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宝周一焦虑症”家长该如何办
面对宝宝周一焦虑症”家长该如何办
1、周日下午的时间要提前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缓解孩子对分离的情绪化,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安静的室内游戏,放松孩子的心情。
2、家长在周末不能太懒太放松,还是要按照宝宝的作息时间来,不打乱宝宝的生活节奏。在周一的时候做到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不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
3、对刚开始出现周一焦虑的宝宝来说,他完全不知道爸爸妈妈去上班也是会回来的。所以,不妨做一些模拟爸爸妈妈上班的游戏,妈妈拿着公文包去上班,进到一个房间里,过一会儿又出来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理解,原来妈妈上班了,下班会再回来。
4、周一宝宝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园老师帮忙通过游戏或者小伙伴来分散注意力。不过一般宝宝一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克服,会习惯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可以让宝宝带一些家中喜欢的玩具,增加宝宝对幼儿园的亲切感。
5、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且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这样孩子就不会过于依恋父母。
孩子一到天黑就哭闹可能是黄昏焦虑
宝宝天黑就哭是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有的老人家认为宝宝天黑就哭,是因为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因此各种烧香拜佛以求阻挡灾难。
其实对于这种迷信的说法,相信年轻的妈妈们基本都是不会相信的。黄昏哭闹时很多宝宝都会有的现象,随着年龄增大会慢慢小时,和那些所谓的“不干净的东西”并没有关系。
宝宝哭闹不休是肠绞痛?
也有观点认为,宝宝哭闹不休可能是肠绞痛引起的。肠绞痛是婴儿时期常见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作时宝宝也会哭闹不止。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宝宝到底是黄昏焦虑还是肠绞痛呢?
首先,宝宝肠绞痛大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身上,如果你家宝宝已经比较大了,还是天黑就找妈,那多半是黄昏焦虑症;其次,宝宝出现肠绞痛时,肚子会比平时鼓胀,有点硬邦邦的,反之,则更可能是黄昏焦虑症。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昏焦虑?
很多宝宝对一天的结束有着敏感的反应,加上宝宝在亮堂堂的环境中快乐玩耍了一天,而忽然发现天黑了,环境不一样了,会倍感不适应,从而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此外,宝宝在白天“贪玩”,没休息好,到了傍晚就感到疲倦、劳累。而偏偏这个时候在外工作的家人都回家了,吵闹不堪,或者大家都忙着做饭什么的,没有人好好哄宝宝睡觉。这无疑能让宝宝更感疲劳,而又与渴望的睡眠越来越远,从而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释放自己的情绪。
宝宝黄昏焦虑只是宝宝生理和心理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其黄昏焦虑症的确切原因又有所区别,妈妈们可以“对症下药”,找到抚慰宝宝的办法。
宝宝也有周一焦虑症哦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
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孩子有遗粪症怎么办
宝宝有遗粪症怎么办?
遗粪症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指的是五岁以上的宝宝经常的反复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或者是地方便便,不能很好的控制便便。症状较轻的一般会一个月出现几次,症状比较严重的一天之内会出现好多次,多在白天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的迟缓,又或者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心理性便秘等,这种症状一般都是发生在表现的不活泼,比较胆小,害羞的宝宝身上,一般精神创伤,惊恐,紧张等因素是导致宝宝出现遗粪症状最常见的原因。
那么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那么家长该怎么来治疗呢?
首先,先得找出宝宝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特别是对于有这心理因素造成出现这种症状的宝宝来说,在找到原因时,就应该立即的帮助宝宝正确的认识和面对,那些对宝宝有着无法去除的心理因素或者是消失了的心理因素,好来消除它们对宝宝的影响。
8个方法赶走“周一焦虑症”
1、转移法
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做另一件事来转移注意力,如有意识地去听音乐、看电影等,这是积极地接受另一个刺激,即转移大脑兴奋灶的好方法。
2、放松法
心情不佳时,可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地放松全身,或通过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抛开眼前不愉快的事不去想,而去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3、松弛法
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十分烦恼的时候,应该迅速离开现场,进行深呼吸,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还可以进行放松训练,这样就可以逐渐使全身放松,摒除内心的一切杂念。
4、心闲法
有一句诗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态障碍,保持健康状态。
5、幽默法
幽默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要保持多笑勿愁,经常“幽上一默”,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境坦然。
6、愉悦法
努力增加积极情绪以抵消消极情绪。比如多交朋友、多参加社交活动,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快乐,学会辩证思想,从容对待挫折与失败等。
7、运动法
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法,暂时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放下,找时间出去锻炼一下,出一身汗之后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跑步、散步也可。在运动的过程中让不好的情绪随着汗液排出,使自己放松下来。
8、情感倾诉法
在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寻找同伴诉说自己的心情,面对自己的好朋友,你可以与对方大吐苦水,对方一定会倾听,然后从中找出自己过去的不幸与你对比共勉,这样你的不良情绪也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然后还可以从友人的经验当中找到一些宝贵的解决经验。
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一分开孩子就哭大人要如何抚慰
很多家长特别郁闷,因为每天早上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总是非常不情愿,这让家长既心疼又生气。其实,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又分离焦虑症,所以在于家人分离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各种不良的情绪和做出抗拒行为。那么,孩子有分离焦虑症该怎么办呢?
一、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孩子分离焦虑症表现在和家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甚至会做出抗拒的行为,有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会长时间保持哭闹状态,或者离开家人后情绪久久都无法安抚下来。通常这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其他的群体生活中都难以融入,不善于和其他的小孩子沟通交流,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是不利的,所以家长要想办法克服孩子的分离焦虑症。
二、家长不宜做的事
1.不要批评打骂孩子
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症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通过批评打骂来奢望孩子会折服,这只会让孩子更加厌倦离开家长的生活,家长要事先给孩子打个心理预防针,让孩子有离开父母的充分心理准备。
2.不要突然离开孩子
有分离焦虑症的孩子最怕突然离开或者失去家长,所以家长的突然离开只会使孩子的安全感更加缺失,这样孩子下次的分离焦虑症会表现得更加严重。
3.不要对孩子依依不舍
家长应该对老师和幼儿园有信心,把孩子放心地交给老师,这样才能使得孩子更快融入到群体中去,如果家长总是依依不舍,孩子的分离焦虑症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变得更加严重。
三、如何应对分离焦虑症
1.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按时带孩子上学,按时接孩子放学,养成规律性的上学生活,孩子的适应能力都是很强的,短时间的闹腾后,相信很快可以适应新的生活。
2.多开导教育孩子
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家长应该多开导教育孩子。家长多告诉孩子上幼儿园读书的好处,并且开导缓解孩子的过激情绪,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怀孕七个月精神老是很焦虑怎么办
怀孕七个月精神老是很焦虑怎么办
1、怀孕七个月很焦虑怎么办之放松自己
第一要点是使自己空闲下来。放弃那种想要在宝宝出生以前把一切打点周全的想法,不要老是想着该给孩子准备这,准备那。要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也许会觉得你应该抓紧时间找好产后护理人员,给房间来个大扫除,或在休产假以前把手头做的工作都结束了,其实在你列出的一大堆该做的事情前面应该郑重地加上一样,那就是善待自己。一旦孩子出生,你就将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照顾你自己了。
2、怀孕七个月很焦虑怎么办之和丈夫交流
准妈妈们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和丈夫在一起,并保持亲昵的交流。如果身体允许,可以考虑一起外出度假,尽力使你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这样当孩子降生时,你会有坚强的后盾,可以放心依靠。
当双方情绪不好时,不应把所有的东西埋在心里,要把所有的话说出来,不要随便发脾气或故意找难题考验对方。夫妻之间如果有什么需求,不要觉得难以开口,应及时与对方沟通,共同战胜困难。理解和沟通是顺利度过孕期最重要的两大基石。
3、怀孕七个月很焦虑怎么办之找专业医生
如今,了解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有些孕妈咪对于孕期注意事项一知半解,通过网络了解的东西也未必准确,因此,当孕妈咪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某些疑惑的时候,不妨多去求教于专家,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心。
4、怀孕七个月很焦虑怎么办之转移情绪
当准妈妈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或不愉快的事,关键要学会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在发泄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孕妈咪的身份,喝酒抽烟时切忌不可的,可以适当装点一下居室、去景色优美的地方散散步;或者向闺中密友或家人倾吐宣泄一下自己的不快,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或排遣出去。
造成孕期焦虑的原因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健康的小宝贝,但人们也应该要注意在怀孕期间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好了这些才能够保证好她们的健康,因此孕期的时候女性要保证有一个好心情才行,那么,造成孕期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城市女性大多是初产妇,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又耳闻目睹了许多他人生产的痛苦经历,考虑到自己也将经历此过程,心中不免焦虑。
2、怕孩子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检查毕竟是通过机器和各种化验,有些胎儿存在健康问题不能查出,产妇对此焦虑,怕生个不健康的宝宝。
3、对胎儿性别的忧虑。城市人对生男生女大多能正确看待。但在人的潜意识里仍有某种对胎儿性别的好恶,或家人对生男生女比较在意。不知胎儿性别,心中不免打鼓。
4、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产前并发症的产妇,由于自身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怕殃及胎儿,因此也易焦虑。
孕期不应有的七种心理
1、烦躁心理,孕妇不要因妊娠反应而心情恶劣,烦闷不安,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
2、担心心理,孕妇会担心胎儿的健康,应把你的担心说出来依靠科学的手段来确定,而不要盲目担心。
3、忧郁心理,忧郁情绪会造成孕妇失眠、厌食、性机能减退和植物神经紊乱。对胎儿的生长不利。
4、淡漠心理,妊娠期间,孕妇可能只关心体内的胎儿而对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会影响夫妻感情。
5、依赖心理,总希望丈夫能时时陪在身边,过分依赖丈夫或母亲这样显然不行,孕妇应体谅丈夫的事业和工作,应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理和自我平衡。
6、暴躁心理,有些妇女怀孕后,爱发脾气,尚不知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使胎儿直接受害,在怀7-10周时,经常发怒,可能造成胎儿腭裂和兔唇。
7、猜想心理,总想在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担心宝宝的性别给自己的压力(来自夫家),无形中给孕妇造成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