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

场地选择 适合斑节对虾生活习性的沿海、河口滩地,都可用来建池养虾,水源要纯净,无工业污染,温度、比重、pH值的变动范围要适合于斑节对虾的生物时限范围之内。附近有淡水注入或有地下水,便于引导或打井与海水混合来调节比重。以砂为主,砂泥混合,砂的成分占60%以上。虾苗饵料供应方便。以减少运苗的死亡率及有廉价饵料而降低生产成本。有电力供应、交通方便。便于排灌、增氧以及生产资料、产品(尤其活虾)运输。

虾池建造 建虾池是人为地模拟适合斑节对虾的生长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精养和半精养池标准:虾池内外堤是一定要牢固,外围大坝的堤顶建3~5米,坝高要比当地最高潮位和洪水水位多1米以上,面海堤坡以1∶2~1∶3倾斜,并用石砌护坡,保持堤岸不被潮水冲刷;池塘面积以20~40亩为宜,虾塘内堤堤顶为50~70厘米(沙质地则需加宽)一般坡度为1∶1.5,(沙质底为1∶2~3),堤高以池水深度加大雨时水量所增加高度及因波浪所涌升的高度为准,池形以长条形为宜,池深能保持1.5米以上;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出水闸门对立而建,其大小视池的面积而定。一般40亩池进水闸门的宽度1.2~1.5米,排水闸门为进水闸门的1/3~1/2。沙质土闸门的基础应加牢,闸门上要留有三道闸板槽,做为挂铁丝网、水门板及纲尾用。若使用抽水机抽水则于堤岸上使用塑胶管或砖切小水沟,其注水口应伸入水池,避免冲激到堤岸;池塘内要挖环沟或中央沟,以增加水流和水深,也利于高温时避暑,池子外围要建引、排淡水渠,既排洪,又可引淡调节比重。总之,要按照以上标准,统一规划,修建或改造虾池,以利斑节对虾生长。

放养前准备 做好苗种、清塘、肥水准备。判断虾苗优劣的标准是,个体大小要整齐,规格1~1.5厘米以上;体表干净,切忌附着细菌、脏物;额角的第一触须前端分叉呈V字形,其中两条小须是并拢的,偶而分开稍做功能试探,即又合并,若见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的即非健康苗;腹节(斑节对虾有6个腹节)较长,呈甘蔗长节,虾体成长快,较为短节的为较差之虾苗;尾扇在游泳时,经常张开呈扇形,张开的程度愈大,表示虾苗的生长度够;肌肉饱满程度好,游泳速度快为好苗。幼虾有“沾壁”行为,若用水瓢舀起时,虾苗会很快向瓢边游去,紧靠瓢边静止不动或游动不快则为不健康的苗。不具备育苗条件的养虾场需进行运苗,运输方法视路程远近及交通条件而定,陆运、水运、空运均可。装苗容器可用方形或圆形的敞口帆布桶、聚乙烯薄膜袋等。一个容量为10升的袋内盛水1/3,放苗1~1.5万尾左右,挤出空气,充氧2/3,扎紧袋口,置于桶内或纸盒内便可运输,如果距离较远,途中尚需补充氧气。清塘包括清底和除害两个方面,具体是清除和杀灭病原体,与虾争饵、争氧、争水体的竞争生物和直接危害草虾生命的捕食性动物;铲除池底的有机沉积物等。首先进行清淤。在对虾起捕后敞开水闸,让海水反复冲洗沟底,尽可能带走一部分有机沉淀物。排空池水、封闭闸门,使塘底经过霜冻日晒。养过虾的池塘,一般1~2年应将滩面翻动1次(即翻耕),翌年开春再反复注排水浸洗数次。池底污染程度较重的池塘,还应组织人力或使用机械将淤泥搬到塘外。清淤工作可结合冬季修理塘坝、沟渠进行。进排水沟的清淤也应同样重视。其次要进行除害。其防除措施是在收虾后将塘水排空,霜冻和照晒一冬,让各类生物基本死去,翌年注水时,在闸门需设置严密泸水网,防止有害生物进入虾塘。在虾苗放养前施放药物毒杀也即清塘。清塘药物选择速效性的,即药性在几天内能消失,不留余毒,并根据用药浓度和剩余水体精确计算用药量。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人体和皮肤。常用的药物和用量为漂白粉30~50ppm,生石灰375~500ppm,茶籽饼15~20ppm。根据需要,这几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一般是在施用药1星期后,待药性消失后才能放苗入塘。

肥水 养虾塘内繁殖基础饵料是解决斑节对虾早期饵料、加速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其生产程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从清塘进水后,放苗前5~7天内进行。首次进水不要太深,20~30厘米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施肥量。以后每隔3~5天施肥1次,使水保持黄绿色。如水色适宜就可以不施。目前多用有机肥料,氮肥有尿素、硫酸胺等,磷肥有过磷酸钙。氮磷比例为10∶1。尿素用量为1~3ppm。

放苗 放苗密度取决于苗种规格、虾塘面积、池水深浅、塘底状况、换水条件、饵料种类、饲养方式、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应参考生产者提出的亩产要求和规格指标来确定。放苗密度的掌握十分关键,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精养和半精养池每亩放苗量应掌握在1.2~1.5万尾左右,粗养池则应减少。由于出室虾苗规格小,放入大池养成不能适应大水体的环境,容易造成死亡,必须利用养成池的暂养池(可按10∶1的比例在大池围建一暂养池),如无建暂养池,可用尼龙筛绢布或彩条塑料布按上述比例,在进水口处临时围一角落暂养虾苗。暂养时间为10至20天,待虾苗长至3厘米以上再放入大池养成。放苗时,应选择虾塘避风的一边,切忌迎风放苗,也要避免在浅水处或闸门附近放苗。1个虾塘应1次放足,避免多次放苗。放苗时要重新计数,同时,可取少量虾苗置于虾塘网箱内饲养观察,并再次计数,以估计虾塘放苗成活数量。在放苗季节,常遇雨季,若池水比重过低,在放苗前应用卤水或食盐调节(每立方米水加进1千克食盐,可提高1‰盐度)。放苗时,应注意使大池的水温、盐度与育苗室条件接近。

投饵 草虾的食性杂,除鱼贝虾等可摄食外,花生粕及米糠等亦可摄食。但由于生饵易污染水质土质,应提倡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生饵为辅。在虾苗暂养阶段,由于虾苗摄食能力差,除了肥水提供生物的饵料外,可搭配投喂蛋黄、磨浆的贝肉、鱼肉等。投饵量主要根据对虾摄食量来确定。摄食量因对虾发育阶段而异,随体重变化而变化,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而日摄食率(即对虾日摄食量与自身体重之百分比)则随对虾体重增加而下降。投饵量要通过日常观察:即定点投喂来观察投饵多寡,观察斑节对虾胃饱满度、洄游寻食等情况而调节。斑节对虾有白天潜砂,夜间游动摄食的习性,游泳时喜欢沾边倚壁,因此,投饵时应掌握夜间多投,白天少投,旁边多投、中间少投。按其发育阶段,日投饵次数从3~4次,逐渐增加,在适温育肥时应增加到6次。投饵时,要顺风而投,并做到定时定点。为便于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可在虾塘的不同角落安装一些伞形吊篮,在篮子里投上饵料,一般地说,配合饵料在1.5~2小时、乌埝、6~8小时,小杂鱼2小时吃完,说明投饵量基本合理,否则就要适当增减。投饵时,还应注意:腐败变质的饵料不投,水质严重恶化时、对虾浮头时不投;水质恶化时、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蜕皮后大量进食时多投;大潮汛时,虾塘内竞争动物多时应适当多投,发现对虾个体大小悬殊时也应适当多投,另外,在1天中,有时适停食一二餐,还会促进草虾摄食,对其生长有促进。

水质控制 斑节对虾最适宜的盐度为12‰,而虾苗早期的培育盐度在30‰左右,所以刚放养的池水盐度应与虾苗池相近,放养过后可渐渐添水使盐度降到适宜范围。因此有良好的水源及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养虾的地方有淡水水源(包括地下水)又无大河流出口最佳。斑节对虾可忍受水温在10~35℃左右最适温度为25~30℃。养成期若水温度变化过大,短期内可抽取地下水灌注,如长期性水温在20℃左右时又无太大风浪,可将水位降低,利用日光能以提高温度;水温过高可以提高水位或注入地下水。池水颜色受浮游生物密度而变化,绿藻类呈绿色,硅藻类、褐鞭毛类呈褐色。浮游生物的呼吸活动是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但夜间即消耗大量的氧气,繁殖太多不一定好,如达一定量即死亡腐败大量消耗氧气。池水盐度较低,较易使绿藻产生优势,绿藻较为安定。但硅藻繁生快,消失也快,不容易控制,一般池水以保持绿色为好,浅褐色也可。如果水色浓度太高,就要换水。除了用仪器进行浮游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外,了解浮游生物量,还可用肉眼看、口舐等加以辨别,一般的是用透明板测定水的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斑节对虾适宜在酸碱度7.5~8.5的范围生活,过高或过低都会受到影响。池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都会降低或升高水中的酸碱度,加上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产生的气体,都会直接影响酸碱度。为此,从池塘开始就得注意,养虾过程要通过观察水色来判断浮游生物量,并可用石蕊试纸等测试手段掌握酸碱度。池水中铵盐、硫化氢主要由残饵生物尸体之腐败分解而来,并随养殖日数而增加。铵盐在1.6ppm、硫化氢在1.3ppm以下不致造成死亡。如超过,对其成长摄食有影响,甚至死亡。必须注意清理污烂底质,科学掌握投饵量和投饵方法,保持水质新鲜。氧气是斑节对虾生命体重要因素之一,池中溶氧量在3.8ppm以上就适合需要。但由于有机质增加之残饵粪便分解;天气的变化,如云雨天、高温、多雾、早晚气压低等原因常导致斑节对虾缺氧浮头,此时就需大量换水或使用机械(抽水、喷水、水车)增氧。养虾最怕天气闷热下小阵雨时,池面无风浪加以混合,雨水比重低而盖在水面上,形层分层现象,这样上凉下热,氧气不易溶到底层,造成缺氧引起死亡。遇到此情况就急需开水车(增氧机)增加搅拌机会,打破分层。在整个养虾的过程中,水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暂养期间水位应保持在50~70厘米,不必交换水,以少量凉水为主。养成期在虾体5~8厘米时,换水量10~20%,8厘米后可增加到30%,水位保持1.2~1.5米,养殖的中后期,尤其在高温阶段要根据情况多换水,水位保持1.5米以上。

病敌害防治 敌害主要有五须虾、鰕虎、鲈鱼等争食、争氧和直接伤害斑节对虾的鱼虾类;在纳水时其卵或稚幼体随水进入虾池,大量繁殖时会造成危害。防治的办法是,避开其繁殖季节进水;进水时在闸门的闸槽上安装滤网(网目要小于这些敌害生物),严防其进入虾池。对五须虾等可用分段养殖法,缩短其养殖期间,以避免其大量繁殖;在池内设吊网,内置饵料诱集,或利用夜间四游习性使用定置网捕获。对害鱼可使用茶仔饼杀除,在每个月的大潮水期间撒上10ppm以下茶仔饼,既可除鱼害,又可促进虾脱壳和起肥水作用。丝藻的大量发生会阻碍虾的行动并导致水中透明度下降,水清和低盐是其发生的条件,故保持水中肥分让微细藻略为发生减低其透明度,如发生应用人工清除或放入大型草食性鱼类(如虱目鱼)摄食。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起虾情、虾病记录、分析、报告等虾病防治档案,及时预报测报虾情、虾病,以利各养殖场进行管理和防治。

成长和收成 斑节对虾的成长依放养时间水温、盐度、投饵的量和质、放养密度、水流好坏、管理等情形而不同。因此,必须每隔1星期或10天测定虾塘中虾的成长情况推测池虾重量以做为每日投饵量的参考。一般在有淡水来源的夏季无特殊情况下,从0.2克养到33克(即每千克30尾虾)需100~120天。

斑节对虾的营养价值 增强免疫力

斑节对虾含有不少蛋白质,摄入之后会在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为机体合成抗体提供足够的原料。同时含有不少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成分可以增强各种粘膜抵御病毒的的抵抗力,因此吃斑节对虾可以帮助补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吃斑节对虾有什么好处

补充营养

斑节对虾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不少优质蛋白质、以及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均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素,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促进生长

斑节对虾属于高蛋白食物,属于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物质,平常适量食用有利于维持自身的免疫功能,并且促进神经、血管、大脑细胞的活性以及发育生长,另外,其中丰富的钙、镁、磷元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合成,具有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保护心血管

斑节对虾的镁元素含量丰富,食用能够激活人体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心脏的功能,若是镁缺乏,有可能导致血清钙下降,对于血管功能有潜在危险,食用斑节对虾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斑节对虾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虽然如此,但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现在好多人平时都能够经常迟到虾蟹。虽然虾蟹对于人体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吃多了也不好,有时候还会使得自己身体生病,有些“三高”病患就是这么吃出来的。下面来介绍一种虾:斑节对虾,以及它的营养价值。

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

斑节对虾的营养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钠,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富含胆固醇,维持细胞的稳定性,增加血管壁柔韧性。维持正常性功能,增加免疫力。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富含镁,能提高精子的活力,增强男性生育能力。有助于调节人的心脏活动,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耐久力。

虽然这种斑节对虾的名字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相信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吃过的。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也了解了这种斑节对虾的营养价值,但是营养虽高,也不能没有节制的多吃、贪吃。任何东西都是如此,吃得过多则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历史现状

在20世纪80年 代,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冷藏加工、育苗、饵料生产等产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同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对虾病毒感染在全国各地开始蔓延,与此同时,水产工作者暂未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导致当时的对虾养殖业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因此,在水产工作者们深入研究对虾病毒感染的成因及病害防治方法、并研究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开始了南美白对虾的引进,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198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引进、适应性养殖以及大面积推广工作;首先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的新种虾,并在1992年8月进行了适应性养殖并成功初步人工繁殖,1994年成功培育了小批量虾苗;直到199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国家级农业龙头公司天俊实业与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开展合作,正式引进美国无特定病原(SPF)南美白对虾种虾和繁育技术,成功地批量培育出了无特定病原(SPF)南美白对虾苗;进入2000年以后,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13年,广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6. 8万公顷,产量32. 84万吨。

明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明虾外表与斑节虾相似,但它个头肥大,额头上有刺,虾肉组织发硬,口感不如基围虾,且无甜味。草虾与白虾外形相似,草虾颜色深青,外皮较硬,而白虾颜色灰暗,个大皮薄,且无明显的条纹,不脆不甜。至于沙虾,即常说的大头虾,虾须粗壮,虾头尾较小,外形不像斑节虾。

“基围”即指在近海的箱口养殖方式。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基围虾不是白虾,而应是斑节虾。它的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个子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市场价格约在100元至200元左右。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由于受生长期和封海期的限制,一般在11月至来年4月价格偏高。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市场上有些用白虾(明虾)冒充基围虾,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就很容易鉴别了。

竹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竹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竹节虾,即日本对虾,最先由日本开始养殖,也是最重要的养殖品种,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近年也开始养殖。竹节虾体表有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蓝色。壳薄而硬,肉质厚实。该虾体型不大,市场常见的单只重量在半两到一两之间。

基围虾,即新对虾。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雹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市场上有些人用白虾(明虾)冒充基围虾,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

竹节虾和基围虾哪个贵日本对虾,英文名称: Penaeus(Marsupenaeus)japonicusBate,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属甲壳尖动物,虾体小者称为虾钱。中国产的对虾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对虾为最好。捕捞旺季为4——5月和9——10月。

对虾,主要产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的西部沿海。世界各地海洋中所产品种甚多,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等。

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

基围虾价格基围虾80元/斤。按地区不同、进价的不同、品质不同其价格在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圆之间。

竹节虾青岛已经上市50元/斤。

竹节虾的家常做法家常做法:干烧对虾

主料:对虾6个(0.5市斤)。

调料:精制油、美极酱油、番茄沙司、葡萄酒、盐、糖、葱、姜、大蒜

做法:

1、洗净对虾,翦去须、脚,沥水;

2、蒜、姜、葱切成末待用;

3、上锅,双排小火,油少许,至5成热,放入对虾,翻煎两面,5分钟后放入蒜末、姜末(注意不要炒焦了),继续煎至9成熟;

4、(此时双排小火)倒入葡萄酒、美极酱油、番茄沙司、糖、少许盐,翻煎两面,5分钟后即可起锅装盘,撒上葱末。

立虾和明虾的区别

对虾 就是明虾俗称 大虾 明虾 青虾(雌) 黄虾(雄) 拉文种名 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英文种名 Prawn 分布区域 主要在黄、渤海区,东、南海也有少量分布。 资源量 近30年来,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对虾的资源量大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善。但也发生过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现象, 因而影响到后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渔获量的下降。据调查,秋汛对虾资源数量和它们的亲体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不低于5%置信的相关关系。 濒危等级: 名贵 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对虾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全世界共有28种,美洲大西洋岸有7种,太平洋岸6种,印度-西太平洋共14种,太平洋及地中海1种,西非1种。中国有10种,栖于热带、亚热带浅海。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中国北方常成对出售,故称对虾。根据生态习性,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性交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

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虾子使我们国家的特色特产之一,虾子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在沿海地段,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虾子有对虾和基围虾这两种,很多朋友在挑选上都会犯迷糊,不会挑的会觉得是一个品种还会被一些老板骗。那么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区别对虾和基围虾区别的方法。

对虾分多个品种,如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虾的额角上下都有小刺,背上的壳稍薄;相反,基围虾的额角上下没有小剌,壳很硬并且有一些斑点。

一般说基围虾个子偏小,呈黄红色,对虾较大,呈蓝黑色对虾的肉比较细腻一点,公虾没有大钳子。而罗氏虾的脑袋比较大,有虾黄,成虾有大钳子,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基围虾身上有特殊的花纹,脚的末端还有些黄色的点,样子很特别,很好认。

常说的对虾指的是产于黄渤海的“中国对虾”也叫“东方虾”,基围虾是我国引进日本的一个品种,现在已大量养殖,此虾在离开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活24小时。

在所有的海虾中,对虾的味道比较鲜美。由于中国对虾前些年受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感染,差不多全军覆没,目前市场上人工养殖的对虾,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南美白对虾。基围虾原本是广东等地虾场里养殖的一种新对虾,由于其体长一般为七八公分,后来人们就把这一长度的虾统一叫做基围虾。

“基围”即指在近海的箱口养殖方式。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基围虾应是斑节虾。它的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个子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市场价格约在100元至200元左右。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由于受生长期和封海期的限制,一般在11月至来年4月价格偏高。

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眼下正是虾类上市的季节,看起来差不多的虾,价格相差却是数倍,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辨别区分哦。

相关推荐

孕妇能吃斑节对虾吗

斑节虾又名大虎虾、草虾、花虾、牛型对虾等等,斑节虾身上有土黄色和黑褐色相间的斑纹,斑节虾是一种南方的海虾,斑节虾最适合温度是二十五度到三十二度,斑节虾生长的非常快,杂食,可以人工饲养,产量高。斑节虾是对虾中最大的,最大的可以长到三十三厘米。一般的也可以长到二十二厘米以上,最大的斑节虾单个体重可以达到一斤多,一般也可以达到半斤,斑节虾是名贵的虾种,斑节虾口感十分好,可以用各种烹调方法来烹调,红烧、做

脊尾白虾的介绍

脊尾白虾:只产于中国附近海域。成虾体长4~9厘米。腹部第3节至第6节背面中央有明显的纵脊,故名。额角上缘基部鸡冠状隆脊短于末端尖细部分,末端有附加小齿。第2步足指节的长度约为掌部的两倍,掌部约与腕节等长。生活于泥沙底之浅海或河口附近,适宜盐度为6.8~30.4。繁殖期为3、4月至10月。3、4月间当水温达12~13℃时,成熟亲虾即蜕壳、交配、产卵,受精卵粘附于前4对游泳足上,在水温25℃左右受精卵

斑节对虾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营养

斑节对虾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不少优质蛋白质、以及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均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素,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斑节对虾的形态特征

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1] 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

饲养对虾的方法

饲养对虾的方法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

斑节对虾的产地与产季

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经济价值为当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品种。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该虾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对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仅35%左右),能够耐受的盐度和温度范围广。盐度范围为0.2~70‰,最适盐度为10~20‰;最适温度为25~32℃,高於38℃或

斑节对虾的内部构造

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测试,现场随机抽样测定对虾体色正常、肠胃饱满、活动力强、规格均匀、无异常症状。 平均体长 9.18cm,平均体重 11.76g,测算试验示范池亩单产量1500.8公斤,总成活率 62.3%[2] 。骨骼系统由头胸甲和体节甲壳组成。肌肉系统肌肉发达,多为横纹肌,分布于头胸部和腹部,腹部肌肉最为发达。消化系统位于两大颚之间,食道呈短管状,膨大的部分为胃。胃分为前后两部

高血压能吃明虾吗

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确实是应该要对于自己的饮食问题引起重视的,因为高血压患者对于一些高盐、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是不能食用的,这样会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希望你们可以重视。其实虾类中含有比较高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对于预防高血压也有很大的功效,所以说高血压患者是可以放心的吃斑节对虾的。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经期能吃草虾吗

经期是可以吃草虾的。草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滋补佳品,吃草虾并不会影响月经周期规律,可以放心食用。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软甲纲,对虾科。额角齿式为7~8/2~3。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及胃上齿,无额胃脊,肝脊明显而平直。额角侧沟短,向后超不过头胸甲中部。第五步足无外肢。体由暗绿、深棕和浅黄横斑相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的斑纹。生命力强,肉味鲜美,个体大,是对虾属中最大的一种,最大的雌虾长达3

竹节虾的生活习性

竹节虾也叫日本对虾1、栖息与活动: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2、对环境的适应性①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