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天突的位置在哪里
小儿天突的位置在哪里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
小儿推拿天突有按揉天突,点天突,捏挤天突之分。
一手扶患儿头侧部,另一手以中指指端按或揉该穴10-30次,称按天突或揉天突。
以食指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 称点天突。
用两手拇指,食指捏挤天突,至皮下淤血成红紫色为止,称捏挤天突。
小儿推拿天突具有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之功,主治小儿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胸闷等症。
宝宝咽炎按摩什么位置
小儿咽炎按摩常用穴位
1.点揉天突: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2.点揉缺盆:缺盆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按摩时用中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3.按揉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穴位。
4.揉大鱼际:大鱼际位于手掌拇指根部,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部位,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大鱼际。
5.按压少商:少商位于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按摩时将拇指和食指做钳状,夹住少商穴,一夹一松的按压。
6.点揉风府:风府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穴位。
穴位解析:天突降逆止呕,理气平喘;缺盆调理气血,清咽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大鱼际消炎止痛;少商宣肺解郁,清热止呕;风府散热除湿,通关开窍。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咽炎。
呃逆的刮痧疗法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天枢,前臂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公孙、足三里、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气机郁滞
(一)症状
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侠溪、期门、太冲。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胁部期门,接着刮前臂内关,最后从下肢足三里刮至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c次,出痧。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脾胃阳虚
(一)症状
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面色咣白,食少乏力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见图2-11-2、图2-11-3、图2-12-1)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再从背部膈俞刮至胃俞,重点是膈俞、脾俞、胃俞,然后刮腹部中脘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经脾俞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刮30次,出痧。然后刮腹部,从中脘至气海穴,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推揉膻中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推拿手法:中指按于患儿膻中穴,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推拿功效:推揉膻中能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哮喘,咳嗽等。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揉肺俞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肺俞50-10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推拿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哮喘,咳嗽,痰鸣,胸闷,胸痛等症。
小儿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咳嗽按摩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50下。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主治咳嗽、气喘。
2、小儿咳嗽按摩经渠穴
位置:手腕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00下,以局部感觉酸胀。
功效:经渠穴是肺经的经穴,具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功效,是治疗咳嗽的要穴。
3、小儿咳嗽按摩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
按法:食指按揉50-100次。
功效: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4、小儿咳嗽膻中穴
位置:我们前胸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
治疗方法:我们在这个位置上稍微抹一点痱子粉,爽身粉作为推拿的介质,或者稍微抹点鸡蛋清,有一定润滑作用的就可以,然后我们用手,为了方便好操作,用手掌的外侧缘,就是小鱼际的这个部分,把这个部分放在檀中穴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的摩擦。多擦一会儿,一定要把他擦热,这时候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5、小儿咳嗽天突穴
位置:我们一仰脖子以后,胸骨凹陷的这个坑,因为我们这里是胸骨,胸骨柄上方凹陷处,就在这儿,这就是我们的天突穴。
我们一仰脖子以后,胸骨凹陷的这个坑就是天突穴
治疗方法: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里面按,这么按小孩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这几个手指轻轻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会被掐得很痛的,反复的轻轻的掐,掐一会儿以后就有点淤血了,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轻度淤血。
甲亢突眼艾灸调理
风池、心俞、肝俞、肾俞、天突、膻中。
1.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
2.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
5.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6.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灸风池可以通络化瘀,改善眼部微循环:灸心俞可养心安神止汗:灸肝俞可疏肝行气解郁:肾俞可滋阴降火;灸天突行气消痰;灸膻中行气活血,化瘀散结。
采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
扁桃体发炎发烧怎么办 刮痧治疗
刮痧穴位:大椎、曲池、合谷、天突、翳风、太溪。
穴位位置: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少商:在手拇指节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刮痧顺序:先重刮颈部大椎,耳后翳风,刮颈前天突,然后刮前臂曲池,刮手部合谷,放痧少商、鱼际,最后刮太溪,放痧内庭。
功效:此方法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扁桃体发炎以及全身酸痛无力的患者。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快速取穴法:取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天突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取穴时,可以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沿着颈部正中线向上,一直摸到骨性标志结束的地方,胸骨上窝的中央即是。
三步推拿法也能缓解春季咳嗽
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
具体做法
第一步: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5分钟,力量宜轻柔。
第二步:接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第三步: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两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天突
天突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的凹陷处。
艾灸方法:采用艾条悬灸天突穴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艾灸功效:艾灸天突穴能够刺激甲状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帮助祛除脸部的多余水分,从而起到瘦脸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