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应用价值
苜蓿的应用价值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
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皮肤过敏能吃苜蓿吗
苜蓿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的食用,比如红斑狼疮患者,一定要禁食。因为苜蓿很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说过敏的人,不能够盲目的吃苜蓿,因为会加重过敏的可能。
要谨慎的食用,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红斑性狼疮,或其它自体免疫失调症的人来说,却是无福消受。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苜蓿中富含的一种天然成分「刀豆胺酸」,对上述患者而言,苜蓿将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有这方面疾病的人请避免食用。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5.9 克,碳水化合物9.7 克,胡萝卜素3.28 毫克,维生素C92 毫克,维生素B20.36 毫克,钙332 毫克,磷115 毫克,铁8 毫克。另外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苜蓿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其实一般的过敏涂一些药物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过分的去担心,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过敏源,这样子才能够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知道哪一种食物是不可吃。
苜蓿的药用价值
苜蓿作为药用的话,一般都是内服的,可以捣成汁液或者研磨成粉末进行服用,当然也可以外敷。
治疗风湿筋骨痛、神经痛:将苜蓿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一天分两次服用即可。
治疗黄疸型肝炎:将苜蓿和茵陈各取5钱,然后混合,用水煎服,一天服用两次。
治疗白血病:将苜蓿用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治疗毒蛇咬、蜈蚣以及黄蜂蜇:将新鲜的苜蓿捣烂后敷在被咬的伤口处即可。
苜蓿的药用价值
苜蓿作为药用的话,一般都是内服的,可以捣成汁液或者研磨成粉末进行服用,当然也可以外敷。
治疗风湿筋骨痛、神经痛:将苜蓿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一天分两次服用即可。
治疗黄疸型肝炎:将苜蓿和茵陈各取5钱,然后混合,用水煎服,一天服用两次。
治疗白血病:将苜蓿用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治疗毒蛇咬、蜈蚣以及黄蜂蜇:将新鲜的苜蓿捣烂后敷在被咬的伤口处即可。
苜蓿的食用禁忌
苜蓿炒食比较好,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特别是对于患有气管炎、贫血、恶性贫血、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肠炎、便秘、肠出血等患者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不过尿路结石、大便溏薄患者最好不要吃太多。
苜蓿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雄蕊10,二体(9+1);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紫苜蓿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南苜蓿分布于我国中、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清解胃热,利尿除湿。
2、用法用量
2.1、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用于胃热烦闷,不欲饮食;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湿热发黄。内服:捣汁,3~5两;研末,2~3钱。
2.2、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2.3、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着,更胜於西洋菜。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苜蓿到底有什么好处
苜蓿的营养价值: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3.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苜蓿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丰富、适日性好、家畜易于消化等特点,而且苜蓿有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苜蓿的利用方式有多种,可青饲、放牧,也可调制干草、草粉及草颗粒等草产品,目前美国是世界上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3,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大豆,位列第四位。
苜蓿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品质优良,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首选原料。
粗蛋白质
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据相关报道,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孕蕾期达到23%左右,是玉米粗蛋白质含量的2.47倍。苜蓿的粗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
其中赖氨酸含量约为玉米籽实的5.7倍,而其他必须氨基酸如精氨酸、组氨酸等为玉米的2倍左右,色氨酸和蛋氨酸也显著高于玉米。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比例均衡,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转化效价较高。
碳水化合物
紫花苜蓿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主,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在动物日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研究,随着苜蓿植株体成熟度的增加,苜蓿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且茎叶比增大。
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苜蓿草中的维生素种类多、品种齐全,特别是叶酸、叶绿素、VK、生物素、VE、VB2、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β-胡萝卜、叶酸、生物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6、4.36和0.54mg/kg。
苜蓿草中还含有钙、磷、铁、镁、钾、铜、锰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矿物质的含量远比禾本科牧草中矿物质含量高,钙、镁、钾含量较丰富,其中钙的含量在1.50%~1.90%,磷不含植酸磷,生物学效价高。据报道,苜蓿中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够改善鱼类及畜禽产品的色泽,提高其商品性能。
苜蓿怎么做好吃
材料
猪里脊肉,东北黑木耳,鸡蛋,姜,葱末,酱油,料酒,香油,盐,味精
做法
1.脊肉切成丝,木耳洗净,撕成小朵。鸡蛋磕入碗内,加少许盐和水打均匀。
2.锅置上火,加少量油烧热,下鸡蛋炒熟后剩在碗里。
3.原锅内加油烧热,下入葱姜末煸出香味,再下入肉丝煸炒到散白,加料酒,酱油,味精,盐,随后将鸡蛋,木耳一起下锅,翻炒均匀,淋上香油即可
苜蓿食疗作用
苜蓿具有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的功效;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别名草头、木粟、光风草,为豆科植物紫首蓿或南首蓿的嫩茎叶。每100克苜蓿嫩茎叶含蛋白质5.0克,脂肪0.4克,粗纤维2.4克,糖类8克,胡萝卜素3.28毫克,维生素B2为0.36毫克,维生素C92毫克,钙103毫克,磷50毫克,铁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K、苜蓿酚、苜蓿素、大豆黄酮等成分。苜蓿具有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等功效。
(1)止咳平喘。现代药理发现,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作用,对支气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2)补血止血。苜蓿中含有较多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维生素B12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治胃或痔、肠出血。
(3)通便排毒 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4)综合作用 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和抗癌作用;苜蓿中所含的大豆黄酮、苜蓿酚均具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对于苜蓿怎么做好吃大家应该了解了,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苜蓿肉,苜蓿的食疗价值是很高的,而且它还是很有营养的,能够很好的止咳,补血,通便,它能够促进我们肠道的蠕动,能够很好的促进排便,防止便秘的出现。
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
苜蓿芽中确实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尤其苜蓿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又仅有很少的醣类,热量非常低,所以是一种最佳的高纤低卡食物。正因为如此,许多想要减肥的民众都视生苜蓿芽为自然、营养的食物,相信每天多吃除了可以达到减重目的,还能为身体带来健康。
不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苜蓿芽所含的营养成份可说是多 种却不充足,举例来说,每一百克的苜蓿芽,其所含的维生素A仅占每日建议摄取量的2%,换句话说,如果要从苜蓿芽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每天要吃5公斤的苜蓿芽!
另外,每百公克苜蓿芽所含的维生素C,也仅占每日建议摄取量的14%,腰豆芽却含有65%,大约只吃150公克左右的腰豆芽就足以达到维生素C 的每日建议量。再者,许多人觉得苜蓿芽中含有不少植物性蛋白质,其实,拥有最多植物性蛋白质的芽菜是黄豆芽,占了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取量的21%,也比苜蓿 芽高出3.5倍之多。
所以,想要每天吃大量苜蓿芽来减重的朋友得注意,苜蓿芽的确提供不错的纤维素,但是,它不是醣类、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充分来源;如果把苜蓿芽当 作三餐的主食,而没有考虑饮食均衡,不仅不会促进健康,久而久之,还会有营养不良的危险。因此,将苜蓿芽当成现代人热量有馀、纤维不足的饮食里,另一种低 卡高纤的新选择,应该是比较正确的看法。
苜蓿的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紫花苜蓿生产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省(区)农村经济中的新型支柱产业。苜蓿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类作物。苜蓿市场潜力大。
国外发达国家都把苜蓿列为配合饲料的原料,国际市场上苜蓿的交易量很大。在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从节约粮食,还是从提高配合饲料营养成份、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生产优质紫花苜蓿均是未来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据分析,现阶段中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仅占未来需求总量的5%,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存在着无限商机。
苜蓿的价值
应用价值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
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