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苹果型肥胖
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苹果型肥胖
进入更年期后,肥胖约占女性肥胖的8%。女性在40岁之后,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逐年下降;卵巢功能减退,激素代谢降低,也会减少机体对脂肪、能量的消耗。
此时,若不注重运动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腹型肥胖。有小部分人是因为湿气重导致肥胖的,则常喝栗滋轩二十八谷散来迅速祛湿。
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的始作俑者,尤其是腹型肥胖,更年期女性更应控制肌肉量和体重。尽量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高盐食物,适当多吃能产生饱腹感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鸡肉、牛奶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心血管疾病
女性在更年期前患心脏病、突发中风的几率低于男性大,但绝经后妇女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其他女性高2-6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原因在于雌激素有助于血管保持通畅,富有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不仅雌性激素水平降低,代谢功能也会减弱,血管中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明显升高,如: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是各个年龄段都应尽早提前预防的疾病,以降低或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病。慢性疾病还容易引发痔疮,患痔疮的朋友可用缇妍堂断痔膏来消肿止痛。
① “饮食要讲究”,膳食均衡,吃七分饱,多蒸煮,少油炸;
② “生活要规律”,远离烟酒,规律作息,不熬夜,多午睡;
③ “多运动,好心情”,快走、慢跑常坚持,多动少坐健体魄,乐观、豁达平形态,延寿命;
苹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最该减肥
苹果型身材的人通常胳膊腿细肚子大,但是腰腹浑圆,就像苹果一样,这也是减肥最容易成功的体型。苹果型身材又称腹部型肥胖,男性所占比例较多。这类人的脂肪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即2尺7,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2尺4,就属于苹果型肥胖了。
苹果型肥胖由于脂肪大多聚集在腹部,对胸腹腔器官都有挤压作用,因此对身体危害比梨型肥胖更严重。有报道称,苹果型身材的女性不仅容易死于心脏病发作和脑中风,还更容易患痴呆。研究人员发现,腰围大于臀围的中年女性到老年患痴呆症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还要多。
梨型身材的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及大腿上,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状似鸭梨,也称周围性肥胖。大多从小就胖或是青春期肥胖、产后发胖,女性肥胖多属这种类型。
梨型肥胖是由于腹部、腰、大腿、臀部的皮下脂肪的蓄积造成的,这些地方的脂肪一旦生成就很难减下来,不过这一类型的肥胖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被称为“良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的人应偏重于节食,餐前最好先吃菜、喝汤等,这样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正式进餐时速度不能太快,不要吃得过饱,少喝啤酒。餐后的运动可以选择仰卧起坐、摇呼啦圈,这样可以增加腰腹部肌肉力量,达到腰部塑形的效果。
梨型身材则更偏重于运动,可以慢跑、骑自行车、打球、登山、爬楼梯、腹肌运动、站起蹲下以及瑜伽等,都会增加肌肉力量,促使机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效果。但切忌高强度锻炼,因为梨型身材人很难坚持长期大强度运动。
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失眠多梦
更年期失眠的女性不在少数,雌激素逐渐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会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出现功能紊乱,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症等,从而诱发失眠。
更年期失眠一方面要从综合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节情志出发,适当食用镇定安神的食物或按压内关穴,如:酸枣仁粥、栗滋轩百合莲子绿豆粉等;
另一方面,褪黑素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虾青素能促进内源性褪黑素的分泌,保护褪黑素不易被氧化,日常可多食用虾、蟹、鲑鱼、藻类等海洋性生物。
苹果型肥胖怎么减肥
苹果型这种体型的女性手臂和腿很细,而腹部、腰部和上臀部较粗。
苹果型的运动策略
全身性有氧运动配合着重四肢力量的练习的局部运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练腹肌上。
OK 运动
体操、游泳、跑步等,以及哑铃操、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抬头、体前屈等局部运动。
NG 运动
仰卧起坐没有效。
三周暴走减肥计划
第一周:熟练技巧
在开始步行锻炼之前,要以比平时速度慢的步伐,走大约10分钟。之前别忘了做5分钟的热身练习。走直线:练习沿一条虚构的直线行走,双脚内侧沿着这条直线的外侧挪动;交叉步行:仍然利用这条想象中的线,通过沿直线两侧交叉挪动双足来锻炼臀部;脚跟步行:用你的脚跟走步,脚趾离开地面。
第二周:间隔训练
阶梯练习。最好在一条跑道上完成,以你最快的速度走完200米然后慢慢减速,直到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接下来,用最快的速度走完400米然后逐渐慢下来,直到心率恢复正常。重复这个步骤,将距离拉长到600米,然后是800米,再将整个过程重复一遍。
第三周:消耗热量
交替间隔步行(燃烧500卡路里,需要持续75分钟)。在5分钟的热身之后,以12分钟走1.5公里的速度走完4公里,再以正常的速度走10分钟,然后再以快速走完4公里,再以常速行走10分钟。
暴走减肥的好处
步行减肥锻炼的健身者全世界至少有3700万人之多。专家指出:在这些步行减肥健身者中,至少占一半的人并不讲究方法,以至减肥效果大大打了折扣。步行减肥的好处有下列几条。
1、步速应尽量加快,绝不能比散步慢,须特别注意保持步频,一般不应低于1分钟140步。
2、每次步行可延续20分钟,脉搏次数在锻炼后应达到平静时的150%左右,体内多余脂肪才可能被有效消耗。
3、注意步行姿势,头应微扬,上身稍向前倾,肩膀放松,背部挺直,腹部微收,脚跟先着地,步子尽量轻捷,双臂可呈直角自然摆动,呼吸均匀,精神集中,如能模拟竞走姿势、步态则更好。
4、慢慢加大运动量(包括时间和速度)如:刚开始第一周每天步行仅30分钟,速度稍慢;第二周每天可增加10分钟,步频可增加10%;直至一个月后每天可坚持40分钟,步频则增加50%。
5、持之以恒,要想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内消耗完人体多余的脂肪并不现实,所谓“立竿见影”极为罕见。如果在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体重减轻仍不明显,那就必须要更加坚定信心,坚持下去。
垂直退动作是锻炼腹肌的第四个有效动作。正确的动作做法是:
1、仰卧在地板上,两腿向上伸直,膝盖交叉;
2、收缩腹部,把肩胛骨提离地,感觉好像要把你的胸腔移向脚部一样;
3、两腿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姿势,想象腹部压向脊椎的感觉;
4、放下两腿,抬起来再作一次,建议进行12-16次。
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据调查显示,更年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50-80%。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的盆底支持功能也逐渐弱化,尤其是分娩时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在咳嗽、大笑时出现尿液漏出的现象。
很多女性因为牙齿发黄而不敢大笑,其实大笑是一种很好的舒缓心情、养生的方法。平时用缇妍堂珍珠亮白牙粉代替牙膏来刷牙,有助于美白牙齿。
如果漏尿不多,可以通过盆底肌肉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康复;但若漏尿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解决。
舒缓更年期3大症状
更年期仅是过渡阶段3大症状这样吃不烦恼
营养师苏妍臣指出,更年期仅是一个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并不是后半辈子都会存在这些问题。只要适度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舒缓更年期的症状,处于更年期的妈咪一样能活得快乐、健康,以下列出几个更年期常出现的症状的饮食建议:
症状一/更年期肥胖、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妇女受到雌激素分泌降低的影响,相较于未更年期,身体的基础代谢率(维持一天生理机能所需热量)更容易下滑,而且脂肪分布不再像年轻时一样, 多集中在腹部、臀部、大腿,形成苹果型肥胖。也因为腹部分布许多血管,距离内脏器官(如心脏)较近,因此腹部型肥胖的更年期妇女,三高、血管疾病及糖尿病 的风险,都比同年龄的男性来得高。
应对方法:
营养师苏妍臣表示,肌肉量的多寡其实跟基础代谢密切相关,但更进入更年期的女性要形成肌肉,要比一般人都来得困难,因此建议一般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前,就要保持规律运动,维持身体的肌肉量。
已经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别担心,想要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只要持续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及适度的重量训练,加上适当的饮食,增肌减脂非难事。饮食方面少吃 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尽量选糙米饭、五谷饭等非精致处理过的谷物,多摄取植物性蛋白质如黄豆,多吃可抗氧化的高纤蔬果,适度食用坚果。
症状二/骨质疏松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急遽减少,加速骨质的流失,使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比男性高。而骨松所衍伸的骨折问题,是老年人失能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更提出警告:「骨质疏松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造成健康问题的第二大疾病!」
应对方法:
延缓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就是运动,强化骨骼如:健走、慢跑等运动可增加骨质密度、降低因老化所造成的骨质流失。饮食方面可以多吃钙质含量高的牛奶、 起司、黑芝麻、小鱼、传统豆腐等食材;并适度晒太阳,让身体制造有助于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建议50岁开始,就要定期测量骨质密度,监控自己的骨质状况。
症状三/热潮红、心悸、盗汗、失眠
由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荷尔蒙急速减退,黄体素分泌量大增,使得更年期妇女的脸部、头颈部及浑身皮肤容易发热、发红。热潮红的症状是身体无缘无故的一阵发热,这个过程只会持续1至5分钟,然后身体开始盗汗冷得发抖,也可能在睡觉时出现,影响生活质量。
心悸的症状常伴随热潮红而来,忽然之间心跳得很快,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荷尔蒙所产生的症状。而更年期的失眠,多由盗汗、热潮红,或焦虑所引起。
应对方法:
饮食建议上,可补充来自天然食物中的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E。目前研究证实,摄取来自天然食物的黄豆制品类,能降低罹患乳癌的机率。可以多选择黄豆的制品、山药、地瓜、优格、苜蓿芽等富含大豆异黄酮的天然食物。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小麦胚芽、深绿色蔬菜、植物油(胚芽油、玉米油)、豆类中含量较多。此外,平时要忌食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以免更年期不适症状加据,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取,并且预防肥胖,才是舒缓更期症状的上上之道。
女性肥胖易生的四种病
疾病一:月经异常、卵巢机能不全
单纯性肥胖妇女的月经异常,有些在体重减轻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月经异常症状:月经过稀及过频、月经延迟、月经过短、出血量过多或过少等。通常而言,月经异常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而且,在进行妇科检查时,盆腔内无器质性疾病。
下腹、胯部、臀部肥胖的更年期女性,应该警惕是否是生殖腺素过低引起的肥胖,该种肥胖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当女性正值46、47岁的更年期时,卵巢不排卵,并引发功能性月经失调,这时有可能大出血也可能流血不止。皮下脂肪转化为雌激素还易引起绝经期后延。统称为卵巢机能不全症。月经异常容易导致贫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疾病二:不孕症
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表现为无排卵、排卵延迟等。女性不孕皆与月经不调有关。而储存在皮下的脂肪刺激子宫内膜,可以造成月经不调。同时患有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肥胖患者也易造成不孕。为此,专家建议,女性最好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正负10%的范围之内。
此外,由于肥胖者行动及反应迟缓,还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从而引起骨折或扭伤。
中国女性都以中部肥胖最为突出,也称“苹果型”,中部肥胖使人体的腰椎负荷加重,易产生颈、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等病症。此外,“苹果型”人腿部较细,而身体又过重,所有重量都压在双腿上,容易引起骨关节病变,如:膝关节、髋关节、足关节等。
疾病三:乳腺癌
大部分以腹部肥胖为主的女性,腹部脂肪虽然容易消除,却对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而且,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有关,肥胖妇女体内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一部分之外,还可由脂肪组织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因此,女性控制体重才是预防乳腺癌不可忽视的措施之一。
乳腺癌症状:乳房上长有肿块,肿块大部分长在乳房的外上方,形状为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坚硬,早期能够移动。大多数病人无疼痛的感觉。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有的患者乳头可有溢液或溢血。但由于乳腺癌的肿块在很多方面都与乳腺良性肿瘤十分相似,因此,单凭触及到肿块是不能确定它的性质,必须到医院检查。
疾病四: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数肥胖者都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内分泌激素紊乱,其中雌激素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肥胖者。因此,要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就要控制肥胖,减少肥胖程度。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月经紊乱,绝经期延迟或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子宫内膜癌症状:不规则子宫出血,阴道排液增多,呈黄水样或血样。晚期若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以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子宫内膜癌在早期做妇科检查时无明显异常,而到晚期时,就会出现子宫增大、变软、固定,宫旁有结节状块物。
卵巢癌症状: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位居第二位。临床上表现为:下腹不适、腹痛、腹部有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此外,卵巢癌在早期没有症状,而且容易转移。晚期病人会明显消瘦,出现严重贫血等现象。卵巢癌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
更年期能引起那些疾病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快于骨质生成的速度,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绝经后第一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可达22%,绝经满5年发生率可达45%,50岁以上超过1/3的女性易发骨质疏松性骨折。
美国推荐50岁之后女性,每天的钙摄入量应增加到1200mg,可适当多食用海带、奶制品、豆制品等,也要增强维生素D的补充,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关节疼痛时可用荟欣福保健消痛贴来缓解症状。
同时,注重维生素K2的补充。一方面它能指挥钙流向骨骼,促进骨骼的发育与健康;另一方面,能减少因钙、磷失调而引起的血管钙化风险,达到保护血管的功效。平时可适当食用发酵食品补充维生素K2,如:纳豆、腌洋姜、低浓度自酿米酒等。
肥胖肚子导致特别大
四肢修长,体重达标,唯独大腹便便,腰围过粗甚至超过臀围。这样的体型从外观上看很像“苹果”,也被形象地称作苹果型肥胖。苹果型肥胖其实叫做腹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指脂肪主要沉积在腹腔内,表现为腰围增加。
腹型肥胖也可以说成腹腔内肥胖,腹腔内的脂肪与皮下脂肪有很大区别,其有害性及所释放出的有害因子都比皮下脂肪更多,更易使人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石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因此危害更加严重。
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糖尿病等病症。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除,从而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引发心脏病;内脏脂肪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等。
在这里针对肚子肥胖的危害给大家做了介绍,肚子肥胖的危害也是不能小视的,它对于人们身体的危害比全身的肥胖还要更加的严重,所以有肚子肥胖的人一定不能再不当一回事了,应当站起来,运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下腹部的肥胖。
老年人肥胖症的症状
老年人肥胖症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行为疗法和运动疗法,有一些药物对于老年人肥胖症也很有效果,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老年人肥胖症的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肥胖症,其临床表现不同。继发性肥胖症的患者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脂肪组织块的分布有性别差别,通常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又称苹果型),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又称梨型)。苹果型体型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大于梨型体型者。
老年肥胖症患者可因体型而有自卑感、焦虑、抑郁等身心相关问题,而在行为上则可引起气急、关节痛、水肿、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此外,与老年肥胖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患病率和病死率也随之增加。
1、2型糖尿病 研究显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75%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肥胖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ir),尤以腹型肥胖与ir关系更为密切。由于腹内脂肪分解速度较其他部位快,因此腹型肥胖形成后可分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随着ffa摄取和氧化增加,脂肪的氧化也增加,且伴随糖氧化,糖贮存的减少,使胰岛素介导的糖异生受损。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的负活下降及分泌增多,最终导致ir和高胰岛素血症。当肥胖患者的b细胞能代偿ir时,血糖可正常,如不能代偿就出现高血糖并发展为糖尿病。
肥胖更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胖大致可分为两型:一种是中心型肥胖,或中央型肥胖,即腹型肥胖,主要是胖在腹部,即前面所说的“老板肚”,由于形如苹果,也称为“苹果”型肥胖。另一种是全身型肥胖,包括腿、臀部都肥胖,形如梨子,也称为“梨”型肥胖。梨型肥胖者体内脂肪主要积聚在腹部、臀部、大腿等部分,躯体呈上窄下宽。此类患者大多从小就胖或青春期开始肥胖,另外产后发胖、中老年女性肥胖者也多属此类型。
苹果型肥胖是指腰部脂肪肥厚,上半身(躯干)比较粗壮腰部曲线消失、腹部凸出。判断苹果型肥胖的简单方法就是计算腰臀围比(W/H),腰围指剑突至脐中点的尺寸,臀围指臀部最隆起部位的尺寸。如果男性W/H在1.0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叫苹果型肥胖。这两种类型的肥胖,都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两种类型的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同的。同样体重的肥胖,如果脂肪相对集中在腹部,就比分布在全身的危害大得多。因为“苹果”型肥胖代表着内脏有脂肪堆积,如肝、胰、肠等都有脂肪浸润,而这些部位的脂肪容易产生一些细胞因子,造成胰岛素抵抗等危害。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进行了这一研究,他们对近3000名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测量了他们的体重、身材比例,并记录了他们身材变成苹果形后所患的各种疾病。结果发现,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部的苹果形身材者,患上动脉硬化的危险大大增加。研究人员说,如果腹部和臀部脂肪过多,钙就容易在血管里堆积,从而造成动脉硬化,最终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卒中。参与研究的詹姆斯·拉莫斯医生指出,“壶形腰”的人即使体重正常,患上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腰臀比例是判断身材是否“苹果化”的标准,一般腰臀比合理的比值是:男性0.85—0.9,女性0.75―0.8。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身材像个苹果,那就要赶快加强体育锻炼了。
你是苹果型肥胖or梨型肥胖
按照分布范围来说,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多的人,身体呈“梨形”,内脏脂肪主要堆积在胃、肾脏、心脏和胰腺等主要脏器,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将军肚”,身体呈“苹果形”。
专家指出,对“糖友”来说,内脏脂肪聚积的危害远远超过皮下脂肪,既增加了糖尿病治疗的难度,也让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剧增。最新的《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将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作为腹型肥胖(中心型肥胖)的判断依据。所以,“糖友”不妨准备个皮尺,时常在家量量腰围。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也可通过药物治疗减少内脏脂肪,新型降糖药——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直击糖尿病发病的根源——直接保护胰岛细胞,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还能减少内脏脂肪;此外利拉鲁肽还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等,从而潜在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保护心血管。
专家强调:“直接减少内脏脂肪的治疗益处很多。一天一次的人GLP-1类似物在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同时能减轻体重,减少内脏脂肪,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综合达标,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这无疑给有‘将军肚’的糖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降糖选择。”
肚子大危害大
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腰围大于臀围的“苹果型”肥胖)者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这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受体相对减少,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关。苹果型身材人士内脏脂肪储蓄过多(即苹果型肥胖),那就会造成脂肪过剩,在饭后本应用于储存脂肪的地方就没有了,从而使脂肪溢向血液,容易引起高中性脂肪的病症。另外内脏肥胖还会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
腰腹部过胖,状似苹果,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部型肥胖、向心型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男性腰围大于90cm即2尺7寸,女性腰围大于80cm即2尺4寸,应视为苹果型肥胖。
预防保健
1、补充纤维质。
2、按摩肚子。
3、在米饭中加入粗壳类。
4、喝酸奶。
5、早晨空腹吃一个苹果。
6、多食产气食物。
7、供给B族维生素。
8、每天应有充分的体力活动。
9、进食洋粉制品。
10、适当增加脂肪。
男人大肚子是什么原因?以上就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男性大肚子的危害大,所以大家要警惕起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保持足够的睡眠,做好预防保健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大肚子的出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