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热敷肚脐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热敷肚脐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而肚脐是人体要穴之一,叫神阙,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能。
因此用艾叶热敷肚脐,对虚寒性出血、宫冷不孕、妇女带下、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等病症,都可以起到预防及改善作用,属于保健价值很高的一种理疗方式。
艾叶热敷肚脐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热敷可以反复使用吗
不建议。
艾叶中的药用成分,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逐渐减少,也就是说,使用的次数过多了,达到的药效就会弱很多,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而且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艾叶有时候还会出现变质现象,产生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艾叶热敷一般是不建议重复使用的,如要重复使用的话,最多重复用2-3次左右就可以了。
艾叶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1、艾条是艾草加工成的一种类似香烟但是体积要比香烟大几倍的圆柱状物,点燃艾条后熏相应的穴位,可以使得艾叶气体向下进入穴位,通过穴位到达经络,再通过经络到达体内,从而起到驱寒和通气血的作用。
2、治寻常疣、扁平疣:采新鲜艾叶,揉至出汁,在疣表面磨擦至皮肤微热或微红,但不要擦破皮肤,每日2次。
3、治疗习惯性流产和不孕不育:将点燃的艾条放到腹部靠近肚脐处,让烟气顺着肚脐附近的穴位渐渐进入到体内经络,理畅经络和气血,同时这对子宫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长期坚持还可以治疗习惯性流产和不孕不育。
4、治阴囊湿疹:将鲜艾叶20克放在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脱脂棉或小块毛巾浸入热药液,敷于阴囊,或洗阴囊,或趁热熏洗阴囊,再以热毛巾敷于阴囊上。
5、治寒型痛经:取当归30克,艾叶15克,红糖60克,水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
宝宝受凉肚子疼怎么办 8个小妙招巧应对
宝宝因为受凉引起肚子疼,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宝宝的小肚子做好保暖工作。可以适当增添衣服,或者给宝宝的小肚子盖上被子。
2
宝宝受凉肚子疼:姜末敷肚脐
把姜弄碎,用酒精棉将其包起来放在宝宝肚脐上,然后用手掌捂在肚脐处,捂半个小时左右。
注意:
姜片不要太多,妈妈要安抚宝宝睡觉,防止宝宝乱动将姜弄掉。
3
宝宝受凉肚子疼:热宝热敷肚子
着凉引起的肚子疼,应该用热宝热敷孩子肚子,保证宝宝肚子温暖,缓解受凉引起的疼痛症状。
注意:
要隔着衣服热敷,免得烫伤孩子。
4
宝宝受凉肚子疼:热鸡蛋敷肚脐
可以煮个鸡蛋给宝宝敷肚脐,因为刚煮熟的带壳鸡蛋保温性高,不容易冷却。热敷肚子的时候,可以促进肚子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注意:
平时穿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肚脐和脚心,这两个地方如果着凉了,特别容易拉肚子的。
艾叶热敷肚脐敷多长时间最适合
30-60分钟左右。
虽然说艾叶热敷肚脐的保健效果很强,但敷的时间太短了,起到的效果并不好,敷的时间太长了,又很容易导致内脏的温度调节异常,引起了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出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艾叶热敷肚脐敷30-6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当然具体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花椒水加白糖治胃病吗 还有什么花椒治胃病的方法
花椒艾绒敷肚脐也可以治疗胃寒型胃病。
将花椒磨成粉,和艾绒混合,搅拌成团团,敷在肚脐上,可以去除胃寒型胃痛,因为肚脐上的皮肤较薄,因此花椒的燥热之气可以通过肚脐的皮肤直接作用在胃部,可以快速去除寒气,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
盐敷肚脐可防止早泄的发生
用食盐敷肚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早泄症状,对延长性交时间、推迟射精有好处。
中医脉络学说称肚脐为“神阙穴”,认为其脉络丰富,并与生殖器、大脑同处于一条轴线上,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肚脐敷药,药物能很快的渗入,对全身气血进行调整。
用食盐热敷肚脐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男性来说,可增强性能力。此法特别适合年纪较大的男性,对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肾精耗损过大、衰竭,阳气逐渐耗散,肾阳不足、肾气亏虚的早泄患者疗效较好,可起到肾与心脾皆得补益而不亏虚,有利于固精止遗。
盐敷肚脐的具体方法为,将大粒食盐500g上火炒热后,然后用布或毛巾包裹,趁热敷于肚脐上;或者直接把食盐放在肚脐上,用暖水袋等物敷在上面,也可以起到加热的作用。操作过程中应防止烫伤;若肚脐皮肤有破损,应暂缓使用食盐敷脐,待伤口愈合后在使用此法;皮肤容易过敏的人也最好别用此法。若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瘙痒、起疹子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盐敷肚脐。
肚脐着凉易致月经不调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中医上认为,肚脐眼是人的神阙穴。夏天了,再热也别露出自己肚脐眼。
肚脐对于人们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部位,它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在中医经络系统中属于任脉的穴位——神阙穴。
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肚脐保暖很重要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温养肚脐,可鼓舞一身之阳气。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揉按肚脐有助养脾胃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灸肚脐保长寿
古时有不少“灸脐”使人健康长寿的记录。保健灸可用“艾卷”或“艾炷”施行。其中用艾条灸肚脐,是日常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保健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把艾条(中药店有售)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脐处皮肤2-3厘米处悬灸,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因为艾条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阙,可发挥刺激穴位和燃艾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
“艾炷”灸是用艾绒做成的一个蚕豆大“宝塔”状艾粒,放在皮肤穴位上点燃,或在“宝塔”下面垫上姜片或盐末等,称为隔姜灸、隔盐灸。神阙穴的隔盐、隔姜保健灸法,可间隔进行,每月10次左右,以每晚9点灸之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点燃3-5个小“宝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灸此穴可以提高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具有温阳固脱,苏厥救逆,补中理气之功效。《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高血压患者或容易上火生疮、饥饿状态的人,以及饭后2小时内最好不要灸。
灸神阙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可能会烫伤局部皮肤,所以我们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来代替艾灸。但水温不宜太高,感觉温热舒适即可,热敷期间若水袋温度降低就应立即更换。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如敷以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热;檀香、细辛粉调酒敷可缓解心绞痛;用珍珠粉、丹参粉敷贴能治失眠;砂仁、枳实敷可调治消化不良。
慢性病防治: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3日换药1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治疗高血压:吴茱萸、川芎各等份,碎成细末,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肚脐,将药粉5-10克放入肚脐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月为1疗程
足贴贴脚底哪个部位比较好 足贴能贴肚脐眼上吗
如果足贴里面只是常规的温热性材料的话是可以贴在肚脐眼上的。
足贴里面主要材料是艾叶等性质比较温和的中药材,将其贴敷在脚部的时候可以起到温热、刺激的作用,能促进气血运行、温暖身体,有些肚脐贴的材料和这个相似,只是足贴和肚脐贴制作成的样式和大小会有所不同,若是有需要的话,可以将足贴贴在肚脐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