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岁宝宝奶粉量是多少
2周岁宝宝奶粉量是多少
2岁宝宝一天奶量标准是350毫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3岁,每日给于不少于相当于350毫升液体奶的幼儿配方奶粉(不推荐1-2岁宝宝喝液体牛奶)
2岁宝宝谱一日三餐怎么吃
1、早饭,要让孩子吃得好,一般以面包、糕点、鸡蛋、牛奶、稀饭等配以小菜,营养要占全天总热量的25%左或。
2、午饭应最丰富,量也最多,应给烂饭、馒头、肉末、青菜、动物肝脏、豆腐羹 、菜汤等,营养要占全天总热量的35%;午点可适量加点牛奶或豆浆、水果等,约占全天总热量的10%左右。
3、晚饭要给小儿吃得清淡一些,如烂饭、面条、菜包、青菜、浓汤等,要占全天总热量的30%左右,同时要注意晚餐不要吃得过饮,以免小儿夜间睡眠不安。
一周岁宝宝奶粉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用煮沸后凉至体温或常温的白开水。水要用生水或者自来水,要避忌矿泉水或者没有煮沸的生水。鳀鱼汤或者筛骨汤等其他汤因为矿物质含量高,会给孩子的心脏带来过重负荷,因此要绝对避免。
喂服奶粉,如果消化不良,孩子粪便上会有白色的渣子,有的妈妈会因此把奶粉调稀。还有些大人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多吃,把奶粉调得很稠。而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是欠妥的,奶粉过稀孩子会腹泻,奶粉过稠则会便秘,因此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喂服适当的浓度。
2、奶粉在调好后要马上喂服。因为在常温下超过30分钟就有变质的危险。吃剩下的无论量有多少都要扔掉。因为唾液接触奶粉的同时,里边的细菌也同时进入其中从而使得奶粉变质。
3、孩子腹泻时肠壁上的乳糖分解酵素也随之流失,如此以来便不能分解奶粉中的乳糖成分,防止腹泻奶粉就是针对这种情形制作的奶粉,它的乳糖含量要低于一般的奶粉。这种奶粉在腹泻严重或者长久不好的情况下使用。乳糖扮演着促进以脑为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肠内的比非得士菌的成长、预防肠痉挛的角色。所以长期食用乳糖含量低的防止腹泻奶粉对孩子身体是不好的,腹泻时可短期食用。时下的趋势是哪怕会腹泻,和喂服奶粉相比,也更提倡母乳喂养和原浓度的奶粉喂养。
4、孩子喝奶粉时会连空气一并吞入。空气进入孩子的胃后使得胃里气压加大,孩子必定感到不适。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就是通过食道释放吞进的空气,也就是打嗝。孩子吃奶的时候有时候奶会上扬、呕吐,这是因为胃内的空气通过食道逆流而上从而使得奶往上泛,其实毋需多虑的。成人的胃上下均有筋肉牵系,因而食物轻易不会吐出,但孩子胃上下的筋肉因为发育不全所以食物容易逆流。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多少缩减下喂服量,如果打嗝,15分钟内停止喂服,孩子抱一会后让他躺下就可以减缓这种情况了。
宝宝奶粉怎么换
好多妈妈给宝宝换了新的宝宝奶粉后,宝宝都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其实那基本是因为妈妈们转奶的方法不对,有的是马上换新奶粉,有的是新旧一起掺,那更是错误的,两种婴儿奶粉配方比例都不一样,这个一勺,那个一勺的,更加容易引起宝宝肠胃的不适应。
正确的转奶方法:第一天最中间那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第二天最中间两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第三天最中间三餐吃新奶粉,其他吃原奶粉,以此类推,直到都转成新奶粉。
另外喝宝宝奶粉的宝宝一定要多给他喝水,如果按宝宝两个半月来算,夏天应该喝150ML左右的水,大家可以按年龄来参考。
不同时期宝宝所需的配方奶的成分不同,所以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成长需要给宝宝进行换奶,转奶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可过于急速。
方法1:逐勺替换,每换一勺持续1-3,这也要根据宝宝自身的肠胃情况而定。
方法2:将宝宝一天所食用宝宝奶粉量均分为三份,用1/3的新品代替1/3的旧品,坚持3天左右,宝宝胃肠适应后,再用2/3份的新奶粉以此类推最后完全更换为新品。
请注意对那些胃肠比较敏感的宝宝可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向医师咨询应服用的药物。
七个月宝宝奶粉量是多少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喂养是家长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进入7-9个月,该如何喂宝宝呢?首先母乳和奶类仍是这阰段宝宝的主食。而大部分宝宝夜间能睡整夜觉不必喂奶,白天可3-4小时喂一次母乳或奶粉,同时不断添加新的辅食品种。
经过前一段的尝试,多数宝宝已渐渐适应和接受蛋黄和泥状食品,食量日益增加,从一两勺到小半碗、到一小碗,慢慢能替代一顿奶。随着乳牙萌出,今后应渐渐地用较成形的食物来替代泥、糊状食品,可喂些米粥、面片、面条,并加些碎菜、鸡、鱼肉末等。
“因噎废食不可取,咀嚼训练要及时。”此时宝宝已能独坐自如,两手抓拿本领也大有长进,开始喜欢自拿食物吃,可以给他(她)面包干、烤馒头片、磨牙饼干自己拿着吃。家长不要因担心会被噎住或卡进气管而不给宝宝学习机会。在家长监护下,每次一块,吃完再给。一旦宝宝开始乱扔或摆弄食物就表示不想吃了,别再勉强喂。因这时目的不在于吃多少,而是刺激牙龈,促使乳牙萌出,又给宝宝咀嚼固体食物的初步尝试,还可培养手拿自食本领。
添加辅食巧安排。至于辅食添加的时间、次数,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每个宝宝睡眠情况和吃的兴趣和主动性。对一个不喜欢吃辅食的,喂一顿要和他对付一个来小时,倒不如只喂一次,保证奶量为宜。省出时间享受和父母一起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欢乐,对宝宝健康成长更有益。(参见食谱)
添加辅食过程中,家长常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只想快加营养,开始还注意控制宝宝食量,不久就恨不得宝宝一气儿吃上一小碗。结果让孩子对吃辅食失去乐趣,而变成负担和压力。需知宝宝每天需要的营养量不会几天内剧增的,家长不要急着增加辅食量,也不要纵容宝宝贪吃的冲动,免得引起消化不良。
这阶段可能又出现新问题,“喜新厌旧”怎么办?对那些愉快接受辅食的宝宝,自然会让家长感到轻松,但又会有令人烦恼的事,他们中间有的对新的食品感到新鲜好奇,倍加青睐,而拒食母乳或奶粉。有的说孩子进入所谓“厌奶期”,其实分析其原因还挺复杂:一是乳牙萌出期吸奶时牙龈胀痛不适;二是母亲上班,妈妈突然消失不见了,心理上受到冷落,以拒乳以示不快;三是此时活动量增加会翻身、够取玩具,贪玩顾不上安静吃奶。
怎么办?为宝宝按摩牙龈,喂前不让他看见辅食,先喂母乳或奶粉,再喂辅食;妈妈下班回家,多亲近宝宝,抱抱他,和他一起玩游戏。对于人工喂养宝宝,只要每天能吃到600ml左右配方奶,每月增重不低于300克,就不必担心营养不足。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饮食对于宝宝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要做好对于宝宝的饮食护理工作,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七个月宝宝奶粉量多少比较合适,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2周岁宝宝如何喂养
1、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1岁半以前可以给宝宝三餐以外加两次点心,点心时间可在下午和夜间;1岁半以后减为三餐一点,点心时间可在下午。但是加点心时要注意一是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二是时间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2、宝宝要记得多吃蔬菜、水果
宝宝每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这些蔬菜加工成细碎软烂的菜末炒熟调味,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
3、宝宝要记得适量摄入动植物蛋白
在肉类、鱼类、豆类和蛋类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可以用这些食物饨汤,或用肉末、鱼丸、豆腐、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宝宝。
宝宝到底喝什么奶最好
0-6个月宝宝:除了母乳,还是母乳!该补的VD补起来!妈妈实在没奶的话,配方奶是最佳替代品。
6-12个月宝宝:继续努力坚持母乳吧!开始添加辅食,这阶段宝宝需要摄入富含铁的辅食。
1岁以后的宝宝:奶逐渐变成辅食,不再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1岁后宝宝可以逐渐适应喝鲜牛奶,酸奶、奶酪都是不错的奶制品选择。如果能继续母乳喂养自然最好,国际上一般都鼓励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到宝宝2周岁。这时,宝宝的饮食基本和大人相同,辅食种类要丰富、搭配合理。
1岁后哪些宝宝不适宜喝鲜奶:①牛奶过敏的宝宝;②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建议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以继续选择喝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慢慢改为适应喝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最后再尝试喝牛奶。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建议进食无乳糖配方奶粉,逐渐尝试吃加工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等,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后如果都没有问题,可以逐渐尝试喝牛奶。
2周岁宝宝教育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2周岁宝宝吃什么好
在我们的膳食中,提供热能的主要还是谷类。2岁小儿对谷类的消化吸收已没有什么问题,因此,诸如米饭、馒头等主食品对儿童还是适宜的,而带馅的包子、饺子等食品是较受小儿欢迎的。在主食品中,油炸类食品还应避免。
在副食品中,鲜鱼及各种肉蛋类、海味品等能够提供较优质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尤其是鸡蛋,营养价值高,又易于消化,且较价廉,是儿童首选的副食品。豆制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它营养丰富,是廉价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还有蔬菜类,尤其是橙绿色蔬菜,诸如小青菜、小白菜、韭菜、芹菜叶等营养价值更高。
由于2岁小儿24颗乳牙已长齐,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只要将蔬菜切成细丝、小片或小丁,就能既满足小儿对营养素的需求,又适应小儿此时期的咀嚼能力。
一周岁宝宝奶粉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不要吃全脂奶粉。有的厂家生产的全脂奶粉,上面标有一周的孩子吃几勺,两周的孩子吃几勺等。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上当,小孩不适宜吃全脂奶粉。婴幼儿适宜吃配方奶粉。
2、婴幼儿不适宜吃鲜牛奶。因为牛奶是给小牛吃的,牛奶里面蛋白质的分子比较大,而母乳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小。给婴幼儿吃牛奶,当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孩子大了之后,对肾脏有影响。因为大分子的蛋白,肾脏消化有困难。尤其是0-6个月的孩子绝对不能吃新鲜的牛奶。不要看宣传新鲜牛奶怎么好,这种宣传是不对的。
3、婴幼儿应该吃配方奶粉,配方奶粉全称是母乳化奶粉。但是政府为了让妈妈进行母乳喂养,所以避免误导,不允许叫母乳化奶粉。改称配方奶粉。
1岁宝宝喝几段奶粉
妈妈用奶粉喂养1岁宝宝时应当计算奶粉的用量,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按宝宝体重来计算,1千克体重每月供给全脂奶粉500克,如果一个婴儿体重6千克每月应当供给奶粉3000克,约相当于市售奶粉6袋。妈妈们知道了如何给宝宝计算奶粉量,每个阶段的宝宝由于所需营养不同所以所选择的奶粉也不相同。
1岁宝宝可以尝试着从2段奶粉换到3段奶粉,3段奶粉主要针对1-3岁的宝宝。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部分摄取主食容易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3段奶粉进一步调整了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比例,并添加牛黄酸、钙、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以保证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开始时可以将2段奶粉和3段奶粉按一定的比例混着给宝宝吃,以便给宝宝一个缓冲的时间,前三天是2段3段奶粉的比例是2:1,中间三天比例是1:1,后面三天比例是1:2。
1岁宝宝正常奶粉量是多少
1岁宝宝正常奶粉量为600~800毫升,对辅助食物不太感兴趣的宝宝建议每日4次,每次150~200毫升。很愿意吃辅助食物的宝宝慢慢对奶粉不感兴趣了,这时可减少1次奶粉喂养,每日3次,每次180毫升。由于辅助食物的增加补充了大量热能,所以加糖量可降到20克,妈妈们为刺激婴儿的食欲可增加点带咸味的辅食,如嫩豆腐、鱼汤、小虾、肉松、温开水、果汁、菜泥、菜水及烂粥、面片、蛋羹、肝泥等辅助食品。
1岁宝宝该如何挑选奶粉
给1岁宝宝挑选奶粉时候有几个指标:一是钙的的吸收,有的宝宝奶粉钙含量虽然高,但是钙磷比例不合适,磷的含量高,影响钙的吸收,磷含量高铁含量低的话也会影响铁的吸收。二是乳清蛋白含量(高一些比较好),奶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是60:40,有些宝宝奶粉加大了乳清蛋白中α乳清蛋白的含量,α乳清蛋白有助于婴儿睡眠,促进大脑发育。三是DHA和AA的含量,DHA和AA俗称(脑黄金),是眼睛视敏度和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高一点比较好,DHA喝AA最好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比从鱼肝油中提取的更有效。 另外,不同体质的婴儿也要挑选不同的宝宝奶粉,有的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对乳糖不耐受,或者由于早产对营养有特殊需求,就需要选择有治疗意义的配方奶粉。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一样,而宝宝奶粉所添加的成分也有微小差别。无论是价格低的或是价格高的,只要宝宝爱吃,大小便正常,体重和身高等指标正常增长,睡得香,无口气,无眼屎、无皮疹,就可以继续给宝宝吃。
宝宝吃奶粉拉肚子的原因
病理性原因
1、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肠粘膜发育和肠道菌群不成熟时添加配方奶粉,可能会诱发牛奶蛋白过敏。医生建议,给新生宝宝添加配方奶粉时,可优先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2、乳糖不耐受:宝宝肠道内的乳糖酶不足,不能很好地分解配方奶中的乳糖,致使乳糖进入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很多气体,同时吸收很多水分,就会出现腹泻。
生理性原因
积食、消化不良:宝宝奶粉太稠,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会影响正常的大便。
护理性原因
1、喂养不当:
(1)奶瓶等调奶器具或所用的水不洁净。
(2)奶的浓度不对,过稀或过稠,宝宝奶粉的浓度会影响宝宝的肠胃。
(3)奶的温度不对,沸水容易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温度太低的水则含有细菌。
(4)突然改变奶粉品牌。
2、换宝宝奶粉的方式不合理:爸妈们在更换和原来不同的奶粉时,应循序渐进的给宝宝换奶粉,量由少到多,反则换的过快,宝宝肠胃不适引起拉肚子。
2周岁宝宝怎样教育
两周岁宝宝怎样教育?建议要多带宝宝去大自然认识世界,增强他的认知能力和敏感度,这与幼儿园教育非常相关。多和他交流,给他学习的空间,给予引导,而不是强加,在玩中成长,主要有以下四点。
1、玩具类:两岁的宝宝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结合的时期,非常好动,益智类的玩具,需要一些具备培养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玩具。比如形状屋、拆玩具、组合积木等等,乐高之类的系列益智玩具就挺合适。在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他的玩具,宝宝常常会三心二意,所以一次不要给他太多玩具,每次一两件就可以,然后再换。
2、图画书:图片多的画册,以及带有音乐的书,或是可以触摸辨别不同事物的书(折页、动物毛、突起物等)。最好能再配合上动画形式,比如巧虎系列、洪恩幼儿识字等系列,学习感知认知。坚持睡前故事,多和孩子交流,给他讲故事,并且在故事过程中穿插问答,比如“小猫吃的什么啊?”之类的,多给他语言表达的机会,和思考的机会。
3、数学的基本概念引导:两岁左右时还不具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不同,通过这些基本的逻辑概念入手,通过游戏可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将同样大小、同样颜色或同样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或将同类物体从大到小排成一队;或以某种属性为基准让孩子将一大难物体分类等等。
4、借助早教机构:一个星期去上一两回早教机构,感受一下那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让宝宝适应同时父母也能找到合适自己宝宝的方式,而且那里毕竟系统一些,有不少选择。比如金宝贝、红黄蓝、东方爱婴等等,大多都是采用七田真、杜曼、冯德全、卡尔威特、蒙特梭利等教育专家的理念进行,可以去试试。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1.在态度上应该既尊重孩子又不迁就孩子
多好的习惯!这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讲道理。反过 来,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有没有可能 实现,一味地给予否定,甚至态度简单粗暴,那么,孩子因需要总 是得不到满足,不是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产生对抗心理,形成不 服管教的性格,或是以后不敢提正当要求,不敢提自己的意见, 一味顺从大人,行为畏缩,变得没主见。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也给予满足,元原则迁就孩子,那么,得到娇惯的孩子必然为 所欲为,自私自利,难以听人讲道理,变得任性。因此,只有 得到尊重又不受迁就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2.与孩子平等对话,了解孩子要求的真正原因,才能判 别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才能掌握好区分任性与个性的界限。
3.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限制的,谁都不能 随心所欲。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 独立意识,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等,经常 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是很好的现象。但要注意一些条件限制, 如给孩子的选择只能在几套方案中选,超过了条件限制便难以 满足要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 够得到满足的,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