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治疗措施
药物过敏治疗措施
(一)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是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切忌在已经出现药物反应的先兆表现时做手脚未断然停药的作法。
(二)支持疗法 给患者以有利的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顺利地渡过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饮食富于营养,保持适宜冷暖环境,预防继发感染等。
(三)加强排泄 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期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四)药物治疗 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措施。
1.轻症病例 ①抗组胺药物1~2种口服;②维生素C 1g静注,日1次;③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注,日1~2日;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或扑粉,一日多次,以止痒、散热、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
2.病情稍重的病例 指皮疹比较广泛,且伴发热者。①卧床休息;②涂上述药物;③强的松每日20~30mg,分3~4次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3.严重病例 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和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⑴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300~500mg,维生素C3g,10%氯化钾20~30ml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2000ml缓慢滴注,日1 次,宜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时,可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当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况进一步好转,再逐步减少激素口服量,原则是每次减量为当时日量的1/6~1/10,每减一次,需观察3~5日,随时注意减量中的反跳现象。在处理重症药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当方面,如开始剂量太小或以后减量太快。
⑵抗组胺药物:选用二种同时口服。
⑶输新鲜血液输血浆:每次200~400ml,每周2~3次,一般4~5次即可。
⑷抗生素: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但必须慎重,因严重药疹患者,常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不但容易发生药物的交叉过敏,而且可能出现多原性敏感,即对与原来致敏药物在结构上完全无关的药物产生过敏,引起新的药疹。
⑸局部治疗:在重症药疹患者,对皮肤及粘膜损害的局部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往往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早期急性阶段,皮损可用大量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保护皮肤和消炎、消肿。如有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更换4~6次,待干燥后改用0.5%新霉素、3%糖馏油糊剂,每日1~2次。
眼结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须及时处理,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不冲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氢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时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氢化可的松眼膏,以防角膜剥脱导致失明及结膜粘连。口腔及唇部粘膜损害常妨碍进食,可用复方硼砂液含漱,日数次,外搽粘膜溃疡膏或珠黄散、锡类散等。对无法进食者可用鼻饲。
⑹如伴发心、肺、肝、肾及脑等脏器损害以及造血机能障碍等需及时作用应处理。
⑺密切注意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酌情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及维生素B6等药物。
气喘怎么治能痊愈
1、预防急性发作。可分为“诱发因子的控制”以及“预防药物的使用”。虽然气喘无法完全治愈,但若持续接触诱发因子而导致气喘反复发作,则过敏的反应会恶化并且越来越严重,所以预防措施很重要。
2、药物的控制。急性期缓解药物:用于气喘急性发作时,药效快作用时间较短,可以快速达到症状缓解,例如短效型;二型交感神经兴奋剂、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等。长期控制药物:主要是用于长期的气喘病情控制及预防,缓和呼吸道的慢性发炎及过敏,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型类固醇、白三烯酸受体拮抗剂、缓释型茶碱制剂、长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经兴奋剂等。
3、减敏治疗。“减敏治疗”提供了药物以外的另一种选择,经过长期、逐渐增量的皮下注射特定过敏原,使患者的身体对此过敏原不再敏感。这种方法目前仅适用于气喘、过敏性鼻炎及对有翅昆虫敏感等一类情况的病人,至于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或是食物过敏则不建议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宝宝过敏怎么处理 药物过敏
原因: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汞利尿剂、青霉素类、血清制剂等。
症状:胸闷、心慌、气短、面色发青、大汗淋漓、手足冰凉,甚至脉细弱以至休克。
处理:小儿用药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首先应停药,同时给予脱敏治疗,并尽快送往医院。家长要牢记药名,每次带宝宝看病时,要向医生事先说明药物过敏情况,避免再次使用。
药物过敏急救措施有哪些
①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并尽快送医院治疗或抢救,离医院远的可先就地治疗并抢救。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检查与处置。
②如果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应给抗组织胺药物,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如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地塞米松、赛庚啶、扑尔敏、敏迪、息斯敏、皮炎平霜、1%氢化可的松软膏、樟脑酊等。
③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分秒必急地抢救,立即使病人头低位躺下,皮下注射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毫克(小儿酌减),也可用0.1~0.5毫克缓慢静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毫升)。若皮下注射或肌注肾上腺素疗效不好,可改用4~8毫克静滴(溶于5%葡萄糖500~1000毫升)。呼吸困难时可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0.25~0.5克,同时人工呼吸,按病怀需要可给氧、保温,并注意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
在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氟哌酸等高致敏药物前,必须进行皮试,绝不可因过去不过敏而忽略。此外,曾有过药物过敏史的人,在医生开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
通过以上我们了解到,当药物过敏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停止用药,马上到正规医院进行急救,通过针对过敏的具体病症来进行施救,如出现血管神经性血肿和荨麻疹时,要用抗组胺药物等。在平时用药时一定要加强安全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食物过敏的症状
1、食物过敏的症状一:皮肤起痒疹
皮肤表面发现有类似红斑的板块,经过研究发现,有近八成以上的患者在食物过敏后都会出现皮肤起痒疹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在皮肤表面发现有类似红斑的板块,并且奇痒难耐,搔痒不止。
2、食物过敏的症状二:流眼泪
还有一部分食物过敏的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痒、流眼泪的情况,还有近六成的人会有类似像季节交替时才出现的过敏症状,比如像眼睛不自觉的发痒、没有打哈欠也泪流不止等。这些都是食物过敏的症状,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
3、食物过敏的症状三:鼻塞、流鼻水
在食物过敏怎么办的问题上,如果不了解症状的话,你肯定无法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一部分食物过敏的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与感冒症状类似,比如像轻微的鼻塞。比如鼻塞的情况如果较轻的话可能让你没危险感,而如果鼻塞情况严重的话则会让你认为是感冒。因此在出现鼻塞情况时,一定要仔细分辨究竟是感冒引起还是食物过敏所导致,特别是一些经常食物过敏的患者一定要仔细的分辨。
4、食物过敏的症状四:烦躁不安、哭闹的情绪
宝宝进食之后,如果有过敏现象的话,一般宝宝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的情绪。因为食物过敏多多少少会引起胃部不适,所以宝宝会哭闹。当过敏现象蔓延至皮肤表面之后,一般宝宝都会出现湿疹、风团、皮炎以及荨麻疹等皮肤疾病。且这样的出现都是大面积的。除此之外,食物过敏引起的肠胃不适,宝宝可能会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这样的肠道问题。一般说来,宝宝的食物过敏症状不会太严重。母亲的母乳营养价值高,会因为母乳的原因造成食物过敏的可能性不高,辅食的量不大,因此会发生的症状不会太严重。
吃夏威夷果过敏怎么办
发生食物过敏情况后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服用药物或注射药物,也就是脱敏治疗,但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意见和指导下进行。
此外,过敏症状比较轻的话一把无需进行脱敏治疗,多数可自行恢复,但症状严重甚至出现休克征兆时就需要及时就医。
过敏性鼻炎流血怎么调理呢
1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子出血,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进行止血治疗,首先将鼻子的血止住,然后再采取一些其他的紧急治疗措施,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也应注意远离过敏原。
2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子出血,仅仅是止血是不够的,止血只是治标,而更重要的是治本,进行药物脱敏治疗,增强机体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从而控制过敏性鼻炎才会从根本上来避免鼻子再次出血。
3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先进的治疗手段,比如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定向病灶切除,彻底治疗过敏性鼻炎,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避免鼻子出血,也是很多患者都采用的方法。
注意事项:对于过敏性鼻炎出血的问题,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如果出血严重,应该首先治疗出血的问题,等出血问题稳定后,应该注意进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减轻患者的痛苦。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呢
西医治疗哮喘三步疗法:抗炎、平喘、应用激素。抗炎过程中大量激素的使用容易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刺激胃肠,损害肝、肾,减少白细胞,诱发血液病。此外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出现失 眠、降低免疫力、诱发糖尿病、增加高血压和加重心脏病等危害。
口服药物:在肝脏内代谢,部分药物失效,并损害肝脏,剩余少量有效成分进入血液分配、到达病变部位药量更少,作用小效果差。
脱敏治疗: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肌肉注射:长期肌肉注射药物,可引起局部肌肉粘连、增生、坏死。
专家指出:传统疗法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患者时,方法单一,药物固定,无法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虽然消除了表面症状,但是患者体内的病毒依然存在,随时都有复发的危险,无法从根本上使患者得到治愈。
食物过敏治疗方法
食物过敏反应的治疗分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两方面。
特异性治疗主要是避免进食致敏食物。为求避免有效,应务求彻底。例如,牛奶的避免应包括一切奶制品,如含奶的冷饮、饮料、糕点和其他食物。应用代用食物也是一种避免的方法,例如用羊奶、马奶等代替牛奶,用豆浆代替奶类,用炼乳或奶粉代替牛奶等。患者对代用品也可能敏感,所以应用前也应先用小量试验。
一般来说,致敏食物的避免是有期限的,并不需要终生避免。有的患者在严格避免3一4年后,敏感性就逐渐消失;也有避免半年敏感性就消失的。如果避免不彻底,在此期间仍偶而食用或时有小量食用,则敏感性将永远不会消失。当然,也有严格避免较长时期后敏感性仍不消失的,这类患者只有继续长期避免致敏食物。
食物经加热后致敏性可降低,所以对生食食物如水果、某些蔬菜等敏感者,可将其加热烹调后再食,可能能够避免发生反应。
应用食物抗原,采用少量递增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从理论上讲,应该和吸人物脱敏同样有效,但实际上大多无效。所以食物过敏反应一般不推荐脱敏治疗。
非特异性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药物的应用来防止或拮抗食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的药物有以下类别:
1、抗组胺药用以拮抗I型过敏反应的症状,无论对消化道或消化道以外的食物过敏反应症状都有效。在症状发生之初用药效果更好。
2、抗胆碱能药主要适用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如阿托品、东蓑若碱等,它们可解除消化道平滑肌痉挛,故可减轻腹痛、腹泻。波丽玛朗兼具抗组胺和抗胆碱能的功能,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也可应用。
3、皮质类固醇这类药物适用于消化道或消化道以外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或静脉点滴;轻症患者不宜应用。
4、色甘酸钠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防止I型过敏反应的发生。它对肥大细胞已经释放出的介质没有拮抗作用,所以只作预防用药。用于预防消化道食物过敏反应,口服剂量为20- 40毫克;由于色甘酸钠在消化道的吸收量只有2%,所以为防治消化道以外的食物过敏反应,口服剂量应为400-600毫克,每4一6小时一次。
5、其他对症药物,用以止痛、止痒、止吐、止泻等。
纯植物抗过敏汪氏敏清建议,在治疗食物过敏过程中,饮食方面尽量以清淡为主。
女性性生活后阴部发痒是怎么回事
精液过敏:精液过敏是女性性生活后阴部发痒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生精液过敏的原因是,男子精液中除含有精子外还含有多种抗原物质,如果女性是过敏体质,性生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外阴部骚痒,阴唇和阴道口充血,阴唇上出现风疹样皮肤。严重的甚至出现全身性反应,如胸闷、呼吸因难、面部潮红出现大面积风疹样皮肤等。
对策:如果过敏症状不严重,可以多试几次,身体可能对精液产生免疫,过敏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但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那性爱时必须要使用安全套,尽量减少过敏几率。同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还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检查时,要尽量找到过敏原,以便对症治疗。
避孕套、外用避孕药物过敏:避孕套和外用避孕药物都是化学制品,有些人会对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药物发生过敏反应。-般女性表现为外阴部发痒,阴道口与阴道壁充血。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加。男性表现为阴茎头发痒,严重的甚至出现阴茎头充血、水肿与糜烂。
对策:停止使用避孕套,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在治疗期间及恢复正常后2周内停止性生活;局部不要搔抓,也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肥皂清洗,防止使病变加重;局部外涂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膏,也可使用肤轻松软膏或确炎舒松-A软膏等;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避孕套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经5-7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白带过敏:女性在性兴奋时白带增多,白带有许多抗原性物质,如果丈夫是过敏体质,会引起过敏反应,其症状与避孕套、外用避孕药物过敏反应类似。
妇科疾病专家指出,对于性生活后出现的阴部发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对待,以免影响夫妻性生活的和谐。如果是女性精液过敏,在性生活时男方应戴避孕套,避免精液进入女方阴道,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如果是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药物过敏,可改用其他避孕节育方法或在性生活前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果男性对白带过敏,可在性交时戴避孕套或在性生活前服用抗过敏药物以及进行脱敏治疗。如果是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只要对症治疗炎症即可。
找出引起阴部瘙痒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让我们更好的享受性爱,享受生活。如果你出现性爱后阴部瘙痒的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吃中药会过敏吗 吃中药过敏怎么办
服用中药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马上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症状较重者因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要 注意区分中药引起的过敏和疾病出现的症状,不要把过敏反应看成疾病加重而再加量用药,这样只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