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发育正常 秋天为孩子「长大人」的契机
怎么让孩子发育正常 秋天为孩子「长大人」的契机
另外要开始孩子「长大人」的契机,一年中以秋天最适宜,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时提供足够养分,蓄积更多能量,才可在来年春天时启动生长;而且最好能适当摄取钙质,并配合运动,以及要早睡,因为晚上睡眠时会使生长激素分泌,且必须要入睡80-120分钟深层睡眠才会达到分泌高峰。至于运动则以打球、跳绳等刺激关节生长板的运动类型为宜,也可搭配游泳增加心肺功能,但不宜过度拉筋重训,以免肌肉受伤。
怎么让孩子发育正常 注意孩子「长大人」的时间
传统中医认为,女性14岁月经期来潮时,男性16岁有第二性征时,就是开始长大人;但是,现代人于营养好,以致长大人的时间都往前提;近年来,女生大多在十岁左右,小4、小5时月经就来潮,男性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也大多提早。因此,家长在带孩子进行长大人的治疗时,也应顺应孩子的成长现况。
别烦忧孩子长个有方法
影响孩子长高的决定因素
1.营养因素。孩子长期营养不足或者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下,满足不了骨骼的生长需要,就会个子长不高或者长得慢。所以,要补充全面的营养,才能让孩子长个子。
2.睡眠因素。孩子睡得多的话,容易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长个子,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孩子就很难长个子了。
3.运动因素。平时多做运动的孩子,血液循环畅通,促进身体成长,所以多加锻炼身体有助于长高。还可以多带孩子晒晒阳光,有助于补钙增高。
4.自身疾病因素。如果孩子身体患有某些疾病的话,就会影响孩子长个子,所以发现有什么异常就应该及时就医。
5.先天遗传和性别因素。父母双方身高都比较高,孩子一般个头也高,这个和基因有关系。此外,男孩子的身高一般都会比女孩子高点。
6.地区因素。在中国,北方的孩子的身高一般比南方的孩子要高点。
7.饮食因素。孩子长期吃各种垃圾食品、碳酸饮料、糖果零食等,会扰乱孩子的消化系统,从而影响正常的三餐进食,因此造成营养不良,身高也会受影响长不高。此外,三餐吃太饱的孩子,也很难长高。
8.其他因素。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矮小喜欢给孩子乱补钙,其实这样会适得其反的,反而使孩子发育不正常。
如何让孩子长个子?
1.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不可以熬夜,早上也不要过早地吵醒孩子。
2.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不要让孩子偏食挑食,少吃零食等垃圾食品,少喝碳酸饮料。
3.多带孩子晒晒太阳,这样有利于钙的吸收补充。
4.平时多加运动,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5.如果孩子发育过度迟缓了,最好去看医生检查一下。
怎么让孩子发育正常 把握生长黄金期
因此,家有掌上明珠,就应在她9-10岁时注意其生长状况,有男丁的家长,最好能在他11-12岁时就详细观察,看他们是否食欲不好、睡眠够不够、有没有运动;在进行长大人治疗时,不是只服用一周水煎药就够,至少需服用2至3个月,且须蓄积足够成长所需之养分。所以女生从9岁起,男生从11岁起,大约有5年的黄金期,家长应加以把握。
想让孩子长得高这些误区你避开了吗
误区一:“发烧”能长高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孩子发烧一次长高一次,没有不发烧就长大的孩子。也有很多家长在微博上说孩子发烧完之后长高了不少。其实这是个误会。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孩子正打算长高,结果因为发烧给耽误了,等到病好了之后孩子又蹭蹭长高了,这就造成了家长以为发烧能长高的错觉。所以发烧能长高并没有科学依据。
误区二:奶喝得越多越高
孩子长高要补钙,喝牛奶是最好的补钙方式,这是所有家长的共识。这当然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家长看孩子长得太慢了有些着急,就想着多给孩子补充钙,就让孩子喝过量的牛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需要钙,还需要其他各种营养元素,比如铁。牛奶喝多了孩子体内含有大量的钙会降低身体对铁的吸收,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等问题。
误区三:拉一拉能长高
市面上有“拉伸器”、“拉伸床”等东西说能帮助孩子长高。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有效果是因为它确实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增高不少,但过些时候孩子的身高就又恢复到原身高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东西的原理就是暂时增加孩子关节腔间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高,所以别以为拉一拉能长高,孩子又不是面条,你说是吧?
误区四:二十三蹿一蹿
民间传说:二十三蹿一蹿。意思是等到孩子长到23岁的时候还能长高。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孩子长高与孩子的骨骼相关,孩子的骨骺线如果还没有闭合孩子就还能长高。如果孩子的骨骺线闭合了,孩子就彻底不长高了。所以家长们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23岁还能再长高而错过了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
误区五:孩子不长高是发育晚
有些孩子比较早熟,有些孩子比较晚熟,于是家长就会以为自己孩子没长高只是因为还没发育。殊不知身高的差距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越来越大的。孩子的两个黄金长高期分别是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如果你家孩子在这两个时期的身高比同龄人矮的话可得引起重视了。假如过了黄金长高器,孩子的骨骺线还没有闭合,孩子有可能还会再长高一些,可是也不会突飞猛长了。所以不要以为孩子矮只是发育晚了,生长发育是不可逆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利用春天万物复苏的好时机,一起努力,帮助孩子长高高吧!让孩子长大以后不会为身高而烦恼。
孩子梦游能叫醒吗
儿童睡眠障碍与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密切相关。梦游、夜惊、磨牙、尿床是深度睡眠常见情况,经常是正常现象而非生病,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抑制功能逐渐完善,症状可自行消失。
家有梦游的孩子,父母亲不必过分担心。大量临床研究资料分析表明,梦游的孩子长期预后良好,对其智力、学习、行为等多无明显影响。孩子半夜梦游时,家长不必叫醒他(她),梦游的孩子往往多是学龄前儿童,行走中如突然叫醒,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对心理影响大,且容易发生摔倒。尽管孩子处在梦游中,在无人叫醒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摔倒,眼睛看得见障碍物,大人只要盯住就行了,以防孩子在黑暗中下床走动时发生意外伤害。
必须指出,孩子的卧室应光线稍暗,空气新鲜,清洁安静,被盖合适;孩子睡前不应阅读或观看紧张的故事书或电视片,不听恐怖的故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幼儿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婴幼儿出现发烧是比较危险的情况而且在治疗上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太过的药物或者打针,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由于儿童身体强烈的不适感会比较出不停的哭闹的情况,孩子的情绪也是非常的不稳定,在治疗上除了正常的用药生活中家长也要多关心孩子,可以用冰冷的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同时多给孩子盖被子不停的戳热孩子的脚,避免出现冰凉的情况。
孩子发烧后出现出汗后,表明发烧现象将会消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出汗的时候,最好让孩子的汗慢慢下去,不要吹风或者着凉,更不应该吃一些冷饮,如果招风着凉的话,会加重感冒症状,发烧将会持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长久地出汗,出汗太多,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虚脱现象,可以让孩子多喝一些水,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让孩子多注意休息。
孩子发热时要这样护理才对
1、面色发红,焦躁不安
衣着正常的孩子,无缘无故面色发红,尤其是午睡后不仅脸红、耳朵也红,这往往是孩子发烧的征兆,这时大人别给孩子捂太多,但也不能少穿导致着凉。这时大人应该有意识让孩子大量喝温水,稍大的孩子让他们多跑动甚至运动排汗,加快新陈代谢。
2、手足心热甚至潮湿
父母有时候牵起孩子的小手,会发现孩子手心热甚至出汗潮湿,这是孩子食积的表现,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引起发烧,大人应该让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3、口干嘴唇红
孩子口干嘴唇红,是上火的表现,积累下来会导致孩子发烧等,建议让孩子多喝水,并适当饮食一些清凉效果的汤水,避免吃油炸、煎煮食物。
我的孩子发育正常吗
家长们对自己的“独苗”总是特别关心,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时,孩子并没异常,反倒是家长认为孩子发育迟缓,自己家的孩子比邻居的孩子长得稍矮或者瘦一些,就担心不已。
其实,孩子的发育是有一些个体差异的,而且是有早有晚的,只要是在正常的发育范围内,就没有问题。另外,孩子的发育应该包括体格和智力两方面,不能因长得矮于某一个孩子就被认为是发育滞后。现在,对发育迟缓者的忽视十分少见,而无端怀疑正常孩子有发育迟缓的较多。那么,孩子发育的正常标准是怎样的呢?
从体格发育来说,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就不必担心。
1.体重: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千克,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但出生时体重达2.5千克就属正常。生后5个月时体重达6千克左右。一岁时体重平均为9千克。足2岁时为12千克。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体重(千克)=年龄×2+8。但小儿存在个体差异,若体重低于此标准也不一定就是病态,应请医生检查一下。
2.身高: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约50厘米,若出生时身高不足45厘米为发育不良。1岁时身高平均为75厘米。2岁时为85厘米。以后身高生长规律为:身高(厘米)=75+年龄×5。
3.头围:在小儿,头围是脑和颅骨发育的反映,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和骨发育的重要指标。新生儿时为34厘米,1岁时为4厘米。2岁时为46-48厘米。到5岁达50厘米。生后一年内要增长12厘米,然后速度减慢。小儿生下后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卤门是开放的,到一个半月左右后囟门关闭。以后前囟逐渐缩小,至14-18个月关闭完全。囟门关闭过早或过晚都是病态,过早时头围过小形成小头畸形,过晚常常是佝偻病的表现之一。若是到2岁以后囟门仍未关闭,应检查原因。
4.胸围:新生儿期胸围约32厘米,1岁时为46厘米,以后发育较快。在1岁前,头围大于胸围,1岁时二者相等,以后胸围增加速度超过头围。头围与胸围之比是临床观察小儿发育的重要指标。
5.牙齿发育:小儿从生后4-8个月起开始出牙,一般在生后6个月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牙,而且是一对对长出。出牙规律一般是月龄减6。其顺序是:上下门牙(切牙)、第一磨牙、尖牙及第二磨牙,大约每4个月长出4个牙(具体的时间见下表)。若到生后10个月仍未有乳牙萌出,要查明原因。
但是近年来对小儿的有关调查表明,小儿生长有比上述标准提前的趋势,许多小儿在体检时在几个方面都高于上述标准。但一般来说,若小儿生长不比上述差,就是正常的,没必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