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针灸后要注意什么
面瘫针灸后要注意什么
1.避免吹凉风
面瘫针灸后注意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2.不碰凉水
面瘫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
3.避免吹空调
面瘫针灸后应当避风,特别是空调,乍热乍凉对针灸后敏感的身体经络伤害是很大的。
面瘫针灸改善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发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说明:普通面瘫不需要任何治疗,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正规的医疗体系,是不应该用药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针灸能够治疗面瘫。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病理及预后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东汉张仲景(公元150-219)在<<金匮要略>>中说:“歪僻不遂,邪在经络”。明李梃<<医学入门>>讲:“伤风口歪是体虚受风”。清喻嘉言说:“口眼歪斜,血液衰固”。本专科认为,本病的本质是周围中风,即周围血管阻滞或不通,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急性周围性面瘫,即贝尔麻痹,在发作之前,好像没有太明显的诱因,但多有正气不足,气血两虚,营卫失调,表阳不固(如神疲乏力,倦怠思卧,项背拘紧,畏寒肢冷,苔白质淡,脉浮紧)是其内因,六淫之邪乘虚而入,多为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经络(尤其是熟睡当风)是其外因,占急性周围性面瘫发病率的76%,亨特综合症(如单纯带状疱疹病毒)占7%,外伤(如手术,交通事故,工伤,运动,产钳,产后,尤其是交通事故若当时有耳出血,一定要把预防即将发生的面瘫列入和抢救生命同等重要的地位,否则,3天后必患面瘫)占10%,中耳炎(如恶性外耳道炎,胆脂瘤性中耳炎)占3%,腮腺炎(如腺病毒)占1%,母子同时罹患占1%,先天性(如脑桥发育不良)占1%,其它占[如中毒(如酒精中毒),神经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面神经管内出血(如高血压),肉芽肿浸润(如麻风,结核),血管炎所致的血管栓塞(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常见的有面神经鞘瘤,恶性肿瘤,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若不伴有身上也麻木、疼痛,怕凉、发紧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肿瘤的可能),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1%。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生气,劳累,冲风,受凉,尤其是熟睡当风应当是生活中的大忌,切!切!
在此基础上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使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中风,导致神经失营养水肿,脱髓鞘及轴突变性改变;神经失去应有功能不能支配相应肌肉运动而瘫痪。在正常情况下,面部左右两侧张力相等,所以嘴不歪,以左侧面肌瘫痪为例,则左侧因失去正常神经支配而张力变小所以被右侧牵拉过去造成嘴歪向右侧。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人清醒时肌肉张力较睡着时大,这就是为什么面瘫患者睡着时嘴没有清醒时歪的很,病情较轻的病例在清醒时眼睛不能闭合而熟睡时却能闭合的道理所在。按中医理论,以单侧型为例,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口歪眼斜。
至于面肌痉挛最根本的病因仍是周围中风,按现代医学解释面部血管中风后,面神经因长期受到中风血管轻微压迫,使具有绝缘性能的髓鞘在受压部位萎缩变薄,传出神经纤维与传入神经纤维之间的动作电流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症状发作。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也。治宜逐淤血,扶正气,祛风痰,止痉挛,通经络,则病可愈。如果病情迁延多年未愈,血栓没有完全软化,又没有完全机化,则可有钙盐沉着而发生钙化,在静脉内形成质地坚硬的静脉结石,面肌细胞因长期营养水平低下而逐渐萎缩,直至死亡钙化。
面瘫针灸穴位
1、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颜面上的病,颈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2、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3、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
4、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5、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6、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7、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8、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9、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10、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治面瘫时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
面瘫针灸后脸跳动频繁
面瘫针灸后脸跳动频繁,考虑是针灸次数过多、过于频繁而导致的。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先联系做针灸的医院,看有没有什么方法缓解,一般休息几天,减少针灸频率,症状就会好转的。
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1、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一般情况下需针灸治疗到患者表情肌恢复正常就可以停针,但是如果康复情况不好的话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争取眼睛恢复闭合功能,因为眼睛闭合不好容易感染。
停止针灸自行恢复是没有保障的,还是治疗到彻底好比较稳妥,不要因为一时怕麻烦耽误了治疗,后期更难治愈。
2、针灸治面瘫有效吗
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治愈,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共一个月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较为稳定;第三周面部神经开始复苏;第四周面部神经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治疗,70%的面瘫患者能够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面部神经肌功能恢复不彻底,就会出现面瘫后遗症,如脸部肌肉萎缩,半个脸发紧,脸部歪向有病的一边等。
3、针灸治疗面瘫方法
取穴: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面瘫针灸方法和疗程
面瘫的病程大约为40天,也就是说从发病到痊愈,大多数病人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治疗再及时,效果再好,也要经过20多天的一个过程。面瘫分为3 期,即急性期、停滞期和恢复期。如超过40天还不能完全治愈的,则为后遗症期。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面瘫发病的三个时期特征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期
面瘫的急性期是从发病的第一天开始,即发现口眼 邪开始算起,共7天时间。
临床表现:口眼 邪,患侧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消失或变浅,不能做皱眉、蹙额的表情,口角歪向健侧。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取穴翳风、合谷、阳白、地仓、颧髎、颊车。
针刺均取患侧。
(二)停滞期
从发病的第8天开始,至发病的第17天为止,有10天时间。这一时期病人的面部歪斜程度不会再加重,全身症状也会减轻,或者经治疗后消失,但面部口眼 邪依然存在。
临床表现:口眼 邪,患侧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消失或变浅,不能做皱眉、蹙额的表情,口角歪向健侧。
治则:祛邪通络。
取穴:风池、合谷、阳白、四白、上关、迎香、下关、牵正、地仓、颊车、夹承浆。
针刺以上穴位均取患侧。
(三)恢复期
从面瘫后第18天开始进入恢复期,到第40天止,为期23天。有些病人恢复较快,恢复期短;有些病人的恢复期稍微长一点,在15天以上。此时,病人全身症状逐渐消失,面部肌肉功能逐渐恢复。
临床表现:面部瘫痪情况开始好转,患侧额纹逐渐增多、变深,鼻唇沟加深,眼裂变小或完全闭合,但闭不紧,口角歪斜逐渐矫正。
治则:补益气血,活血通络。
取穴:足阳明胃经为主。取穴阳白、四白、颧髎、合谷、地仓、颊车。
针刺全部穴位均取患侧。
针灸对面瘫有用吗
针灸对面瘫有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面瘫病因为风邪所致,针灸可疏风散寒通络,故可用于治疗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针灸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之功,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治疗面瘫针灸最给力
天气变冷后,寒风如果长时间直接吹拂面部,会造成面部经络气血组织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麻痹。受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面瘫。
面瘫的临床表现为,闭不上眼睛,脸部一侧松弛,嘴歪,流口水,流眼泪,眉毛抬不起来,耳后疼痛等。面瘫病症不分男女和年龄,冬季最容易出现。
教授说,面瘫要早发现,早治疗,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治愈,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共一个月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较为稳定;第三周面部神经开始复苏;第四周面部神经逐渐恢复正常。经过治疗,70%的面瘫患者能够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面部神经肌功能恢复不彻底,就会出现面瘫后遗症,如脸部肌肉萎缩,半个脸发紧,脸部歪向有病的一边等。
为防止面瘫,赵惠馨教授建议,第一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口罩;第二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第三,在疲劳之时或洗浴后,不能再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