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河水的准确位置图
清天河水的准确位置图
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横纹中点(总筋或称大陵穴)至肘横纹中点(洪池或称曲泽穴)呈一直线上。
清天河水的准确位置图 清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
清天河水是用左手握住患儿的右手腕偏上一点点处,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沿右臂前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连推次数100-300次。
小儿推拿退烧手法 第四步: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于小儿前臂的正中线上,为腕横纹中点与肘横纹中点的连线的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或者将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正中线,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功效:清天河水性凉,较为平和,清热而不伤营阴,可以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宝宝上火怎么办 清天河水 3-5分钟
位置:宝宝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称为天河水。
手法: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
治疗小儿发烧巧用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选择】
小儿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取天河水的正确手法
天河水是一个线性穴位,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池,因此天河水刺激天河水的方法分为好多类,比如小清天河水、推天河水、大推天河水、大马过天河、取天河水、饮水上天河等,不同的方法,具体操作都不一样,但取天河水的方式十分简单,在临床上就是从肘推向腕,即离心方向推即可。
总筋的作用 总筋临床应用
临床上总筋多与清天河水,清水经配合,治疗惊风抽搐,多用掐法。
本法对治疗口腔糜烂也有疗效,如推清天河水辅助泄心火,效果更佳。
小儿推拿治疗风热感冒
清肺经
妈妈可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
妈妈一手持患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开天门50次
天门穴又叫攒竹,位于印堂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揉太阳200次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拿风池5次
风池穴在颈部,与风府穴相平。
按揉肺腧200次
肺俞穴 属膀胱经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宝宝发烧按摩哪里可以退烧
宝宝发烧应该分型进行按摩治疗,具体分型按摩方法有以下几个:外感型发烧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1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的话,加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肺胃实热型发烧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湿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阴虚型发烧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暑热型发烧
清肺经,清胃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补脾经,补肾经,揉小天心各1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心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小天心可清暑泄热,补脾经,补肾经以益气养阴。
孩子低烧按摩哪里
1、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这个穴位的位置是位于孩子胳膊的前壁上,然后从手腕的横纹处,延伸到自己的肘关节处,然后将这两个位置连成一条直线,这便就叫做清天河水。按摩的人要用均匀的力度给孩子按摩,这样要防止伤害到孩子的皮肤。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孩子降低自身的体温,然后还可以清热去火。
2、太阳穴。
按摩的人可以按揉孩子的太阳穴,孩子在低烧的时候会全身无力,浑身酸痛,而且还会有头痛的感觉,给孩子按摩一下太阳穴,可以缓解孩子的头痛,还能给孩子提提精神,缓解低烧带来的痛苦。
3、推天柱骨。
这个穴位的位置位于孩子的后背,从脖颈处向下延伸身体的脊椎处,每次从上到下按摩,能舒缓孩子的疲劳,缓解疼痛,四肢无力的感觉。每次按摩大约五十下,会感到孩子身体发热,慢慢的会降低体温,会缓解孩子低烧的症状。
揉板门正确手法图片 揉板门主治哪些小儿疾病
婴幼儿腹泻:揉板门300次,推三关300次,推七节骨200次,揉龟尾200次,捏脊3-5遍。实热型腹泻加清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300次;虚寒型腹泻加补脾经300次,推大肠300次,揉天枢100次。
呕吐:揉板门300次,补脾经300次,揉合谷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摩中脘100次,捏脊3-5遍。
盗汗:揉板门200次,退六腑200次,补肾经200次,补脾经200次,推肺经200次,清天河水200次。
口舌生疮:揉板门200次,补肾经200次,清心经200次,推肺经200次,清天河水200次,揉合谷100次。
弄舌:揉板门200次,清心经200次,补肾经2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