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饮食
原发性肝癌的饮食
1、枸杞甲鱼:枸杞 30 克,甲鱼 150 克。将枸杞、甲鱼共蒸至熟烂即可,枸杞与甲鱼汤均可食用。每周 1 次,不宜多食,尤其是消化不良者,失眠者不宜食。忌饮白酒、辣椒、母猪肉、韭菜、肥肉、油煎炸、坚硬的食物及刺激性调味品。具有滋阴、清热、散结、凉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茯苓清蒸桂鱼:茯苓 15 克,桂鱼 150 克。加水及调料同蒸至熟烂即成。吃鱼喝汤,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血功能。
3、翠衣番茄豆腐汤:西瓜翠衣 30 克,番茄 50 克,豆腐 150克。将西瓜翠衣、番茄和豆腐全部切成细丝做汤食。经常食用,具有健脾消食,清热解毒,利尿、利湿等功效,虚寒体弱不宜多服。
4、蓟菜鲫鱼汤:蓟菜 30 克,鲫鱼 1 条。蓟菜与鲫鱼共同煮汤,加适当调料即成。经常食用,具有消淤血、止吐、改善症状之工作。但脾胃虚寒、无淤滞者忌服。
5、芡实炖肉:芡实 30 克,猪瘦肉 100克。两者合起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后去药渣,吃肉喝汤。经常食用,此膳泻火,祛痰、通便,有腹水者可用此方。
6、薄荷红糖饮:薄荷 15 克,红糖 60 克。煎汤后加糖调味即成。可代茶饮,此药膳清热,利温、退黄;有黄疸、腹水者可选用。
7、青果烧鸡蛋:青果 20 克,鸡蛋 1 只。先将青果煮熟后再加入卧鸡蛋,共同煮混后可食用。每周 3 次,每次 1 个鸡蛋,可破血散於,适用于肝癌於痛、腹水明显者。
8、弥猴桃根炖肉:鲜弥猴桃根 100 克,猪瘦肉 200 克。将上述两物在硝锅内加水同煮,炖熟后去药渣即成。经常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
9、苦菜汁:苦菜、白糖各适量。苦菜洗净捣汁加白糖后即成。每周 3 次,具有清热作用,适宜于肝癌口干厌食等症。
10、马齿苋卤鸡蛋:马齿苋适量,鲜鸡蛋 2 只。先用马齿苋加水煮制成马齿苋卤,再取 300 毫升,用齿汁煮鸡蛋。每天 1 次,连汤齐服。能够清热解毒,消肿去淤,止痛、适宜于巨型肝癌发热不退,口渴烦燥者。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癌肿瘤细胞或肝内胆管癌肿瘤细胞产生的癌症,在国内比较广泛。据统计,国内肝癌在恶性肿瘤逝世亡率中,部份城市统计占第三位,部份农村则占第二位,本病可以产生于任何年纪,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原发性肝癌约4/5为肝癌肿瘤细胞肝癌,1/5O为胆管癌肿瘤细胞肝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复发转移改变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复发转移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染,变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表现中通常只有本来脏器癌症的临床诊断表现而无肝脏重要受累的症状,患者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降落等临床诊断表现。肝功效临床诊断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有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查常明显增高,B超、CT临床诊断检查可找到肝脏占位性病理变化。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中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复发转移转移至肝。继发性肝癌常临床诊断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辩别的重点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检查肝脏以外器官有无原发癌肿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查除少部分原发癌在消化道的病例可阳性外,通常多为阴性。
原发性肝癌的首发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饮食禁忌
忌烟、酒。
忌暴饮暴食、油腻食物,忌盐腌、烟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食物。
忌葱、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霉变、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咸鱼、腌菜等。
忌多骨剌、粗糙坚硬、粘滞不易消化及含粗纤维食物。
忌味重、过酸、过甜、过咸、过冷、过热以及含气过多食物。
腹水忌多盐多水食物。
凝血功能低下,特别是有出血倾向者,忌蝎子、蜈蚣以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和中药。
原发性肝癌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因素可能与肝癌流行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在日本极为重要,在中国还有待证实。肝硬化与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与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厂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但与人肝癌的关系迄今尚无直接证据。
(三)饮水污染 江苏启东饮用沟溏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9/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为3.00。调查发现沟溏水中有一种兰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可能是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的有关线索。
(四)遗传因素 在高发区肝癌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五)其他 引起肝癌的其他致癌物质或致癌因素被疑及的尚有:①酒精中毒;②亚硝胺;③农药如有机氯类等;④微量元素,肝癌流行区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⑤中华分枝睾吸虫,刺激胆管上皮增生而产生胆管细胸癌。⑥微量元素、性激素、放射性物质、寄生虫、酗酒、吸烟、遗传因素等。
本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的危害生命健康。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什么是肝癌
肝癌即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特别标明,肝癌特指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发病率明显较低。
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症状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
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2.继发性肝癌
无特异性,因原发癌部位的不同,转移至肝脏的程度也不同。临床上常见有四种不同的表现:
(1)仅有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无肝病背景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已甚明显且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也常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
(2)仅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较早期或其部位隐匿,不易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又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而言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乃至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如何进行鉴别
有数据证实,肝癌在中国每年的病理改变高达三十万人次,以中、壮年男人病理变化率较高,肝癌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期症状均包含为,肝痛、消瘦、乏力、纳呆、腹胀、黄疸、癌性发热。但两种类型也有不同之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还需互相进行鉴别。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如下: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癌肿瘤细胞或肝内胆管癌肿瘤细胞产生的癌症,在国内比较广泛。据统计,国内肝癌在恶性肿瘤逝世亡率中,部份城市统计占第三位,部份农村则占第二位,本病可以产生于任何年纪,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原发性肝癌约4/5为肝癌肿瘤细胞肝癌,1/5O为胆管癌肿瘤细胞肝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复发转移改变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复发转移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染,变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表现中通常只有本来脏器癌症的临床诊断表现而无肝脏重要受累的症状,患者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降落等临床诊断表现。肝功效临床诊断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有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查常明显增高,B超、CT临床诊断检查可找到肝脏占位性病理变化。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中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复发转移转移至肝。继发性肝癌常临床诊断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辩别的重点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检查肝脏以外器官有无原发癌肿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查除少部分原发癌在消化道的病例可阳性外,通常多为阴性。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一、早期诊断
就早期诊断而言,对于患者的肝病背景应予充分重视。我国95%的PLC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二、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目前,在我国肝癌的定性诊断仍以检测血清AFP为主,应高度重视:
1、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μg/L;
2、目前还没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与AFP相媲美;
3、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新技术。
三、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明显,为临床上PLC的"四定"(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实时超声造影对于直径<3cm的肝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用于肝癌与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有参考价值,而术中超声直接在开腹后的肝脏表面探查,避免了超声衰减和腹壁、肋骨的干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病灶。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限制。
2、多层螺旋CT:CT的分辩率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重要的常规手段。特别是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肝癌的部位、范围、有无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显着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肝动脉碘油造影3~4周后进行CT扫描也能有效发现小肝癌病灶。
水葱治肝癌是真的吗
水葱为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像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水葱具有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的功效。
但是水葱是不能治疗肝癌的,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建议你正规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