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脊髓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脊髓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1.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治疗原则与缺血性卒中相似,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低血压者应予纠正血压,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静止痛剂。

2.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应紧急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脊髓受压。其他类型椎管内出血应针对病因治疗,使用脱水剂、止血剂等。脊髓血管畸形可行血管结扎、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药在本病时主要着眼于益气活血散血,使用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

4.截瘫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合并症如褥疮和尿路感染等。急性期过后或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

脊髓血管瘤的治疗

一般三级甲等医院都可以治疗,血管瘤不是真性肿瘤,而是由胚胎性血管组织的过度增生而发展成的肿瘤性畸形。一般来说,血管瘤的自然过程要经过生长、静止、消退三个时期。以毛细血管瘤为例,多数病儿在出生以后10~50天,皮肤上出现红色小点,随之进入生长期,即在出生后2~6个月,血管瘤迅速生长,红斑范围迅速扩展,形成高出皮面的红色肿物,很象草莓,所以又称草莓状血管瘤。以后,经过1~2个月的静止期,肿瘤生长缓慢或停止。大多数血管瘤在生后8~12 个月进入消退期,表现为血管瘤张力减退和褪色,在血管瘤中部出现白色条纹,以后苍白区域渐渐扩大,血管瘤逐渐缩小,缓慢消失。因此,婴儿如果有血管瘤的情况,建议先观察,不要盲目的治疗。

脊髓空洞的主要原因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Chiari畸形)、脑脊液循环的机械性压力改变和继发于肿瘤、脊髓血管病后形成的脊髓积水等。尽管在少数情况下外伤后仅几个月后也可形成空洞,但外伤后脊髓空洞症通常在数年间隔期后、在那些原先已有脊髓损伤所致严重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身上才发生。

Gardner为解释空洞形成提出机械性压力冲击理论,其基本观点为第四脑室出口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脑脊液不能流入脊髓中央管,而脑室中脑脊液波动对脊髓中央管周围血管间隙的冲击,导致中央管扩大和空洞形成。然而脊髓空洞症也可以在没有阻塞时发生,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如脑脊液在椎管内正常向上流动受阻也很重要。与Ⅰ型Chiari畸形有关的空洞通常与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而且空洞内的液体类似正常脑脊液;相反,在许多已知的非交通性病例中,液体则为蛋白性的。

脊髓血管畸形的概述

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较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腰痛或根性痛占15%~20%。感觉运动障碍33%,并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有时还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一旦发生出血,在第1个月内再出血率约为10%1年内再出血率约40%,直接死于出血者至少为17.6%脊髓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但最常见为颈段和圆锥。

近年来,随着脊髓碘水造影、MRI、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技术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的飞速发展,椎体及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新的发现,纠正了以往的片面认识,使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提高。

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病平均发病年龄在20岁左右,5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16岁以前。

脊髓血管畸形系先天性病变,对其认识以病理解剖为基础,以动脉或静脉畸形为主要病变过去着重在静脉健康搜索的病理生理影响。在磁共振及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基础上,结合大体病理所见现将脊髓血管畸形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脊髓空洞症的检查依据

1、常有脊柱畸形和弓形足。

2、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可见霍纳征、皮肤营养障碍、排汗障碍、夏科关节。严重者可有大小便障碍。

3、磁共振检查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4、应排除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神经麻风等。

5、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相应皮区痛温觉缺失而触觉保留。部分患者有自发痛。因痛觉丧失常局部烫伤。

6、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多见于青中年(20~30岁)。

7、运动障碍:前角细胞受累而出现相应节段的肌肉萎缩和无力。皮质脊髓束受累可出现肢体痉挛性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延髓空洞症可见颜面痛-触觉分离和延髓麻痹。

脊髓血管病的偏方

偏方一

专病专方 补肾活血汤:熟地黄10g,当归12g,肉苁蓉15g,党参10g,黄芪15g,黄精20g,丹参15g,续断12g,川牛膝15g,虎杖8g,桑枝8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之治疗。

偏方二

单味中药 治肝肾虚痿证,胎盘粉3~6g,每日2次。

偏方三

黄芪40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15g,红花lOg,牛膝10g,葛根10g,瓜蒌10g。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治疗原则与缺血性卒中相似,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低血压者应予纠正血压,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静止痛剂。

病毒性脊髓炎如何诊断鉴别

病毒性脊髓炎,炎症损伤脊髓平面以下的各种功能障碍或不完全性障碍,临床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性截瘫。根据急性起病,病前的感染史,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及脑脊液所见,不难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呈弛缓性瘫痪,可有或不伴有肢体远端套式感觉障碍,颅神经常受损,一般无大小便障碍,起病十天后脑脊液常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二、脊髓压迫症:

脊髓肿瘤一般发病慢,逐渐发展成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常有神经根性疼痛史,椎管有梗阻。硬脊膜外脓肿起病急,但常有局部化脓性感染灶、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脓肿所在部位有疼痛和叩压痛,瘫痪平面常迅速上升,椎管有梗阻。必要时可作脊髓造影、磁共振象等检查加以确诊,一般不难鉴别。

三、急性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呈急性发病,剧烈根性疼痛,损害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和痛温觉消失,但深感觉正常。脊髓血管畸形可无任何症状,也可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脊髓症状,有的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及根性疼痛、且症状常有波动,有的在相应节段的皮肤上可见到血管瘤或在血客畸形部位所在脊柱处听到血管杂音,须通过脊髓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才能确诊。

腰脊椎疼痛易混淆的症状

低位腰痛: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属于盆腔瘀血征的一个症状。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扰的问题。与男人的腰酸背痛对照,男人只要改善坐姿、在运动前加暖身运动,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还涉及生理期的保养、鞋子的选择,以及厨房活动空间设计等。

一侧腰腹部突然发生刀割样绞痛: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放射到下腹部、会阴及大腿内侧,可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腰痛发作时病人弯腰拱背、坐卧不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疼痛后多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结石。

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为脊髓血管畸形主要症状,脊髓血管畸形较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脊髓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但最常见为颈段和圆锥。

除了脊椎疼痛外,腰部变沉、发胀、变硬,严重者起不了床。

老年挛缩的病因

1.上运动神经元疾病:从大脑皮质运动区到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再到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及锥体外系的病变,均可致痉挛性瘫痪。经治疗后,一部分患者恢复,一部分发生挛缩。主要见于以下疾病:①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一般来说,急性脑血管病后于2周末即可发生挛缩。②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脊髓内、外肿瘤、椎间盘突出症、肥大性脊椎炎等。③炎症:各种脑炎、脊髓炎及寄生虫脑病。④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下)血肿、脊髓损伤。⑤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⑥脊髓血管病:脊髓缺血、脊髓动脉血栓形成、椎管内出血。⑦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等。

2.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的活动障碍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使胶原纤维增生及肌肉受损,关节挛缩变形。多见于膝关节,其他关节亦可发生。

3.骨折:一切骨折都可发生挛缩,不仅是经石膏固定的骨折部位,正常部位在长期卧床后也容易发生挛缩。

4.阵发性肌痉挛:多见于低钙抽搐及自发性肌肉痉挛,后者发生于比较健康的中老年人,表现为休息(尤夜间睡眠时)或轻度活动时出现小腿或足部肌肉突发的痛性收缩或趾强力跖屈。除非频繁发作,阵发性肌痉挛多不引起挛缩和肢体功能障碍。

相关推荐

脊髓炎有后遗症吗

脊髓炎是常见的脊髓病变的一种,脊髓炎对患者有极大的危害,大家对于脊髓炎的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脊髓炎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难题,而且该病进展非常迅速,很多患者未来得及治疗便导致了瘫痪、大小便失禁。脊髓炎有后遗症吗?脊髓炎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便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下面来具体分析脊髓炎危害。 脊髓炎危害 脊髓炎在病理上以脊髓损害为主,也可累及脊膜及脊神经根。多散病例以脊髓周边的白质受损为主,少数以侵害中央灰质为主。因而病变可有同灶性、横贯性和不全横贯性之分。其形态改变以脊髓肿胀和呈斑点、斑片状病灶为主。 脊髓炎脊

脊髓血管畸形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依据脊髓血管畸形位于硬膜外和硬膜内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硬膜外脊髓血管畸形属于Ⅰ型,硬膜内血管畸形分为髓内和髓外,分类属于Ⅱ、Ⅲ、Ⅳ型,另包括海绵状血管畸形。 1.Ⅰ型临床表现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1。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0~50岁,病变多发于胸腰段。没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人口统计资料显示: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可能为获得性疾病,这些病变可能与创伤性因素有关。 疼痛是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最常见的症状。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为其主要症状,有时病人可出现神经根性痛。Amino

脊髓压迫症是怎么回事

1.肿瘤 (1)起源于脊髓组织本身及其附属结构:占绝大多数,包括来自脊神经、脊髓膜、脊髓内胶质细胞、脊髓血管及脊髓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的肿瘤。其中近半数(约47.13%)为神经鞘膜瘤,包括少数的神经纤维瘤,其次为脊膜瘤。被认为是恶性的脊髓内胶质瘤仅占10.87%左右。此外,某些先天性肿瘤,如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及畸胎瘤等亦有发生。脊髓硬膜外脂肪组织丰富,因此脂肪瘤的发生亦不少见。肿瘤可发生于椎管腔的任何部位,但神经鞘膜瘤以胸段多见,先天性肿瘤则以腰骶部为多。 (2)起源于脊柱和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亦可侵犯、

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治疗脊髓损伤

据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 930-931,964-969载: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casey d. morrow博士报道,他们在改造有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利用它对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进行基因治疗方面前进了一步。 基因治疗通常利用去毒的病毒将基因递送到细胞中,但是一个主要障碍是需要研究一条途径,将基因递送到靶细胞中,而避免病毒把基因扩散到机体其他细胞。 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中应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优势在于:病毒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morrow等进行实验研究,期望病毒能将基因

脑外科手术主治什么

脑外科治疗的范围一般有以下几类。 1、颅内感染性疾病如:脑脓肿、脑室炎等。 2、颅内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脑包虫病等。 3、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经痛、癫痫等。 4、头外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肿胀,脊髓损伤等。 5、脊髓肿瘤如:脊髓神经鞘瘤、脊膜膨出、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统综合症等。 6、颅内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生殖细胞瘤等。 7、脑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栓塞治疗。 8、各种先天性颅病、脊髓畸形如:先天性脑积水、颅裂、脊膜膨出、

脊髓空洞症怎样治疗

1、治疗 一般治疗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过去曾试用放射治疗,但疗效皆不确切。鉴于本病为缓慢进展性,以及常合并环枕部畸形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而且这些又被认为与病因有关,因此在明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统一的手术方式。手术的效果仍需要通过较大量病例的实践与较长时期的观察。手术的理论依据是:①进行颅颈交界区域减压,处理该部位可能存在的畸形和其他病理因素,消除病因,预防病变发展与恶化;②做空洞切开分流术,使空洞缩小,解除内在压迫因素,以缓解症状。 1.颅后窝、颅颈交界区减压术 按常规颅后窝减压术方

脊髓病变的治疗

目前以中医针灸、西医手术及神经修复技术为主要方式。 中医针灸 上肢截瘫取大椎、肩俞、曲池、外关、颈5~7夹脊穴;下肢瘫痪取命门、环跳、秩边、足三里、阴陵泉、委中、腰1~5夹脊穴;小便不通取关元、气海、阴陵泉、三阴交。病初行泻法,不留针或少留针,每日1次。病久体弱者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4~20次为一疗程。 神经修复技术 神经修复技术是使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且存活和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出现神经细胞轴突与髓鞘的再生,建立正确的和功能性的突触连接;并使残存脱髓

脊髓损伤的治疗用药

脊髓损伤的治疗: 一、现场急救 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其他脏器损伤,同时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①抢救生命(气道、呼吸及心跳,简称ABC),医务人员在事故现场应迅速建立气道、保证通气及输液,完成复苏和抗休克冶疗;②呼吸困难对,做气管切开而不直行气管插管,以防加重脊髓损伤;③应小心搬运病人,有报道约25%的伤后严重致命性并发症是由不正确的救护过程所致。一般采用平起平放或滚动法,且应将患者放置于正中平卧位,头两侧放置沙袋,前额用绷带固定,使气道保持通畅。怀疑有颈椎损伤患者应采用颈箍或牵引下搬动。严禁一人抬头、一人抬脚

急性脊髓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急性脊髓炎,如无严重的并发症,经恰当治疗,通常多数在3-6个月内可治愈。如发生褥疮、肺部或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则往往影响病情恢复,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上升性脊髓炎如治疗不力,可于短期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因此,患者应及时诊治。对本病的诊治专科性较强,劝告患者及其家庭应到有条件的神经疾病专科诊治,切勿轻信社会上的游医,以免误诊误治、浪费钱财。关于本病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在疾病早期尚难肯定,有少数病者以后确诊为多发性硬化,因此应长期进行随访观察。 急性脊髓炎可侵及脊髓的任何部位,但以上胸段和下颈段脊髓受损害最

诊断脊髓病变的常用方法有什么

专家表示,脊髓病变的治疗一定要及时,而要想及时治疗脊髓病变这种疾病,大家就要对诊断脊髓病变的方法有所了解。那么,诊断脊髓病变的常用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一、SE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病变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在已有MEP(运动诱导电位)。 二、MR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病变状况极有价值。MRI可显示脊髓病变早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病变的各种病理变化,包括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