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正确锻炼方式有哪些
中老年正确锻炼方式有哪些
1.忌不做准备就开练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老年人在开始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放松肌肉、深呼吸等,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装备,不能随便,一定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2.避免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渐渐衰老,体力、耐力都变弱,过分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调高、跳远等,都不适合老人做,老人宜选用运动量小的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跳舞、慢跑等。
3.最好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很多身上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如果一个人锻炼万一出现意外状况没有旁人在侧,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尤其是有心脏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找三两个同伴一起。
老年人锻炼身体是好习惯,但是大家最好是结伴而行,否则自己独自出去的话也是不太让人放心的。毕竟老年人还有很多的不便。平时外出的时候邀几个好友一起出行,不仅可以共同锻炼、运动。而且大家还可以聚到一起聊聊天,使老人不再孤独。
户外跑步的正确锻炼方法
跑步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会选择的一种锻炼方式。但是虽然我们可能从小就开始跑步,但是各种跑步的真正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慢速放松跑
就是不加任何努力的慢跑。一般慢跑时感到轻松舒服,无疲劳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稍有气喘。动作无要求。一般每周练2—3次,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坚持经常锻炼,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明显的健身效益。
中速跑步方法
是用一定的意志努力,速度在每秒5米或心率在140—150次/分左右的跑进方法。这种健身跑步法是较流行的中等强度健身法,已被国内外公认。这种方法对增强心脏功能,调节内脏平衡等有显著的效果。但练习中应注意做好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练习感到明显疲劳,就要停止跑步,做一些放松练习。每周练习1—2次,每次练到疲劳为止。
快速跑步方法
是用较大意志努力,较快的速度向前跑进方法,练习时心率一般都在人体最高水平,170—180次/分左右。这种跑法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秒钟,但可以重复练习。每周练习1—2次就可以了,每次重复3—6次。练习中应循环渐进,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防止疲劳过度。这种方法对提高人体无氧耐受力,肌肉功能,以及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有内脏慢性病、心血管、肝、肾病尤为不能练习。防止重病发生。
变速跑步法
就是采用快慢结合、走跑结合的交替练习方法。这种跑步法适用于中年中后期人,由于运动量变化较大,练习时可根据个人锻炼水平,控制练习的时间和跑速。一般来说,体质较好的中年人,可快跑与慢跑交替进行,体质较差的中年人,可慢跑与走步交替练习,练习时间控制在感到疲劳明显时结束练习,做一些放松活动,并循序渐进提高练习要求。
定时跑步法
就是限定一定时间,进行跑步移动距离,或限定一定距离,缩短跑步时间的练习方法。比较有名的定时跑是12分钟跑,6分钟跑,用来评价自我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功能水平。经常进行定时跑练习,可以帮助自我了解身体状况,锻炼中如出现难以跑下去的疲劳极点现象,应逐步放慢跑速,甚至停止练习,以防发病现象出现,做好放松活动。
原地跑练习法
就是在固定的一块小地方做原地跑步动作的练习方法,如:在房间里、阳台上、跑台上做跑的动作,持续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受场地、气候、设备条件限制,是一种较方便的锻炼方法。但练习时间应较长,重复步数应较多,一般要练习10分钟以上,才相当于跑进800米距离的慢跑运动量。因此,要求练习较长,练习时大腿抬高一些,重复次数加快些,锻炼效果就好些。这方法适用户外无法练习时,或有疾病做康复保健练
老年人在家锻炼方式有哪些呢
一、踮脚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里,踮脚走路也是不错的锻炼方法,就是足跟提起用前脚掌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老年人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最好不做。
二、沙发做运动
1、用沙发靠摩运动:
老年人背对沙发,后靠背外侧,由颈椎开始,向下至双肩、腰背、腰眼处,摩擦按摩。
2、用沙发做蹬车运动:
老年人正向坐在布艺沙发前沿处,双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向上前方斜举双腿,左右腿交替蹬出,如同骑自行车,反复练习。
3、用沙发做托体运动:
坐在沙发床上,左右手臂撑住沙发床两边扶手,将全身托起,屁股离开沙发座位,将两腿向前方尽力伸直,反复托起,再落下。这是正向托体。反向托体则面对沙发,将双手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双腿向体后弯曲成跪姿,将身体托起在沙发上,起落数次。
4、发举腿运动:
两只单布艺沙发相互对放靠紧,身体躺入两沙发内,双腿先左后右,轮流交替向上方伸举。以感觉舒适为宜。
5、沙发托肩运动:
躺入两沙发中,左右两肘压在扶手上,利用肘力将上身提起放下,反复数次。
老年人要积极预防疾病,经常锻炼身体,健康长寿。
胸肌的正确锻炼方法
练胸肌的方法
1、蝴蝶机飞鸟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锻炼胸沟的分离度。首先调整好座位的高度,运动者需要将自己的手和肩部放在同一个高度上面,两只手保持微弯的姿势,而且双臂千万不能够打开的太大,只要到背部的平面就行,这样才不会伤害到人体的肩关节,同时重量也不能够选择过重,在内收的时候必须要停顿三秒钟,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挤压到胸大肌,达到训练的目的。
2、杠铃平板卧推
这个方法能够打造胸部的围度,而不同的握距所刺激到的部位也不一样,比肩部稍微窄一点的是锻炼中部的胸大肌,跟肩一样宽的是锻炼整个胸肌,比肩还要宽一些则是锻炼胸肌的外侧。在锻炼的时候,两腿要分开45度,平放在地面上,这样才有力气支撑。若是将脚放到板凳上,稳定性就特别的差,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来锻炼胸肌。
3、双杠臂屈伸
这是训练胸肌的一种热身动作,重点放在人体的下胸部。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将双肘夹紧,上身稍微往前面倾,下巴内收一些,不管是在开始还是结束的时候都需要保持整个姿势。还有,动作的底部不能够放的过低,这样会给肩关节带来过大的压力。
选择正确胸肌的锻炼方法
胸肌锻炼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训练方法及强度都是有区别的,有些朋友身体素质比较差,并不适合高强度的训练方式,而有些人平时就有健身的计划,因此需要增加训练强度来提升胸肌训练的效果,所以每个人的锻炼方法都可能会有所不同!
胸肌锻炼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每天都进行,尤其是早期健身的朋友,最好是每周坚持两次胸肌训练,然后平时自己在家进行简单的俯卧撑运动就可以,注意不要一次性运动量过大,否则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健身者会感觉到胸部疼痛,此时应该注意多休息。
肌肉的养成,还要注意营养的补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增重,一般健身和减肥是分不开的,需要将身体的体脂标准练习到最佳的状态,建议大家在健身的过程中可以多吃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瘦肉(不宜吃肥肉,否则会有肥胖的可能)。
选择正确胸肌的锻炼方法,提升健身效果!有效的健身方法不仅可以对身体局部进行塑形,同时还可以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帮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建议大家平时也要注意多做些有氧运动,这样可以延缓衰老!
户外跑步的正确锻炼方法
慢速放松跑
就是不加任何努力的慢跑。一般慢跑时感到轻松舒服,无疲劳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稍有气喘。动作无要求。一般每周练2—3次,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坚持经常锻炼,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明显的健身效益。
中速跑步方法
是用一定的意志努力,速度在每秒5米或心率在140—150次/分左右的跑进方法。这种健身跑步法是较流行的中等强度健身法,已被国内外公认。这种方法对增强心脏功能,调节内脏平衡等有显著的效果。但练习中应注意做好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练习感到明显疲劳,就要停止跑步,做一些放松练习。每周练习1—2次,每次练到疲劳为止。
快速跑步方法
是用较大意志努力,较快的速度向前跑进方法,练习时心率一般都在人体最高水平,170—180次/分左右。这种跑法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秒钟,但可以重复练习。每周练习1—2次就可以了,每次重复3—6次。练习中应循环渐进,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防止疲劳过度。这种方法对提高人体无氧耐受力,肌肉功能,以及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有内脏慢性病、心血管、肝、肾病尤为不能练习。防止重病发生。
变速跑步法
就是采用快慢结合、走跑结合的交替练习方法。这种跑步法适用于中年中后期人,由于运动量变化较大,练习时可根据个人锻炼水平,控制练习的时间和跑速。一般来说,体质较好的中年人,可快跑与慢跑交替进行,体质较差的中年人,可慢跑与走步交替练习,练习时间控制在感到疲劳明显时结束练习,做一些放松活动,并循序渐进提高练习要求。
定时跑步法
就是限定一定时间,进行跑步移动距离,或限定一定距离,缩短跑步时间的练习方法。比较有名的定时跑是12分钟跑,6分钟跑,用来评价自我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功能水平。经常进行定时跑练习,可以帮助自我了解身体状况,锻炼中如出现难以跑下去的疲劳极点现象,应逐步放慢跑速,甚至停止练习,以防发病现象出现,做好放松活动。
原地跑练习法
就是在固定的一块小地方做原地跑步动作的练习方法,如:在房间里、阳台上、跑台上做跑的动作,持续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受场地、气候、设备条件限制,是一种较方便的锻炼方法。但练习时间应较长,重复步数应较多,一般要练习10分钟以上,才相当于跑进800米距离的慢跑运动量。因此,要求练习较长,练习时大腿抬高一些,重复次数加快些,锻炼效果就好些。这方法适用户外无法练习时,或有疾病做康复保健练习。
冬季老寒腿频繁发作怎么办
“老寒腿”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寒腿”其实就是骨性关节炎,每当天阴下雨或气候转凉时,常有许多患者膝关节疼痛加重,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防止。
眼下一天比一天冷,很多老年人又开始受累于“老寒腿”。研究证实,人体正常的滑膜组织可以适应天气的各种变化。但是,当人的滑膜组织发炎(即患上滑膜炎),特别是形成慢性滑膜炎时,适应气候改变的能力会明显下降,会发生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寒腿”。
对膝关节适当保温可以减少和预防老寒腿的发生,如气温下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尽量穿得比平常人厚一些,使用护膝对于预防老寒腿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正确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也可以减少滑膜炎的发生或是减轻症状。锻炼时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增强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防止摔倒。锻炼方法最好是伸直膝关节,绷紧,在脚踝部挂一个约1千克重的沙袋,再做伸直抬高下肢的动作,每天1~2次,每次20~30下,要持之以恒。此外,有些患者采取半蹲后左右摇晃膝关节的锻炼方法,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使髌骨关节加速磨损。
防治这个“老寒腿”的关键是,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损害关节。可选择打太极拳、慢跑、散步、做体操等运动方式,持之以恒。
老年人肾病正确的锻炼方法
老年人肾病正确的锻炼方法!在健康体检中,可发现有17.3%的老年人罹患不同类型的肾脏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人占3.4%-6.3%。老人肾病应如何进行锻炼呢?
老年人患上肾病该如何保养呢?患有慢性肾病的老人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忠告:“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累着!”其实,过分的休息对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的康复弊多利少。因为,无论何种肾病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血液黏稠度增大、肾脏血流量减少等。这些都可能加重肾脏损伤,而适度运动可以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利于病变的肾脏修复。
有些老年人担心运动会加重蛋白尿、血尿,以及下肢浮肿等症状,但以绝对卧床换取某些化验结果的阴性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再以适度运动配合治疗。
肾病患者选择何种运动方式好呢?专家认为,走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中医认为,联系人体五脏的经脉都起源于脚底。走路能激发脏腑的内在活力,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另外,还不宜过量饮水。老年人机体虽有脱水现象,但应合理补充。老年人对口渴等感觉不像年轻人那样敏感,因此不要等有口渴感觉时再定时定量补水。饮水不宜一次大量饱饮,以少量多饮为宜。特别是心肺功能不佳者更应注意。因为摄人过多水份需经肾脏排泄,自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功能已低下的老年人,对肾脏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正常人日饮水量限制在1500ml~2000ml左右为宜,老年人则应酌情减少。
老年人肾病正确的锻炼方法!希望通过我们上面的介绍对老人肾病有一定帮助,出现肾病症状选择正规的肾病医院进行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中老年锻炼方式有哪些
1、轮流举臂或同时抬举双臂,臂部尽量伸直。
2、仰卧或俯卧伸躯,仰卧时腰部尽量上抬。
3、坐位或倚物而立,一腿抬起,前后左右转动脚掌,两腿交替进行。
4、用力屈伸手指,速度由慢逐渐加快,可左右手交替或双手同时进行。
中老年锻炼方式有哪些
1、轮流举臂或同时抬举双臂,臂部尽量伸直。
2、仰卧或俯卧伸躯,仰卧时腰部尽量上抬。
3、坐位或倚物而立,一腿抬起,前后左右转动脚掌,两腿交替进行。
4、用力屈伸手指,速度由慢逐渐加快,可左右手交替或双手同时进行。
5、前后左右转动头部,要有一定幅度,动作宜缓慢。
6、双臂平举,做下蹲和起立动作。左右腿交替做踢腿动作,踢腿时尽量绷直上抬。
7、向左、向右、向前屈体。
腰痛患者的正确锻炼方法
1、站立位。两足平行分开约10厘米,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侧方扭动,同时肩部亦顺势向侧后方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交叉步行走。行走时足尖向外,双上肢向同侧方向摆动,腰部亦随着扭转,左右各做100次。
3、深蹲法。两足距离与肩宽相等,下蹲时足跟不要离地,臀部靠近小腿,同时双手握拳前伸,伸腰站立时双臂收回,动作由慢到快,反复做10次。
4、仰卧屈膝法。
1)屈膝双足并拢着床,左右摆动双腿(每次摆动膝部外侧要接触床面,如向左侧摆动,左膝外侧贴床)。背及肩胛部不要离开床面。
2)两膝关节屈曲贴腹(或靠近腹部),两手相扣抱膝,使腰背后弓,再上下摇动躯干,头肩和臀部交替抬起(对急性腰扭伤效果最好)。
5、俯卧位。
1)胸部贴床,头偏向一侧,两膝跪起稍微分开,且与上腹部接触,双手前伸腰部放松,每次持续3分钟(对子宫后倾引起的腰骶部疼痛尤其有效)。
2)两手放于背后相握,头部抬起,使胸部离开床面,同时两下肢后伸离床,腹部贴床,然后全身又放松,反复做10次。
运动预防老寒腿
对膝关节适当保温可以减少和预防老寒腿的发生,如气温下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尽量穿得比平常人厚一些,使用护膝对于预防老寒腿有一定帮助。另外,正确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也可以减少滑膜炎的发生或是减轻症状。锻炼时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增强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防止摔倒。锻炼方法最好是伸直膝关节、绷紧,在脚踝部挂一个约1公斤重的沙袋,再做伸直抬高下肢的动作,每天1~2次,每次20~30下,要持之以恒。
有些患者采取半蹲后左右摇晃膝关节的锻炼方法,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会使髌骨关节加速磨损。
建议大家,对上面的运动多加练习,多多锻炼,从而,对老年以后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中老年正确睡姿
失眠、多梦、睡醒腰酸背痛、头疼嗓干、四肢无力等等症状,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其实很有可能是睡姿引起的,你知道吗,睡姿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一个好睡姿是最简单的“养生操” 。
左侧卧
英国胃肠病学家罗宾?丘特坎表示,“胃灼热症状在晚上往往变得更严重,虽然我们还未弄清确切原理,但人们采取左侧卧睡姿时,症状明显减轻,目前推测是因为这种姿势让内部器官在一条线上,有助于明显减少流入食管的胃酸,从而减少胃灼热带来的疼痛感。”所以,胃部不适时,请选择左侧卧睡姿。
同时,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40.9%左侧卧入睡的人自述常做噩梦,只有14.6%右侧卧入睡的人有此自述。因此,若感到精神倦怠、心理紧张,要避免采用左侧卧睡姿。
仰卧
长期腰背不适建议采用仰卧睡姿,在头部和膝盖下面垫枕头,使脊柱成一条直线,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或至少让你相对舒服地睡一晚。
此外,美容整形外科医师盖森?安森博士称,仰卧时,面部放松、透气,对面部皮肤保持活力有很大好处。
但有研究发现,仰卧时,舌头因地球引力落向口腔后部,使呼吸道变窄,会使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比侧卧增加一倍,同时还会引发白天困倦、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平时已有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人应尽量避免仰卧。
胎儿睡姿
英国正骨疗法专家艾米?霍普建议人们多采用胎儿睡姿,“将身体蜷缩成胎儿睡姿时,脊柱有足够的灵活性,有利于夜间变换各种睡姿。”不仅能保证身体足够放松,还有助于缓解压力,特别适合压力大、感到身心疲劳的人。
但同时,胎儿睡姿可能会使颈痛症状加重。如果你不想醒来后颈部僵直或肩痛,采用胎儿睡姿时,就要使用相对较硬的枕头,使脖颈和脊椎在同一条直线上。肩宽的人枕头要厚一些,背痛的人在双膝之间夹个枕头。
右侧卧
右侧卧的睡姿会让位于胸腔左侧的心脏得到更多的空间,有助于降低血压,使心跳不那么快,对有心脏病的人有益。左侧卧或右侧卧也有利于清除大脑、脊椎和神经系统中的废物,防范痴呆症和其他退行性疾病。
但是,怀孕晚期采用右侧卧可能会造成胎儿死产。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者对155名产下死婴和310名产下活婴的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右侧卧睡姿会减少流向婴儿的血液,增加死产机率。
俯卧
采用俯卧睡姿会使内脏处于理想位置,得到充分休息,还可以促进消化。此外,采用俯卧睡姿可以有效防止打鼾,香港树仁大学还研究发现,采用俯卧睡姿的人往往有令人兴奋的梦。但俯卧时,为了方便呼吸,必须把头转向一侧,容易引起头痛、颈部僵直、肩部不适等症状,痛感会辐射到手臂。
增高的锻炼方式有哪些
1、悬垂法:
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练习的要领是:引体向上时呼气,慢慢下降时吸气。练习做完后,要走动走动,使肌肉放松。待手部放松后再用力紧握拳头,将手放于胸前,随后松开手指,接着闻眼、张口、舒展眉头,放松面部肌肉,然后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松。
2、跳跃法:
双脚跳跃用手摸树枝、篮球架、天花板等。10次为一组,每次向上跳跃5——7秒钟,每组间隔4——5分钟。要尽量使身体处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状态。另外,要经常参加篮球、排球和游泳运动。抢篮球和扣球时一定要奋力跳跃,积极争夺每个高点球。因为跳跃是主要训练内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跃200次左右
3、牵引法:
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松加速向下跑,然后俯在地板上,由两个伙伴帮助,一个伙伴握练习者的双手腕部,另一个握练刁者的小腿下部,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牵引躯干2——3次,每次12——15分钟,重复6——10次。要注意力度,不能过重。
运动预防老寒腿
对膝关节适当保温可以减少和预防老寒腿的发生,如气温下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尽量穿得比平常人厚一些,使用护膝对于预防老寒腿有一定帮助。
另外,正确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也可以减少滑膜炎的发生或是减轻症状。锻炼时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增强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防止摔倒。锻炼方法最好是伸直膝关节、绷紧,在脚踝部挂一个约1公斤重的沙袋,再做伸直抬高下肢的动作,每天1~2次,每次20~30下,要持之以恒。
有些患者采取半蹲后左右摇晃膝关节的锻炼方法,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会使髌骨关节加速磨损。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正确锻炼
正确锻炼不仅指身体每个部位锻炼方式的正确性,而且还包括安排每个练习前后顺序的合理性,正确性,因为流向肌肉的血液才是建造和保护肌肉的实施者,让希望锻炼的部位持续充血并在锻炼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