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苏叶生姜煎汤 用于妊娠呕吐

苏叶生姜煎汤 用于妊娠呕吐

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生姜煎汤 用于感冒风寒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

脾肾阳虚的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代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他治法兹举例如下: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脾肾阳虚的中医辩证治疗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苏子叶能治疗月经不调吗

1、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苏子叶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苏子叶又可解鱼蟹中毒。

2、苏子叶治月经不调:到乡下取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3、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4、苏子叶治伤风发热:《海上仙方》苏子叶、防风、川芎各7.5克,陈皮5克,甘草3克。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5、苏子叶治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6、苏子叶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子叶150克,陈橘皮200克,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7、苏子叶解食鱼、鳖中毒:苏子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8、苏子叶治咳逆短气:苏子叶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9、苏子叶治寒泻:苏子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0、苏子叶治伤寒啘不止:苏子叶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11、苏子叶治食蟹中毒:苏子叶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2、苏子叶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苏子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13、苏子叶治蛇虺伤人:苏子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4、苏子叶治乳痈肿痛:苏子叶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15、苏子叶治攧扑伤损:《金匮要略》苏子叶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16、苏子叶治金疮出血:嫩苏子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17、苏子叶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子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子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

18、苏子叶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苏子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19、苏子叶治进食鱼蟹中毒(包括过敏)而出现腹痛、呕吐,或遍身风疹瘙痒者。古医书《金匮要略》载食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经验上常用鲜苏叶60克、生姜20克,加清水二碗半,煮至二碗,一日分2——3次口服。此法对于解除腹痛,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若上方中再加入厚朴5克、生甘草5克,则效果更好。民间常用鲜苏叶煎炒田螺,一方面取其芳香辟腥,使之可口,另一方面亦是取其解毒的作用。

新鲜苏子叶怎么吃好

苏子叶的功效:药名:苏子别名:苏叶、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效: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药材基源:苏子叶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1、苏子叶用于感冒风寒:苏子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苏子叶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苏子叶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3、苏子叶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4、苏子叶用于胸闷、呕恶等症:苏子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苏子叶的作用:

1、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苏子叶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苏子叶又可解鱼蟹中毒。

2、苏子叶治月经不调:到乡下取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3、苏子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4、苏子叶治伤风发热:《海上仙方》苏子叶、防风、川芎各7.5克,陈皮5克,甘草3克。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5、苏子叶治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6、苏子叶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子叶150克,陈橘皮200克,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7、苏子叶解食鱼、鳖中毒:苏子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8、苏子叶治咳逆短气:苏子叶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9、苏子叶治寒泻:苏子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0、苏子叶治伤寒啘不止:苏子叶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11、苏子叶治食蟹中毒:苏子叶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2、苏子叶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苏子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13、苏子叶治蛇虺伤人:苏子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4、苏子叶治乳痈肿痛:苏子叶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15、苏子叶治攧扑伤损:《金匮要略》苏子叶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16、苏子叶治金疮出血:嫩苏子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17、苏子叶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子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子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

18、苏子叶治疗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苏子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19、苏子叶治进食鱼蟹中毒(包括过敏)而出现腹痛、呕吐,或遍身风疹瘙痒者。古医书《金匮要略》载食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经验上常用鲜苏叶60克、生姜20克,加清水二碗半,煮至二碗,一日分2——3次口服。此法对于解除腹痛,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若上方中再加入厚朴5克、生甘草5克,则效果更好。民间常用鲜苏叶煎炒田螺,一方面取其芳香辟腥,使之可口,另一方面亦是取其解毒的作用。

苏子叶用药禁忌: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苏子叶。

苏叶生姜煎汤 解表散寒

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苏叶生姜煎汤 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相关推荐

脾肾阳虚怎么回事呢

脾肾阳虚,病证名,是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其常见于虚劳、泄泻、 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阳虚寒盛,气机凝滞,而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常见病征为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水湿泛滥、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腹胀如鼓、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夜尿频。 (1)桂枝防风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

妊娠剧吐偏方 食疗偏方

鲜鲫鱼1条(约1千克),砂仁1.5克,盐、姜各适量。将鲫鱼去除鳞、鳃、内脏,洗净。砂仁研末,填入鲫鱼腹内。再将鱼放在碗内,加姜片、盐、水,上蒸锅蒸熟。喝,吃鱼肉。砂仁和胃醒脾以止呕;鲫鱼健脾益胃,调治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呕吐生姜60克(带皮切片),伏龙肝(即灶心土)适量,童子鸡1只。将伏龙肝取澄清液备用。再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纳生姜于腹中,与伏龙肝澄清液同置瓷罐内炖烂。取徐徐服食。每周1-2次。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调治胃气虚弱之妊娠剧吐。 橙子1个,洗净,切4瓣(带皮),加蜂蜜少许,

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1脾肾阳虚患者应该多食温热不刺激,补肾补阳的食物。肉类如羊肉,鸡肉,狗肉,海虾等,蔬菜类如韭菜,刀豆等等。对于寒凉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患者是禁止摄入的,如空心菜,豆腐,猪肉,萝卜等,这样只会加重病情。 2而适合脾肾阳虚的中成药则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桂枝防风和肾气丸一起食用,这是治疗的主要方子,也是很有效的。这个药方的主要成为山药,肉桂,泽泻,茯苓,丹皮等等,药方温和,是很适合滋阴补阳的。 3而第二味药则为苏叶生姜和右归丸一起食用,此药方的的主要成分为鹿角胶山药,枸杞,菟丝子,当归,杜仲等等,这个

藿香食用方法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用法用量:内服:,5-10g,鲜者加倍,不宜久;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调敷。 藿香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藿香。 2、阴虚者禁服藿香。 3、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藿香姜枣饮 功效:本饮具有益脾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佳等病症。 材料:藿香嫩叶25克,姜片5克,红枣5枚,白糖适量。 制法:将藿香叶、姜片、红枣分别洗净;锅内加水适

孕期呕吐吃什么能缓解 苏姜陈皮茶

食材:苏梗6克,陈皮3克,生姜2片,红茶1克。 做法:将苏梗,陈皮,生姜洗净,切碎与红茶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或加水煮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一剂,可冲泡2-3次。 功效:苏梗为治疗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之良药,配陈皮,生姜等常用对药,功在理气和中,降逆止呕,适宜于缓解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等症状。

妊娠呕吐饮食调理方法

怀孕后准妈妈们对于日常的饮食应该特别注意,因为它不仅可以给你的身体增加足够的营养,而且还可以缓解妊娠呕吐等孕期不适症状。对孕妇来说,妊娠呕吐的最佳治疗莫过于饮食调理。下列食疗药膳可帮助孕妇止住呕吐。 橙子:取橙子用水泡去酸味,加蜜频服。 甘蔗姜汁:取甘蔗汁加少量生姜汁,频频缓饮。 葡萄藤:取干葡萄藤用水服。 柚子皮:取柚子皮用水服,连服数天。 枇杷叶蜜:取枇杷叶洗净,在火上稍烤,抹去绒毛,加水取汁,兑入蜂蜜服用。 生姜红糖水:将生姜切片,加红糖,用开水冲泡,随时饮用。 姜汁米:取生姜汁数

阳虚体质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脾肾阳虚患者应该多食温热不刺激,补肾补阳的食物。肉类如羊肉,鸡肉,狗肉,海虾等,蔬菜类如韭菜,刀豆等等。对于寒凉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患者是禁止摄入的,如空心菜,豆腐,猪肉,萝卜等,这样只会加重病情。 而适合脾肾阳虚的中成药则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桂枝防风和肾气丸一起食用,这是治疗的主要方子,也是很有效的。这个药方的主要成为山药,肉桂,泽泻,茯苓,丹皮等等,药方温和,是很适合滋阴补阳的。 而第二味药则为苏叶生姜和右归丸一起食用,此药方的的主要成分为鹿角胶山药,枸杞,菟丝子,当归,杜仲等等,这个药方的

陈皮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解腻止呕

陈皮泡水有一股独特的柑橘香味,这种味道能刺激人的味觉和大脑,可以起到很好的降逆止呕作用,另外陈皮泡水喝口味辛、苦,能去除油腻食物带来的不适感。因此陈皮泡水的解解腻止呕功能常用于妊娠呕吐的食疗方,采用苏梗6g、生姜2片、陈皮3g、红茶3g作为食材,共用沸水泡焖10分钟饮用可达到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

孕妇感觉恶心怎么办

1、少吃多餐:饮食方面,提倡少吃多餐,不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可缓解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 多数妇女在怀孕后1~3个月内,常出现恶心、呕吐,特别是在清晨或晚上易出现轻微的呕吐,也有的呕吐很严重,此谓妊娠反应”。有不少人认为,孕妇不吃 东西或少吃东西就可以防治恶心呕吐,还有的孕妇因怕呕吐就不想进食。实际上不进食不但不能减轻呕吐,而且还会使孕妇缺乏营养供给,对母婴都不利。 孕妇恶心、呕吐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增多的雌激素对胃肠内平滑肌的刺激作用所致。轻微的恶心呕吐可以不必进行治疗,更不要禁食或少吃。相反,如果多吃

治疗孕吐的中药方剂

孕吐调冲 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京半夏15克,陈皮8克,香附12克,白蔻12克,生姜6克,大枣12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牡蛎30克,甘草6克。 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妊娠期剧吐之脾胃虚弱证,症见恶心呕吐,胃腹胀闷,不思饮食,食入即吐,头晕体倦,嗜睡者。 用法:水,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香砂六君子加减 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白术30克,法半夏12克,大枣10个,广木香5克,砂仁5克,柿蒂15克,陈皮5克,灶心土30克。 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