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脐疗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最常见的疾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脐疗方:丁香10g,肉蔻10g,吴茱萸10g,煨木香10g,肉桂6g,炒山药10g,苍术10g,青皮10g。将上述药物共同研成细沫,加入蜂蜜,调成糊状,取适量涂于脐部,然后用麝香虎骨膏覆盖其上,每2天更换1次,连用1周。方中煨木香有温中宣滞之功,吴茱萸、丁香、肉桂温中散寒助脾运,炒山药、苍术健脾燥湿而止泻。
全方共奏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温中散寒之功效,本方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简单可行,疗效肯定。
小儿消化不良山楂食疗可帮忙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的脾本来就常不足,天气变化时节更易因不小心受到湿浊寒邪的“突袭”而出现腹泻。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上可有意识地给小孩搭配喂养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用山药、山楂、薏米等来煲汤或煮粥。对于已患病的小儿,在饮食上更应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并鼓励患儿多喝加盐的米汤水,以保持足够的体液防止脱水。
“小儿脾常不足,风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感受湿浊之邪,就会发生腹泻疾病。”肖达民称,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发病与否与其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进入秋冬时节可以适当煲些山楂、麦芽、谷芽、扁豆、山药、鸭肾等调理脾胃的汤水或粥水,或者找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根据患儿偏寒或偏热而添加陈皮、北芪、党参等或麦冬、薏米等煲汤或煲粥,以增强小儿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腹泻疾病。以下例出几款吃法食供参考:
山药莲子粥
山楂(50克左右)和莲子(20~30克)给宝宝煲粥喝,莲子和粥都要煮得够烂,一起吃下去。对不到1岁的小儿,山药和莲子要尽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汤调成糊糊来喂养。此粥可温胃健脾,最适合脾阳不足的小儿。
山楂粥
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薏米胡萝卜汤(粥)
薏米(30克)、胡萝卜(半个)加山药(20克)煮水,或者跟粥一起煮,饮水或喝粥。
以上所荐的食用法最好咨询医生,并视小儿脾胃状况每天分两三次食用,连食3~5日。
小儿一旦患上腹泻,家长在饮食上要更加注意。如,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哺乳,但暂停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则应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如米汤、粥水等,牛奶一定要稀释,或用发酵奶、腹泻专用奶粉,有必要的还须短期暂停喂奶。出现严重呕吐症状的患儿,可暂时禁食4~6小时,待好转后继续喂食,量要由少到多,食物也要由稀到稠。
另外,家长还需学会观察小儿有没有出现其他症状,如,皮肤是否明显干燥、弹性差,囟门有没有凹陷,眼窝是否凹陷并出现啼哭少泪,手脚是否发凉,是否出现尿少甚至无尿症状,以及头颈和手脚是否发软无力等等。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补液。病情轻的可口服补液,并鼓励患儿多喝加盐的米汤水或粥水、淡糖盐水等。也可以用葛根、茯苓、薏米等煲水给患儿喝。对于已止泻但仍胃口差的小儿,则可以煲谷芽麦芽水、山楂水等进行调理。
胃不好是什么原因 胃不好怎么治疗
消化不良
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胃胀气
足三里: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各种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山楂食疗小儿消化不良
山药莲子粥
山楂(50克左右)和莲子(20~30克)给宝宝煲粥喝,莲子和粥都要煮得够烂,一起吃下去。对不到1岁的小儿,山药和莲子要尽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汤调成糊糊来喂养。此粥可温胃健脾,最适合脾阳不足的小儿。
山楂粥
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薏米胡萝卜汤(粥)
薏米(30克)、胡萝卜(半个)加山药(20克)煮水,或者跟粥一起煮,饮水或喝粥。
以上所荐的食用法最好咨询医生,并视小儿脾胃状况每天分两三次食用,连食3~5日。
小儿一旦患上腹泻,家长在饮食上要更加注意。如,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哺乳,但暂停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则应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如米汤、粥水等,牛奶一定要稀释,或用发酵奶、腹泻专用奶粉,有必要的还须短期暂停喂奶。出现严重呕吐症状的患儿,可暂时禁食4~6小时,待好转后继续喂食,量要由少到多,食物也要由稀到稠。
另外,家长还需学会观察小儿有没有出现其他症状,如,皮肤是否明显干燥、弹性差,囟门有没有凹陷,眼窝是否凹陷并出现啼哭少泪,手脚是否发凉,是否出现尿少甚至无尿症状,以及头颈和手脚是否发软无力等等。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补液。
宝宝流鼻涕喝葱白水有用吗 葱白水有什么好处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将其煮水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因其具有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也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咳嗽、流鼻涕的一系列症状。除此之外,它还有促进消化,对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效果。
茯苓如何吃 开胃汤
食材: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
做法:煮汤即可。
食用方法:每天饭前服用。
功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陈皮粥可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一、焦米汤先将米粉或奶糕研粉炒至焦黄,加糖,加水适量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米粉遇水加热即成糊精,易于消化,而且米在炒制时表面部分炭化,具有吸附止泻作用。
二、胡萝卜汁将胡萝卜洗净切碎煮烂,包子纱布中挤榨,去掉纤维,将挤出的泥状物加水放糖即成胡萝卜汁。胡萝卜汁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
三、苹果泥取新鲜苹果一只切开,用金属小匙轻轻刮取。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富有碱性,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敛作用。
四、脱脂奶将鲜牛奶煮沸后冷却,待液面上出现一层奶皮,即可用小匙将其除去,再煮沸冷却,除去奶皮,反复去奶皮三次,即成全脱脂奶,可用于对脂肪消化不良的患儿。半脱脂奶即除去一次奶皮而成
五、酸牛奶。将鲜牛奶煮沸,待冷却后,每100毫升牛乳中加10%乳酸3—5毫升,或加鲜橘汁6毫升或柠檬汁2毫升,亦可加食醋4—6毫升,边滴边搅,待乳液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即成酸乳。酸牛奶易于消化,能刺激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有杀菌作用,适用于经常消化不良的婴幼儿。
六、淡茶水。取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每日4次,因茶内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对急性胃肠炎有疗效。
七、苹果。苹果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机碱等物质具有收敛作用,所含果胶可吸收毒素。对单纯性的轻度腹泻,单吃苹果可止泻。苹果中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
八、西红柿。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甲酸,可保护维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饪过程不被破坏,增加维生素的利用率。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于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还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可治疗口角炎。
小儿消化不良的山楂食疗法
小儿脾常不足,风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感受湿浊之邪,就会发生腹泻疾病。”杨医生称,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小儿发病与否与其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进入秋冬时节可以适当煲些山楂、麦芽、谷芽、扁豆、山药、鸭肾等调理脾胃的汤水或粥水,或者找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根据患儿偏寒或偏热而添加陈皮、北芪、党参等或麦冬、薏米等煲汤或煲粥,以增强小儿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腹泻疾病。
而山楂的其中一个作用与功效正正就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然而,山楂的吃法有哪些呢?以下列出几款小儿消化不良山楂的食疗法,以供参考。
1、山楂莲子粥
山楂(50克左右)和莲子(20~30克)给宝宝煲粥喝,莲子和粥都要煮得够烂,一起吃下去。对不到1岁的小儿,山药和莲子要尽量碾碎。干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汤调成糊糊来喂养。此粥可温胃健脾,最适合脾阳不足的小儿。
2、山楂粥
山楂(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煮的过程中可加入三两片薄姜。粥成后加些许糖即可。
3、山楂鸡内金
鸡内金3克,山楂、麦芽、神曲、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次服3克,日服3次。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4、白术焦山楂
白术60克,鸡内金30克、焦山楂3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5克,日服3次,开水送下。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中药方
第一方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药方】吴萸子30g,丁香6g,胡椒30粒。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粉,贮瓶备用。每次用药粉1.5g,调适量凡士林,敷于脐部,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方中吴萸温中散寒,丁香能温中下气,胡椒亦能散寒止痛,因此对于虚寒所致的消化不良甚宜。脐中(神阙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等作用,药贴于此穴效果更佳。经上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55例,疗效显著,一般外敷l~2次可痊愈。
第二方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药方】高粱米第2遍糠适量。
【用法】将上药放人锅内炒至褐色有香味为度,除掉上面多余的壳,即可服用。每日3~4次,每次1.5~3g。
【功效】方中高粱米糠含有大量鞣酸及鞣酸蛋白,具有较好的收敛止泻之功用。
第三方
【主治】要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药方】胡椒粉1g。
【用法】先取刚蒸熟的大米饭约16g,在手中拍成1cm左右的圆饼。再将胡椒粉撒在做好的饭饼中央,待饭饼稍凉(以不烫手背为宜),将有胡椒粉的一面贴到肚脐上,以布条或绷带包扎。4~8小时去掉(应用胡椒粉的量可视患儿病情决定,但一般不应超过3g)。
【功效】方中胡椒粉性热味辛,除有温中、下气、除寒等功用外,还有解毒之功能。
艾灸胃不舒服灸哪个位置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若是有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时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
治疗新生宝宝腹泻的9个小秘方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煮沸饮用。每天2~3次,适量服用。对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有效。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可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然后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成小片,放小碗内加盖,隔水蒸熟捣烂如泥,每日给宝宝食用2~3次。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状,平时也可经常食用。
5.中药配方: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每天服用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可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
6.取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然后给宝宝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的作用,可以治疗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取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给宝宝吃3次,每次30毫升左右。适用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8.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适于治疗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9.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如何通过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按摩
由于食积是感冒的基础,经常食积的孩子,可应用推脾土穴、揉板门穴加以调整。脾土穴在大拇指桡侧面,采用平推的手法,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200圈左右,可健脾助消化。
摩腹
摩腹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果孩子便秘、便干,用全掌腹面或四指腹面轻贴腹部,以脐为中心,作环形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法,每次100~200次,具有健脾和胃、化食通便的功能。如果拉稀,方法同上,但要逆时针去揉。
果茶山药
可用食疗方法来调补孩子的身体。如果孩子厌食,不妨做一款果茶山药。
原料有山药250g,生山楂50g或果茶酱50g。做法是将山药去皮去须、洗净、切斜块,依高矮错落摆放盘中,放入锅中蒸熟;将生山楂熬成山楂酱,去渣留汁,或直接用果茶酱,淋洒在蒸熟的山药上,即可食用。
婴儿腹泻拉水要怎么办呢?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之合理用药
1.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适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小儿消化不良,
2.乳酸菌素片:适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及小儿腹泻等,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之护理要点
如果婴儿大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要注意科学喂养,要按时按量,特别不要过量。
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
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出现这些症状都是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所引起的,属于非感染性因素。另一类就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家长朋友们应注意给宝宝喂食的方法!一周岁以内的婴儿的喂养要以奶为主,每天要在保证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要点: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软到稍硬,循序渐进地增加。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食谱
玉米1个,黄酒10克,清汤750克,精盐1.5克,味精1克,白糖2.5克,鸡油15克,菱粉75克。
制作方法:
1.鲜嫩粘玉米一个,最好成熟期前10天或15天里,直接从玉米棒子上剥落后,
2.玉米去壳、洗净,加糖煮熟约20分钟取出,稍凉后,用不锈钢食匙括下玉米。鸡蛋清打散。
3.将铁锅置于炉上,放入清汤、黄酒、盐、味精、玉米,烧开后,用菱粉勾成薄芡,飘入鸡蛋清,淋入鸡油推匀,转小火熬到玉米粒软烂就可以出锅了!
4.喝玉米粥的时候最好配上一些馒头等副食品。
适合人群:1-2岁儿童,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