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处方
地黄丸处方
处方一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组成】熟地、 当归、 川芎、 肉桂、 菟丝子、 川椒(炒) 、补骨脂(炒) 、白蒺藜、 葫芦巴(炒) 、杜仲(炒)、 白芷、 石菖蒲各4.5克, 磁石(烧,醋淬七次,研,水飞)3.75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葱汤或温酒送下。
【主治】劳损耳聋。
处方二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组成】生干地黄(切,焙) 、黄耆(锉)各45克, 防风(去叉) 、远志(去心) 、栝楼子、 茯神(去木) 、黄芩(去黑心)、 鹿茸(酥炙,去毛)各30克,人参37.5克, 石韦(去毛)、 当归(切,焙)各15克, 赤芍药、 甘草(炙) 、蒲黄 、戎盐(研)各22.5克, 车前子、 滑石各60克。
【用法】上十七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以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主治】肾经虚损,膀胱热结,小便淋沥涩痛。
处方三
【组成】熟干地黄(焙)半两,山茱萸半两,萆薢半两,当归(洗,焙)半两,续断半两,芎穷半两,黄耆(锉细)半两,五味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半两,木瓜半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主治】肾气亏损,不能生肝,肝乏生气,遂多虚冷,肝肾脉俱弱者。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处方四
【组成】生地黄(研取汁,留滓)2斤,生姜(研取汁,留滓)2斤,蒲黄4两,当归4两。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周(辶壬页)传授济急方论》。
【主治】产后腹痛,眼见黑花,或发狂如见鬼状,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胸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喉肿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或崩中如豚肝,脐腹(疒丂)痛,烦躁悸惚,四肢肿满,及受胎不稳,唇口指甲青黑。
【用法】上于银器内,用慢火取地黄汁炒生姜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各令干,四味同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食前用当归酒化下。
处方五
【组成】生干地黄2两,地骨皮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赤芍药1两1分,黄连(去须)1两1分,羚羊角(屑)1两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1分,百合1两1分,桔梗(炒)1两1分,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玄参1两,槟榔(锉)1两,茯神(去木)1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项筋急疼痛,咽喉干,脐腹痛,四肢无力,血脏经脉不调。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至30丸,煎茯苓汤送下。
治疗植物神经紊乱吃什么药
肾阴虚证:处方一般用左归丸和二至丸。若出现双目干涩等症,以杞菊地黄丸加减;若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用百合地黄汤或甘麦大枣汤和黄连阿胶汤加减。
肾阳虚证:处方用右归丸加减。
肾阴阳俱虚证:常用中成药可根据症状而加减,如肾虚症状明显,就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地黄丸类中成药;失眠、烦躁类症状明显,就选用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安志丸等安神丸类中成药;抑郁症状明显者,可选用加味逍遥散类中成药。
饮食疗法:
将大豆、黑豆、海带用火炒至茶色,研粉、每天用开水冲调粉末,代茶饮用。
取少量人参,煎煮服用,对于女性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失调症有良好效果。
常吃下列食品
蘑菇:由于蘑菇的茶色部分含有黑色素,对神经系统可以起作用,使植物神经稳定和安定下来。
小麦:小麦中含油泛酸(VB),能够制造乙醇,乙醇能够传导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泛酸可以预防植物神经失调症。
羊肉:它含有促进人体内脏和血管功能的成份。
裙带菜:裙带菜可以预防由于钙摄取不足所引起的急躁、激动等症状。
胡萝卜:食用胡萝卜可以使副肾皮质激素的成份旺盛,可以抑制外界对精神产生的刺激,并且改善神经失调的症状。
肾气虚怎么办
1、首先肾虚分肾气虚和肾精虚,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分法,你现在分肾阳虚或者肾阴虚都不恰当,所以我只说您有肾气虚。
2、桂附地黄丸是平补肾气的,它也叫做金匮肾气丸。处方的意思是阴中求阳。你一定要分阴阳,那么就当作阴阳并补吧,其实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3、既然有虚了,就可以补的,前提是吃了之后不会上火就行了,不管夏天冬天。按照说明书吃就可以了。药理比较平和,应该问题不大。服用多久看您恢复的情况而定。
4、看您这么急迫,您已经有轻度焦虑了,建议您移情易性,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参加集体户外活动。平时适当吃一些黑芝麻、桑椹子、核桃肉等。
植物神经紊乱的治疗药物
西医中的植物神经紊乱治疗药物,一般采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1。
中医的植物神经紊乱治疗药物,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处方用药,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三型论治:
肾阴虚证:月经紊乱,月经周期缩短,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头晕,耳鸣,面颊阵发性烘热,出汗,腰膝酸痛,足跟疼,或皮肤干燥,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处方一般用左归丸和二至丸。若出现双目干涩等症,以杞菊地黄丸加减;若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用百合地黄汤或甘麦大枣汤和黄连阿胶汤加减。
肾阳虚证:月经量多,精神萎靡,面色灰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苔薄白,脉沉细弱。处方用右归丸加减。
肾阴阳俱虚证:月经紊乱,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处方一般用二仙汤和二至丸。常用中成药可根据症状而加减,如肾虚症状明显,植物神经紊乱治疗药物就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地黄丸类中成药;失眠、烦躁类症状明显,就选用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安志丸等安神丸类中成药;抑郁症状明显者,可选用加味逍遥散类中成药。
植物神经紊乱治疗药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主服药。
女性肾虚吃什么药效果好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是肾阴虚治疗经典处方。服用后以不腹胀为度。
2、左归丸。滋肾填精。针对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腿软,出汗,口干咽燥。同样是常用的治疗肾阴虚的中药。因为它是一种纯试剂,长期服用会影响食欲。
3、麦味地黄丸。滋肾。用于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咽干,咯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糖尿病。
4、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对两肾亏损,虚劳咳嗽,骨蒸潮热,腰膝酸软。肾虚、肺阴虚疗效同上,但力强麦味地黄丸。
5、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畏光、迎风流泪、畏光、视力模糊。同上,肾虚肝阴。
6、知柏地黄丸。滋阴。用于阴虚,潮热汗出,口干咽痛,耳鸣,小便短赤。同样适用于肾虚和黄腻苔或淡红色尿。
7、七味都气丸。用于肾气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胸闷,呼吸急促,喉咙干,小便频繁。以及肾阴虚引起的咳嗽,哮喘,呃逆等。
8、大补阴丸。滋阴降火。对于阴虚,潮热,咳嗽、咯血、耳鸣有疗效。主要针对是阴虚火旺。
9、归芍地黄丸。滋补肝肾,滋阴养血,清热。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头晕,耳鸣,咽干,午后低热、腰痛、足跟痛等症。临床上常用于临床肝、肾阴虚以及月经不调病。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有什么区别
六味地黄丸组方合理严谨,用药缓和,能滋补肾阴,应用广泛。此药不仅被用于治疗各种肾阴虚证的疾病,还被用于有肾阴虚倾向人群的养生保健中,成为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处方。临床应用过程中,六味地黄丸又衍生出众多治疗肾阴虚的“地黄系列”,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等。人们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原本主要用于小儿发育不良,是专门治疗小儿先天肝肾不足的药物。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六味地黄丸可用于一般意义上的肝肾亏虚。中老年人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记忆力下降、腰酸、牙痛等症状,服用该药能起到补益肝肾、填精益髓的作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等。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在具有肾阴虚证同时,又出现手足心热、阵阵发热、睡着时出汗、遗精等症状时,可用该方。知柏地黄丸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阴虚火旺患者。适合于口干口苦、五心烦热、出汗过多、面红目赤、心烦意乱、不眠多梦、月经不调、遗精等症状者。更年期妇女、高血压患者也可适当服用。知柏地黄丸中的黄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因此还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人小便发黄、尿道刺痛、腰酸膝软等慢性泌尿道感染疾病。这2种地黄丸都以清凉滋补为主,适合于虚热症人群。那些体质并不虚弱,或者没有肝肾亏损症状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适得其反,损伤脾胃。特别是怕冷、浮肿、胃脘作胀、大便稀溏等寒性体质患者,不宜服用地黄丸
中医治疗神经官能症
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三型论治:
(一)肾阴阳俱虚证:
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处方一般用二仙汤和二至丸。常用中成药可根据症状而加减,如肾虚症状明显,就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地黄丸类中成药;失眠、烦躁类症状明显,就选用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安志丸等安神丸类中成药;抑郁症状明显者,可选用加味逍遥散类中成药。而由同仁堂从上万首古代中医名方中筛选出的坤宝丸,在治疗和保健上,都体现了相当的优势,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赖。由于男性和女性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肝肾不足,所以选用药物上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坤宝丸,男性在出现更年期症状时,可以毫不犹豫地选用。如果男性在性功能上的障碍问题比较明显时,可选用参茸三鞭丸、百补增力丸等扶阳类中成药。
(二)肾阳虚证:
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精神萎靡,面色灰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治疗处方用右归丸加减。
(三)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周期缩短,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头晕,耳鸣,面颊阵发性烘热,出汗,腰膝酸痛,足跟疼,或皮肤干燥,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处方一般用左归丸和二至丸。若出现双目干涩等症,中医治疗以杞菊地黄丸加减;若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用百合地黄汤或甘麦大枣汤和黄连阿胶汤加减。
中医治疗神经官能症和中医上的辩证论治有密切的关系,治疗神经官能症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情况给予分析和治疗。所以严重的患者要选择医生的配合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治疗神经衰弱的保健品有哪些
(2)心脾两虚:主症:失眠多梦、心悸怔仲、口谈无味、腹胀不适、食少便搪、倦怠无力、面色无华、舌谈红、苔薄自、脉细弱。治则:健脾养心,补血益气。方剂:可服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获神、黄茂、龙眼肉、酸枣仁、党参、木香、当归、远志、甘草。
(3)心肾不交:主症:头昏失眠,心悸怔仲、健忘耳鸣、烦热盗汗、腰酸腿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心烦咽于、舌尖红、蔷少、脉细数。治则:交通心肾,滋阴安神。方剂:可服补心丹、交泰丸或酸枣仁汤。处方:酸枣仁、川芎、知母、获等、甘草
(4)阴虚阳亢(内热):主症:头痛眩晕、心烦耳鸣、急躁多怒、乱梦遗精、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口燥咽于、健忘胁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热,平肝潜阳。方剂:艳菊地黄丸和朱砂安神丸加减。处方:熟地、山药、莫肉、丹皮、获苓、泽泻、构把、菊花、川黄连、当归、甘草、石决明、生牡蛎。头昏眩晕加女贞子、天麻、钩藤。失眠加夜交藤、远志、枣仁。
(l)肝肾阴虚:主症:头昏目眩、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心烦易怒、腰酸腿软、遗精尿频、精神萎靡、手足心热、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则: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剂:可服六昧地黄丸或把菊地黄丸加减。处方:熟地、山药、枣皮、丹皮、获苓、泽泻、拘杞。遗精加金樱子、锁阳。失眠加夜交藤、枣仁、远志;便秘将熟地改生地,加玄参、麦冬、肉灰蓉、火麻仁。
(5)肾阴虚:主症:精神萎靡、少寐易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阳痿早泄、神疲乏力、舌谈苔白、脉沉细弱。治则:温补肾阴。方剂:可服六昧地黄丸或左归饮加减。处方:熟地、山药、山英肉、构艳、杜仲、蕴丝子、当归、鹿角胶。
(6)肝气郁结:主症:情志不畅、郁恩内伤、情绪不稳、闷闷不乐、头昏目眩、叹自食少、舌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治则:调肝舒郁。方剂,道遥散加减。处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于姜、桅子、薄荷。失眠加夜交藤、远志、枣仁。月经不调加丹参。
当出现神经衰弱以后,最好是能够及时地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大多数的保健品都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缓解作用,对于疾病的治疗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神经衰弱就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放松自己的神经,减轻身心压力。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的区别 药物组成不同
六味地黄丸的处方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知柏地黄丸的处方为知母40g,黄柏40g,熟地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