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想补肾就按摩三个穴位

想补肾就按摩三个穴位

补肾就按摩三个穴位

太溪穴 汇聚肾经元气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这个重要的穴位,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

涌泉穴 补肾固元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气精神,诃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关元穴 封藏一身真元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气与生俱来,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又依赖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减少,人就会呈现衰老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

刺激关元穴,可以补养肾气。打个比方,元气就像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它的多少是一定的,我们每天都取出一笔使用,时间一长这笔遗产就被使用殆尽了。怎么让这笔遗产的数目不至于减少太快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挣钱,存一些钱供自己使用。刺激关元穴的作用就相当于给自己存钱,自己存的钱多了,对父母遗产的使用才能减少。

补肾食物

1.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2.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wuyi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3.胡桃仁

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亦宜。《御药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4.白果

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遗精的食品。如《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遗精,遗尿。”《湖南药物志》中介绍:“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二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

5.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遗精早泄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遗精者,食之更佳。正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玉楸药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指出:“固下焦,已遗精,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而遗精”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治“梦遗泄精”的莲肉散等,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个穴位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突然消化不良有哪些解决方法

消化不良是胃动力不足引起的,会有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等状况发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等,可以合理按摩我们的穴位帮助消化。按摩三个穴位可以助消化,胃口大开。分别是:劳宫穴,大陵穴,内关穴。经常按摩这三个穴位,可以提升胃部功能,好胃口就来了。

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吃多了感觉胃胀不舒服,打嗝,没有食欲的话,可以用大拇指点按丰隆穴3分钟。

大横穴和天枢穴也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必选穴位。两个穴位都位于中腹部。天枢穴在肚脐正中旁开约两模指(拇指)处,大横穴为肚脐向左右六指宽处。每天饭前一小时揉搓两穴3~5分钟,然后将掌心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摩腹部100次。要注意的是按摩时间要离吃饭时间久一点

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巧按穴位缓解宝宝感冒症状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谢予朋表示,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一、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美白祛斑按摩三个穴位

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中医上有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产生色斑的原因很多,如日光照射、疾病、药物、化妆品、情绪因素等。中医认为,大多数面斑产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气滞,即由不良情绪等引发,很多长斑者还伴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等,所以特别是女性长色斑时要警惕身体的疾病。

治宝宝感冒认准三个穴位

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专家介绍说,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婴幼儿身子较小,家长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每天2-3次,每次两分钟,就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除了通过按摩来缓解儿童感冒症状之外,谢予朋表示,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贴贴在这三个穴位处,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疗感冒的中药,最好研磨成细粉状,和热的蜂蜜调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胶布贴于上述穴位处。由于穴位的治疗功能不同,可根据症状进行贴敷,不必每个穴位都贴。

脸打肿消肿按摩三个穴位

攒竹穴

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

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前不久刚刚嫁为人妇的“绝望主妇”伊娃朗格丽亚,在接受采访回忆她在念书时总喜欢用铅笔顶住唇下的凹陷处听课,对照承浆穴的中医理论功效,很可能这位小脸美人的瘦脸秘诀便在于此!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 次。

肾俞穴

秋冬季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让冬天恼人的身体浮肿彻底远离!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 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个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女人补水穴位有哪些

穴位补水原理

其实穴位补水是一种滋养阴液的手法,一般阴虚火旺会出现上火现象,如面部潮红、咽干、小便赤黄等。而通过按摩特殊的穴位能够缓解人体上火现象,同时改变燥热引起的皮肤问题。

按摩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脚部,在内脚踝尖端下方的凹陷处。在《千金要方》中提到这个穴位称之为漏阴,这里是人体八脉的交会处,按摩个穴位可以补肾阴,对于咽干、咽炎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滋阴润肤,缓解皮肤干燥。

按摩照海穴以感到酸、胀和麻为佳,一般按摩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每次5-10分钟。

按摩三阴交

三阴交又可以称为女人穴,这里是人体足部三条阴经的交会处,三阴交位于足内踝的直上3寸的地方,在胫骨后靠近骨头的凹陷处。

首先,按摩三阴交可以保养女性的子宫和卵巢,女性的任脉、督脉和冲脉起源于卵巢和子宫,按摩三阴交可以促进这三条血脉的通畅,起到延缓女性衰老的作用。

其次,按摩三阴交可以改善女性脸部肌肉,减少皱纹出现。脾主肌肉,三阴交处有足太阴脾经,按摩能健脾,使脸部肌肉紧绷。另外,按摩这里还可以将人体湿毒排出,对抗皮肤过敏、湿疹和皮炎问题。

按摩三个穴位教你如何补肾

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随年龄增长呈现衰老、肾气亏虚。中医上,按摩三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关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处。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按摩时,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此外,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不要进食太多过度苦寒的食物,如苦瓜等。

月经提前按摩哪些穴位

月经提前,这主要是脾气虚弱引起的。月经提前会引起经血稀薄,颜色淡,乳房胀痛,身体困乏,腰酸腿软,胃胀等症状。以下按摩方法是防治月经提前带来的相关症状的按摩方法。

方法一、按摩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坐在沙发上,腿部肌肉放松,依次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用拇指指肚按摩,力度可渐渐加大,每个穴位一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好。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上的穴位。对这三个穴位进行按摩不但能够预防月经提早,还有辅助治疗胃胀,消化系统病患的治疗效果。从月经前一周开始按摩直到月经结束后三日,每日早起与晚睡时个按摩一回,按摩之前可沐浴或者是用热手巾敷腿。

方法二、按摩关元穴,期门穴,太冲穴,三阴交穴。a、躺在床上,以手掌与手指指肚分别对关元穴与期门穴进行按,揉,压,每个位置2分钟,按摩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穴位上。b、接下来按摩三阴交穴与太冲穴,每个穴位3分钟。注意事项:从月经前1周到月经后三日每日早晨和晚上各1回。

相关推荐

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怎么做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治疗失眠的穴位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

宝宝感冒常识中医按摩治疗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

要壮阳补肾可以按摩这2个穴位

1、涌泉穴:补肾固元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按摩涌泉穴的好处,有歌诀云:“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气精神,诃护三宝物;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可见,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按摩什么部位可以壮阳呢

1.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下部椎棘,左右各一个,距离中心1.5寸处。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摩肾俞穴,能疏通肾经,有调整和改善肾脏功能活性的作用,使人肾精充足,精力充沛,消除疲劳功能强大。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试试按摩肾俞穴,以此来解决月经不调的烦恼。拇指或食指放在肾俞穴擦起来,每天来回揉100次为宜。 2.太溪穴 《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太溪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左右脚各一个。按摩的时候,不要按压太久,每次五分钟左右即可。经常按摩太溪穴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化肾气的作

皮肤干裂请按摩这些穴位

专家指出,所谓“补水穴”,其实是中医经络里具有补阴作用的一些穴位,其中有三个补水穴位最常用,即太溪穴、三阴交穴和照海穴。 补水穴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可补阴,又可防燥。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按摩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三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按摩减肥会损伤子宫吗 如何按摩保养子宫

子宫穴的最大作用是调理子宫病症,如不孕,内分泌紊乱,月经延后,痛经,崩漏带下,盆腔炎等,正因为子宫穴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所以要经常按摩子宫穴。 按摩手法:从按摩力度来看,拇指按压无疑是最好的,但自己按摩的时候这个穴位不方便用拇指,可以用两个中指各按左右的子宫穴画圈按揉,逐渐增加力度,每次按摩三分钟,每天按摩两次。 命门穴有补肾阳防衰老的作用,可使子宫温煦,气血通畅,能有效防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白带量多等问题。按摩的时候可以自己用大拇指直接顶按,以感觉酸胀为度,来回揉动50次即可,也可以用中指,

补肾按摩哪个部位好

第一个穴位是关元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使肾气活跃以及补充肾气的作用,而且采用这种按摩的办法补肾,不会给人们造成任何伤害。 第二个穴位就是太溪穴,经常按揉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和效果,所以说可以经常按摩太溪穴。 第三个穴位是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常按摩涌泉穴,就可以使人肾精充足、精神充沛、性功能强大、腰膝壮实以及耳聪目明,所以说出现了肾虚的患者可以经常按摩一下涌泉穴。 第四个穴位是肾俞穴,肾俞穴是补肾要穴,在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大概向上约四指的地方,一

补肾养肾按按这3个穴位

太溪穴 汇聚肾经元气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这个重要的穴位,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

月经不适常按摩两大穴位

月经不适常按摩两大穴位,这两大穴位分别是行间穴、三阴交。 缓解月经不适按摩方法 1、按摩行间穴:经痛时试试看刺激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双脚足大趾与二趾之间,能帮助打通肝经,有助解除肝气郁滞之害。 2、按摩三阴交:而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的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经过的交点,经期间单纯只有腹痛的人,应该是寒气太重、凝结小腹,刺激三阴交可以去除体内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他生理期的困扰,可以试试按摩足部太溪(补肾阴,位于内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点)、足三里(补气)、等穴道,均可解决生理周期不稳

男性按摩3个穴位补肾

1、搓腰 推荐指数:★★★★★ 功效:腰为肾府,刺激肾俞穴和命门穴可壮腰健肾。 方法:将两手搓热,捂于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再以命门穴(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肾俞穴为中心,左右搓腰,也可上下搓。 2、搓耳 推荐指数:★★★★★ 功效:按摩耳廓能调节肾的功能。 方法:用搓热的两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钟,再用两手交替经头顶拉扯对侧耳廓上部12~18次。 3、擦丹田 推荐指数:★★★★ 功效:此丹田即下丹田,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可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