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运动游戏玩水玩沙
感知运动游戏玩水玩沙
(一)
最近,在本院的一楼租了套单元房。大约四十多平米,足可以布置一间漂亮的书房了。这样一来,我就有了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可以“工作”和“育儿”兼顾,“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相提并论了。
屋外是个半开放的小院。有围墙,有葡萄架,有丝瓜藤。所以,我们是连外面的阳光也一并租下了!
每天上午十点半左右,保姆将禾禾、木木带过来,恰好我也需要休息和调整一下了。于是,跟宝宝们一块看看花草,逗逗鹦鹉,骑骑车子,打打水枪,踢踢皮球,你追我赶,好不开心……哦,人间最宝贵的事情,莫过于“守望童心”啦!
禾禾、木木最喜欢泥土、沙子和小石子了。那是二楼装修房子剩下的。保姆于是征求我的意见,能不能让他们玩沙子呢?
我告诉她,当然能玩啦!而且一定要尽情地、毫无拘束地去玩沙子!孙瑞雪说过,要让儿童完全自由地听从内心的驱动去做他的事嘛。
为了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我先让保姆留意了一下沙质,捡出其中的尖锐物品,又将好一点儿的沙子和小石头洗净、晒干,最后用大小不同的两、三个塑料盆将其分别收起来,就放在一楼的角落里。
尽管这样,某些病菌还是可以通过沙子进行传播,比如像猫啊狗啊的粪便。孩子接触了被污染过的沙子,会传染上蛔虫或是弓形体病菌。所以,预防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必须制定一些规则。诸如不许漫天扬沙、不许用手揉眼睛、不许把手指放在嘴里、玩后一定要洗手等等。
小勺子、小铲子、小耙子、小喷壶;
小水桶、小碗儿、小瓶子、小盖子;
印脚印、做馒头、盖房子、建桥梁;
挖一挖、埋一埋、捧一捧、堆一堆。
……
怪不得蒙台梭利在《影响一生的教育法》中说,玩水、玩沙是宝宝们的天性,是一种“感知运动游戏”,既可以锻炼感知觉能力,锻炼了小手的精确性,又能够从中挥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游戏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呢!
有一次,木木认真地挖沙子。挖着挖着,突然用铲子挖出了一枚五角钢嘣来。木木当即惊讶地大叫了一声。
我过去一看,也跟着惊喜地叫了一声,对这种意外的发现表示赞叹。
禾禾跑过来,将这枚黄灿灿的“金币”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谁都不许乱碰。
木木大叫着:“这是我的,不是大哥哥的!”这句“大哥哥”说得是那样好听,好像在炒豆子一样。
我趁机告诉他们:“这是在沙场发现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的,就是我的!”木木耍赖了。
禾禾也在一边帮腔:“妈妈,你给木木一个钱吧!”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又加了一句:“小鼹鼠的妈妈不是告诉小鼹鼠,‘孩子,不是我们的东西可不能随便拿’么?”
听了我的话,小家伙眨巴着眼睛,好像在认真地思考什么。
然后,我带着禾禾、木木走过去,把这枚美丽的“金币”交给了管理员阿姨……
宝宝增高做什么运动 1-2岁宝宝的增高运动
1-2岁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更强,可让他们进行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玩一玩捡树叶、蹲着玩沙、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都能锻炼骨骼与肌肉,促进成长。
玩具童车的类型
玩具产品的一般分类如下: 益智玩具 材质- 木制 、塑胶 、金属 、布绒 、纸 、磁石类别- 解环 、解锁 、解套 、迷宫 、幼儿教具、魔方 、拼图 、积木 、棋牌 、彩泥 、DIY玩具书 、互动玩具 、亲子游戏 、其他 模型玩具 材质- 木制 、塑胶 、金属 、布绒 、纸 、
其他类别- 船模 、飞机模型 、航天模型 、火车模型 、 车模 、卫星模型 、军事模 型 、玩具枪刀 、 兵人 、动漫模型 、建筑模型 、动物模型 、 气模 、仿真模 型 、玩具乐器 、拼装模型、过家家 、模型制造 、模型配件 、其他 填充玩具 类别- 泰迪熊 、动物玩具 、布娃娃 、仿真动物、实心球 、充气玩具 、气球 、其他 电子/电动玩具 类别- 遥控 、发声 、发光 、电子琴 、电子宠物、机器人 、智能娃娃 、游戏 机及配件、游艺设施 、学习机 、早教机 、其他 游艺设施 材质- 塑胶 、木制 、金属 类别- 蹦床 、攀登架 、大型游艺机 、组合滑梯、秋千 、碰碰车 、摇摆机 、 水上游艺设施、转椅 、跷跷板 、淘气堡 、其他 成人玩具 类别- 休闲娱乐 、恐怖玩具 、整人玩具 、游戏、魔术玩具 、益智 、球 、棋 牌 、DIY 、其他 衍生玩具 类别- 动漫玩具 、影视剧玩具 、游戏玩具 、食玩、道具服装 、吉祥物玩具 、 卡通气模 、其他 节日玩具 节日分类- 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其他 产品类别- 圣诞树 、圣诞老人 、搞笑玩具 、面具、玩具兔 、蛋形玩具 、情侣 玩具 、喇叭、啦啦棒 、烟花爆竹 、荧光玩具 、
其他 童车类别- 儿童自行车 、三轮童车 、滑板车 、学步车、玩具电瓶车 、婴儿推车 、 童车配件 、其他 宠物玩具 材质- 硅胶 、布绒 、棉线 、丝瓜络 、草编藤编 类别- 宠物玩具 、宠物球 、啃咬玩具 、宠物屋、宠物服装 、宠物用品 、宠物 食品 、其他 传统玩具类别- 风筝 、风车 、哨子 、铁环 、陀螺 、空竹、灯笼 、不倒翁 、泼浪鼓 、哈哈镜 、脸谱、风铃 、弹弓 、生肖玩具 、万花筒 、其他 游戏机 大类别- 街机 、电视游戏机 、掌机 、游戏主机、电子宠物 、游戏软件 、配件 、其他 小类别- PSP 、NDSL 、wii 、PS2 、PS3 、XBOX 娃娃 材质- 塑胶 、布绒 、陶瓷 、木制 、其他种类- 智能 、仿真 、动漫游人偶 、设计师玩具、公仔 、绢人 、娃娃配件 、 其他 塑胶玩具 种类- 弹塑玩具 、玩沙嬉水 、充气玩具 、水枪、溜溜球 、发 泄球 、玩具球 、飞盘 、飞镖、婴儿玩具 、摇铃 、其他 木/竹/藤玩具 种类- 草头娃娃 、草编玩具 、竹炭玩具 、魔豆、手工小木器 、其他 其他玩具 种类- 铁皮 、惯性 、回力 、弹射 、发条 、弹珠、纸玩具 、泥玩具 、生态玩 具 、纳米玩具、太阳能玩具 、童床 、玩具柜(架)
宝宝会玩更聪明
宝宝会“玩”更聪明
在宝宝的世界里,除了睡觉、吃饭之外,“玩”可能是最重要的活动。宝宝探索外界的世界,其实都是借着游戏,在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玩耍或活动中形成的。宝宝大脑发育具有阶段性,智力开发要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抓住关键时机,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刺激使宝宝玩得高兴,玩得聪明。了解和选择适合宝宝年龄阶段的游戏至关重要。
游戏发育第一阶段和最初
形式:练习性游戏
0-3岁宝宝多采用练习性游戏,此阶段宝宝因感知觉器官及运动器官发育不完善,只能通过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去了解事物,故游戏的形式以听、抓、摸、拿等动作为主。采用徒手游戏,或操作物体的游戏,通过感觉和运动器官使宝宝在使用功能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快感。
例如:0-3个月宝宝选择脸对脸游戏,增强宝宝视觉认知能力;通过抚触宝宝躯干增加感觉敏感性:毛刷子刷宝宝手、软刺球在宝宝手中来回滚动等游戏,增强宝宝触觉认知能力;选择10厘米类似人脸、具有音乐、彩光的玩具逗引宝宝可逐渐建立宝宝的视觉、听觉反应能力。
4—7个月宝宝可以玩捧球增强手的灵活性:翻身游戏增强宝宝大运动体位转换灵活性:玩举高高游戏增强宝宝兴奋性,加强亲子交流:唤宝宝乳名游戏增强听觉记忆:照镜子游戏通过视觉反馈增加宝宝对自我的认识。
8个月-1岁宝宝用两块积木相互撞击发出声响的游戏可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玩辨别方向游戏,在寻找声源的过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听觉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玩躲猫猫游戏可增强宝宝对恒常性认识:摁电话键可以锻炼小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揉纱巾或撕纸巾游戏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力量,促进触觉的发育,手指精细功能和灵活性:玩串成串、拆礼物等游戏提高宝宝手精细功能:听钟表的声音游戏锻炼宝宝辨别声音细小差别的能力,在刺激听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接抛来的球训练孩子手眼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接反弹过来的球提高孩子手眼协调性,让宝宝对事物运动方向改变有一定的预测性:模仿秀、听动物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幼儿模仿功能;找玩,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1-3岁可玩画画游戏,刺激视觉,促进肌肉发育,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折纸游戏,折纸时发出的微小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折纸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同时可以感受到纸的不同触感;捏橡皮泥游戏在揉捏过程中,宝宝的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堆积木、拼图、贴画游戏可锻炼宝宝的小肌肉,还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使用叉子游戏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性。
游戏发育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
3—7岁宝宝多采用象征性游戏。此阶段宝宝不能完全依靠语言这种抽象的符号进行思维,故活动表现为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此时宝宝主要为象征性思维。采用跳彩格游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平衡能力:自制望远镜游戏,由于有部分视野被遮住,所以宝宝会对遮挡部位进行想象,这种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按节拍做律动,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敲水杯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声音的强弱关系,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剪纸游戏宝宝可以随着纸的形状的不断改变,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所以对想象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认日期和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建立日期和时间的概念。在掌握的过程中,宝宝需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完成一些小任务性游戏,如过家家游戏,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游戏发育第三阶段:规则游戏
8~10岁儿童多采用规则游戏,此阶段游戏逐渐丧失了具体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语言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开始逐步解除“自我中心性”,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利用别人的观点去校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大家能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时的游戏以一些有规则的竞赛性游戏为主,如下棋、玩弹子、打球等。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发展有意记忆能力: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育;促进语言能力的发育: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育;促进儿童情感发育和幼儿个性的形成。
在选择符合宝宝年龄阶段的游戏后,因宝宝间个体差异大,在玩游戏过程中同时需要尊重宝宝兴趣、特点及能力。家长和宝宝玩互动游戏中,要饱含丰富情感,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对宝宝成功完成游戏给予赞扬,对宝宝的失败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告知宝宝解决办法,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莫把宝宝说话晚当好事
宝宝学说话有早有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一些小宝宝两岁后才讲话,还有的甚至守口如瓶,怎么逗都不肯开口。对此,不少家长表示:“贵人语迟”是好现象,将来一定聪明又富贵!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是大人对孩子的美好寄愿罢了。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两种。
不同年龄孩子的增高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
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等被动运动。还可让宝宝趴在地毯或草坪上,做些抬头、翻身、爬行、按音乐节拍跳跃等运动,玩些拉拉坐起、绳拉玩具、弯腰拾物、滚球、爬着追球等游戏。
1-2岁的宝宝
可让他们进行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玩一玩捡树叶、蹲着玩沙、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
2-3岁宝宝
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楼梯等运动,玩玩夹球跳、立定跳远、足尖走、接抛球、踩影子、金鸡独立等游戏。
4岁以上的幼儿
应把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又能增加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比如让孩子在户外的游戏区过独木桥、跳舞、丢手绢、玩老鹰抓小鸡等。
学龄儿童
可进行游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骑车、各种球类等运动。这类运动最好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每天不超过2小时,可分2-3次进行。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加速骨骼生长。弹跳运动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
引体向上、韵律操、踢腿、压腿、芭蕾舞练习等伸展运动,可增加柔韧性,使身体变得更加轻松和灵活。配合前两种运动,每周进行3-5次。
跟宝宝玩游戏也能开发智力
玩游戏开发智力是宝宝前期开发智力的一个好方法。宝宝在吃奶前半个小时一般都很安静。这是开展游戏的最好时间。满月后的宝宝每次游戏时间只需5分钟,可针对各种感官,组织游戏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为我们介绍的小游戏有哪些:
(1)锻炼视觉:左手抱起宝宝放在膝上,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胸口,右手拿面镜子让宝宝能看见自己,然后,左右移动镜子数次。锻炼运动感:婴儿仰卧,父母拿起宝宝的双脚像踩自行车似地运动30秒钟。
(2)锻炼听觉:父母摇晃系在宝宝手腕上的小铃铛,让宝宝听,继而让宝宝自由玩1分钟,这种玩游戏开发智力的方法也很好。
专家提醒,玩游戏开发智力要注意每次游戏前,用同样的话为开场白,或放一段轻音乐,让孩子逐步知道爸爸妈妈要和宝宝一起游戏了。这种游戏随着年龄增长逐步由浅入深,它一方面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发展,另外,游戏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父母对宝宝的亲切谈话,同时也加强了亲子之间的交往。
宝宝扔东西对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1、“扔东西游戏”符合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
游戏是由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宝宝,都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游戏行为。然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扔东西也只是其中一个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好吻合的游戏。成人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宝宝的做法,不要认为只有玩摇铃、躲猫猫等你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其实,游戏的主人是宝宝,他们可不希望玩一些成年人设计好的游戏的,他们希望玩那种由自己发展起来,成年人看上去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是宝宝却非常乐于玩的游戏。同时,成年人也不应该剥夺宝宝的自主权,阻止宝宝玩他们的自发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正是发展儿童创造力、想像力以及思维力的最初源泉。
2、“扔东西游戏”能让宝宝感知世界
小婴儿的感知是笼统而片面,认识是肤浅而表面。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依赖于感知印象的,因此宝宝会通过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重复同一种动作、同一种行为来加深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也许成年人会非常烦恼,为什么宝宝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扔东西这个动作。其实,连续扔东西也属于宝宝感知世界的其中一个过程。而且,这种重复动作联结着宝宝与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宝宝正是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感知着与父母的关系,发展着与父母的亲子感情的。
3、“扔东西游戏”能锻炼宝宝的能力
宝宝的这种重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抓握、找寻、手眼协调、沟通等能力,因此,这种婴儿游戏蕴藏着教育契机,应该受到你的重视与配合,并加以顺势引导宝宝对于以下衍生知识的掌握:扔在地板上的物品会发出声响;小球球掉在地板上会弹起来;宝宝把什么东西扔到地板上了?妈妈找一找。妈妈捡起来。
4、“扔东西游戏”是小游戏,大意义
“婴儿游戏”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生活中,时时有游戏,处处有游戏。“婴儿游戏”能帮助宝宝积累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储存,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人的永存性”,以及对物理世界各种物体、各种环境的认识,这些都奠定了日后进一步认知发展的基础。
开展亲子游戏时的误区
误区1:急吼吼地干涉宝贝
对宝贝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因此,宝贝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父母感觉十分困惑,尤其当宝贝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会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宝贝,有的父母却觉得宝贝玩游戏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于是拿宝贝当玩具逗乐,这些都会对宝贝产生不好的影响。宝贝虽然小,但他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因此,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在宝贝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宝贝产生不一般的影响。
纠正法:与宝贝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是亲子游戏的最高境界,这样可更好地调动宝贝游戏的积极性。让宝贝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与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误区2:以父母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
游戏是宝贝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宝贝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父母不要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行为,人为地限制宝贝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宝贝“学”到“知识”而强迫宝贝玩不喜欢的游戏。
纠正法:正确的做法是,应让宝贝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做游戏的主人。当宝贝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父母才有必要介入,并对宝贝加以引导。
误区3:违背宝贝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比如,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游戏也会引起宝贝的强烈兴趣,这是1岁左右宝贝乐此不疲的游戏。但如果与2、3岁的宝贝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觉得索然寡味,这么大的宝贝可能对玩具更感兴趣,并喜欢用玩具作为道具来延伸他们的游戏。
纠正法:
父母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宝贝的智力和想像力。
误区4:认为良好的游戏习惯无关紧要
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宝贝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宝贝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
纠正法:比如,玩具玩完了让宝贝自己收拾好,并物归原处;游戏时间要有节制,不能没完没了地让宝贝玩,更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
误区5:总是剥夺宝贝独自游戏的权利
有的时候,宝贝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一直需要有人陪着,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即便几个月的宝贝,他们也会自得其乐地玩着自己的小手小脚,体验独自玩耍的乐趣。
纠正法: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父母要尽可能利用机会鼓励宝贝独立游戏。当宝贝不哭不闹自己玩耍时,不要打扰宝贝,给他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误区6:在宝贝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
游戏是宝贝自己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宝贝热衷于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这时,父母不要因认为宝贝的游戏活动毫无意义而忽视他或限制他,而应尽量帮助他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
纠正法:为宝贝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游戏。当然,给宝贝提供帮助需要掌握一个度。比如,当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当宝贝确实不能解决时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让宝贝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