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有助于防止脐炎
新生儿脐部护理有助于防止脐炎
要注意检查新生儿脐部及其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和分泌物。检查时,要先用75%酒精棉签擦拭表面,然后换一根干净的棉签看痂皮下有无分泌物。脐带刚脱落1~2天,脐窝部稍湿润而脐周皮肤正常,并且分泌物为黄色黏稠的胶冻状,无脓液、无臭味,这是正常现象。若2天后仍不干燥,脐周围皮肤红肿且分泌物是脓性的,还有臭。味,说明孩子患了脐炎。这时要再换一个干净的酒精棉签再擦1次,然后盖上干净的纱布,包上,如此每日擦拭l~2次,直至痊愈。
若发现脐部红肿范围大且脓性分泌物较多,按上述方法治疗不见好转或者孩子发烧时,应立即抱孩子去医院治疗。
发现婴儿患脐炎,不要用龙胆紫或消炎粉,因龙胆紫有颜色,可使局部症状被掩盖,或者表面结痂以致看不到下面的脓性分泌物而延误病情。消炎粉是磺胺类药组成的,易被皮肤吸收,磺胺类药可加重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而致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重时,可影响孩子的脑功能,甚至造成孩子残废。因此,消炎粉对新生儿来说是属于禁用药物。
脐炎用什么药
脐炎是脐残端的细菌性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可有成人脐炎和新生儿脐炎之分,分为急性脐炎和慢性脐炎两种。急性脐炎是脐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若感染进展,可并发腹壁蜂窝织炎,也可能发展为脐周脓肿,且有并发腹膜炎及败血症的危险。病原菌为金黄葡萄球菌等。慢性脐炎为急性脐炎治疗不规则、经久不愈或新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未愈的创面及异物局部刺激所引起的一种脐部慢性炎症表现。
急性期处理控制感染保持局部干燥。轻症处理去除局部结痂,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75%乙醇随时清洗;成人可用热盐水湿敷;保持脐部干燥。
BB肚脐没有保护好 这些问题很危险
一、新生儿肚脐常见问题
1.脐茸
如果新生儿的脐部粘膜出现残留物,那么就称之为脐茸。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肚脐流水,那么就对新生儿有所伤害,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处理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应该通过手术切除。
2.脐肉芽肿
如果新生儿在断脐之后,伤口还没有愈合的情况下就受到异物刺激而形成了小肉芽肿,那么就会产生脓、血性的分泌物,这种情况也应该马上到医院处理治疗。
3.脐湿疹
如果新生儿的肚脐内或者是周围皮肤出现了红丘疹、皮肤糜烂、有分泌物,那么就是新生儿患脐湿疹,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清洗治疗。
4.脐出血
新生儿在未满月之前,如果经常哭闹不止或者用力咳嗽,那么其腹压会升高并且脐部就会少量出血。遇到这种情况,要用酒精擦拭掉脐部的血迹,并用消毒纱布包扎好。注意应该使用75%酒精,而且擦拭的力度必须轻柔,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5.脐炎
如果患上新生儿脐炎,那么脐部就会有流水的情况。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细菌就会在脐部大量繁衍,如果没及时发现治疗,就可能使孩子患上败血症等疾病。
二、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肚脐
1.保持脐部干爽和清洁
新生儿的脐部必须保持干爽和清洁,在没有完全脱落之前,不可以让孩子的脐部碰到水,因此,洗澡的时候必须特别小心,以免弄湿了肚脐而受到感染。此外家长必须保持孩子脐部的清洁,发现孩子的肚脐有脓、有流水、有出血等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2.坚持帮新生儿肚脐消毒
家长要坚持每天帮孩子洗澡之后,给孩子的肚脐消毒,特别是产后的头一个星期,最好每天消毒两三次,并且包扎完好,以免肚脐被衣物摩擦后造成损伤。
新生儿脐部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脐炎脐窝是个阴暗的角落,容易积水积垢,且不易干燥,再加上适宜的温度,这个地方就成了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早期脐残端还未完全闭合,无皮肤覆盖,若脐部护理不当,就会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胳炎。初期表现为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进一步脐周皮肤红肿。细菌甚至可通过解剖上尚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脐血管进人血液循环,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故新生儿脐炎必须及时去医院处理。脐茸脐茸实际上是脐部黏膜的残留物,这是胳部渗液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脐茸的外观像一块粉红色的小息肉,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较多。护理时不注意碰到它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脐肉芽肿是指由于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的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或黄豆大小的组织,有脓、血性分泌物,经久不愈。如护理不当,可继发脐周化脓性炎症。脐湿疹有的婴幼儿湿疹长在胳部,表现为肚脐内或周围常有小的红丘疹或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由于瘙痒常引起脐周围抓痕。脐出血脐带脱落后的1周-1个月,新生儿若用力咳嗽、哭闹使腹压升...
新生儿脐炎护理办法有哪些
生活中新生儿脐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如果我们没有做好预防的话,会给患儿带来生命的危险,也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在生活中我们要好好的护理患者才可以,下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脐炎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吧!
脐炎多发生于新生儿,新生儿的脐残端一般需 ! 天左右的时间方才干枯脱落。在此期间,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果脐带脱落过晚,也容易细菌繁殖的场所,引起脐带发炎。
轻度脐带发炎时,可见到新生儿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处发红,有少量粘液和脓性分泌物,但无其他症状,重症脐炎时,可出现脐部脓肿,并可发展成败血症,可能危及小儿的生命。
父母要注意每天观察包扎脐带的纱布外边有无渗血。渗血较多时应在消毒无菌的条件下重新包扎止血。如无渗血现象,则不打开,以免造成感染。
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如果脐窝处有红肿、分泌物增多现象,可用消毒棉签蘸 75% 酒精消除分泌物,然后涂以 1%的紫药水并要注意包扎脐带的纱布,不可松散和移位,如果被大小便污染,要及时更换。
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就可能发生脐炎,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办法有哪些我们都很清楚了吧,这种疾病对宝宝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只要我们做好了预防,新生儿脐炎这种疾病才会渐渐的康复,希望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脐带发炎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
脐周皮肤红肿,深及皮下,重则蔓延形成蜂窝织炎或脐周脓肿,甚至继发腹膜炎。
发热,血白细胞数增加。
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新生儿脐炎的治疗
注意保持脐带局部干燥,并防止尿液污染。可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2-3次后用碘酊消毒,或用脱碘酒精、龙胆紫每曰涂2-3次。
抗生素治疗的话,一般新生儿时期使用加氨苄青霉素效果甚佳。对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并引流换药。
已形成慢性肉芽肿者要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局部烧灼,如肉芽较大不易烧灼者,应给予手术切除。
脐部化脓怎么办
当宝宝肚脐周围的皮肤变得红肿,用手轻触时能感到皮肤表面轻微发热,脐窝里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带臭味,同时宝宝还出现厌食、呕吐、发热的症状,说明宝宝的脐部可能已经化脓。
该怎么做
你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引起脐炎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对新生儿来说它们都是致命的细菌,必须应用抗生素治疗才行。此时,仅仅进行局部消毒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引发败血症或者腹膜炎,将非常危险。
脐肉芽肿怎么办
如果急性脐炎未能完全治愈,可能会逐渐发展成慢性脐炎与脐肉芽肿;也可能因为脐带脱落过早,留下的未愈合创面长期受到局部感染或者脐窝里不小心进入异物(如爽身粉),长期慢性刺激引起脐炎长期不愈,形成脐肉芽肿。
症状表现为肚脐处有一小块红色突出肉芽,并分泌出黏性液体。
该怎么做
你应该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处理。
由于肚脐上没有神经末梢,所以整个脱落的过程中,宝宝都不会感觉到疼。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应分两个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棉签蘸75%的酒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脐带脱落之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棉签蘸75%的酒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新生儿这里护理不当危害太大
如何护理新生儿?这对新手爸妈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脐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位,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母婴专家指出,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危害大。
新生儿的脐部,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护理时不注意,就会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若有上述症状出现,尤其是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那就是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
专家提醒
脐部感染危害比较大,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最重要。为了防止脐部感染,新生儿出院后,医院给带回稀碘酒、龙胆紫、双氧水及消毒棉球等。母亲可用上药给婴儿脐部消毒。
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小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育儿温馨提示
肚脐是宝宝出生后第一个与外界接触的“伤口”,易受感染,且此部位血管丰富,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引起败血症,后果严重。所以初为人父母,除了兴奋外,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医生。
温馨提醒: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危害大。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我们要注意以上的护理事项,除了搞好清洁卫生外,在宝宝百日之内,不易有太多的人来探望,以免造成感染。
宝宝脐带的护理的要点
宝宝出生后,脐带即被结扎剪断,留下脐带的残端。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天后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如果脐部护理不当,细菌会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
脐部护理很简单,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或宝宝大小便不慎弄脏了脐部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部。消毒时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停止消毒。
洗澡对宝宝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怕水对宝宝的脐部不利。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经收缩,水不会进入而引发感染。洗澡后,立即把水擦干净,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即可。注意不要用脏手抚摸脐部,换尿布时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脐部遭受污染。每次护理时应注意观察脐部的变化。如有脐孔红肿、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应加强消毒。
注意: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脐部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异味时。
2、脐部潮湿、脐周围腹壁皮肤红肿。
3、脐孔溶血,或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之易出血。
4、愈合时间延长,超过半个月。
婴儿洗澡后的护理
给婴儿洗澡好处多多,但是洗完澡后,妈妈不要忘了给宝宝做好护理。除了给宝宝颈下、腋下、肘弯等部位的皮肤涂抹护肤品。在脐带脱落前,洗澡时一定要避免脐带进水,还要用75%的酒精清理根部直至脱落。
1、皮肤护理
在皮肤皱褶处、颈下、腋下、肘弯、腹股沟处涂润肤露(或油类),在干燥的冬季可全身涂抹。夏天出汗多时可涂爽身粉,有湿疹的宝宝在湿疹部位涂抹湿疹膏,给有痱子的宝宝敷痱子粉。然后给宝宝穿上衣服,防止着凉。
2、眼睛护理
可以用手轻轻地在宝宝的眼眶周围做按摩,有利于眼部肌肉的发育及泪囊管的通畅;如果宝宝平时眼屎比较多,可请医生开些眼药水,洗完澡后给宝宝点上一滴,防止眼结膜发炎。
3、耳、鼻、口护理
洗浴过程中严禁水流进宝宝的耳、鼻、口。检查耳孔有无分泌物,若有则轻轻用棉签清除,并请耳科医生做详细检查。鼻孔中若有鼻痂影响呼吸或吃奶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待干痂变软后,轻轻按摩鼻翼两侧,鼻痂会自动排出。
4、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带7~10天会自然脱落。脱落前,要将脐带残端提起,用75%的酒精清理根部。脐带脱落后,会有少许黏液或血迹,也用75%的酒精涂抹消毒,直到干燥为止。脐带如处理不当,易引起脐炎。
脐炎怎样护理
新生儿脐带的脱落一般在生后3~7天。脐部是个自然伤口,也是细菌侵入的门户,生后每天洗完澡后都要做脐部护理,即用75%酒精擦洗脐根部,使之保持清洁与干燥,避免被尿液浸湿。脐炎的症状是脐轮(脐周围皮肤)红肿,脐带脱落处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脐炎局部可用碘酒先涂脐根部,然后用75%酒精脱碘。若伴有发烧等全身不适症状,需到医院求治,注射青霉素等。
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局部保持干燥,可有效预防脐炎的发生。成人脐窝可用脱脂棉蘸乙醇轻轻清洁脐内皱褶处,消除脐窝深部的潮湿液体,去掉脱落的表皮,并使之干燥。新生儿出生时脐部应采取无菌处理,不可用不洁物品覆益脐部,并要保持脐部干燥。如脐部潮湿、渗液或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则应作脐局部消炎处理,必要时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防败血症的发生。普及新法接生,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措施 脐部护理
断脐后要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清洗脐部可用3%过氧化氢、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处理,每日2-3次,清除脐部脓性分泌物,提起脐带残端硬痂擦及每一条皱襞,有创面时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
新生儿脐炎其实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及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人们不懂得如何护理孩子的肚脐,很多细节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脐炎,包括卫生、饮食等方面,一旦细菌感染,脐炎就成为必然。那么,新生儿脐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详细介绍。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宝宝出生后后3-7天脐带脱落,脐带脱落前伤口很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脐炎是指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肚脐疼、肚脐痒、脐周肿胀、脐残端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带感染、脐窝内有肉芽组织增生、脐血、脐周脓性分泌物较多,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