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按摩应注意的事项
婴幼儿按摩应注意的事项
1、按摩的准备工作
(1)在给小宝宝按摩前,主理按摩的医生应将两手的指甲剪短,以免损伤患儿细嫩的皮肤。
(2)主理按摩的医生在准备按摩时,应将双手洗净并保持温暖,以免污染或刺激了患儿的皮肤。
(3)要配备滑石粉、葱汁、姜汤等。对婴幼儿皮肤娇嫩者或视病情状况、手法需要应用介质,可酌情选用所配备的滑石粉、葱汁、姜汤等。
2、按摩的注意事项
(1)主理按摩的医生给小宝宝按摩时态度要慈祥和蔼可亲。在治疗时要跟小宝宝用言行交流感情,避免小宝宝的哭闹影响了治疗效果。
(2)对小宝宝选穴要准,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深透有效。切忌手法过重,一般情况下不可有强刺激的动作。
(3)对每个小宝宝的按摩操作要保证在15—20分钟内完成,没有特殊情况不可延时过长。
(4)小宝宝接受治疗应在进食的10~40分钟以后方可进行。按摩完30分钟后才可以吃饭。
(5)在给小宝宝治疗期间,为避免小宝宝哭闹,可以给他少量的饼干或面包等软食、饮水等。不能吃糖、豆等硬质食品,以免哭闹或变换体位时堵塞气道,发生危险。
(6)接摩室的环境要温暖、避风,但空气要保持良好。对有汗的小宝宝,要擦干汗液后方可进行按摩治疗。
(7)给小宝宝按摩时,要注意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及全身状况。有异常情况的,应该查清症状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实施按摩治疗。
(8)如果小宝宝的皮肤有破损、病变时,应审慎实施按摩治疗,必要时应停止按摩,待皮肤破损处痊愈后再行按摩治疗。
幼儿按摩手法大全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 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婴幼儿厌食怎么按摩治疗
1、基本操作法
(1)将患儿的拇指屈曲,用拇指的罗纹面沿着患儿拇指桡侧(不靠近食指的一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方向一定不能错)。
(2)将患儿手心向上,用拇指指面或食、中两指指面自腕关节开始,沿患儿小臂向上的一面的外侧缘直推到肘关节共200次。
(3)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患儿的大鱼际100次。
(4)用大鱼际揉患儿肚脐上2--3指处10分钟。
(5)用手掌或4指抚摩患儿腹部10分钟。
(6)边按边揉足三里穴、脾腧穴(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胃腧穴(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各30次。
(7)先轻轻在患儿背后沿着脊柱按摩几下,然后从颈后开始自上而下捏脊柱后的脊皮至尾骨;第二遍时捏三下后将脊皮向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以后交替进行,即:自上而下顺序捏一遍,再用捏三提一法捏一遍,再顺序捏,共7遍。
2、随证加减法
(1) 乳食壅滞型加:用拇指或食指指面从患儿虎口开始,沿食指的靠近拇指一面直推到食指尖100次;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患儿肘关节内侧开始,沿小臂内侧,直推到腕关节300次;用手指顺时针抚摸腹部10分钟。
(2) 痰湿型加:患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掌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用拇指指面作顺时针方向摩揉100次;用中指指端按揉患儿两锁骨内侧端之间的凹陷处30次,按揉时中指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揉,且要岁患儿的呼吸起落。
小儿尿床推拿按摩 治疗尿床基本手法
1、点按气海穴:气海穴位于小儿肚脐下约1.5寸,按摩者用拇指点按气海穴约1-2分钟。
2、点揉中极穴:按摩者用拇指进行点揉婴幼儿的中极穴(位于脐下4寸)1-2分钟。
3、按丹田穴:按摩者按揉婴幼儿丹田部位(脐下3寸),小儿呼气时按压,吸气时随腹壁抬起,反复5-10次
1、点按太溪穴:按摩者用拇指点按婴幼儿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3-5次。
2、按揉三阴交:按摩者以拇指按揉婴幼儿三阴交穴(足内踝上3寸)50-100次。
1、推上七节骨:按摩者用食指、中指指面自下向上,及自婴儿的长强穴至命门穴直推50-100次。
2、直推腰骶:按摩者用手掌着力从下至上推揉婴幼儿腰骶部,以收下有热感为度。
3、掌按膀胱经:按摩者以掌根或者全掌轻柔婴幼儿的背部脊柱两侧肌肉2-5分钟。
婴儿梳子是什么
宝宝梳子是指给宝宝梳头的时候使用的梳子。由于婴幼儿的头发比较细软,毛囊发育还不完善,头部皮肤十分娇嫩,用成人用的梳子给婴儿梳头很可能会损伤婴儿的发囊。因此建议使用宝宝专用的梳子以呵护宝宝娇嫩的头皮。
婴儿按摩梳或婴儿按摩刷都属于婴幼儿专用梳子,刷毛都是采用柔软无刺激的材质,用这种梳子给宝宝梳理头发,不仅安全,还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利于宝宝头发生长。其中婴儿按摩梳采用圆梳齿设计,以免擦伤宝宝头部,而梳头是圆形设计,为宝宝梳头时不易弄疼宝宝。另外婴儿按摩刷帮助宝宝梳理头发的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脑部发育,更可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婴儿梳子是什么
梳子,是人们用来梳理头发的工具,最初可能是木制的,现在梳子的种类繁多,有桃木梳、檀木梳、牛角梳、电石气梳等。梳子在品种上分日用梳、工艺梳、高档精品梳、保健梳等。
而宝宝梳子是指给宝宝梳头的时候使用的梳子。由于婴幼儿的头发比较细软,毛囊发育还不完善,头部皮肤十分娇嫩,用成人用的梳子给婴儿梳头很可能会损伤婴儿的发囊。因此建议使用宝宝专用的梳子以呵护宝宝娇嫩的头皮。
婴儿按摩梳或婴儿按摩刷都属于婴幼儿专用梳子,刷毛都是采用柔软无刺激的材质,用这种梳子给宝宝梳理头发,不仅安全,还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利于宝宝头发生长。其中婴儿按摩梳采用圆梳齿设计,以免擦伤宝宝头部,而梳头是圆形设计,为宝宝梳头时不易弄疼宝宝。另外婴儿按摩刷帮助宝宝梳理头发的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脑部发育,更可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儿童锻炼方法 婴幼儿抚触
婴幼儿抚触是开始于新生儿期的全身按摩。选择小儿洗澡后或穿衣服的过程中进行,房间温度适宜。按摩时间从5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延长到5~10分钟,每天1~2次。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小儿舒服合作为宜。按摩以头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的顺序进行。婴幼儿抚触使小儿全身的肌肉得到按摩,促进了血液循环,并被动地接受了锻炼。
为宝宝按摩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互动,可以減少宝宝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经过给婴幼儿按摩,将会增强你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感及归属感。
帮助宝宝增加对生理上或情感上的压力之容忍度,培养忍耐性。
降低忧郁情绪、安抚宝宝情绪最简单且最安全的方法是“婴幼儿按摩”。
使肌肉放松,肌肉状态及发展良好。使血压稳定,睡眠品质较佳。
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宝宝做按摩将有效地给宝宝刺激与学习。
小儿推拿的好处
有益于增强皮肤抵抗力
皮肤是直接接受按摩治疗的人体组织,婴幼儿皮肤和全身的比重较成人大,加之婴幼儿血管丰富,血管网接近表皮,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按摩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楚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变皮肤新陈代谢。摩法、揉法、擦法、拍打法等手法都很容易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增强皮肤的防御功能 。
有益于肌肉组织功能恢复
婴幼儿的肌肉处于发育过程,较成年人柔软,含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及无机物少,各肌肉群的肌肉发育较晚,8岁的孩子肌肉重占体重的27.2%(17、18岁时肌肉重量占体重42.2%)。在高强度的运动后,由于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的大量产生,沉积在肌肉组织中,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和疲劳现象。婴幼儿的肌肉处于发育中,容易感到疲乏。按摩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乳酸的消散和排除,使疼痛缓解,减轻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按摩能活动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的更健壮,身体更健康。
令爱,按摩又能增强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其收缩机能增强和增加肌力,常用于失用性肌萎缩和婴幼儿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肌肉萎缩的治疗;亦能提高肌肉和肌腱的弹性,松解肌肉、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提高婴幼儿免疫力
婴幼儿的脏腑娇嫩,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因此,宝宝对各种的疾病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易患各种疾病。中医学认为按摩表现为作用于体表某一局部,通过人体经络、气血起着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濡润筋骨、滑利关节,今儿影响到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故又有全面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按摩通过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孩子体制、减少生病,让儿童健康成长。
健康宝宝坚持保健按摩,可进一步增强体质,一旦有外邪侵袭人体时,可以不生病,或者即使生病了也病情轻浅、好得快。对于体质较弱的小儿来说,日常保健按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妈妈每天坚持为宝宝进行保健按摩,可以让宝宝更好的发育和生长,大大降低生病几率。
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通过对婴幼儿进行抚摸与按摩能刺激身体产生更对的激素,促进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的分泌,可以提高婴幼儿进食量;促进胃酸分泌,加强胃窦收缩和消化道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实验证明,对北部脾俞、胃俞穴按摩1-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按摩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值得提出的是,按摩足三里穴对笑话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胃蠕动增强时,按摩足三里穴往往使胃蠕动减弱,而当胃蠕动减弱时,按摩后则增强。
宝宝只有吃得好,才能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供生长发育,最终,达到增强儿童体制、健康成长的目的。
改善婴幼儿睡眠
出生不久的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产生疲劳,因此需要充足而深沉的睡眠,这样可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并诱发食欲,这对婴幼儿的成长大有裨益。
调节神经系统
皮肤是人体接收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通过对皮肤等组织的按摩,可给予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小儿神经细胞的更多“突触”联系和髓鞘化(髓鞘形成是脑白质发育的最后阶段,其成熟过程主要发生于出生后),今儿促进婴幼儿生长及智能发育。
不同部位的按摩,刺激的神经系统不同,达到的功效也各有针对性。腹部按摩可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胃肠蠕动功能,从而使内脏、血管、腺体的活动功能增强。背俞穴的按摩治疗,可通过脊神经反射,影响脊髓和大脑的调节功能,从而使相应脏器的功能发生变化。经常按摩可以减轻机体对刺激的应激反应。
按摩过程中包括触觉在内的所有感官都会收到刺激,这样就为感官统合系统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调节情绪
专家认为,小儿出生后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先前温暖、熟悉、有限的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环境,此时,宝宝常表现哭闹。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也会下降。
如果常给他们做抚摸或按摩,能帮助他们降低压力激素,稳定情绪,尽快适应新环境。另外,在宝宝身体不适时,给予轻柔的按摩手法能减轻不适或消除心理上对疾病的不良反应。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顺畅,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胀气。随着按摩治疗效果的积累,小儿能逐步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因此按摩不仅对器质性病变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且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
通过按摩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降低,免疫力恢复,放松情绪。
纠正异常解剖位置
小儿骨骼关节未发育完全,关节韧带力量薄弱,容易出现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这些情况均可运用正确的按摩手法得以纠正。例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肢活动障碍处于强迫体位,只要手法运用正确,真可谓是手到病除。
总签所述,推拿治疗确实是一种简便、实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学位、解剖部位,临床上要运用恰当。要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家长应认真学习,刻苦练习,反复体会、时间,逐步摸索和掌握推拿治疗的规律。熟练掌握了正确的推拿手法,不适用药物,既能起到用药的作用,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婴幼儿推拿按摩注意事项
一、时间
宝宝0到3岁的时候最需要抚触,对宝宝的抚触应该越早越好。宝宝需要长期的抚触,每天都要进行,一天一到两次,每次15分钟最好,时间可以不固定,由家长灵活掌握。抚触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仪式,在宝宝吃奶的时候摸摸他的小手小脚,睡觉的时候摸摸他的背,都是一种抚触。
二、准备
在抚触前,给宝宝营造良好的环境,室温不要低于22度,有阳光更好。保持室内清净、安宁,可以放一些恬静轻松的音乐。爸爸妈妈在抚触前要洗净双手,注意修剪指甲,先搓热双手,准备好按摩油或润肤霜。
三、技巧
抚触的轻重有讲究,手法要温柔流畅,最好让宝宝感觉不疼不痒,做完后宝宝的皮肤微微发红就说明力度刚刚好。对宝宝的抚摩不要局限在一个或几个地方,面积越大对宝宝的良性刺激越多,也不用注重部位的准确,因为这毕竟不是按摩。抚触的顺序从前额开始,依次是下巴、头、胸、腹、手、脚、背、臀。
别让宝宝的皮肤感到饥饿
儿童保健专家认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的确离不开父母的亲密抚摸,具体可采用“抱、按、捏”等方式。
抱:是母子感情信息的传递,是婴儿最轻微得体的活动,有的父母怕“惯坏了孩子”而不愿意抱,其实这是不对的。当婴儿在哭闹不止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抱从而得到精神安慰的时候。因为每当头与头。胸与胸的全身性接触,伴随着父母充满爱意的表情,婴幼儿是可以感觉和领会到的,由于能起到放松身体的效果。所以,在孩子那种哭闹的“特殊语言”的要求下,大人不要挫伤幼儿心灵的积极性,要多抱一抱你的小宝宝,这也有助于培养婴儿的感情思维。
按:是父母用手掌对婴儿做轻微的按摩。可先取俯卧位,按摩从背部至臀部下肢;再取仰卧位,从胸至腹部下肢,每行10-20次。按摩不仅能增加胸背腹肌的锻炼,减少脂肪细胞的沉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心肺活动量和肠胃的消化功能。抱在怀中时也可做局部按摩,比如:用手摩擦婴儿手臂、手指,或用脸或手轻轻抚摸小儿的前额和脸颊等。
什么是亲子沟通
一种没有语言、没有字汇、没有社会期许的沟通态度
孩子经由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渐渐地成长。所谓的成长,其描述地状态大部分是由外在的体格来显现孩子的成熟度,身高如何! 体重如何!
大部分的父母会骄傲孩子身高比自己高,体格比父亲健壮,身材比母亲均匀之类。因为外型的突显,常常会忽略了心理的成长有多少,一般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学校会进行一些心理测验,有一部份的心理测验便是在测验孩子的心理年龄是否相较于外在的年龄;现今物质丰富的因素。
孩子一个长得比一个高,体型超过标准值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就必须提早进度,被迫赶上心理的年龄,常常可以听到大人们这么对待这些外型超龄的孩子的说法“你看起来这么高大,做得事却这么幼稚。” 这段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大人们对孩子的负面沟通和贴不良标签的看法,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正在感受到周遭大人给的无辜压力。
父母亲也会问起这样的情形确实是存在着,也正在发生,那么我们要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来避免这类的评语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沟通”,这两个字,做父母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问题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身为父母的大人们搞清楚没有,我常常看见的亲子沟通,其实和交换条件没什么两样,甚至有更负面的沟通方式就是用命令和威胁的,孩子永远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和理解父母的苦心,别以为做父母的认为沟通结束后,孩子点头说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
难道孩子不是为了要赶快结束继续面对这样地唠叨和杂念,而应声答应,或是害怕被处罚的命运,保护自己,成全父母的期待而应许承诺,即使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先逃过这一次再说,然而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轮回,最后做父母的会以大声地或放弃地口气去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永远讲不听…”
有一天有位妈妈遇见了,研究出伟大「进化论」的达尔文,问他说“我的小孩两岁而已,请问应该何时开始做学习教育?”,达尔文回答说“妳已经迟了两年了。”所以当父母问起我何时开始与孩子做沟通,从零岁做起吧!一种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字汇的沟通,没有社会期许下的态度做沟通,当宝宝还是个Infant(没能使用语言的个体)父母就应该开始学习与孩子沟通,这样会类似观察肢体方式的沟通,发生在经常性照顾者的身上。
别误会了,我们要谈得是除了换尿布、喂奶以及明白孩子偶尔的身体不适之外的状况,事实上能对宝宝有更多的了解,是解除当父母焦虑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极大的帮助。例如透过,婴幼儿按摩便能有许多的益处,最好的就是能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沟通,肌肤的缓和接触会暂缓情绪、降低攻击,保持平静的气氛,这是一种需要长期性的联接才能在亲子之间产生沟通上的优质效应。
婴幼儿按摩对孩子的好处已经了解到不能在了解了,父母亲则是别忘了,婴幼儿按摩可以带给你的好处是,让父母在面对孩子即将成长的体态或是难以发觉的心理成长,有和缓、安抚的功用,更是一大好的沟通工具。
在婴幼儿按摩的课堂上有位母亲与我分享她与八岁大的孩子进行婴幼儿按摩时的感动,有一次她很生气孩子弄坏了一盆很贵的兰花,她心疼之余,希望孩子能为他所做的事有所歉意,但是儿子却是以说谎来保护自己可能会遭受处罚的命运,所以这位妈妈决定当下先不处理,直到晚上按摩的时间,妈妈开口问儿子”你今天想要按摩背部吗?”
她先是发现儿子脸上讶异的表情,接者开心地接受妈妈的爱心按摩时间,不一会儿这位小朋友问”妈妈,妳不是在生气吗?”一边按摩得妈妈说”你知道我在气什么事情吗?”“知道!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说谎。”后来这位母亲很明白地说,这就是她要的期许。
孩子不会永远不犯错,我们自身也是。但是当下的处理与沟通我们能稳重地面对吗?可以尝试地利用婴幼儿按摩从小培养亲子的依附感和亲密感,良性与温和地互动,在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后,也能轻松自在地与父母亲分享心中的喜怒哀乐,这不就是父母们所期待的吗!我常常会与父母分享的心情是”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你希望和父母有着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幼儿按摩有哪些好处
你知道宝宝一出生就进行按摩有很多好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幼儿按摩有哪些好处?
幼儿按摩的好处:
一、按摩头部 每天临睡前,为孩子轻轻地揉按耳廓、后颈、眼眶四周、额部、太阳穴和整个发的根部,一般5-10分钟,用力要均匀、轻柔,以孩子感到舒服为度。这种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环,还有催眠的作用。
二、按摩胸背部 早晨为孩子作5分钟的胸背按摩,使皮肤轻微发红。这种按摩能增强抗感冒能力。不过,按摩时应从上至下,必要时可沿脊柱按摩至肛门上方,以增强作用。
三、按摩四肢 孩子入睡前,先为其按摩双手,由手腕至指尖,来回地按摩搓揉20余次;再顺大腿、踝、脚心及趾尖,轻而有力地搓揉至局部有轻微的热感。此法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四、按摩腹部 用手掌心紧贴孩子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绕脐作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10秒钟一圈,每次按摩3分钟。此法可了解孩子是否胀气,是否有寄生虫,腹部是否有压痛;能促进肠胃功能,帮助消化,防止腹泻或便秘。
婴幼儿厌食怎么按摩治疗
治疗方法
1、基本操作法
(1)将患儿的拇指屈曲,用拇指的罗纹面沿着患儿拇指桡侧(不靠近食指的一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方向一定不能错)。
(2)将患儿手心向上,用拇指指面或食、中两指指面自腕关节开始,沿患儿小臂向上的一面的外侧缘直推到肘关节共200次。
(3)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患儿的大鱼际100次。
(4)用大鱼际揉患儿肚脐上2--3指处10分钟。
(5)用手掌或4指抚摩患儿腹部10分钟。
(6)边按边揉足三里穴、脾腧穴(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胃腧穴(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各30次。
(7)先轻轻在患儿背后沿着脊柱按摩几下,然后从颈后开始自上而下捏脊柱后的脊皮至尾骨;第二遍时捏三下后将脊皮向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以后交替进行,即:自上而下顺序捏一遍,再用捏三提一法捏一遍,再顺序捏,共7遍。
2、随证加减法
(1) 乳食壅滞型加:用拇指或食指指面从患儿虎口开始,沿食指的靠近拇指一面直推到食指尖100次;用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患儿肘关节内侧开始,沿小臂内侧,直推到腕关节300次;用手指顺时针抚摸腹部10分钟。
(2) 痰湿型加:患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掌心到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用拇指指面作顺时针方向摩揉100次;用中指指端按揉患儿两锁骨内侧端之间的凹陷处30次,按揉时中指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揉,且要岁患儿的呼吸起落。
婴幼儿腹泻的按摩疗法
1. 揉拇指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或仰卧在妈妈怀抱里,妈妈一手拿着宝宝的手,使宝宝掌心向上;另一只手食指、中指固定宝宝的大拇指,用自己拇指的螺纹面顺时针方向推摩宝宝的拇指螺纹处,至少推摩100圈。
2. 推食指 宝宝仰卧位,妈妈用左手拿住宝宝的手掌,掌心侧向;右手食指与中指一起配合拉着宝宝的拇指,(尽可能远离食指)然后用自己拇指的桡侧顺着宝宝的食指桡侧(外侧)从指尖推向指根,做100次。
3. 摩腹部 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将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三指指腹在宝宝腹部绕圈按摩,每次3-5分钟。
4. 揉脐 宝宝平躺,妈妈用掌根或中指端(注意指甲要短而平)由轻到重揉宝宝的肚脐部位,每次3-5分钟。
5.揉龟尾 宝宝俯卧位(年龄或月龄小者,不采用俯卧位,可由妈妈抱着,头部向上,面部及胸腹部朝向妈妈),妈妈以一手的中指端作为接触面,在宝宝的尾骨端作指揉法,约300-600次。
6.推七节骨 宝宝俯卧或抱起,妈妈以一手的拇指外侧作为接触面,沿后背正中线从尾骨端推向头顶端,约5厘米长。推600次。
小 提 醒
两岁以下的宝宝更容易发生腹泻。妈妈们在喂养和照护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值宝宝辅食添加期的妈妈们要注意,辅食要一种一种慢慢加,给宝宝的肠胃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些新食物。
★宝宝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
★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宝宝喂食放置时间较长的奶或其他食物。冰箱里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给宝宝食用。
★要注意腹部和尾骶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宝宝睡觉时。
★宝宝在进食前后20分钟不宜推拿。
★注意手法轻快柔和,忌用盲力暴力,防止宝宝皮肤破皮。
★宝宝如伴有发热和脱水、精神疲乏等情况应上医院就诊。
★平时可以摩腹用于预防宝宝腹泻,每天1~2次,每次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