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的常见好处

拔罐的常见好处

1、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3、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有哪些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也不会发生烫伤,只是祛风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赵主任认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接着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罐能去除体内湿气吗 拔罐多长时间好

10-15分钟为宜。

拔罐的时间太短,起不到拔罐的效果,拔罐的时间太长,则容易损伤身体皮肤,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和水泡、血泡等拔罐常见问题,所以,一般拔罐以10-15分钟为宜。

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下面几点是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肚脐正中(即神阙穴)。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6.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7.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女人拔罐好还是刮痧好 拔罐和刮痧如何正确选择

刮痧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刮痧,不仅对发烧、中暑、感冒等实证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证。

刮痧有排毒去热的作用,对于上火,特别是实火,也就是有口干口臭,胸闷烦躁,易怒等症状时,刮痧症状很显著,刮痧只能用在有实证、热证的人群身上,老年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止刮痧。

拔罐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用于治疗经络不通所致的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症。同时,拔罐还有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实证。

拔罐后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拔罐后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对于拔罐后皮肤痒的现象,针对不同患者所适用病情不同由此反应出的效果不一样。对于拔罐皮肤痒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罐本身对于人体皮肤是一种损伤,其表层组织在受到拔出火罐后一些自身内在细胞的修复和反应的作用所导致的。由此可见,对于人体最基本的反应来说,拔罐后皮肤痒也实属正常现象。但是对于个别患者来说,某个部分毒气存在而产生的反应。由此,这些都要适情况而定论的。

拔罐常见的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哪些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下面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1、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2、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3、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罐常用的挤气罐主要有什么特质

挤气拔罐常见的有组合式和组装式两 种。组合式是由玻璃嗽叭筒的细头端套 一橡皮球囊构成;组装式是装有开关的橡皮囊和橡皮管与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 罐连接而成。其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方法简便,罐口光滑,便 于观察。

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肚脐正中(即神阙穴)。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6.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7.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相关推荐

拔火罐减肥法是怎样

大家都听说过拔火罐,那么拔火罐在浴池的时候经常适用于去风寒的,那么拔火罐也可以应用于减肥,现在很多的胖mm们都希望自己的身材能够变成婀娜多姿的样子,但是出于各种原因,都始终没能够减下来,那我拔火罐减肥方法能够帮助那些,懒惰的女性朋友起到瘦身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身体内的内分泌,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拔火罐减肥法是怎样的? 1拔火罐减肥方法主要的原理大家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在中医当中拔火罐减肥方法是常见的,主要是通过拔罐时造成的一种强大的吸拔力,能够使汗毛充分的张开,汗腺和皮脂腺受到一定的刺激。 2通过拔罐等,

拔罐祛湿寒 小心被烫伤

连日的阴雨天让许多市民感觉身体不适,医院里咨询拔罐祛湿的人多了起来。不过,湖南长沙一名男子近日却因拔罐时间太长导致后背部二度烫伤,在医院治疗了10天才痊愈。对此,专家表示,拔火罐烧伤、烫伤主要是技师操作不当或拔罐时间过长导致的,大多发生在非医疗场所。 操作不当易致损伤 “每年总能遇到几例拔火罐导致烧伤、烫伤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候文光告诉记者,拔罐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但烧伤、烫伤却很常见,其主要原因是操作者手法不够娴熟、经验不够丰富。 “拔火罐常以酒精做燃料,操作者酒

拔罐常用的抽气罐有什么特点

抽气罐常用青、链霉素药瓶,将瓶 底磨掉制成平滑的罐口,瓶口处的橡皮塞 应保持完整,留作抽气用;医药商店的器械柜也有出售成品真空枪抽气罐,它是有 机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制成,形如吊钟,上置活塞便于抽气。其优点是不用点火, 不会烫伤,使用安全,可随意调节罐内负抽气罐的优点是使用安全,可随意控制吸力, 便于观察,它是家庭最适用的罐。压,控制吸力,便于观察等。它是家庭最 适用的抽气拔罐

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

拔罐的种类 1、角罐 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内空长不超过8厘米,选料要选角壁厚实无脱层的,尖端内空与口径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顺着角的外形加工,若顶端小口径大,拔罐时没有多少吸附力。特点是不易摔破,能凉心泻肝,清胃中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独特作用并会脱层。 2、竹罐 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内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点是轻巧、不易摔破,但易

中医拔罐治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专家说,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进行治疗。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颈椎关节痛、消化不良、神经性疼痛、高血压、发烧感冒等。 选“罐”有讲究 专家指出,拔罐时用的“罐”有许多种,常见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抽气罐等。其中玻璃罐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因其光滑透明,可以观察到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出血情况

哪些疾病适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是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那么,拔火罐时间多久为宜呢?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竹罐、橡胶罐不宜选择。 落枕,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赵主任认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接着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起罐不要硬拔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把皮肤割伤了。同时,在操作过程

常见的拔罐方法有几种

(1)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

中医拔罐掌握时间很关键

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那么如何掌握拔罐的时间呢,时间久了会不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呢? 受了风、落了枕、腰背疼……拿个火罐拔拔。现如今大部分家庭备着个拔火罐是常事,脖子上、腰上留着个大红印也是常见现象。可是,专家却认为,其实很多人并不会用火罐。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

拔罐后皮肤变化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拔罐疗法,具体来说是利用罐具通 过排气产生负压吸于体表,皮肤对这种刺 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主要是颜色与形态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罐 斑。常见的皮肤变化有潮红、紫红或紫 黑色疲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 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 数天。拔罐后出现的这些皮肤反应,是体内病理的反映。如在拔罐后,皮肤表面出现水疱、 水肿或水气(在罐内壁上挂满水珠,或起 罐后有水流出),中医认为其表示患者体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有时拔罐 后其水疱色呈血红或黑红,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