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6.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最为常见,发病高峰主要在5 ~ 7 月份,冬季发病较为少见。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从传染源一路追寻下去,才能更好地预防、护理手足口病,尽量减少宝宝的痛苦。

下面为大家介绍手足口病洗手五法则:

第一步: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第二步: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第三步: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第四步: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第五步: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以上是对如何洗手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用,祝健康!

手足口病可以吃利巴韦林吗 为什么轻症手足口病不能吃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虽说手足口病是因肠胃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吃利巴韦林主要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对于肠胃病毒没有防治作用,不适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只是在手足口病的具有其他重症表现的情况下才对症使用。

凡是药物多具有副作用,而利巴韦林的副作用也不少,这种吃了没有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建议吃的,风险太大,而且还不利于患者恢复。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患儿均属于普通手足口病,这类患者并不需要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只需进行常规治疗后即可自愈。而如果一味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普通手足口病,反而会对患儿造成毒副反应,造成患儿溶血性贫血等安全问题。

根据201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建议,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热及疼痛可使用非处方退热药或止痛药,并没有提及抗病毒治疗。而利巴韦林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明显并不在其适应证的范围内。

手足口病预防的要点要知道

1、染病毒后早期表现为咽峡炎

4月-9月为手足口病流行期,现在气温反复,感冒患儿增加,也让大家把感冒和手足口病混为一谈。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婴幼儿为主。手足口病的症状有些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家要记住这些症状加以区分,必要时还是得到医院找医生帮忙。”郑医生说,大部分孩子早期都只表现为咽峡炎,随着感染程度的加深,症状也会越来越重,此时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2、孩子发烧流口水一定要重视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后常常有咳嗽和流口水,还表现为不爱吃东西。如果你能看到宝宝的嗓子眼,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些小水泡。

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也有的患儿在染病后,肛周也会出现类似皮疹样的疹子。但是它和水痘有不同。水痘的皮疹以躯干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会出现在肢端,家长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3、小孩出门不要让他到处乱摸

手足口病为什么容易传染?因为病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传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玩具等。

小孩出门通过手摸东西的感染几率大很多。有些小孩症状不典型或手上有些水疱,摸过的玩具、门把或其他奶瓶之类的东西,下一个小朋友再去摸,那么就容易给传染上了。

再者,另外小孩喜欢舔手,脸对脸亲密说话,所以小孩之间打个喷嚏就会被传染。

所以现在小孩出门,尽量不要让小朋友到处摸,这种潜在的危险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可在外出时,带一些消毒湿纸巾,常常擦擦手,还要观察小朋友的手脚是否有泡或皮肤破损。

预防知识早知道

1.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3.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4.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5.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6.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发现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后,应到当地医院就诊,并密切观察小朋友的症状,有无精神差,抽搐,晕厥等症状。

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1

学校或幼儿园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当立即向相关机构报告疫情,让家长带着孩子第一时间就诊,同时停止一切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对于带皮的瓜果要削皮后再吃,不喝生水,相互间不混用餐具。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3

对孩子会接触到的物品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像楼梯的扶手、玩具、水杯等等,都要认真消毒。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4

家长们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避免接触到患儿,增加患病的几率。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介绍

由于病毒的感染而在儿童中引发的手足口病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手足口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它的传染途径还不少,那么手足口病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以上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手足口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帮助。对于家长朋友们而言,预防手足口病就要保证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健康的,希望大家多加注意,祝朋友们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卫生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必要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

2、预防宣传。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上幼儿园上学。

3、卫生教育。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子在吃饭之前、上厕所后都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教育孩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还要教导孩子不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做好检查。幼儿园在教学期间也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如果发现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有发热,出皮疹的状况的时候要立即通知孩子的家长,并把孩子及时隔离送医院检查治疗。在注意观察一下周围孩子是否有疑似症状的发生,如果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必要时做好停课准备。

5、成立预防小组。幼儿园除了要做好卫生检查以外,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预

防小组,把每天入园孩子们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从入园到出园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孩子每天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都注意。每天进出幼儿园的教室或者其他人员都要做好消毒动作,保证在园孩子们的健康。如果发现感染的孩子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为什么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

因为手足口病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流行感冒疫苗一样都是属于灭活疫苗,这类型的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因此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基本没有用。

整个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针总共有2针,接种的幼儿打完第一针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需要再打第2针,才能完成整个免疫过程,产生免疫效果,起到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的作用。

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呢?手足口病常常困扰着我们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手足口病出现之后要积极诊断,积极治疗,以免手足口病的病情加重而给人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很多人对手足口病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手足口病应该怎么护理,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在口腔和咽部出现疹子。手足口病比较容易出现在小儿身上,患儿可自觉口腔和嗓子疼痛,因此要做好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流食,如粥、牛奶、米粉等,患儿还应多喝水。手足口病患者也要做好皮肤的护理,不要搔抓皮疹。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足口病的护理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比较多,不过主要还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宝宝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都已经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但是如果手足口病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多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症状近似,但致病力、危害程度大不相同。其中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而手足口病预防针就是预防EV71的病毒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给孩子打手足口病预防针。

手足口病疫苗管几年 注意:打了疫苗后还会得手足口病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打了疫苗后,就不会再得手足口病,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只是不会得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因为目前可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而手足口病疫苗只是针对EV71病毒所研发的一种疫苗,所以打了疫苗后还会得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大家需做好以下预防工作才行。

手足口病是什么病菌

您了解手足口病吗?手足口病是什么病菌?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足口病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会复发吗

会复发。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胃病毒有20多种,而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却只针对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效,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无效,因此即使家长们之前给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也还是存在很大的概率会复发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预防保健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相关阅读:慎!春夏季谨防手足口病卷土重来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手足口病疫苗多长时间打一次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非常有必要打。 虽然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是会得手足口病,作为家长我们也要给孩子打手足口病疫苗,这是因为:导致我国孩子患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就是肠道病毒71型,重症病例中82%、死亡病例中约93%都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肠道病毒71型还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疾病。而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通常病症轻微,多数能自愈。 因此,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不仅可预防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的发病及其导致的死亡,还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的其他疾病。孩子如果感染了其他肠

拉肚子与手足口病有关吗

拉肚子和手足口病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典型的发病过程当中可能大便会有稀薄,会有轻度腹泻的症状。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首先: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当感染了病毒以后,孩子一般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症状往往就是: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孩子精神也不好。EV71型病毒感染以后是

手足口病高发期可以带小孩去动物园吗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小孩高发期能去动物园吗

最好不要去。 即使家长之前给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但由于手足口病可因20多种病毒感染引起,而疫苗只针对EV71型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才有预防效果,因此即使给宝宝提前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也还是会感染上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小孩在手足口病高发期也最好不要去动物园,这种人口密集、容易感染疾病的地方。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打完手足口病预防针也需要做好以下防病工作

幼儿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以下日常预防工作。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还会再得吗 打了手足口疫苗就不会再得病吗

接种后仍有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而患有手足口病。 针对手足口病,2016年,国内自主研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EV71疫苗,正式上市。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比较严重,目前上市的疫苗是专门针对EV71病毒研制的,接种后保护效率可达90%以上。注射这个疫苗之后只能让孩子产生对EV71的免疫力,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会产生免疫力,因此接种后仍有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而患有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