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鱼如何饲养
梭子鱼如何饲养
梭鱼的养殖技术
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体型较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梭鱼身体细长,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长。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
梭鱼的生活特点
习 性
近海的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以及海湾内,亦进入于淡水。性活泼,喜欢跳跃,在逆流中常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有机物。体型较大,中国产于 南海与 东海及 黄海、 渤海。
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进入河口及港湾内,为港养鱼类之一。梭鱼群主要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有沿江河进入淡水觅食的习性,且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
梭鱼对盐的适应范围为0--38‰, 在海水、咸淡水及内河淡水湖泊中均能生存。梭鱼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正常栖息觅食,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2--25℃,水温低于-0.7℃时,出现死亡。
食性
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中也喜摄食如米糠和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及人工配合饵料等。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二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
摄食习性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 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
养殖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欢摄食比如米糠和豆饼粉与花生饼粉、干水蚤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梭鱼的摄食强度,有昼夜、季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日周期中,昼、夜均摄食,但通常在黎明前后及日落前后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
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二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
徊游梭鱼属近岸半徊游性鱼类,无长距离徊游现象,但可随季节、水温和本身的发育状况,做近距离、小范围的迁移运动。鲻鱼常栖息于浅海或河口水深1一16m处,当天气变冷,则游至深海越冬。
但个别也在较深的海湾和浅海中越冬。鲻鱼在较深的海区产卵,孵化后的小鱼苗则随潮漂游至近岸河口,滞留于咸淡水交汇处摄食生长。梭鱼一般生长在近海,每年定期结成大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6一7月间,黄渤海沿岸出现大量当年生幼鱼,并进入江河口处。买寒时则游至较深海区越冬。
捕捞
每年4月份,梭鱼便在各 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翌年开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长育肥,形成渔汛。梭鱼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肉质鲜嫩,美昧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烹制的梭鱼,以头为香,故民间有“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之说。梭鱼除禁渔期外,可长年进行捕捞。
梭鱼的生长方式
棱梭个体较小,一般体长200毫米左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沿海,中国仅产于南海和东海。梭鱼、鲻鱼体形较大,一般200-500毫米,大者600-800毫米。梭鱼为黄渤海主要港养鱼种,鲻鱼为东海和南海主要港养鱼种。梭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鲻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梭鱼、 鲻鱼在中国南、东、黄、渤四大海域均有产出。
梭鱼 - 繁殖方式梭鱼的繁殖季节各地有异,渤海湾为4月底到6月初,浙江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2~3龄,雌鱼为3~4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
自然繁殖
梭鱼,亦称“肉棍子”、“红眼鲻”等,是中国沿海珍贵的咸淡水养殖新品种。近些年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利用滩涂港汊及内河池塘等水域,人工养殖梭鱼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平均每0.067公顷产鱼750多公斤。现将梭鱼的生态习性及人工繁殖技术简介如下:
梭鱼的繁殖季节, 中国渤海湾通常为每年4月底到6月初,江苏、浙江沿海为4月初至5月中旬。性成熟年龄一般为雄鱼2--3龄, 雌鱼3--4龄。一般雌鱼怀卵量在150万--600万粒之间。野生的梭鱼个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每年4月份,梭鱼便在各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 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
梭鱼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滩涂港汊等处产卵。在6月初至7月底, 黄海、渤海沿岸梭鱼幼鱼十分丰富,并进入江河入口处成群觅食,此时是人工捕捞野生鱼种的最佳时期。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3龄以上,雌鱼4龄以上为好。适当多选些体重0.5~1千克的个体,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选留亲鱼应在秋季成鱼起捕时进行。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野杂鱼。每亩放养亲鱼50~80尾。
培育池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保持水质一定肥度,透明度25厘米左右,同时需投喂各种 精饲料,保证亲鱼有充分的营养。亲鱼培育池盐度一般以10‰左右为宜。在淡水或3‰之下低盐度水中养成的梭鱼,催产之前必须经过“盐水过渡”。在春季强化培育期间,必须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鲜海水,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
雄鱼选择以轻压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流出为好。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并用取卵器插入生殖孔从 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和周围有1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0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可选作催产用的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如雄鱼成熟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
梭鱼的人工催产,首先要选择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的雄鱼,而雌鱼则以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强力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最为理想。用取卵器插入雌鱼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周围有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毫米以上, 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即可选择为催产用亲鱼。
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水温应掌握在15--22℃之间。
梭鱼催产使用的激素主要为鲁鱼或梭鱼的脑垂体,每公斤体重剂量为15--30毫克;或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3500国际单位; 也可以用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300微克。上述催产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一般注射1--2次即可。
用以人工授精的成熟卵子, 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润饱满、晶莹透明、有1个油球。
在成熟的精液上放1点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 精子急剧窜游的质量最高。
静水孵化盐度应在15‰以上, 流水孵化盐度在7‰--13‰,酸碱度7--9,水温14--24℃。孵化时用的水应过滤,防止杂物及敌害生物进入。一般采用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及充气孵化。梭鱼在14--24℃时,孵化时间一般为35--56小时。
鱼种培育
初孵化出的仔鱼,经4--5天,卵黄囊已缩小,鱼体能平游,并可开口觅食, 此时可将鱼苗移入育苗池内培育。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7万--8万尾。初期, 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豆饼糊直接投喂,每天投喂2次,饲料泼洒在池周边的浅水处。饲养1个月后,梭鱼苗达3--3.5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 一般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6000--7000尾,捕捞的自然梭鱼苗当年可培育成12--18厘米的鱼种。梭鱼可与对虾、基尾虾、青虾等甲壳类动物混养,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池内可与淡水鱼混养,但切勿与乌鳢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混养。
梭鱼饲料,可因地制宜投喂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棉仁饼以及菜饼或鸡粪等,有条件的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要求做到“四定”:一是定位,要在养殖池塘内搭建与放养密度相适应的饲料台,饲料台面积50平方米左右,或选择硬底处定位投放;二是定时,一般在每天早上8--9时、下午3--5时投喂,糠与饼混合投放时先投粗料;三是定量,投放饲料的数量需依据鱼的数量、水温、溶氧等因素而定,通常精料的投量为鱼体重的1%--1.5%,粗料为10%左右,最多不要超过15%;四是定质,投喂的饲料要优质、新鲜、无污染。
梭鱼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要经常保持交换水的畅通和进出水口的安全,防止老鼠咬坏拦网。汛潮和大风前后要注意对池塘设施的检查。
梭鱼抗病能力很强,大面积养殖很少发现生病现象。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平时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投放鱼种时,应进行消毒和加强早期水体的管理,控制其他淡水鱼病的发生。每年4--10月每个月用生石灰20公斤,在鱼觅食台附近泼洒1次,可有效地预防体表性鱼病;7月初至8月上旬分别按每100公斤鱼用土霉素1克或磺胺脒10克,拌在饲料中喂鱼, 每天1次,连喂5天,可有效预防体内性鱼病。
鲨鱼的养殖技术
条纹斑竹鲨,狗鲨,是目前常见的海水鲨鱼养殖[4] 鱼种,不同于淡水鲨鱼,狗鲨是真的鲨鱼。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圆腹(鱼芒)、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征
①体型与体色淡水鲨鱼体色有黑、白、灰、红四种。前三种体色的鲨鱼多作为食用鱼饲养,尤其是灰鲨鱼最受欢迎,其背部青色,体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红鲨鱼即水晶巴丁鱼,多作观赏鱼饲养。
②适应性与食性淡水鲨鱼耐低氧能力强,适应性广,但抗低温能力较弱。适温20~34摄氏度,最佳生长水温26~32摄氏度,水温低于18摄氏度时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水温低于12摄氏度时开始死亡。该鱼食性较杂,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饵料,成鱼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饲料为食,饲料蛋白质要求28%~32%。
③生长与繁殖淡水鲨鱼食性杂,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3~4cm)养殖4个月体重可达0.6千克以上。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4年,体重达3千克以上可以进行繁殖。繁殖季节为4~9月,属一年一次性产卵鱼类。
虎皮鱼怎么样
虎皮鱼属于鲤科,虎皮鱼好群聚,虎皮鱼生性好动,游泳速度快,喜群居,故饲养时饲养缸要大,要群养。虎皮鱼喜在中层水域游动,虎皮鱼之间经常发生互相斗殴和转圈追咬现象,成鱼会袭击游动缓慢的热带鱼,爱咬丝状体鳍条,故不宜过密。
虎皮鱼是一种喜高温高氧的热带鱼,饲养水温应在24-28摄氏度之间。每日可换1/3新水,这样可增加鱼的食欲。当水温低于18摄氏度时,虎皮鱼就会患病,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虎皮鱼就会死亡。
虎皮鱼呼吸空气时,和老鼠鱼一样,它知道不能在水面上停留太久,不然会被抓。所以,它们会迅速冲到水面上又迅速回到水底下。它们通常会在水草中,因为水草会给它们一些安全感。要求含氧量高的老水。杂食性,但爱吃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摄食,爱吃贪食。以嗜食其它鱼的鳍而遐尔闻名,但只要将虎皮集群饲养,便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所以宜同种群养。
花蟹和梭子蟹的区别
梭子蟹是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的生物,分布领域比较广泛,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蟹,同时
而花蟹是真软甲亚科十足目梭子蟹科的生物,是一种暖水蟹类,对饲养的水温有较高要求。
梭子蟹外形呈梭子形,所以得名梭子蟹,并且梭子蟹整体形状偏圆形,但是在甲壳的中央位置有三个突起;而花蟹虽然外形也呈梭子形,但是花蟹外壳表面有明显的白色花纹,并且有粗糙的颗粒。
太阳鱼的饲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冰鲜鱼等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来替代天然饵料,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2%至36%便可,较易养殖。江浙一带和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太阳鱼的人工养殖。
其养殖模式较灵活,既可以单养,也可以和其他一些传统水产品种套养。在广东一带,太阳鱼基本上是与鳗鱼套养。因太阳鱼不争饵料,还能净化水质,故养殖成本较低。
广东的繁殖季节为3月至10月,水温20 ℃以上。1冬龄鱼即可进行繁殖。 卵粒很小,刚孵出的幼苗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随着个体的增长,达到2.5㎝时可辅投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必须32%以上。个性温驯,摄食时抢得不凶,而且摄食量小,在大面积的鱼塘里进行驯化配合饲料比较困难,应该是在繁殖池里培育到体长2.5㎝以上时,再把它转入其他面积较小的水泥池或土池来进行驯化配合饲料。
太阳鱼是中上层鱼类,驯化时对沉落水底的饲料不会摄食,所以投配合饲料时必须做到少量多次,因其口径小,配合饲料应该为粉状或微粒状。驯化时全池泼洒,然后再补充浮游动物。随着驯化的进行,逐步增加配合饲料量而逐渐减少浮游动物量,最后完全驯化成摄食配合饲料,此时鱼苗达到3-4㎝即可放下鱼塘养成。
梭子鱼的营养价值
1、梭鱼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
2、梭鱼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3、梭鱼鱼肉含有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
4、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而且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氨基酸食品)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
5、梭鱼热量含119.00千卡,蛋白质18.90克,脂肪4.80克,胆固醇99.00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2.30毫克,维生素E含量3.34毫克,钙19.00毫克,磷183.00毫克,钾245.00毫克,钠71.40毫克,镁25.00毫克,铁0.50毫克,锌0.82毫克,硒16.80微克,铜0.03毫克,锰0.02毫克。
中药熬完后药渣怎么办 滋补药渣可饲养家畜
服用滋补药后的残渣不要随便倒掉,可作为饲料喂猪、喂鸡鸭、喂兔子,对这些家畜也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还可以通过加工制作成鱼饲料饲养鱼类。
梭子鱼的做法大全
香烤孜然梭子鱼做法
材料:梭子鱼、鸡蛋、面包糠、盐、料酒、淀粉、黑胡椒粉、香菜。
做法:
1、梭子鱼洗净,放入盘内。
2、撒入适量盐,倒些许料酒,翻匀后腌制15分钟。
3、鸡蛋磕入碗中划散,加淀粉搅匀后再倒少许黑胡椒粉。
4、用厨房纸将腌好的鱼试干水分,面包糠倒入盘中备用。
5、将鱼放入蛋液中,再在盛有面包糠的盘中滚一圈。
6、锅内热油至八成热将鱼放入,小火炸至两面金黄色即可。
烧梭子鱼的做法
材料:梭子鱼、姜片、八瓣、花椒、葱蒜、料酒、生抽。
做法:
1、准备原料。
2、热锅温油、姜片、八瓣、花椒。
3、梭子鱼切段入锅。
4、每面2分钟,翻个身。
5、加葱蒜、料酒、生抽、半本杯水。
6、加盖中火烧25分钟。
7、出锅装盘。
梭子鱼黄瓜的做法
材料:梭子鱼、黄瓜、食盐适量、花生油适量、干辣椒适量、白糖适量、酱油适量、醋适量、生姜、葱、料酒。
做法:
1、将生姜和葱洗净后切成丝和段备用;梭子鱼处理好洗净备用;黄瓜切成片备用。
2、准备炒锅,烧热后倒入花生油适量,等油到6、7成熟的时候放入干辣椒少许,爆香。
3、放入黄瓜片,翻炒到变色以后,就放入醋和糖,翻炒到融化后,加入少许酱油。
4、翻炒均匀后装盘备用。
5、梭子鱼切成块状,加入适量料酒和酱油、食盐腌制30分钟。
6、起炒锅,放入花生油烧热油后,放入生姜爆香,倒入梭子鱼块,翻炒均匀。
7、加入食盐和白糖、料酒适量,继续翻炒片刻,最后倒入葱段即可。
8、倒入前面炒好的黄瓜片,翻炒几下就大功告成了。
梭子鱼是什么东西
所谓海狼鱼,英文名为Barracuda,即梭子鱼或梭鱼,梭鱼是鲻形目的鲻科。鲻科有3种鱼:梭鱼,北方叫红眼鱼、肉棍子;棱梭,又称犬鱼、尖头西;鲻鱼,俗称乌鲻、白眼。其共同体是体呈纺锤形,性活泼,常跳跃、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进入河口及港湾内,为港养鱼类之一。体形狭长,可长达1.8米。由于其口部下巴阔大,拥有长如狼牙一样突出的尖牙,当地人又称它为海狼鱼。目前世上已知的梭子鱼约有25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域,较常出现于珊瑚礁和礁石附近,吸引不少潜友的兴趣。
由人类眼光看来,鱼类似乎能以极高的速度游泳。但我们的判断是无意识的,人的经验认为水是有高度阻力的媒介。大多数鱼,例如鳟鱼和鲦鱼,最快每秒钟能游其身体长的10倍那样远,用人类的标准来衡量,显然这速度是惊人的。但是当这速度用每小时若干公里来推算的话则说明一个30厘米长的鳟鱼每小时只能游10.4公里。鱼体愈大,游速愈快。一个60厘米长的鲑鱼短小时能疾游25.5公里。一个1.2米长的梭子鱼——一种游得最快的鱼,每小时能游43公里。在被追逐的紧张情况下,鱼类以这样的速度只能游片刻时间,而巡游的速度则更慢。又称梭鱼。
刁子鱼是什么
刁子鱼,也叫刀子鱼、白刁鱼,生长在长江流游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淡水鱼,形如柳叶,却肉质鲜美。此鱼种长不大,一离开水,很快就死去,人工无法饲养,渐渐地人们都习惯把它叫成刁子鱼,具有丰富营养价值。亮发,健脑,明目,温肺,有益心血管,益肝,健脾,和胃,补肾,润肠,养颜护肤,养阴补虚。
梭子鱼的制作材料和步骤
炖梭子鱼的材料
炖梭子鱼时需要准备两条新鲜的梭子鱼,再准备油、盐以及葱和蒜还有香菜等配料,调味料则需要料酒和十三香各适量。
炖梭子鱼的制作步骤
1、把梭子鱼收拾干净,然后放在盆中加入食用盐和味精以及料酒等调味料,还要放入适量的葱、姜以及蒜片和十三香,把调料均匀得涂抹在鱼的表面进行腌制,腌制时间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2、把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然后把腌好的鱼放入到油中,慢慢的煎到两面金黄,这时再加入清水,把葱段姜末和盐以及味精也放入到锅中。
3、炖制一会以后要把鱼翻面,然后接着炖制,一直到锅中的汤快要干以后,就可以把梭子鱼取出装盘,把锅中少量的汤汁倒入到盘子中,再撒上香菜,这时自己炖制的梭子鱼也就做好可以上桌食用了。
梭子鱼的做法大全
梭子鱼是健脑的优选食物之一,鱼肉中的营养非常易吸收,在学习期间常吃梭子鱼可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而且大家不用担心梭子鱼可以炖着吃、煎着吃均可,口感香酥。那么梭子鱼的做法又是什么呢?下文将为您详细讲解!
烧梭子鱼的制作材料:
梭子鱼、姜片、八瓣、花椒、葱蒜、料酒、生抽
烧梭子鱼的做法步骤
1、准备原料
2、热锅温油、姜片、八瓣、花椒
3、梭子鱼切段入锅
4、每面2分钟,翻个身
5、加葱蒜、料酒、生抽、半本杯水
6、加盖中火烧25分钟
7、出锅装盘,吃吧~~
香烤孜然梭子鱼做法
1.将梭子鱼洗净漓干。用盐将鱼的身体码少许盐放置片刻。粘上家乐牌的香辣粉。烤箱预热3分钟后,将鱼放入烤箱,烤8分钟。
2.中途时刷点油,保持鱼的湿润。烤好后,再撒上孜然即可。
原料:梭鱼,鸡蛋,面包糠
配料:盐,料酒,淀粉,黑胡椒粉,香菜
做法
1:梭鱼刮去鱼鳞,剖腹取出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放入盘内
2:撒入适量盐,倒些许料酒,翻匀后腌制15分钟
3:鸡蛋磕入碗中划散,加淀粉搅匀后再倒少许黑胡椒粉
4:用厨房纸将腌好的鱼试干水分,面包糠倒入盘中备用
5:将鱼放入蛋液中,再在盛有面包糠的盘中滚一圈
6:锅内热油至八成热将鱼放入,小火炸至两面金黄色即可
以上三种制作梭子鱼的方法都非常简单,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步骤就可以轻松的做出一道美味的梭子鱼了。而且吃梭子鱼非常适合宝妈们催奶,它可以大大提高大家的脑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大家在家有时间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