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湿退黄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湿退黄

大黄属于苦、寒之品,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三味茵陈茶

材料:茵陈15克,薏苡仁20克,白菊花5朵。

做法:将茵陈,薏苡仁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至剩1碗时,加入几朵白菊花烧沸即可,每天1剂。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等功效,薏苡仁健脾除湿益气,美白肌肤,可强化茵陈的保健除湿效果,菊花清肝胆热,明目。

三者同用,有保肝,利湿,退黄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的进一步发展有抑制作用。

湿热体质的辨证施治

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1.湿重

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

(1)六一散 成分:滑石、甘草。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注意事项: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2)三仁汤 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半夏、竹叶、厚朴。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注意: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3)平胃散 成分:苍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甘草(炙)。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2.热重

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1)连朴饮 成分:制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2)茵陈蒿汤 成分:茵陈蒿、栀子、大黄。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3)葛根芩连汤 成分: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金钱草泡水要不要晒干

都可以。

金钱草作为一种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等功效的中药材,无论是在新鲜状态下,还是在晒干后,其中的成分和功效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以晒干了后泡水喝。

只不过金钱草在晒干之前,含有较多水分,其中的药用成分不易溶出,因此要想达到干金钱草同样的疗效,用量一般需加倍使用。

桑葚和玉米须能一起泡水吗

能一起泡。

桑葚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纤维素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入药,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的功效,而玉米须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两者没有配伍禁忌,可以一起泡水。

茵陈怎么泡水喝 茵陈泡水喝的功效

利湿退黄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黄疸、小便短赤、湿疮瘙痒等症状,为治黄疸之要药,可配伍大黄、栀子等同用。

解毒疗疮

茵陈中含有香豆素、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挥发油,有利胆、护肝、解热镇痛等作用,中医认为,茵陈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湿疮、湿疹,可单味煎汤外洗或内服,也可配伍黄柏、苦参等同用。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合适 茵陈蜂蜜茶

材料:茵陈10g,蜂蜜少许。

做法:将茵陈用冷开水侵泡10分钟,倒掉冷开水,加入开水,待水温降至60度左右加入少许蜂蜜即可。

功效: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是治疗肝胆湿热的良药。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眼睛发黄者。

白花鬼针草有什么功效 白花鬼针草适宜和禁忌

1.适宜: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等人群

白花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活血的功效,适宜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跌打损伤、阑尾炎、高血压等人群。

2.禁忌:怀孕女性

白花鬼针草有散瘀活血的功效,怀孕女性服用可能会有出血流产的现象发生。

茵栀黄口服液的药性分析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新生儿肝炎的偏方

偏方一小儿肝炎方

【来源】王鹏飞,《中医杂志》(4)1985年

【组成】青黛5克,紫草12克,贯众,寒水石,焦山楂各10克,乳香6克,茜草、木瓜,绿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

偏方二 婴儿利胆方

【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湿热遗留于胎儿所致。方中茵陈,生大黄,金钱草有清热利湿之功,然《张氏医通》中提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故在方中加用生山楂,赤芍,当归,虎杖,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近代药理证实,赤芍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胆管;当归对动物实验性肝

偏方三清热退黄汤

【来源】时毓民,《中西医结合杂志》(1)1986年

【组成】茵陈,金钱草,萹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同时配用西药强地松。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利胆。

【方解】方中用车前子清热利尿;萹蓄利尿通淋,祛湿退黄;金钱草利胆通淋,清利退黄,以上三药有加强茵陈,广郁金的利胆作用;山栀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大黄有清热解毒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胆之功,故有之多效。

【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

【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SCPR的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4.5克。

【疗效】治疗50例,治愈率为98%。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湿重

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

(1)六一散,成分:滑石、甘草。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注意事项: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2)三仁汤,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半夏、竹叶、厚朴。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注意: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3)平胃散,成分:苍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甘草(炙)。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2、热重

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1)连朴饮,成分:制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2)茵陈蒿汤,成分:茵陈蒿、栀子、大黄。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3)葛根芩连汤,成分: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在化湿或清热的总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中药除湿气最好的方法 茵陈蒿茶泄热利湿

茵陈蒿汤中有三味清热药材,其中主药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肝,胃,胆四经,是清热利湿和退黄的中药材;栀子可以护肝利胆;大黄以“泻”著称,最能凉血泻火,有清热利湿,解积散滞,祛瘀解毒等功效,三种药材结合用,可祛湿热,去黄。

将18克茵陈,9克栀子,6克大黄用适量冷水浸泡15分钟后,加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左右,待茶频饮。有泄热利湿,退黄解毒之功效,适宜于湿热所致身热,周身皮肤,双目黄如橘色,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黄赤,短涩,大便秘结等症调理。

注意:该药方是由位寒的中药组成,孕期女性不要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此外,湿重于热的湿热患者不适合用本方。

相关推荐

虎杖的功效作用禁忌 利胆退

虎杖性味苦寒,微甘,辛,平,微辛可以透邪外出,苦寒则能清热利湿,因此能利胆退黄,常用于湿热黄疸。也可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可用本品配其他清热利湿药同用。

杠板归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杠板归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可用治湿热黄疸。本病多因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外泄,浸渍于肌肤而发黄。临床常见:目黄身黄,黄色鲜明,或见发热,口渴,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便深黄或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本品苦寒,清肝胆湿热,分利湿热从小便而去,则诸证自除。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茵陈清热利湿发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将茵陈与蒲公英一起制成蒲公英茵陈饮,可以更好的发挥除湿热解毒功效。 除湿药膳方: 材料:嫩茵陈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和茵陈分别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后饮服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者有益。 注意: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最佳时机,不要到茵陈“当柴烧”时

凉粉草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凉粉草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对黄疸病人有好处,同时凉粉草也可以用来治疗泄泻和痢疾,对于关节疼痛,或者是急性肾炎都有好处。

地耳草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地耳草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可用于用黄疸、热淋、痢疾等症。治湿热黄疸,具有良好疗效,可配合茵陈、金钱草等同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均有治疗作用。治痧症吐泻,可以用水煎服。

金钱草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金钱草苦凉,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胆二经,则能利湿退黄。如王安卿《采药志》曰:“治黄初起。”;《百草镜》中也提到:“神仙对坐草三叶,白荷包草、平地木、茵陈各三钱。水煎分三服,早、中、晚”。故常用金钱草治黄疸初起,又治脱力虚黄。

治疗肝炎中草药有哪些

1、利胆退黄的茵陈 茵陈自古以来作为治疗黄疽的良药。具有解毒退黄,保肝护肝的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主要能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和排泄能力;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并有抑菌作用。目前常与桅子、黄芩的提取物制成“茵桅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疽型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其他利胆退黄的药物还有:桅子、大青叶、金钱草、大黄、田基黄、赤芍、郁金、姜黄、黄芩、黄柏、虎杖、鸡骨草等。 2、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五味子 五味子用后可使

金钱草能除风湿吗 金钱草和什么搭配最好

视具体情况而定。 中医认为:金钱草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服饮金钱草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如果是用于疮毒痈肿、乳痈等症的话,可以将金钱草搭配菊花、蒲公英等进行泡饮,将金钱草和茵陈、郁金、大黄一起配伍使用的话,可以用于于肝胆结石及尿路结石、热淋、黄疸等症,因此,金钱草和什么搭配最好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而来,因人而异,按症配伍即可。

葫芦茶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葫芦茶具有利湿退黄之功效,可治疗肾炎、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等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煎水治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肠炎腹泻。《闽东本草》:……强筋骨,除风湿。

栀子花如何运用在医药方面

栀子乃清热解毒之良药也,与豆豉相伍,善于清心除烦,如栀子豉汤;与黄连、黄柏相伍,善于泻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与茵陈、大黄相伍,善于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与白茅根、三七相伍善于凉血止血;与银花、连翘相伍善于消散疔疮。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阳黄者,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数,余常用《伤寒论》之茵陈蒿汤。 方用 茵陈蒿30克,栀子15克,大黄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茵陈蒿利湿退黄,用栀子清热泻火,用大黄导热下行。三药合用,可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