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献血需要什么条件 体重、血压及生长发育要求

献血需要什么条件 体重、血压及生长发育要求

男性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者方可进行献血;血压要在收缩压12-20千帕,舒张压在8-12千帕,脉压差4-5千帕;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身体生长发育症状,没有畸形和残疾者方可献血。

无偿献血需要哪些条件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推荐阅读:献血的危害有哪些献血注意事项有哪些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献血的要求都有哪些

1、对年龄的要求

献血者年龄要求为男:20-50岁,女20-45岁。如果年龄相差仅仅为六个月内外,而其他方面均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献血人坚决要求产检献血者可以进行献血。

2、体重、血压及生长发育要求

男性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者方可进行献血;血压要在收缩压12-20千帕,舒张压在8-12千帕,脉压差4-5千帕;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身体生长发育症状,没有畸形和残疾者方可献血。

3、血液检查要求

(1)血比重筛选,硫酸铜法:男性大于1.052,女性大于1.050。

(2)血型定型: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在有条件的地区或Rh阴性率高的地区,应做Rh(D)定型。

(3)肝功能检查: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为指标,赖氏法测定应小于25单位。该指标不合格不宜参加献血,但不表示肝功能必定有问题。

(4)血液传染病检查: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四项。凡检查阳性者不得参加献血。

4、皮肤要求

除了全身大面积皮肤病以及在两侧肘静脉处皮炎患者不宜献血外,小面积的无传染性的各种皮炎均可参加献血。

5、职业要求

高空、高温、水下、驾驶员和经常接触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等特殊职业工作者,为保护其健康和生产安全不宜参加献血。

6、女性特殊要求

女性在分娩后9个月内,流产后6个月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失调的女性群体应暂缓献血。

香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提供给它的基质中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长素。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来源和组成菇体的主要成份。菌丝能直接吸收单糖、有机酸等简单碳水化合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复杂大分子化合物则需通过菌丝分泌的酶分解成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才能被吸收。香菇菌丝不能利用无机碳。含氧化合物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份。菌丝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有机氮化物。对复杂的大分子有机氮需经菌丝分泌出相应的酶,经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铵态氮也可被香菇菌丝吸收,但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香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含氮量要适中,过大过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讲,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培养基中的含氮量以0.016~0.064%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基中含氮量以0.016~0.032%为宜。高浓度的氮反而有碍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也要适当,在营养生长阶段c/n以20/1为宜,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30/1~40/1为宜。香菇生长需要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等无机矿物质。其中,磷、钾、铁三种最重要。此外,生长素的加入将有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及子实体的形成。

香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许多木材中都有。香菇菌丝体内含有分解木材的各种有机酶类,通过分解木材中的碳、氮等化合物使其转化并吸收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在木屑、棉籽壳、稻草等代料培养基中加入糖、麸皮其它营养物质就是为确保培养基中有足够碳氮比,使菌丝健壮生长,增强后劲,提高产量。

2、温度

香菇生长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就是温度,温度决定香菇的生长、品质及产量。香菇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5~28℃,适宜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为6~34℃,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在5℃以下或35℃以上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或处于休眠状态。温度在40℃时42小时菌丝就会死亡。子实体形成(出菇阶段)温度为7~30℃,适宜温度为12~22℃。气温超过22℃时,香菇生长快,但肉薄、菌盖易开,菌柄较长,品质差。气温低于12℃,香菇生长缓慢,但柄短,肉厚。子实体生长到了2厘米直径大小时,遇干燥或霜冻的环境条件,菌盖表面便会龟裂成花纹,所形成的香菇称为花菇。低温和变温刺激有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当昼夜温差为10℃时香菇生长既快、质量又好。恒温条件下,原基不易形成。

此外,不同温型的香菇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出菇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高温型品种以20~28℃为宜;中温型品种以15~23℃为宜,低温型品种以8~20℃为宜。

3、湿度

水份不仅是香菇的重要组成成份,也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香菇生长发育各阶段都对水份有一定的要求,培养基含水量以55%为宜;原基及幼菇形成阶段含水量需保持45~60%,不足时应补水。出菇袋含水量减少时进行浸泡或注水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的补水措施。

香菇发育的各阶段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35~60%为宜,此时若湿度过大则容易产生杂菌并影响菌丝的呼吸作用。出菇阶段,相对湿度以75~95%为宜。如若形成花菇,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干湿交替有助于菌丝的分化和菇蕾的形成。

4、光照

香菇是腐生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孢子萌发需在暗光或弱光下进行。但香菇属于地好光性菌类,菌丝在明光下会形成茶褐色的菌膜。菌丝生产阶段如有一定的微光对香菇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出菇阶段。在黑暗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出菇和品质都会受影响。光照以散射光(光不能直射,靠折射、反射光提供光强)为宜。

5、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当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时,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通风不足会出现盖小、柄长畸形菇。同时,一些霉菌和细菌喜欢生长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因此,不论发菌还是出菇必须选择在空气能够流通的地方,尤其是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

6、酸碱度

酸碱度是指培养基中游离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ph值检测:7表示中性8~14表示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1~6表示酸性,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香菇喜欢生长在微酸性的环境中,菌丝在ph值为2.5~7.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5~5.5最适宜。ph值超过7.5则菌丝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时需要的ph值为3.5~4.5。但培养基中的ph值应稍高,以6~7为宜,因培养基灭菌后ph值会下降。此外,在菌丝发育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不断产生有机酸而使ph降低。因此,拌料时ph值以8~9为宜。

​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1、多吃黄豆

黄豆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在预防乳腺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黄豆,可以改变体内激素的分泌。临床医学研究显示,黄豆及豆制品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黄豆或豆制品会使它增加,但当雌激素太高时,黄豆或豆制品也会使它减少。

2、献血

献血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代谢的能力,不但不会损害健康,定期献血还是维持健康的方法之一。因此,只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就可以去献血。

3、多做运动

有氧运动提升身体能量至少要达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每分钟心跳达130下的有氧运动才能有助于健康。千万别小看这短短30分钟的运动量,它除了可以帮助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外,还能将氧气带到全身各部位,提升新陈代谢率、有效燃烧脂肪,效果会持续数个小时之久。赶快丢掉没时间运动的借口吧,利用每天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在公司附近走走逛逛,以均匀的速度步行,不一定非要满身大汗,就能提高代谢,同时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有荨麻疹可以献血吗 必知:献血的6大要求

献血者年龄要求为男:20-50岁,女20-45岁。如果年龄相差仅仅为六个月内外,而其他方面均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献血人坚决要求产检献血者可以进行献血。

男性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者方可进行献血;血压要在收缩压12-20千帕,舒张压在8-12千帕,脉压差4-5千帕;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身体生长发育症状,没有畸形和残疾者方可献血。

(1)血比重筛选,硫酸铜法:男性大于1.052,女性大于1.050。

(2)血型定型: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在有条件的地区或Rh阴性率高的地区,应做Rh(D)定型。

(3)肝功能检查: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为指标,赖氏法测定应小于25单位。该指标不合格不宜参加献血,但不表示肝功能必定有问题。

(4)血液传染病检查: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四项。凡检查阳性者不得参加献血。

除了全身大面积皮肤病以及在两侧肘静脉处皮炎患者不宜献血外,小面积的无传染性的各种皮炎均可参加献血。

高空、高温、水下、驾驶员和经常接触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等特殊职业工作者,为保护其健康和生产安全不宜参加献血。

女性在分娩后9个月内,流产后6个月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失调的女性群体应暂缓献血。

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群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医学|教育网整理。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19)转氨酶值大于40的。

儿童体重生长发育的特点

体重是人体全身总重量的标签,它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或)检测当时婴儿受慢性和(或)急性因素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程度。在正常喂养情况下,体重增加的速度与月龄关系密切。以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调研值为参考,以城区为例,生后第1个月男婴平均增重1780克、女婴增重1490克;在3个月龄末男女婴体重均较出生时分别增加1.15倍及1.03倍。

我国男婴前半年体重共增加5.42千克,前3个月增重3.84千克,占前半岁增值的70.8%;前半年月平均增加量为0.90千克。后半年共增重1.74千克(占全年增重值的24.3%)。后半年月平均增加量为0.29千克。女婴前半年体重共增4.89千克,前3个月增重3.32千克,占前半岁增值的67.9%;前半年月平均增加量为0.82千克。后半年共增重1.67千克(占全年增重值的25.5%);后半年月平均增加量为0.28千克。以上各项测量值与WHO参考值近似。参见表82和表83。体重增长的规律,在出生后体重增加的速度与月(年)龄密切相关。因此,以2005年调研值为基数,参照小儿月(年)龄推算出相应的运算公式,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年前半年某月龄儿童体重(千克)一出生体重(千克)+(该月龄+1)×0.9

第一年后半年某月龄儿童体重(千克)=该月龄×0.29+7.O(千克)

2岁男童城区为13.19千克,郊区为12.65千克;女童城区为12.60千克,郊区为12.04千克。1~2岁的第二年内,全年增加2.5~2.8千克,城郊儿童差值约0.16千克。

3~6岁儿童体重可按下式计算:

城区:年龄×2.4+8(千克);郊区:年龄×2.4+7(千克)。

献血的条件

一、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1. 年龄:18-55周岁。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4. 脉膊: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5. 体温正常。6.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9.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二、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1. 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Rho(D)血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作测定。2. 血比重筛选:硫酸酮法 男≥1.052 女≥1.050,或者比色法。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25单位。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5.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6.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7. 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8. 复检上述1、2、3、4、5、6、7项。9. 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化验报告为准)。10.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原虫。

三、 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1. 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 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2. 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3. 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不需推迟献血。

四、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1. 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2. 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 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4. 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5. 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6.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者。7.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五、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1. 性病、麻疯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3.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4.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6.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7.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8.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9.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病症、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钓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15.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它疾病患者。本标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1993年2月17日颁布的"关于发布《血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1993]第2号)的附件2《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同时废止。

献血有哪些条件

1.要成年

《献血法》提倡参加献血的人士年龄范围是18~55周岁,但这是「提倡」而不是「硬性限制」,如果老当益壮,即使60岁了,也一样可以献出一袋热血。

2.不能太轻

男士大于50公斤,女士大于45公斤。太轻了,工作人员都不忍心抽血。

3.血压要稳

如果高压高于140mmHg,或低于90mmHg,还是先稳定好自己的血压再献血比较好。

4.其它条件

一般来说,献血前,血液中心或献血点的工作人员还会对献血者进行简单的查体,检查正常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啦。

血液初步检验

工作人员会扎手指取两三滴血,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初步的检验。通常会检测以下内容:

1.明确ABO血型。

2.快速检测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3.筛查梅毒感染情况。

4.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单判断一下肝功能。

5.检测血红蛋白,看看是否存在贫血。

6.其他,比如在疟疾高发地区则会加测疟原虫,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会检测Rh血型等。

初筛通过后,就可以献血了。

当然,这只是初筛,捐献的血液之后还会经过层层严格的检验,以最大程度保证输血者的用血安全。

相关推荐

献血要注意哪些事项

定期、适当献血有益健康,但献血时须关注一些注意事项,以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血液质量。 献血条件和标准 1、年龄:18-55周岁。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2、一周内没有感冒和急性胃肠炎,没有服药,24小时内没有饮酒。 3、与上次献血时间相隔6个月以上。 4、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一般手术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不能献血。 5、女性在月经期间和前后3天不宜献血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一天晚餐不要进食过饱,少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

孩子发育的正常标准

1、生后第一个月生长发育规律 生后第一个月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水平对于日后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关键时期。生后第一个月由宫内转向宫外,生后条件变化剧烈,需要新生儿适应和调整。每个个体喂养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体重变化的走向有所不同。 生后第一个月内体重变化包括三种:减重、不变和增重。随着周龄的增加,减重和不变两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减少,增重者相应增多。无论母乳喂养或是人工喂养,只要喂养方法得当,质、量适宜,即使在生后第一周体重不变和增重的比例就较高。因此,所谓“生理性体重下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完全可以通

喉结的生长发育

男性在青春期比女性更早发育喉结,男性的喉结一般比女性的更为突起。 喉结 喉结突出,是男性的性征之一,经过青春发育期以后的男性,由于雄激素的作用,一般都会发生喉结不同程度地向前突出的现象。 人的喉咙由11块软骨作支架组成,其中最主要,体积最大的一块叫甲状软骨。胎儿在2个月时,喉软骨开始发育,直到出生后5~6年,每年仍在增长,但5~6岁到青春期这一时期内喉软骨生长基本停止。所以,童男童女的甲状软骨都一样。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后,由于雄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才使男子出现喉结。男女都有喉结。

花生生长发育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

花生生长发育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 (1)温度 花生原产于热带,属于喜温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要求较高的温度。 1)种子的发芽与出苗 已经通过休眠期的花生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不同类型的品种其发芽出苗所需要的温度有一定差异。一般12℃是珍珠豆型、多粒型品种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15℃是普通型、龙生型品种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花生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为25—37℃。 2)苗期生长 花生苗期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昼间25—35℃,夜间20一30℃。花生在l 5℃的温度条件下,生长

香菇的生长发育

⑴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

孕24周产检项目有哪些

孕24周产检的项目有:糖耐量筛查、体重血压、尿检、听胎心检查、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宫高、静脉抽血检查等等。下面就是给大家具体介绍这些项目的内容。 糖耐量筛查:看孕妈妈是否有妊娠糖尿病。 体重:测量体重是为了了解孕期体重的发展情况,方便控制好体重,因为孕期体重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高血压、糖尿病、妊娠纹、产后恢复等各方面。 听胎心检查:多普勒听胎心可以检测到胎儿的心跳情况,可以用耳机接收胎心音。 尿检:用于监测孕妈妈的肾脏情况。 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高危妊娠,所以在每次的产检中都会对血压进行

献血7大常识

一、哪些人不能献血 1、传染病患者或者病原携带者。 2、重要脏器疾患或者主要脏器手术切除者。 3、恶性肿瘤病患者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4、血液病患者。 5、异常出血性疾病患者。 6、高血压患者。 7、慢性皮肤病患者。 8、惊厥、晕厥、癫厥患者。 9、体弱多病经常头晕者。 10、眼科病与神经性系统疾病患者。 11、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患。 二、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时不要服药,否则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如服用阿司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2.少食含脂肪的食物,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

影响宝宝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宝宝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限度、趋向等方面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2、疾病因素。当宝宝患急性疾病时,常会使其体重不增或减轻;而患慢性疾病时,则可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 3、营养因素。营养因素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是宝宝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宝宝所摄入的营养不足,就会导致其体重下降,从而影响到身高的增长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如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等,且宝宝的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 4、环境因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如空气新鲜、

男性内分泌失调学会几个小妙招来应对

1、多泡澡 泡澡是维持身心平衡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利用高温反复入浴的方式,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扩张。每次泡澡3分钟,休息5分钟再入浴,重复三次,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大量能量,效果相当于慢跑一公里。同时,泡澡也能促进老旧角质更新,保持肌肤光滑细致。 2、按摩排毒 专家指出,体内淋巴液与血液循环是否通畅,会影响身体对于废物、毒素等物质的排出速度。正确的按摩手法,能维持血液循环的顺畅,加速代谢,顺利处理体内废物。从四肢末梢朝心脏方向按摩,可以推动淋巴及血液的流动,能使肌肉的代谢更加旺盛,提供细胞更多促进代谢的营养素

献血前注意事项

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通过体检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轻时就得了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而献血可以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因为献血后通过正常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自己的血液稀释,使血脂降低,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又间接造福于社会。 献血其实不单单是指献血那一瞬间的事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我们在献血前注意哪些事情呢? 1、出于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