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棘豆的鉴别

棘豆的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非腺毛众多,直径15~46μm,双细胞,顶端锐尖,

基部细胞短,壁较薄。导管以梯纹为主,直径21~41μm。纤维少见,常碎断,直径10~

41μm,顶端尖,壁厚有少数单纹孔。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1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2ml ,加盐酸

6滴,另取少量镁粉,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溶液显鲜红色。另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

晾干,喷5%三氯化铝溶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斑点,放置

约15分钟后,日光下显黄色。

颈型颈椎病应与3种疾病鉴别

颈型颈椎病表现为头、肩、颈、臂的疼痛,有压痛点,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主要与以下3种疾病鉴别:

颈部扭伤

颈部扭伤多数由于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

压痛点鉴别方法: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按压时疼痛可以忍受;颈部扭伤压痛点为两侧肩胛内上方,急性期疼痛难以忍受。

肌肉痉挛可鉴别两种疾病:颈型颈椎病患者不伴有颈部肌肉痉挛,可与颈部扭伤相鉴别,另外,颈型颈椎病通过颈部牵引可以缓解症状,而颈部扭伤牵引使症状加重。

肩周炎

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局限于肩关节及其周围处,而颈型颈椎病有特定压痛点;颈型颈椎病一般不影响肩部活动,而肩周炎肩部活动受限;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肩周炎患者X线平片无以上表现。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具有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红肿、类风湿因子阳性等特征性表现,可与颈型颈椎病鉴别;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局部症状以酸痛感为主,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而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外阴黏膜白斑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外阴黏膜白斑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诊断

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和临床表现,主要是黏膜上皮或表皮的增生性改变而较易诊断,但黏膜白斑常有诊断扩大化的倾向,应注意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症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细胞无异形性,白色角化病常表现为色素减退斑,无浸润或轻度浸润,边界不清,瘙痒轻,长期不愈的白色角化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外阴白斑病。

2.扁平苔藓

发生于外阴皮肤及黏膜皮肤交界处多角形扁平紫红或暗红丘疹,表面光泽,组织病理学上有表皮突延长呈鸡爪样,胶样小体,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可以鉴别。

3.硬化萎缩性苔藓

常发生于阴唇,局部可见与毛囊一致的丘疹,黏膜白斑是肥大性外阴营养不良,一般不伴有外阴的萎缩,组织病理学上表皮各层增厚,有棘细胞异形性,而硬化萎缩性苔藓是萎缩性外阴营养不良,皮损是萎缩性蓝白色扁平丘疹到融合成淡白色素减退斑,常可在阴道口及肛周形成“哑铃状”,瘙痒轻,多数伴有小阴唇粘连,萎缩,直至消失,阴蒂萎缩,瘙痒轻,组织病理学上表皮萎缩,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纯一化变性,其下方有炎性细胞浸润,因而可以鉴别。

4.外阴白癜风

色素脱失斑,界限清楚,无角化和浸润,无瘙痒,身体其他部位常有同样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完全缺乏多巴染色阳性的黑素细胞,易与黏膜白斑鉴别。

5.外阴神经性皮炎

分布于两侧大阴唇外侧,自觉瘙痒,白斑不明显,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皮损,皮肤色素沉着苔藓化皮损,组织病理示慢性皮炎改变,表皮各层增厚,但未见棘细胞有异形性,而可以鉴别。

黄芪怎么选购

黄芪的特点:淡棕色或黄色,圆锥形,上短粗下渐细,长约20厘米~120厘米,表面有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显粉性,皮部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文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常见的黄芪假品有锦鸡儿、紫花苜蓿、白香草樨、大野碗豆、兰花棘豆、蜀葵、欧蜀葵、圆叶锦葵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是:外形亦呈圆柱形,但个体均较小,约5厘米~50厘米长;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质或坚或韧或脆;断面多成纤维性或刺状;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无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浓,或有刺激性。

总之,在购药时仔细观察药品的大小、外形、断面,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地鉴别出真假黄芪来。

火棘和沙棘的区别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火棘是蔷薇科火棘属。

沙棘的果子是椭圆的,橘黄色的,果实在主茎上有生长

火棘的果子是圆的,红色,基本上主茎上是没有果实的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沙棘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在1000多年前,人们发现经常食沙棘果的当地居民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特别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在西藏医药中,喇嘛称沙棘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火棘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火棘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火棘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腰肌劳损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

2、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3、X线检查: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与腰突症相鉴别。

赤小豆的鉴别

赤小豆是豆科植物赤豆的种子,但是有一个别名是红豆,是蔬食红豆,与爱情和相思的红豆无关。红豆是含羞草科植物海红豆、孔雀豆植物种子的统称。所以人们经常误会它们是同一种东西。

形态区别赤小豆和红豆易混淆,吃前分清楚。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

食用区别在熬煮时,赤小豆比较难煮烂,一般适合煮汤;而红豆久煮会粘稠,一般适合熬粥;在疗效上,赤小豆除湿的功效较强供药用调理,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本草纲目》认为,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选择赤小豆时也要有所取舍。

白豆蔻的鉴别

果实类圆球形,具不显著的钝三棱,顶端有突起的花柱基,下端带有果柄或果柄脱落后凹入的痕迹。直径约为1.2~1.7厘米。表面单黄白色,光滑或略显隆起线(维管束)多条,花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具密集的棕色毛茸。果皮脆,木质,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球,习称“蔻球”。蔻球分三瓣,有白色隔膜分隔,每瓣有种子7~10粒,习称“蔻米”或“蔻仁”,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以个大完整,壳薄,种仁饱满者为佳。

相关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有何区别

区别之一: 活动是否受限 腰背肌劳损的患者,其腰部活动度一般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诱发加剧,相反活动开来后可明显缓解。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现向前、后、左、右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 区别之二: 有无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

白豆蔻的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尖梯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切向延长。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40-90μm,直径10-45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褐红色或棕红色,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26μm,直径至21μm,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由微小淀粉粒集红成的淀粉团,并有细小草酸钙方晶。骨胚乳细胞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疣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传染性软疣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表皮明显增生,表皮突向下延伸并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梨状囊体,在棘层细胞胞浆内有称为软疣小体的病毒包涵体。 尖锐湿疣实验室检查 1.醋白试验:用5%醋酸液涂抹皮损处,3―5分钟后变白色。(十分实用而简便的办法) 2.碘黄试验:用鲁戈氏液涂后3分钟,发黄者可以确诊为尖锐湿疣。 3.皮损活检:发现有HPV感染的特征性凹空细胞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较可靠的办法) 4.必要时在皮损活检中用抗原或核酸检测显示有HPV感染。常见的是HPPV6、11型。目前多应用快速敏感及特异性很高的聚合酶链

生殖器疣诊断标准

生殖器疣的诊断: 1.在生殖器、会阴、肛门、阴道内及子宫颈部位检查见有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可作出初步诊断。 2.病理检查(很少需要),镜下见主要有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凹空细胞及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 3.醋酸白试验,于可疑病损处外涂5%醋酸3—4min,肛周病损要15min,可见变白,其机制是蛋白变性,但醋酸白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偶尔在上皮增厚或外伤处出现假阳性,假阳性变白其界限不清和不规则。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未明确,在特定情况下,可用此试验来鉴定扁平型生殖器疣。 鉴

你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腰肌劳损

区别之一:活动是否受限 腰背肌劳损的患者,腰部一般可以正常活动,腰背疼痛一般发生在起床后或久站久坐后,活动后往往症状有所缓解。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现向前、后、左、右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 区别之二:有无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

怎么检查是否有肝癌

原发性肝癌依据病史、体检、甲胎蛋白检测,特别是超声波、CT等辅助检查大多可以及时明确诊断。 继发性肝癌的诊断,关键在于查出原发癌灶。 鉴别诊断主要考虑: 1. 肝硬化结节:通常肝硬化病人病史较长,有肝硬化的体征表现,AFP为阴性或低浓度阳性,放射性核素肝扫描、B超、CT和肝动脉造影等均有助于鉴别诊断。遇到鉴别困难时,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和AFP与肝功能的关系,并结合造影B超检查,必要时作CT或肝动脉造影,一般是可以鉴别的。 2. 肝脓肿:急性肝脓肿一般较易鉴别,而慢性肝脓肿有时比较困难,但肝脓肿多有阿

豆粕的真假鉴别

外观鉴别法: 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豆粕呈片状或粉状,有豆香味。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纯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窗口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粉则脆而有

成人失神性癫痫

鉴别诊断】典型失神发作应与非癫痫性失神及其他伴有失神表现的发作类型鉴别。 (1)非癫痫性失神多属于儿童期的行为、情绪问题,又称为"白日梦"。发作时凝视无动,对外界的一般刺激如呼唤、对话无反应,但对强刺激有反应。发作多出现于上课或看电视时。事后追问患儿往往正在凝神思考或"走神"。发作期EEG无异常改变。 (2)不典型失神发作的起止常不如典型失神突然。EEG为广泛性2~2.5Hz慢棘慢波或不规则棘慢波。常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多种发作形式之一。患儿常为症状性癫痫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运

教你四招鉴别毒豆芽

一、味鉴别:进行豆芽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样品来直接嗅其气味。 1、良质豆芽:具有豆芽固有的鲜嫩气味,无异味。 2、毒豆芽:有的气味淡薄或稍有异味。甚至有腐烂味、酸臭味、农药味、化肥味及其他不良气味。 二、外观鉴别:取豆芽样品在散射光线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1、良质豆芽:芽身挺直,长短合适,芽脚不软,组织结构脆嫩,无烂根、烂尖现象。 2、毒豆芽:长短不一,粗细不均,枯萎蔫软。甚至严重枯萎或霉烂。 三、色泽鉴别:进行豆芽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 1、良质豆芽:颜色洁白,根部显白色或

怎样鉴别真假黑豆

黑豆可分为黑皮绿心豆和黑皮黄心豆。 大家在买黑豆时注意把皮剥开,看心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如果是白色的就是假的。 绿心黑豆又分为大黑豆,小黑豆。 黄心黑豆只有一种小黑豆。 总体来说,黑豆分为三种:大绿心黑豆,小绿心黑豆,小黄心黑豆。 不知道俺说清楚没呢? 怎样分辨真假黑豆? 1.形状上不同 形状上黑豆比黑芸豆大,大部分黑豆是圆的,黑芸豆则是扁的,椭圆的。 2.看外观 真黑豆的中间有"小白点"。而经过染色的黑豆这"小白点"会被染颜色。 3.擦表皮辨别黑豆 把黑豆沾点水,然后在白纸上擦,真黑豆用力在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