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的诊断
热性惊厥的诊断
1、单纯性热性惊厥
诊断标准如下:最低标准 ①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②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③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④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⑤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
辅助标准 ①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②脑脊液检查正常。③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热性惊厥
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即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②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
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而且复发次数较多。
3、癫痫
若干因素使热性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称为癫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复杂性热性惊厥。②直系亲属中癫痫病史。③首次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而无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不到1%。脑电图在癫痫危险性的预测上价值尚无定论,故对单纯性热性惊厥无价值,一般无须做脑电图检查,但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若EEG中新出现痫性波发放,则可能提示癫痫发生的危险性。
热性惊厥能引起癫痫吗
准确地预测某一热性惊厥能否出现后遗症,是否会变为癫痫,有一定困难。但根据一些“危险因素”进行估计是有一定帮助的。
若热性惊厥首次发作是单纯性的,且惊厥前神经系统正常,则癫痫的发生率为1%;在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异常或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则癫痫发生率为2%~3%;若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有异常而且为复杂性发作,则癫痫的发生率为9%。并且有报道,热性惊厥病儿如有围产期异常,当转变为癫痫时往往是全身性发作。而另一些热性惊厥的小儿,惊厥时间长,反复发作,或局限性发作,以后转变为癫痫时,往往表现为精神运动型癫痫。
总之热性惊厥一般预后良好,仅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转变为癫痫,留有后遗症,其发生率为热性惊厥的2%~7%。当热性惊厥患儿出现以下危险因素时,预示转变为癫痫的百分率增高。
(1)复杂性高热惊厥,发作时间长约15分钟,限局性发作,低于38℃时发作,一次热病连续发作。
(2)热性惊厥多次复发。
(3)热性惊厥前有神经系统异常、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或围产期异常。
(4)首次发作在1岁以内。
(5)家中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史。
高热惊厥的诊断
诊断依据
1.发病年龄多为6个月至4岁,亦可〈6个月或〉4岁。
2.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39℃时。
3.惊厥持续约10秒钟至数分钟,极少超过10分钟,多发作1次。
4.惊厥为全身性对称发作(幼婴儿可不对称),发作时意识丧失,过后意识恢复快,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5.脑电图于惊厥2周后恢复正常。
6.预后良好。
7.既往有高热惊厥史,如条件不完全符合前述6条依据,而又能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可诊断为复杂性高热惊厥。
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
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小儿惊厥的现象不是热性的,那么热性的小儿惊厥经常是多大的小孩发生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1981年Nelson和Ellenberg提出了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在6个月至5岁之间),惊厥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致,亦无其它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因此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
(2)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脑水肿、癫痫)伴发热惊厥。
(3)严重的全身性生化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缺乏(或依赖症)、中毒等伴惊厥。
(4)明显的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或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症)、先天性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和神经苷脂病等,出现的发热伴惊厥。
上面介绍的就是热性小儿惊厥的诊断,当我们出现上面的症状的时候要自我判断,现在热性小儿惊厥也属于急诊科的疾病,虽然发病几率不大。
小儿热性惊厥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
(二)发病机制
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这是因为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min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h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多次发生可以转变成小儿癫痫,这就比较麻烦了,因此要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这种疾病在儿科是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一般在发热38.5℃以上时发病。本质上热性惊厥是一种遗传病,而且是一种遗传性癫痫病。只不过这种病很多见,大多数人最终结局都良好,不影响智力,不影响将来上学和工作,实际上并不那么可怕。一般人头脑中的癫痫是“不治之症”,十分可怕,所以不愿把热性惊厥与癫痫联系起来。
约60%热性惊厥患者,终生只发作1次,不再复发,而40%的人则会复发,甚至不发热也抽搐,也可出现以前不曾有的发作类型,有的复发几十次,少部分影响智力。对已有复发的病例,怎样预防再次复发呢?目前主要有二种方法。其一是临时服药预防,其二是长期服药预防。所谓临时服药预防,是指有发热时马上服用预防惊厥的药物地西泮(安定),连服数天,直至体温已正常而不再有发热。但这种方法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常常是家长在发现惊厥之前不知道孩子在发热,发现惊厥发作时测体温才知道孩子发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一开始发热就出现抽搐。有时孩子热性惊厥发作时,并没有处在对热性惊厥有经验的人监管之下,所以,临时预防服药常常不管事。对有复发性热性惊厥发作历史料的患者,这时就应采取长期服药预防的方法 。长期服药预防指长期、规律服药,常用药物有丙戊酸或苯巴比妥。这种方法不少家长接受不了,担心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会影响孩子智力。其实大多数孩子服药是很安全的,极少数孩子有不良反应,在专科医生密切监督和指导下,也会化险为夷。其实孩子惊厥复发给家庭和孩子本人带来的心、身创伤才是巨大的。目前预防热性惊厥的方法、药物都已比较成熟,但家长的配合程度则有一定差距,以至有的孩子反复复发。不可否认即使严格按目前方案长期服药,仍有少部分孩子热性惊厥预防效果差,反复复发,这是我们今后要攻克的目标。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
一、发病原因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
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min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h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
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的持续性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高热惊厥”会烧坏大脑吗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热性惊厥发作时间不超过一两分钟,有时甚至只是几秒钟,这种短暂的惊厥发作是一种良性无害的发作,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得过热性惊厥的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不比没得过的差,95%-98%有过热性惊厥的孩子不会进展为癫痫。只有出现下列情况的少数孩子有可能进展为癫痫:一,单次发作时间维持一小时以上。二,发作时只是单侧身体抽动。三,24小时内多次发作热性惊厥。四,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发作惊厥。确诊癫痫除了参考临床症状表现外,还需要结合脑电图的结果。
了解了热性惊厥没那么可怕后,家长们还需要了解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有了理性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措施,万一孩子发作热性惊厥才可以从容应对。
热性惊厥是怎么一回事儿?
为什么幼儿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呢?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就不会再发作热性惊厥。其二,遗传的原因。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热性惊厥史的幼儿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目前认为和家族基因有关,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是发烧,发烧是多种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是接种疫苗的副作用(比如麻、风、腮疫苗),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最常引起热性惊厥的病毒感染是人类疱疹病毒6,此病毒诱发的疾病便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什么?
切记一个原则:应对热性惊厥不是人为停止惊厥,因为惊厥常常会自己停止,家长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同时记录发作时的表现和持续时间,如果可能用视频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对后续医生的诊断更有价值。正确应对手段包括:保持镇静,解开孩子的衣物,避免衣物包裹过紧束缚孩子的手脚抽动,同时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限制他手脚的抽动。应把孩子侧躺放在平的地方,以防止嘴里的分泌物误吸进入气管。移除周围障碍物和尖锐的危险物品,以避免孩子在抽动过程中伤到自己。如果孩子嘴里有流出呕吐物或者粘液,应及时清理。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有不少家长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被咬了一圈血痕自己受苦不说,反倒给孩子帮倒忙。记住一点,惊厥发作中的孩子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反倒是人为塞进嘴里的手指、棉签、筷子、压舌板等物容易造成呼吸不通畅或者口腔损伤。在整个发作过程中也不要急急忙忙抱起孩子往医院跑(除非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通常的发作不会超过一两分钟,如果是第一次发作,发作停止后再去医院明确诊断。如果孩子表现出脖子僵直,大量呕吐,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腰穿以排除流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如果有严重的腹泻,医生可能需要排除是不是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惊厥。如果以前明确诊断患过热性惊厥,再次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可以在家观察,超过5分钟的也要及时去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处方药安定(也叫地西泮)肛门给药止惊厥,使用的剂量需要按照孩子的体重进行计算。
是否有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的手段?
发作过热性惊厥的孩子有1/3会有复发,下列儿童属于热性惊厥复发风险比较高的:1.首次发作时体温并不是很高的,可能没到38就惊厥的;2.发烧初起时就惊厥的,换句话说,出现发烧症状和发作惊厥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容易复发;3.首次发作时年龄小于15个月的;4.直系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的。
复发风险高的孩子,进展为癫痫的风险只比一般儿童稍微高一点,因此少数这类孩子再次发烧时,可以在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处方药安定进行个体化的热性惊厥预防治疗。
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1.热性惊厥的预防:热性惊厥为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热性惊厥的最好预防是不发热,但发热后应用退热药物是否能够预防热性惊厥发作,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现有证据表明单纯应用退热药物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仅能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国外最为推崇的是安定栓剂短程应用,但国内并无该药制剂。国内一般采用安定口服或灌肠,咪达唑仑滴鼻、滴口腔峡膜腔等。对于发热不高就抽搐的病人也可长期应用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口服。
2.惊厥儿童的疫苗接种:惊厥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一直没有相应定论,其实就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仅三种疫苗即流脑、乙脑和百白破疫苗禁用于癫痫患者。对于热性惊厥由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后发热,有可能导致热性惊厥,但发生率较低,已有研究发现麻疹疫苗接种后3~7天可能诱发热性惊厥发作。因此对于惊厥患儿的预防接种,如果是热性惊厥,尤其是单纯性热性惊厥一般不必禁忌疫苗接种;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或发作频繁或癫痫尚未控制者一般暂缓接种,如果癫痫控制半年以上,虽然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不会增加惊厥发作,仅小部分病例可能出现惊厥发作,但如果不接种疫苗,也有罹患相应传染病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则患者或家长需要权衡既往惊厥的复发情况、可能接触相应传染病的风险等综合考虑是否接种。
小儿惊厥对身体的健康伤害
专家指出,小儿惊厥其实是有分类的,其对于孩子的影响来说,要从分类来看。在临床上,通常把小儿热性惊厥分为典型(单纯性)热性惊厥、非典型(复杂性)热性惊厥两种。
1、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年龄多在6个月至3岁间,发作呈全身性,持续时间小于10分钟,在发热的最初24小时之内发生抽搐,一次热程中仅抽搐1次。一般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会自动停止不再发生。
2、复杂性热性惊厥:容易多次发作,并且有部分孩子可转化成为癫痫,影响脑部功能并造成脑损伤。属于这一类的情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还有发热抽搐发生;首次发热抽搐就是持续状态的(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一次发热过程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抽搐;一年中发热性抽搐已经反复发生5次以上;发热抽搐时体温不到38℃,或逐渐低热甚或不热也抽搐;抽搐时表现的不是全身性发作,而是局部性发作。
单纯性热性惊厥不会影响孩子智力
对于热性惊厥,家长普遍担心是否影响孩子智商、是否会发展为癫痫、是否反复出现发作、是否会危及生命。过去认为,除继发癫痫外,热性惊厥可继发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学习和行为障碍等,这些合并症,与患儿热性惊厥发作前健康状态、发作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及是否及时正确处理有关。近期研究发现,单纯性热性惊厥,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学校表现、注意力等无不利影响。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要更加注意复杂性惊厥的预防与处理。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如①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②冰枕,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小儿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