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宝宝外出没有坐安全座椅也要特别小心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宝宝外出没有坐安全座椅也要特别小心
有些宝宝外出没有坐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假如在路况不佳的地方开车,持续摇晃太久,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外出时应该让宝宝坐汽座,而且尽量少行经路况过于颠簸的路段。
如果必须在相当颠簸的路上开车,车子尽量不要开得太快,也可以分段式开车,中途多停下来休息。
新生宝宝用安全提篮的好处
总的来说,安全提篮不仅能够当做新生儿出行乘车的汽车安全座椅使用,还能当做宝宝的小摇篮使用。不仅方便使用,而且安全性非常好。好处归结如下:
1、提篮可以固定在汽车座位上,下车后可以提着行走,在家还可以单个使用,有的还可以安装到手推车上,不用担心看不到宝宝的情况,即使宝宝睡着了也无妨,因为只须移动提篮,不必担心宝宝被惊醒。既方便,又功能多多。
2、婴儿应该躺在被牢牢固定在后座上的婴儿提篮里,这样一旦发生车辆正面碰撞,对宝宝而言,高高的前座椅可以挡住玻璃碎片的伤害,而且柔软的椅子后背也可以为孩子做缓冲的屏障。
3、宝宝头部和全身的重量要均匀分布在摇篮内,这样就能获得自然的支撑。
4、使用婴儿提篮最大的优点还在于乘汽车时对宝宝更安全,因为妈妈抱着宝宝乘坐汽车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宝宝会受到成人身体的挤压,或者很容易从安全带的空档中飞出去。有一些婴儿用安全提篮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便携式的提篮及一个底座。底座紧紧地固定在汽车后座上,再把提篮卡在底座上。这种方法使得带婴儿坐车很安全,而且上下车也方便,拎着就走。
安全提篮国内外现状使用对比
在国内,很少看到妈妈拎着婴儿提篮逛街、串门。可实际上,婴儿提篮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窝”,从出生到16个月之前,宝宝的肌肉、骨骼未发育完善,身体还比较软,还是躺着比较舒适,能减轻脊柱的压力。欧美的新爸爸和新妈咪,产后带宝宝出院,会被“强制”要求带宝宝安全提篮,这是法律强制执行的。周到的护士,会亲自给宝宝系上安全带,确保安全无误后才可离开。
你所不知道的安全座椅选购误区
日本研究指出,当10公斤的孩童在时速40公里的车上遭受到正面撞击,孩童在瞬间产生的力量是300公斤,此时你怀里抱着的小孩就如同炮弹一样往前冲,你怎么可能抱得住呢?所以根据调查显示,14岁以下孩童死于车祸的主要原因,61%是因为没有系上安全带或者是坐安全座椅,未使用安全座椅的死亡率是使用安全座椅的孩子的8倍。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可是市面上安全座椅的种类实在太多了,又不能马虎了事随便应付对吧?那么究竟可以怎么选择一个合适、舒适又安全的安全座椅呢?
安全座椅选购自测,你了解多少? 1五点式安全带安全座椅,若没有正确安装,危险系数会如何?2Isofix, Latch接口孰优孰劣?3美国小儿科医学会的安全座椅选购指南具体说了啥?4如何正确选购安全座椅?5安全座椅有哪些品牌值得信赖?6安全座椅的价格不同,到底是相差在哪里?7前置护体,五点式安全带,究竟该选择哪一个?8安全座椅放在车的哪个位置最妥当?
目前市售的安全座椅按照固定方式来分有两类:一是安全带固定,二是isofix或latch固定。
安全带固定方式
安全带固定的方式在市场上是占主要比例的,因为我们购买的车普遍没有任何安全座椅专用接口。但从安全性能角度来看,使用汽车安全带固定的儿童安全座椅,如果没有被正确地固定使用,反而会让坐在上面的宝宝承受更大的受伤的风险。原理在此:安全带固定的座椅,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安装方式安装妥当,那么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安全座椅会先依照惯性弹出去,再被拉回来。所以在这样一来一往中,宝宝的颈部和头部会因此收到拉伤性伤害。
宝宝安全座椅怎么选
0~1岁——提篮式安全座椅
这种安全座椅专门为0~1岁或体重在10千克以下的宝宝设计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头骨、颈椎、腹部都很脆弱,特别需要对他们的呼吸机能重点保护。提篮式安全座椅一定要采用后向安装,因为宝宝的头部重量接近体重的50%,通过与汽车行驶方向的反向安装,能减低宝宝颈部的受力。
3岁以下——背向式座椅
面向车辆后方放置于汽车后排座椅上,以车辆前排座位的靠背作为安全座椅后部的支撑,再以安全带对安全座椅进行固定。
最好不要将安全座椅安装在副驾驶位置,如果情况特殊,一定要记得关闭前排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
3~6岁——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
这种儿童安全座椅本身具备五点式安全带,两根带子绕过孩子的肩部,两根带子从髋关节固定孩子的下身,一根带子从孩子的两腿之间拉出,所有的带子在中心联结。这样更有效地固定孩子,也更有利于冲击力的缓冲与扩散。
6~12岁——可以使用车载安全带
但必须配合使用增高坐垫或者增高座椅孩子的身材比较矮小,车载安全带对于他们来说着力点过高,很容易勒到颈部。配合使用增高坐垫或者增高座椅抬高身体,可以使安全带系在正确的位置上,有效保护孩子的胸部和头颈部,就是这个简单的措施,能将孩子乘车发生碰撞时的安全系数提高80%!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吗
举高高是许多爸妈与宝宝爱玩的游戏,不过这样的动作会不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呢?
其实一般正常的举高高游戏并不会有危险,因为爸妈大多只会举几次就将宝宝放下来了,除非是连续举了大约10分钟以上,或是很大力地举(像是往上抛一样),才比较会有危险。
虽然偶尔玩一下举高高不用太担心,不过还是提醒爸妈,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等到宝宝满4~6个月以上再玩举高高比较安全;
不满4~6个月如果想玩举高高,一定要支撑着宝宝的头颈部,而且动作也不能太激烈(注意不能跟新生儿玩举高高喔!)
宝宝满6个月以后,颈椎的肌肉发展比较成熟,宝宝的反射性也比较好,倘若是一般正常的活动,爸妈比较不用再担心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了;
1岁以后,颈椎肌肉则发展得更成熟、更稳固。但是即使宝宝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跟宝宝玩举高高也建议不要持续太久,不要玩超过10分钟,并且不要太大力。
儿童安全座椅适合多大的孩子 宝宝用安全座椅注意事项
1、安全座椅应安装在后排,最佳位置是后排座位中间。这个位置的安全度最高,前有前排坐椅,后有尾箱,左右都有缓冲区。
2、体重不超过9公斤的幼儿,安全座椅要面朝后安装,9公斤以上儿童可面向前。
3、应按要求设置倾斜度,保证孩子头部不往下坠。
4、冬天坐安全座椅前先给孩子脱掉外套。
5、不建议让小月龄的孩子在安全座椅上久坐或睡觉。
开车带孩子出行的四大危险动作
危险动作一:宝宝坐在副驾驶上
有些爸妈开车带孩子总觉得孩子坐在副驾驶上会更安全,其实这个位置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幼儿颈部更容易受伤,原因在于婴幼儿头部占身体的比例大于成年人。爸妈开车带孩子的时候,当遇到紧急刹车,副驾驶上的宝宝的颈部就会容易受巨大外力而受伤,因为宝宝在副驾驶上是很难得到很好的固定的。
有些爸妈可能会提出他们的轿车遇到危险会有双气囊崩开,但是忽略了一点,气囊崩开的位置一般是在宝宝头顶上的,因为宝宝的上身短,在气囊强大的爆发力下,不但孩子没有受到保护,反而会伤害很大。专家提醒:孩子年龄不足12周岁必须坐在后排。
建议:安全座椅不适合安装在前座
一些父母也考虑到了开车带孩子的安全因素,于是会给孩子购买安全坐骑来装在汽车前座,认为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注意孩子的出行安全。前面提到的,汽车前座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建议如果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安全座椅最好是放置在后座中间,这个位置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安全的,这个位置四面有前排座椅、尾箱、左右缓冲区。
危险动作二:爸爸妈妈抱着宝宝坐
很多爸妈认为开车带孩子的时候最安全的方式是大人抱着孩子。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反而会更容易让孩子受伤,因为孩子坐在大人的怀里刚好头部在大人的胸部,如果开车过程中遇到意外,大人胸部会本能前倾猛烈压倒孩子头部,给孩子极大的损伤。
建议: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比大人抱着孩子坐安全
有效的将孩子受伤的几率降低70%的方式是正确使用宝宝汽车安全座椅,但是前提安全座椅要安装在后车座中间。特别注意的是,父母为宝宝购买安全座椅要先确认适用的年龄段。
用安全提篮的好处
近几年中国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促使了很多外贸出口产品转向内销,其中婴儿提篮就是较成功者。给新生儿用安全提篮有什么好处?
总的来说,安全提篮不仅能够当做新生儿出行乘车的汽车安全座椅使用,还能当做宝宝的小摇篮使用。不仅方便使用,而且安全性非常好。好处归结如下:
1、提篮可以固定在汽车座位上,下车后可以提着行走,在家还可以单个使用,有的还可以安装到手推车上,不用担心看不到宝宝的情况,即使宝宝睡着了也无妨,因为只须晃动提篮,不必担心宝宝被惊醒。既方便,又功能多多。
2、婴儿应该躺在被牢牢固定在后座上的婴儿提篮里,这样一旦发生车辆正面碰撞,对宝宝而言,高高的前座椅可以挡住玻璃碎片的伤害,而且柔软的椅子后背也可以为孩子做缓冲的屏障。
3、宝宝头部和全身的重量要均匀分布在摇篮内,这样就能获得自然的支撑。
4、使用婴儿提篮最大的优点还在于乘汽车时对宝宝更安全,因为妈妈抱着宝宝乘坐汽车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宝宝会受到成人身体的 挤压,或者很容易从安全带的空档中飞出去。有一些婴儿用安全提篮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便携式的提篮及一个底座。底座紧紧地固定在汽车后座上,再把提篮卡在底 座上。这种方法使得带婴儿坐车很安全,而且上下车也方便,拎着就走。
儿童乘坐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能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儿童死亡率
中国每年1.85万儿童伤亡于交通事故,而使用安全座椅能减少96%的儿童交通事故伤亡率。发达国家普遍立法强制使用安全座椅,欧洲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达到95%。根据美国资料显示,没有使用或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座椅的婴幼儿,交通事故死伤风险比正确使用者高出8倍。车内正确安装儿童座椅,在碰撞事故中,能够大大降低事故死亡率。
购买安全座椅要看孩子年龄
1岁以下:1岁以下或体重10公斤以下婴儿的脊椎和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应乘坐婴儿用卧床或后向式安全座椅,以减少婴儿摇晃症候群的伤害。
1-4岁:1-4岁或体重达10-18公斤的幼儿,则需乘坐前向式幼童或学童座椅。
4-12岁:4-12岁或18-36公斤体重,需搭配使用学童用座椅的学童,若直接系车子安全带会有勒脖子的现象,应使用前向式学童用座椅增加高度,以免行车造成脖子不适和伤害。
让孩子接受安全座椅学学这几招
有不少家长反映,买了安全座椅,但孩子根本不愿坐,最后安全座椅也成了摆设。怎样让孩子接受安全座椅?学学这几招吧。
1.让孩子先跟安全座椅做朋友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挑选安全座椅,买回来以后就当成孩子的新玩具,并强调这是宝宝的专属椅子,让孩子适应一段时间,有些妈妈表示尝试了一两个月以后,宝宝就很适应了,也愿意坐安全座椅。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使用转移注意力这一招,有的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有的跟孩子玩游戏,甚至有的给孩子看平板电脑,但是目的都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效果也都不错。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注意力时使用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不好可能会助长孩子的恶习。
3.每次上车务必要坐安全座椅
如果宝宝坐在安全座椅上大哭,家长们是不是会很心疼地让孩子解放,然后抱在怀里,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适应安全座椅。如果是不满一岁的孩子可能还好,但是1岁以后尤其是2岁以后的孩子其实是能听懂道理的,家长应该要告诉孩子不坐这个椅子就不能坐车,每次坚持,孩子自然就能接受安全座椅。
4.让孩子形成安全意识
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可以带孩子出门坐公交,由于公交车经常会晃动,如果不坐好扶稳就可能会摔倒,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车身的晃动,并趁机告诉他安全知识。只要家长经常抓住机会跟孩子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慢慢有了安全的意识。
由于现代交通便利,家长带孩子出门乘车的频率大大提升,让孩子乘坐安全座椅能避免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哪个牌子好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哪个牌子好?大家都在买什么牌子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呢?来看看我们整理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品牌推荐吧,希望能在选购时给你一些参考。
1、品牌推荐:意大利的英吉利那 Inglesina
品牌介绍:意大利Inglesina是第一大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生产商,具有30多年专业研发儿童汽车座椅的历史。英吉利那在品牌塑造方面把产品的需求、安全、细节、品质及创新放在第一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凝聚焦点、体味尊贵、尽享奢华”这一品牌价值观,极致卓越的设计和品质赢得了“童车中的劳斯莱斯”、“皇室贵族成员的御用驾座”、“豪门达贵追捧的名车”等赞誉,以独特的设计视角给孩子营造出一个既安全、舒适又奢华的童年感受。
产品特点:座椅侧边安有置物袋,可安置杂志和玩具;底座表面的洞洞面料在提供舒适手感的同时,又是空气流通系统,保证座椅清洁干燥,通气利于宝宝休息。5秒快速安装,巢湖想象的快捷。
2、品牌推荐:英国宝得适britax
品牌介绍:960年起,宝得适开始生产并设计汽车儿童安全座椅!1997年与大众公司合作推出ISOFIX技术。宝得适推出完美出行系统,将安全座椅与婴童推车完美结合,引领欧洲潮流时尚出行方式,成为宝宝安全好管家。
产品特点:加厚保护头套,能给孩子提供轻柔幼小的安全呵护,减低由于冲撞力产生的伤害;头部11档高度可调,使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身后的侧翼,提供侧面防护。
3、品牌推荐:葛莱GRACO
品牌介绍:从1942年开始,Russell Gray和 Robert Cone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费城合作创立了GRACO这个品牌并开始设计制造金属制品,主要为各汽车厂商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如今,GRACO作为美国Newell RubbermaidTM集团下的一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500家合资合作单位。GRACO将会秉承自己一贯的创新意识,遵守自己的承诺,继续设计生产安全,好品质的儿童产品服务于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们。
产品特点:额外的安全考点,专为婴幼儿设计,双侧有头部保护垫,宝宝可以坐得更安稳;长度和高度都可以调整,伴随宝宝成长,调节到最适合的位置;按下红色按钮,头枕可以向上调解,大宝宝也能坐得很舒服;座椅可以向后放倒,最大调节角度120度。
婴儿推车的功能
1、遮阳篷对于宝宝而言,有个能防风挡雨的遮阳篷,是手推车的条件之一,遮阳篷大小关系到遮阳范围,以及防风的高景观 VISTA作用。此外也有一种特别设计的阳伞,可以固定在车架上,并具有整方向及高低的功能,优点是可以掌握日照方向并较为通风,有些遮阳篷,亦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可供你列为选择参考。妈妈当心:遮阳篷通常可以拆下或者不用时,可以往车后方垂下或巾靠椅背,但记得遮是篷上方要有开窗的透明设计,以便随时探视宝宝的状况。
2、座垫座垫可说是与宝宝最贴身的地方,设计上会依照婴儿车大小或收折方式而有不同的与剪裁。一般来说,座卧两用的车子其较宽敞及厚实; 而有些轻便的伞车因为轻巧的要求,睡篮 让宝宝睡的更香通常只有单层布面支撑。另外要注意的是,座垫载重后下压的幅度不可太深,也就是支援力要够,否则宝宝会坐得不舒服。此外,为了保护幼小的头部,可以选择有柔软设计的护头靠垫。
3、睡篮如今睡篮已经是婴儿推车必不了少的一部分,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可以吧睡篮装上推车出去,可以提着也可以装在婴儿车上的。
4、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就是在开车时,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专门设计的座椅,可以用安全带固定在车座上,来确保宝宝安全,考虑到把宝宝抱在怀里,急刹车时很容易挤到宝宝。
宝宝乘车的5种危险
精挑细选后买了一辆安全系数较高的汽车,认真的学习了交通规则,努力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司机。但如果车上多了个宝宝,你的这些安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很认真的爸爸妈妈,在带着宝宝乘车时也会也会漏掉一些安全上的细节。也许下面这些父母的经历,会加深你对宝宝乘车安全的认识。
危险经历1:我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一小会儿
我们开车带着4岁的优优到超市购物。为了不让宝宝捣乱,决定把优优和优爸留在车里等候。就在优爸到车外抽烟的时候,淘气的优优自己从车子后排坐爬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坐位上。他模仿爸爸开车的样子放下了汽车手刹。车子开始向后滑,“咣”的一声撞到了超市外墙的铁栅栏上。虽然优优在这次事故中没有受伤,但他连续一星期晚上都做噩梦,哭着从梦里惊醒。我不能怪宝宝调皮,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竟然愚蠢到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
危险提示:据美国的汽车安全协会调查显示,有20%的年轻家长侥幸的认为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一小会儿不会有问题,因为自己能马上赶回来。我们不得不提醒最好把你的自信收起来,不要让危险有机会接近宝宝。
安全注意:
1.下车时仔细检查,车钥匙不要留在点火器上,手刹要拉紧,宝宝要抱走。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哪怕是几秒钟。
2.汽车钥匙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宝宝拿到。宝宝对车钥匙很感兴趣,尤其是你在使用它开动汽车的时候,仅用眼睛看不能满足宝宝,他很想也亲自试试这把神奇的钥匙。
3.离开车子的时候一定要把车门锁好。无论你是停在路边问路,还是停在维修厂等待维修。如果你不在车里,也不要给宝宝偷偷钻进车里的机会。
危险经历2:车上的工具箱弄伤了我的宝宝
去年春天,我和欣妈带着16个月的欣儿探望外公、外婆的路上,后面的车子速度太快,撞到我们的车子上。从后面来的冲击力把车子后窗旁的小工具箱掀起,狠狠地砸到坐在安全座椅里的欣儿身上,她的胳膊、腿、头部都受伤了。在医院整整观察了72小时,才确认她只是皮外伤,没出现脑振荡。这让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放置的工具箱,成了伤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定时炸弹”。
危险提示:研究人员解释说“如果你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在你的车受到碰撞时,你车里的任何东西都在随着这个速度运动,直到它碰到什么东西停下来”。所以在车子碰撞时,宝宝可能被车里放置的箱子、饰物甚至宠物伤害到。
安全注意:
1.如果你的车子有后备箱,最好把食品和杂物放在车子的后备箱里。
2.如果你的车没有后备箱或后备箱地方不够大,可以把你的行李交给托运公司。
危险经历3:“我没给宝宝使用安全座椅”
娜娜直到4岁一直使用安全座椅,但是在她5岁的时候我觉得她已经能照顾自己,坐在安全座椅上也不舒服,就把车上的安全座椅拆掉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星期后,爸爸开车带她去学芭蕾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而车上的安全带没有保护好娜娜,因为她的身材太瘦小,安全带正在卡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能让她避免危险,反而在她的脖子上勒出一道长长的血印。
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解释说很多宝宝都是因为过早使用安全带,出现这个问题,还建议我们使用安全座椅。我很后悔,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没给宝宝使用安全座椅。
危险提示:即使是在车速很低的车祸事件里,对于宝宝来说,也绝对无法抵挡全力向前撞击的冲撞力!当车速50公里/时发生碰撞时,对一个没有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和安全带固定的4岁宝宝而言,所能产生的向前冲射力量可高达400千克,这个重量几乎等于一头小象!
安全注意:
1.婴儿要面向后坐。婴儿的骨骼十分脆弱,特别是颈部,最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向后坐的儿童汽车安全坐椅,有椅背、靠垫、颈部安全枕等重重保护,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撞击冲力,使得宝宝幼小脆弱的颈部得到最好的保护。一般在三、四岁到十岁的时候,就是该换成前向式儿童座椅了。
2.让宝宝坐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这样即使受撞安全气囊打开了,也不会伤害到宝宝。
3.使用安全带的正确做法是:幼儿与婴儿一定要使用儿童专用安全座椅,并将安全带牢牢地系在安全座椅上。
危险经历4:“我在行驶的车里给宝宝喂奶”
曾经有一次,宝宝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饿了,哭个不停。我不假思索的把她从安全座椅里抱出来给她喂奶。车子一路颠簸,宝宝吃得很费劲。就在这时,老公因为担心我们分了神,忽视了面前的红灯,等到发现时突然急刹车。宝宝吃进去的奶一下全吐出来,难受得哭个不停。虽然这次我们没有出现受伤,但这种危险的事我以后再也不做了。
危险提示:有时候宝宝不喜欢车子开动的感觉,或者车里坐着他不熟悉的人、放着他害怕的东西等等,他的反抗就是哭,这时总会让你心烦意乱,做一些不理性的事。
安全注意:
1.在宝宝因为肚子饿、想上厕所而不停哭泣时,最好尽快把车停在路边的安全地带,满足他的要求,等他平静后再上路。
2.带小宝宝长途驾驶,应该每个一段时间就停车休息一会。让宝宝下来休息一下,也可以避免他晕车。
危险经历5:“宝宝自己上下车时出了危险”
我怎么也没想到车门也会伤到宝宝。我家园园3岁了,她会自己打开车门上下车,小区里的人还总夸她这么小就这么能干,我当时听着有种美滋滋的感觉。可是有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她,她在自己打开车门上车的时候,车门自己关了回来,一下夹到园园的腿,疼得她“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我又心疼又后悔,如果当时是我给她开车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宝宝不能预见危险,但我应该知道让她自己上下车的危险。
危险提示:虽然绝大部分的车门有两段式的开关设计,不会一下子就完全关上,但是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车内的人下车时一下子就把车门推到全开,有可能会碰到后方的汽车或行人。宝宝毕竟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车门还是会微微回弹的。这样轻微的回弹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稚嫩的宝宝来说,有可能足以夹伤宝宝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会有什么状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让宝宝自己下车可能正好踩在一个坑洞里、水洼上,甚至后方突然冲出一辆摩托车,对于宝宝的安全来说都有相当大的威胁。
安全注意:
1.开车的父母亲要像专职司机一样,亲自下车为宝宝开、关车门,照顾宝宝上下车。
2.如果宝宝有意愿想自己打开车门,父母也要在伸手能够到他的地方指导、保护他。
宝宝安全座椅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 CRS(Child Restraint 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欧洲法规ECE R44/03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由带有卡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韧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可与附加装置如可携式童床、婴儿提篮、辅助性座椅或碰撞防护物等组合而成。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如何让宝宝养成乘坐安全座椅的好习惯
一、 提前熟悉。刚买回家的儿童安全座椅不要急着安装,先放在家里的沙发上或床上,让孩子坐坐,习惯一下,同时,乘着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座椅是宝宝专用的,是保护宝宝的。
二、乘车出行,在给宝宝说去哪里的同时告诉宝宝要坐自己的椅子,和大人一样。爸爸、妈妈都自己坐,有单独的椅子,宝宝也有自己的椅子。
三、转移注意力。可以用零食或玩具将宝宝的吸引力转移到宝宝感兴趣的地方,也可以给宝宝唱歌、讲故事等比较生动的方法让宝宝忘记自己已经做在安全座椅上了。为孩子的安全考虑,坚持是肯定有效果的。
四、夸奖和鼓励。采用夸奖和奖励的方法来鼓励宝宝,比如夸宝宝坐在安全座椅里非常漂亮之类的,让宝宝觉得坐在安全座椅里是一件很棒的事;或者以宝宝喜欢的东西来进行交换,这个方法对稍微大一点的宝贝非常管用。
五、灌输道理。先给宝宝讲道理,灌输正确的安全出行理念,也可以告诉宝宝:这是你的专座,别人都不能坐的。
六、以身作则。出行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每次乘车时都要系好安全带,用行动告诉宝宝,坐安全座椅和系好安全带是必须要做到的。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宝宝不愿意坐儿童安全座椅就把安全座椅闲置在一边。可以多参考以上方法,逐渐从行为和观念上引导宝宝,让宝宝理解和习惯自己的座椅,养成安全出行的好习惯。
儿童安全座椅的分类有哪些
1、婴儿安全座椅
适合的宝宝:体重在10公斤以内
婴儿安全座椅是面朝车尾方向安装,设计原理是当意外来临时,绝大部分来自车前方的巨大冲击力会被椅背吸收。剩下的小部分的冲击力也会作用在宝宝身上相对最强壮的背部,把可能的伤害降到最低。婴儿安全座椅可调节底座角度,将底座角度调节到45°是最稳固最安全角度。如果座椅安装角度过平,在遭受巨大的突发冲击力时,宝宝脆弱的头部就可能瞬间前倾,非常不安全。
2、幼儿安全座椅
适合的宝宝:体重在10~18公斤左右
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体重差不多会超出婴儿安全座椅的最高限定标准,这时就需要给宝宝换用幼儿安全座椅了。幼儿安全座椅安装方向朝前,有必要的话,把浴巾叠成薄枕,垫在汽车安全座椅里宝宝腰部的位置,尽量让宝宝感觉视野宽广、坐姿舒适,而不是窝在安全座椅里。
3、加高座椅
适合的宝宝:头部已经高于幼儿专用安全座椅椅背或者体重达到18公斤
许多父母认为4岁以后的宝宝可以不必使用安全座椅,直接使用汽车安全带就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宝宝身材较成人矮小,突发情况时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会使安全带勒伤宝宝的腰部或脖子,严重时会损坏内脏器官甚至导致窒息。加高座椅有两种类型:无背式增高坐垫和高背式加高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