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降压药为什么不能停 降压药吃吃停停危害大

降压药为什么不能停 降压药吃吃停停危害大

降压药吃吃停停必然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而这忽高忽低的血压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使通透性加大,或者脂质沉淀使血管硬化甚至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如果堵塞发生在冠状动脉处,就形成冠心病、心肌梗死;在大脑处就形成中风、脑梗塞;发生在肾动脉就形成肾动脉狭窄、肾衰竭。

要做手术了,降压药需要停吗

不要因为做手术停降压药。

因为血压过高,会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延缓伤口的愈合,影响手术效果。除非是急诊或者危及生命的情况,血压控制不好,医生是不给做手术的。

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降压药物,或者将口服药换为静脉注射给药,而如果术后恢复时间很短,可以采用长效口服降压药。

在手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麻醉医生在术前也会交代该如何用药,具体的药物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手术当天该如何用药,一定要仔细询问。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也会采用静脉给予其他药物的方法来控制血压,如果自己对什么降压药药物曾经不合适,应及时跟医生沟通。

术后,医生也会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

高血压用药误区介绍

误区一:病轻者不用吃药

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误区二:血压高吃药 血压不高不用吃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作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任何办法和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需要终生用药物控制。

目标血压达到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后便突然停药。

误区三:超量服用见效快

老年人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不适,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老年人用药一般主张用长效药,单一用药。如果单一用药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联合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低剂量降压药物,使之优势互补,增加降压效果。但切忌自作主张过量用药或把几种降压药一起使用,这样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过快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可能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

怎样可以降血压

合理饮食

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饭菜清淡,少吃油腻、油炸食品,都是降血压的前提。多吃蔬菜(如芹菜就具有降压作用)、水果,少吃肉,减少脂肪摄入。

小贴士:每日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6g以下,如果没有量杯可以用啤酒瓶的瓶盖去掉垫圈后作为衡器标准。

充足睡眠

每晚睡眠时间要充足,保证7-8小时。不熬夜,必须在11点之前要上床休息,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睡眠习惯。

合理运动

每天做一定的运动量,如游泳、打羽毛球、打乒乓、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活动都可以起到一定减肥降压作用。

舒缓心情

通过养花、种草、听音乐,练瑜伽,以及和朋友聊天等一系列舒缓心情的活动,来缓解心中的压力,也可以降低血压。

按摩降压

通过按摩太阳穴也可以起到活血降压之功效。双手指肚按摩头两侧太阳穴,分别顺时针32圈,逆时针32圈。

服降压药

当然降低血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去医院看专科门诊请医生来给你开方吃药,但是一旦服用了降压药就得听医生的话,不能吃吃停停。

降压药为什么不能停 降压药不能随便停

目前高血压是目前无法彻底根治的,一般来说,如果高血压诊断明确,并且危险因素评价为中高危以上还是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的,但必须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因此降压药不可轻易停止服用,在治疗期间只能是血压控制比较平稳后,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者给药次数,但是不可以停药。

降压药用药七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高血压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时也蒙受金钱损失。

误区三:来回换药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误

区五:用药时间不对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因此,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测试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

误区七:跟风吃药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高血压患者不要随意换药

有些患者对治疗自己的高血压,很是心急,常常在吃了降压药后,马上测量血压。

如果血压正常了,就以为高血压“治好”了,于是就自行停药。停药几天后,如果发现血压又升高了,又连忙再吃原来的降压药。可是这一次血压却没有下降到正常,还以为是药物没效果,又赶紧去医院要医生换别的降压药。这样反反复复看了多家医院,换了不少医生,降压药吃了很多种,高血压却有越来越厉害的趋势。

其实,高血压是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首要原因,脑中风、冠心病等疾病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有很多群众对高血压所知甚少,有的患者不服药或不服正规药,使得血压长期高于标准值。

高血压患者随意换药是错误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作用时间长效的降压药。因为,许多降压药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往往需要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大家一旦选择好了一种降压药,就切忌随意更换。在高血压的治疗上,首先还是要长期坚持服药,并且要坚持把血压降到达标值(通常是 140/90mmHg)以下。虽然,根据目前的医学技术,高血压是不会被“治愈”的。但是,大家却能够通过合理用药,使高血压被人完全控制住,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一、害怕吃药

多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部分年轻人得了高血压病,却坚持不吃药。理由是吃上降压药就离不开了。有人误以为,老年人血压增高时生理现象,是药三分毒,不吃为好。

其实,确诊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药物疗法;如果血压不降,或降压不明显,就应该用药。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年轻人来日方长,对高血压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实时治疗。不论你任何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样的。老年人高血压多,但那是病理而不是生理现象。老年人因为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更多的风险。药有作用就有副作用,这是辩证法;临床用药就是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避免其毒副作用。国药准字号的药,遵从医嘱服用一般都是安全的。

二、跟感觉走

头痛头晕就吃药,没感觉就不吃药,也不测血压,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血压病人感觉的症状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三、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四、追风吃药

有人比着吃降压药,别的高血压病人吃卡托普利有效,我是高血压、老慢支也吃,结果咳嗽加重。别人吃倍他乐克有效,我是哮喘、心动过缓也吃,结果导致哮喘发作,心率严重缓慢。更有人听信广播、电视的夸大宣传,买保健品,降压表、降压帽、降压带、降压仪,。..。..,不一而足。殊不知降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即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药物,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更不可信,因此,追风吃药显然是错误的。

这7个高血压真相家里的老人未必知道

1、没有症状,可以不吃药?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高血压是一个可以没有症状的疾病,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不是由临床症状引起的。

其次,血压值才是决定患者用药的唯一标准。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也必须根据监测的血压水平来决定降压药的服药方法和剂量。而且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在血压非常高时才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2、降压药有耐药性,我吃一段就要换?

降压药不仅极少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还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因此,只要现在服用的药如果有效,就不必更换降压药物。

3、偶尔测血压高,一定是高血压了?

偶尔测得血压高,有可能是测量前心态不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所致。还要多次测量监测,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自测高血压的方法为:连续测量7天,每天早上6点~9点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点~21点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4、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5、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多吃?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经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6、血压正常后就停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可治愈,大多数人需终生服药,不能吃吃停停。而且,血压忽高忽低地波动有损于心、脑、肾等器官,危害很大,因此,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要长期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已经正常了,天天服用降压药会使自己的血压越来越低,这同样是错误的。

药物和食物一样,每天都要进行代谢,高血压患者服用维持剂量的降压药,就像每天吃饭维持生命一样,不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7、用中成药降压更好?

实际上,所有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误服中药致残、致死的情况也常有报道。

像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都是短效降压药。必须每天按时服用三次。如果一天只吃一次,或没有严格按时服用,不但没有降压作用,反而会使血压发生大的波动,其副作用可能比长效降压药还要大些。

相关推荐

高血压患者降压记住四个要

第一,要使用真正长效、每日一次服药就能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作用时间长,造成的血压波动小。 第二,假期作息可能与平时不同,但降压一定要规律:不能想起来就服药,想不起来就不服药,也要避免“今天早晨吃,明天晚上吃”,服降压药的时间一定要应当尽量固定。 第三,假期出游很刺激,降压要和缓:不能求快,如果血压突然一下子降下来,反而还有可能带来危险。一般服用了长效的降压药物,一到二周起效很正常,四到八周血压降到目标值是常态。 第四,服用降压药要坚持:确诊了高血压的患者,无论有没有症状,是否感觉到头晕,都要按

降压药对肾脏的影响 血压稳定可以药吗

血压稳定了也不能药。高血压不能根治,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控制血压,才能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果患者血压稳定,那么半年或一年以后,可以跟医生商量是否能够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等。千万不要自己药,否则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或严重的心律失常等,会危及生命。

怎么选降压药

降压药分短,中、长效三大类 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在5~8小时。常用的硝苯地平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就不能保证有效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的维持作用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分钟,卡托普利需15--30分钟。所以,在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常用的短效降压药还有维拉帕米、尼莫地平、普萘洛尔等。 中效降压药:在血液中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在10~12小时。如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怡那林)则可达11小时左右。服

高血压不能

1.以食代药 用食物降压达到药物降压的效果,原珍向天果是不错的选择。原珍向天果是天然无副作用的植物果实,食用前期可以原珍向天果和药物配合使用,待血压稳定逐渐减少药量直至不需要用药,直接用原珍向天果代替药物降压,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2.“病愈”药 当然,这里的病愈不是说高血压的病愈,而是说对于那些因为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的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慢性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找出病因,病愈之后,就不需要再服用降压药了。 3.早期高血压控制得当药 对于较早发现、较早

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必须长期服药

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是高血压病痊愈了,而是降压药物作用的结果。一些病人服几天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就不服药了,几天后血压又升高了,就再开始服药,这种服服的方法是错误的,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有危险。药后血压会升得更高,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降血压要必须坚持长期服用,未经医生同意,不可任意药或者更换药物、调整用药剂量等。

高血压能不能

首先,确定您的血压半年至一年来(根据病程和病情而定)是否一直能保持在理想的水平(120/80毫米汞柱),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考虑减少服药量。 第二步,如果您是服用两种降压药物的,可以先将一种药减半,稳定3个月后改服其中的一种药。如果病情需要,可以分别将两种降压药都改成半片。这样就是小剂量的联合用药,对稳定血压效果会更好些(请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不是所有的降压药都可以分成两半吃的)。 第三步,如果您只服一种降压药的,可以考虑改用半片药物。 由于降压药物的药效时间有限,即使长效的药物也持续不了几天,我们不

血压忽低忽高更危险

血压无论降与不降,只要忽高忽低、上下波动大,都会是个“无声的杀手”、“降压是硬道理”,但是不少人并不知道,血压只要波动大,都会使“杀手”的杀伤力更强,其结果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隐患。 有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只要每天服降压药就“保险”了。有的病人每天早上口服一次短效降压药,如尼群地平、珍菊降压片,上午测血压正常了,但下午血压明显升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找我咨询,我也时常帮他测量血压,并指导他服药治疗,效果非常好,虽然他是使用短效药物-尼群地平片,但按时服

鹅蛋加花椒真的能治高血压吗 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长期吃吗

需要长期吃。 任何药都会有副作用,也包括降压药。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所以,不要因小失大,和高血压所带来的并发症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简直微乎其微。而且降压药并不是成瘾性药物,不会产生依赖。但关键问题是,降压药不能轻易药,一旦药,血压会反弹性升高,给血管带来更大损害。高血压往往需要终身用药来控制,从而避免因高血压而导致的其它重大疾病发生,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不过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血压也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坚持长期降压药治疗,使得血压达到

心血管疾病患者该如何用药

我们出门旅游时候,由于旅游相关因素,如旅游地点、气候、压力、疲倦等,加上飞机在高空时导致缺氧等原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旅游造成死亡的原因中,高达50%与心血方面疾病有关。而预防强过治疗,事前充分准备及留意,其实多数疾病与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需要长期治疗服药,于是,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久病成医,无视医生的指导,凭老经验自行用药,以致加重病情,甚至酿成一些悲剧。迷信药价贵就是好,有一患者老张患高血压三年了,一直服用一种价格较低的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最近,老张听说药价贵的药副作用小、疗效好

服用降压药注意3件事

1.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虽然高血压可以很好得到控制,但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治愈。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是高血压病痊愈了,而是降压药物作用的结果。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病人服几天降压药,血压降到正常就不服药了,几天后血压又升高了,就再开始服药,这种服服的方法是错误的,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有危险。 药后血压会升得更高,甚至会超过治疗前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反跳”。血压“反跳”得太高,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病人若平时血压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