈妈,哭闹着。若是宝宝一直咳嗽,晚上的睡眠质量将会变差。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2. 宝宝咳嗽影响之宝宝支气管。咳嗽的时候,一直要带动支气管部分的抽搐。这种动作的频繁出现也将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健康。孩子的器官还是很脆弱的,不能经历太过频繁的咳嗽。若是宝宝出现咳嗽状况,还是需要尽快找到解决的法。 3. 宝宝咳嗽影响之药物伤害身体。孩子的生病第一反应就是需要找

宝宝痢疾的治疗

1.清热化湿法 (1)原理 清热化湿专门针对因湿热而产生的痢疾,通过药膳让体温回复正常、排便情况恢复正常、由阳转阴。 (2)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白芍、黄芩、黄连、当归、槟榔、马齿苋、木香等。 (3)作用 有利于清除肠道湿气、调样中和气血、畅通肺腑。可以减缓痢疾杆菌的成长速度,有利于帮助肠道蠕运动,清除湿气化解毒素,解毒排淤。 2.寒温并用法 (1)药物 所需中药包括乌梅、艾叶、川椒、干姜、槟榔、黄芩、黄连等 (2)作用 这一方能够调和阴阳,去冷除湿,导滞清痢。川椒等中药有利于帮助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乌梅可以

脐带绕颈的日常保健

脐带绕颈是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此外还有脐带搭颈或者脐带缠绕躯干及肢体等。脐带缠绕与脐带过长、胎动过频、羊水过多有 关,亦有人认为与脐带胶质含量有关,但临床中发生率较低。脐带绕颈一般在孕中期发生,孕中期羊水较多,胎儿的活动范围大;到了孕晚期,胎儿相对较大,胎位 固定,不会发生绕颈。 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期待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 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故绕颈周数与胎儿的存活程度大多无直接关系。只有在临产以后

胎儿脐带绕颈怎么

胎儿脐带绕颈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的,一般来说平时妈妈们要注意胎儿的胎动次数,做好孕前的检查等,还要用检测器监视胎儿的心跳等。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胎儿脐带绕颈怎么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 什么是脐带绕颈 脐带缠绕是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胎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是脐带异常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另有一种不完全绕颈者,称为脐带搭颈。其次为缠绕躯干及肢体,常被统称为脐带绕颈或脐带缠颈。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而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